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公司治理对无形资产投资的影响
——自有品牌的调节作用
2022-05-27刘佳鑫
刘佳鑫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天津 301811)
一、引言
公司制的诞生和发展,使得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并由此而引发了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权益的行为,即委托代理问题。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协调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并且依靠高效的监督机制,使组织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股东信心。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也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尤其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在技术研发过程中,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大量的资源,并通过法制来保护研发成果,以维持其技术优势,而事实证明相比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能够为科技型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此外,由于科技型企业具有资金、技术密集程度高,产品生命周期短等特征,因此其自有品牌价值格外重要。品牌价值体现了顾客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自有品牌能够提升产品本身的价值,进而吸引顾客排除价格因素来购买。而对于拥有自有品牌的科技型企业来说,研发、广告、营销等方面的投资非常重要,研发投资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产品或技术,广告和营销投资则能够提升顾客对品牌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这些投资皆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也是无形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以中国科技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公司治理、无形资产投资与自有品牌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一方面,探索自有品牌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无形资产管理的研究具有积极的贡献,过去相关研究发现无形资产投资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而由于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是隐性价值,这可能会造成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无法在短期内被凸显,而发展自有品牌则需要投入一定规模的无形资产,而品牌价值的提升又能促进无形资产的投入,随着无形资产和自有品牌之间契合度的不断增加,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将会更加凸显,因此文章深入探索自有品牌和无形资产投资间的契合程度,能够为无形资产管理领域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从自有品牌的视角探索公司治理与无形资产投资之间的调节效应,从理论上拓宽了公司治理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主要涉及财务状况、企业绩效,以及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而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关注相对不足,而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因此文章把握自有品牌的价值创造机理,并将其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公司治理对无形资产投资的影响,从理论上丰富了公司治理的研究领域。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1. 公司治理与无形资产投资的关系
董事会结构通常被视为公司治理的重要考量要素,而且董事会席位规模越大,越能代表董事会成员具有多元化的知识能力,进而能够促进公司价值的提升(Fuerst&Kang,2004)[1]。Hidalgo 等(2011)则认为董事会成员中的独立董事在身份上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能够对公司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与其他董事会成员相比,独立董事具有较高的决策质量,在公司治理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Klein(2002)指出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其主要职责是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与内部控制过程的监督,而且审计委员会成员数量越多,对管理层的制约能力就越强,上市公司通过设置审计委员会,能够有效监督董事会的行为,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3]。Grove 等(2011)指出公司高管人员持股有利于缓解委托代理问题,因为持股的高管为了提高公司股票的流动性,会致力于公司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4]。Effzi 等(2014)认为,当出现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形时,会使得董事会的独立性下降,因为有可能出现总经理在利己思维的驱使下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尽管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有利于董事会决策的执行,但是无论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还是从企业长期绩效的角度来看,都是弊大于利的[5]。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入发展,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关键资源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机器、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的价值逐渐降低,而知识、经验、技术、顾客关系、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的重要程度提升,也成为现代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Ciprian 等(2012)认为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在企业价值方面的贡献要远高于其他资产[6]。Duan 等(2019)则指出,无形资产在科技型企业的价值中占有80%以上的比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7]。许林、唐清澜(2019)研究发现企业研发强度与经营绩效之间正向相关,研发投入越高,越能给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8]。Nakamura(2010)指出,广告支出和研发支出都会影响公司的股票报酬率,研发和广告费用投入越多,就越能体现公司的品牌价值[9]。Penman(2009)则指出,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无形资产在获得的初期,给公司带来的经济利益或许不太显著,可以通过广告和营销费用的投入来提升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形资产所转化的经济利益也将越来越明显[10]。
