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5-28孙耀胜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9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培育

□孙耀胜 戚 瑶

2020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工匠精神即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中职学校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育并输送大批技术型工匠人才的职责。因此,在中职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学校、个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现状上来看,工匠精神的培育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分析这些现存的问题可以看出,学校理念、家庭氛围、学生个人发展等因素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

一、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逐步从中国制造时代走向中国创造时代,因此,在社会人才需求的市场上也要相应地培养质量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作为向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的中职学校,与之对应的是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培养他们执着专注、扎扎实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培养他们踏实能干、求实创新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好人才保障。

(二)对中职学校发展的意义

在长期的传统观念影响下,目前中职学校并没有完全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不断给予中职学校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但仍然得不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青睐,职业学校的招生状况当然也不尽如人意。学生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对自己没有信心,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于是自暴自弃。但是中职学校如果按照工匠精神的要求来培养学生,每个人都拥有精湛的职业技艺,毕业以后也能找到高薪的工作,这样就一定能够提高中职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最终改变中职学生未来的命运。

(三)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一提到优秀的品牌或者老牌的企业,大家往往能想到德国的刀具、意大利的巧克力、瑞士的手表、美国的电子产品等。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也出现了许多优质的企业,如华为和小米这种高科技企业,还有格力、百雀羚这种传统企业。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得到大众的青睐,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但是这样的优秀企业目前还比较稀少,因此,只有在中职学校大力推崇工匠精神,打造技术过硬、具有创造性的大国工匠,企业才能发展和进步。

(四)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现在一部分中职学生入校之后,没有理想和信心,漫无目的、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有些中职学生还受到拜金主义文化和享乐主义文化的影响,渴望一夜暴富,想要赚快钱。面对这种不好的风气,中职学校只有通过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他们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摆正心态正视自己,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才能让他们重拾信心,踏踏实实地学习,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摆脱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建立劳动光荣的理念,走向正道,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二、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迈进,加强工匠精神培育被写进了政府的工作报告中,获得了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内外都掀起了一股“工匠精神”的热潮,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中职学校把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强调持续发展素质教育,加强课堂思政教育,培育学生良好品格,加大工匠精神的媒体文化宣传力度,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模式,牢牢把握校企合作的纽带。经过多年努力,职业教育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改善的整个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培育工匠精神的文化环境较薄弱

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我国职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规模小,目前我国还缺乏培育工匠精神的文化软环境。部分学生仍然认为打工是没有出息的表现,自然也就不愿意去职业学校读书。目前工人群体的文化水平不高,打工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不太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成本来钻研,所以有工匠精神的工人就更少了。如果工人逐渐变成经济收入不高、技术不强的代名词,最终就会形成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工匠大国的实现就会举步维艰。虽然工匠精神在于奉献,但是如果不切实提高工人收入和待遇,提高技术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加强培育职业教育的文化环境,提倡工匠精神的做法就得不到落实。

(二)学校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

长期以来,部分中职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过于功利化,片面地强调学生的智育和就业率,从而忽视了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对于自我认知不清晰,从而自暴自弃,不爱学习,更别提培育工匠精神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对于学生的正确三观塑造应该放在首位,大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前提,只有这样,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有所保障,中职学校的社会地位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三)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忽视工匠特长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的平均寿命非常短,有的企业还停留在赚快钱的思路上,很多中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尽可能做到利润最大化,特别偏爱大量雇用临时工和农民工。这些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工人只需要简单地重复一样的体力劳动,几天简单的培训就能够上岗。另外,企业管理者认为工人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不高,工资报酬是影响他们是否留下的决定性因素。要想事事都达到工匠水准,是必须付出十分艰辛的劳动才能达到的,但是企业也不愿意花高价钱来雇用和培养他们,企业没有需求的话,人才供给也很难跟上,因而给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带来了很大阻力。

三、影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因素

(一)社会文化的因素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为了大力发展和促进职业教育,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我国的教育自古以来受儒学影响很大,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精忠爱国、勤俭节约等思想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少数观点也对我国青少年的正确职业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容易在“学而优则仕”等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白领至上”的错误观念。当今中考和高考依然竞争激烈,各种应试补习班层出不穷,应试教育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往往职业教育被当作“补充教育”。因此,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工匠精神”的培育迫切需要突破社会文化的束缚。

(二)学校理念的因素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市场化思维的影响,中职学校办学一直以就业为导向,向着就业率看齐,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培养,容易形成重技轻人、重技轻德的价值取向。然而,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道德教育,也开设了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开始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但仍然有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教育思想相对老套,也不愿意花时间去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是教师自己都没有钻研教学的工匠精神,学生自然而然也会变得懒散。并且职业学校的教师大部分还是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还不能很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的培育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因此,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型人才在我国比较匮乏。

另一方面,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学校各个部门联合社会、家长一起通力合作,注重利用教育合力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但是目前有的学校在这方面也只在起步阶段,比如学校和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课,导致思想政治课的引领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各部门之间没有加强联系,把育人的担子只交给班主任或者思政课教师,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效果不佳。

(三)家庭自身的因素

中国的一部分家庭把“铁饭碗”当作是最好的职业选择,认为自己孩子去了中职学校就是“丢面子”的事情,和其他读高中的孩子相比,在各个方面都会有所差距。另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就是当了一辈子的工人,要是孩子去了中职学校,未来就一直是固定的工作岗位,选择的机会也就少了。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小康时代,大部分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就算孩子成绩不好考不上公立的高中,也会选择多花钱去上私立的中学。而那些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也不是主动选择来到学校的,往往是因为成绩不好,家里条件又有限,被迫接受职业教育。所以一部分家长认为,中职学校是那些成绩较差孩子的去处,甚至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去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校来帮助他们“看管”孩子。他们往往对孩子不抱太高希望,家长较低的期待和轻视的态度,会对孩子的耐心、专注、坚持、主动等良好品质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相反,有些家长也是工人,但是十分重视自己孩子的品德教育,给孩子树立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榜样,培养了正确的职业观,这样的孩子在职业学校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愿意钻研学习。由此看出,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态度对于学生积极地培养工匠精神十分重要。

(四)学生个人的因素

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有其自身发展的差异性和规律性。首先,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在慢慢形成和发展,这时成长处在一种模糊、矛盾、摇摆、茫然的状态。如果这时得不到外界的认同,会让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想法不明确,识别能力不强,没有正确的引导,没有明确坚定的价值信念,很容易被一些不好的思潮以及价值观带偏。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浑浑噩噩度日,从而影响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

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入学年龄小、生源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他们在专业选择方面带有很大盲目性、随大众性。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对于未来没有准确的职业规划,当初选择报读学校的专业可能只是听长辈说的好就业,或者想和同学朋友一起读一个学校相同的专业,但真正进入学校学习之后才发现其实并不感兴趣,想换专业也为时已晚。一个学生要是对自己所学的领域失去了兴趣,那就不会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更不会在专业学习上做到具备工匠精神了。

四、结语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满足,在此基础上,高品质、高质量生活成了人们追求的新目标。为了人们能够享受到高端优质的产品,就需要不断扩充更多大国工匠人才。中职学校作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地,加强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是新时代赋予中职教育的新任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充分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工匠赞
致敬!老工匠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