“不听话”与“太听话”
2022-05-29雒宏军
雒宏军
一
我们评价孩子,有一个常见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听话。“孩子,一定要听话”“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這样的口头禅经常出自家长或老师,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比比皆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中也有这样的内容,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孩子听话。当然,这里的听话都是站在父母或者教师的立场来说的,就是要孩子听父母和老师的话。
孔子曾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倡导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父有父道,子有子道。人人都在社会这个网格之中,做什么、说什么都有规矩,不可离经叛道。这样,整个社会就进入一种稳定状态,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对春秋乱世来说,孔子的这个“药方”也算是对症下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至于实际效果,那是另外的事。但是,这种文化延续下来,并且进一步发展,就有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将人的从属关系发展到极致,其弊端就渐渐显现出来。
“听话”的教育和这样的文化传统不无关系:父母让孩子听话,是源于父母在家庭中的权威;教师让学生听话,是因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源于师长的权威;长者让幼者听话,是认为自己的社会经验更加丰富,“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在这种听话的教育中,强调教育者权威的时候,潜藏着对受教育者权利的漠视、个性的压抑、人格的贬低。不管有没有这样的意识,“听话”一词总是不自觉地就从我们的口中冒出来。说到底,还是流淌于我们血脉当中的某些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由此引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听话”有何不妥?
怎样做算是听话,怎样做是不听话?这里有个标准问题。但是,这个标准是成人的,是家长或者教师的,偏偏不是孩子的。这个标准可能某些时候也合乎孩子的标准,这时候孩子听话就顺理成章。但是,这个标准往往会和孩子的成长发生矛盾,这时候孩子就可能出现不听话的现象,或者孩子违心地去听、不情愿地去做。对孩子和成人来说,教育似乎总是在“听话”与“不听话”之间较劲、斗争,甚至有时候强势者不惜使用极致手段,出现暴力行为,这时的“听话”就成了折磨。
即便成了折磨,这一边家长还是不愿意松手,往后退一步;那一边孩子更是铆足了劲,不惜撞个鱼死网破,摆出一副坚决不听话的架势。到了孩子的叛逆期,这样的冲突更是频频发生。听话教育结出了不听话的果子,实在难堪!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家长们便开始利用自己的优势,用各种各样的利益和好处来收买孩子,让孩子变得听话起来。对年纪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就说:“好好写作业吧,写完就给你买个冰激凌。”对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就说:“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给你买笔记本电脑。”效果看起来不错,几颗小小红心、一丁点儿荣誉,或者一点点物质诱惑,总能引诱本来不打算听话的孩子就范。
可是,社会不是马戏团,不能老是靠几根香蕉就让猴子翻跟头。总有一天,孩子还是要独立行走。这个时候,他还要不要听话呢?要听谁的话?他还会不会听话?
想一想,多让人担忧啊!
二
“听话的孩子像块宝”,父母高兴,邻居夸奖,老师喜爱。当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多希望孩子是个听话的孩子。
可是,当孩子渐渐长大,已经成了大姑娘、小伙子,若有人还说,您的孩子真听话!怎么听怎么刺耳,像是说孩子太老实了,又像是说孩子太胆小了。总之,这么大的孩子还听话,处处听从父母的指导,仿佛是“没出息”的代名词——用现在的流行词叫“妈宝”。
所以,好多父母又面临一个矛盾:害怕孩子不听话,又怕孩子太听话。说实话,我也有过这样的担心。
女儿从小到现在,一直跟随我们生活。平时我们要求严格,没怎么娇惯她。女儿也一直是个乖乖女,在家听爸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她就像童话里的女主角那样,纯洁、可爱,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她不会说脏话,连一句骂人的话都没有学会。平时的衣物和零食,总是妈妈买什么,她就穿什么吃什么,很少有自己的愿望,也很少提出自己的要求。偶尔从同学那里听到什么新的东西,只要我们一声反对,她也不会坚持自己的意见。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任何情况她都会完成。学习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也不差,有时候还会让我们惊喜。女儿如此省心,旁人甚至有些羡慕。
但是,我担心的是她太听话。
女儿为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其实,她不是没有想法,而是常常被我们否定。这个时候,她为什么不去抗争一下,就轻易地服从了我们的决定?没有主见也不行啊。