Fan&Wong(2005)研究发现,董事会人数越多,公司对无形资产的投入也就越多,并且鼓励和支持创新活动[11]。Eng&Mak(2003)认为在投资决策时,相比于执行董事,独立董事往往更倾向于研发项目,支持无形资产投资[12]。Yeh(2005)研究发现设有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企业资产实际价值往往会高于账面价值,而实际与账面的价值差异主要体现在无形资产项目,因为无形资产所蕴含的隐性价值更为丰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公司对无形资产的投资[13]。Buallay 等(2017)指出当公司高管持股比例较高时,高管和股东的目标更加贴近,倾向于追求长期绩效,会比较重视研发活动[14]。Chauhan 等(2016)则认为如果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公司有可能出现“一言堂”的现象,从而干扰公司投资项目的决策,不利于研发投资与创新活动;反之,研发与创新活动则可能较为活跃[15]。综上所述,公司董事会规模较大、独立董事人数较多、审计委员会成员数量较多、高管持股比例较高、董事长不兼任总经理时,公司信息透明度较高,较能有效地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有利于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在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下,无论是企业的股东,还是管理层,都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在投资项目的决策时,往往偏好于能够给企业带来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无形资产投资,包括使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各项其他支出,以及新产品或技术相关的研发费用支出。据此,文章提出假设:
H1:科技型企业公司治理对无形资产投资具有正向影响;
H1a:科技型企业公司治理机制越好,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越高;
H1b:科技型企业公司治理机制越好,研发费用支出越多。
2. 自有品牌的调节作用
童利忠、雷涛(2014)指出,品牌是企业对顾客的承诺,即为顾客提供具有某种特殊的品质、功能的差异化产品或服务。当产品拥有高度的品牌价值时,也就提升了品牌形象,进而能够提高顾客忠诚度。一旦与顾客形成情感联系,就能使公司产品或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进而获得持久性的优势,甚至可能会变成顾客的唯一选择[16]。谢莉娟、毛基业(2021)则认为品牌价值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并非全是功能性的,因为品牌不仅仅代表一个实体的产品,还包括很多情感与精神层面的因素,例如品牌来源于企业的形象、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度等品牌的附加价值[17]。换句话说,品牌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有形价值能够被清晰地识别,使顾客获得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而无形价值则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能够使顾客由于购买和使用公司产品而产生优越感,并且时间越久,这种品牌的附加价值就越高。Yeung&Ramasamy(2008)则认为企业自有品牌形象的形成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社会认知活动,而是满足顾客差异化需求的创新活动,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品牌形象可以分为三类,即功能性品牌形象、社会性品牌形象、感知性品牌形象[18]。
据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 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自有品牌的比例超过60%,而且自有品牌意识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认可并推崇。Behan(2014)指出无自有品牌的企业和发展自有品牌的企业在获利方式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无自有品牌的企业比较重视通过节约生产成本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利润,而发展自有品牌的企业则更加重视通过差异化品牌定位来争取竞争优势,进而获取更高的利润[19]。Teichert 等(2015)研究发现科技型企业较倾向于发展自有品牌,投入资源比例最多的项目主要涉及产品或技术研发、市场调研、品牌营销等,而通过发展自有品牌也确实能够为科技型企业带来更多的营业收入[20]。Magid&Cox(2006)指出企业发展自有品牌的途径除了依靠自主研发之外,外部资源引进也很重要,比如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以及通过兼并的方式取得其他企业的一些成熟品牌,同时还需要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来打击和制裁仿冒侵权等行为,进而创造品牌优势,形成品牌差异化的需求,提升市场对于企业自有品牌的认知与接受程度,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21]。Wong&Merrilees(2007)认为发展自有品牌需要长期的投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效应将会越来越显著[22]。Huang&Huddleston(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发展自有品牌的程度对于研发投资与经营绩效之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而且发展自有品牌所形成的价值是企业产品获得较高附加值的重要来源[23]。据此,文章提出下列研究假设:
H2:科技型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对公司治理与无形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2a:科技型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对公司治理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2b:科技型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对公司治理与研发费用支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三、实证分析