为什么总是轻信别人?既然是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所有的人不是王子,就是公主,即便有狼外婆,也识别度很高,看一眼就知道是坏人。一切是那么美好,所以女儿对别人从不怀疑,总是真诚相待,有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轻信别人。
为什么不能机灵一点?我本来想用另一个词,“狡黠”,但是害怕生出歧义。我不是希望女儿狡猾、狡诈,而是希望她能够机灵一些、敏感一点,对一些非正常情况能机智灵活地应对,尤其是面对各种危险的时候,不是一味地听话。
听话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最终我们会发现,听话又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尤其是对孩子的未来来说,听话可能就是一种束缚,让孩子变得懒惰,不愿意独立思考,不敢自主选择,这制约着孩子的能力发挥,影响着孩子的个性发展。缺少灵活和变通,也容易在社会生活中上当受骗。这个时候,家长就希望孩子有选择地听话,而不是一味地听话。
害怕不听话,又怕太听话,真是左右为难。
三
对孩子未来的担心,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担心。一方面,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我们可能十分“宠溺”孩子,总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愿望,生活中的各种“包办”让孩子的生存能力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我们也有点“焦虑”,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对孩子的现状和未来,非常担心,十分紧张,于是,又有了更多的干预。“巨婴”一族就是这么被培养出来的。一味地依赖父母,一味地听从父母的安排,孩子还能有多少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呢?
可见,听话的教育并非理想的教育。那么有何解決之道?我认为就在于将“听话”变成“对话”。
孩子随着年龄增长,独立意识渐渐增强,这个时候,对话就成了一种需要。通过对话,我们与孩子沟通交流,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观察并思考问题,避免出现围绕“听话”发生斗争、出现对抗,导致两败俱伤的情况。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理性意识也在增强。父母与孩子一起探讨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以及各种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经过权衡比较,最终让孩子自己做决定。长此以往,就是独立能力的培养。对话之后,孩子的意愿得到尊重和满足,对自己做的选择会更加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应付。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这种积极的态度都很重要。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的选择不够理智,其实这里不是理智不理智的问题,而是能不能选择、会不会选择的问题。如果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还怕孩子不能、不会选择吗?
在家里,我们一直反对孩子加班加点地刷题,搞疲劳战术,更希望孩子能够多读书,多玩一会儿,保证充足睡眠。有一次,学校动员女儿参加辅导班,我们不大愿意,女儿却说非去不可。于是我们跟女儿一起分析了上辅导班的利弊,比如下午放学要迟一些,作业要更晚才能做完,休闲时间就更少了。当然,上辅导班对学习也有好处。女儿犹豫了两天,还是去了,大概是喜欢那种与同学在一起的热闹氛围吧,没有把学习当负担。我们尊重了女儿的选择,她也很重视自己的选择,尽管忙碌,从来没有向我们抱怨过什么。
选择,就意味着责任。自己选择,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责任。自己选择,正是自我发展的开始。
所以,听话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孩子听自己的话”。
这听起来有点像武林秘籍,显得高深莫测,但实际上很简单,并不复杂。寻寻觅觅,却蓦然发现,“道”并不遥远,真理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总是担心孩子未来的生活能力,却不愿意在当下放手,还视孩子为私有财产,牢牢握在手中,希望孩子乖巧听话,唯命是从;可殊不知,越是这样,孩子越是害怕单飞,当然也没有能力单飞。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学学鹰,让孩子从小就学习自己飞翔,即便会多次摔下,也会多次起飞,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一只展翅高飞的鹰。
听父母的话,是孩子年幼时对父母的崇拜,是个体意识不明显时的顺从;对父母有依恋,是孩子身体不够强壮时需要保护,父母能够遮风挡雨,父母的羽翼让孩子获得安全感。随着孩子长大,他独立意识渐渐增强,和父母不仅有了身体上的距离,还有了心理上的距离,紧密的人身依附渐渐变得松弛。这时,父母就要学会和孩子对话,建立彼此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让孩子自己学会选择。学会选择,意味着自我发展,即由对话阶段进入“听自己的话”阶段。这样,一个独立的人就诞生了。
这时,我们应该祝福孩子:你长大了!
(作者单位:陕西省眉县教育研究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