1. 选择样本
文章将研究范围设定为2012—2020 年在中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市的科技型公司,主要涉及电信服务、电信设备制造、计算机、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线数字电视、生物医药等科技行业。文章进行实证研究所需的全部样本数据皆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 获取。此外,为了保障研究数据的有效性,文章又对研究样本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将存在下列情形的研究样本予以删除:第一,为了避免出现极端值的情况,删除了ST公司;第二,为了确保实证过程的顺利,删除了在公司治理、无形资产等相关研究数据不全的公司;第三,为了保障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删除了在年度中董事会成员及高管更换或离职率超过1/4 的公司。经过条件筛查之后,最终确定了中国352 家科技型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2. 设定变量
文章将公司治理设定为自变量,通过公司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来衡量;将无形资产投资设定为因变量,通过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研发费用支出来衡量;将自有品牌设定为调节变量,通过公司是否发展自有品牌来衡量;将公司年龄和公司规模设定为控制变量。各个变量所对应的衡量指标与衡量方法见表1。
表1 研究变量说明
3. 构建实证模型
文章旨在探索科技型企业公司治理对无形资产投资的影响,及自有品牌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效果,文章构建多元回归模型:
其中,Y1、Y2表示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研发费用支出,X1、X2表示公司年龄、公司规模,Z1~Z5表示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W表示自有品牌,K1~K5表示自有品牌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的交互作用项,ε 代表随机误差项。
4. 描述性统计分析
如表2 所示,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中国科技型公司董事会规模(BS)均值为7.36,说明科技型公司董事会成员人数相对适中;独立董事比例(IDP)均值为37.41%,说明科技型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较为完善;审计委员会规模(ACS)均值为2.79,说明科技型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人数尚可;高管持股比例(ESP)均值为6.44%,说明科技型公司比较重视股权激励模式;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CWM)均值为0.39,说明有近四成的科技型公司存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无形资产账面价值(IAV)取自然对数均值为9.85,研发费用支出(R&D)取自然对数均值为12.69,说明科技型公司能够重视无形资产的投入;自有品牌(OB)均值为0.55,说明有超过五成的科技型公司都拥有自有品牌;公司年龄(CA)均值为14.57,公司规模(CS)取自然对数均值为18.24,说明科技型公司相对比较年轻,资产规模适中,处于成长发展阶段。
表2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 相关性分析
如表3 所示,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文章所设定的各个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普遍不高,可以排除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 相关性分析结果
6. 回归分析
为了验证文章提出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文章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公司治理对无形资产投资的影响,以及自有品牌的调节作用。具体来说,无形资产投资包括两个因变量:无形资产账面价值(IAV)、研发费用支出(R&D),并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模型共分为四层,通过逐层增加变量的方式来展开深入分析,第一层模型加入两个控制变量:公司年龄(CA)、公司规模(CS);第二层模型加入五个自变量:董事会规模(BS)、独立董事比例(IDP)、审计委员会规模(ACS)、高管持股比例(ESP)、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CWM),并分析其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检验假设H1;第三层加入一个调节变量:自有品牌(OB);第四层加入调节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五个交互作用项,并分析其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检验假设H2。
如表4 所示,根据模型1 的结果,可知公司年龄、公司规模皆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科技型公司成立时间越长,资产总额越高,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越高;根据模型2 的结果,可知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皆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科技型企业公司治理机制越好,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越高,假设H1a 基本得到验证。而董事会规模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在于随着董事会成员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出现成员之间沟通不佳和决策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而降低决策的效率,也就不利于无形资产的投资决策;根据模型3 的结果,可知自有品牌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科技型公司越是重视发展自有品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越高;根据模型4 的结果,可知自有品牌与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皆呈现出显著正向交互作用,说明科技型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对公司治理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假设H2a 基本得到验证,而自有品牌与董事会规模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原因同样在于董事会规模过大容易降低决策效率,影响投资方案的推行。
表4 IAV的回归分析结果
如表5 所示,根据模型1 的结果可知,公司规模对研发费用支出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科技型公司资产总额越高,研发费用支出越高,而公司年龄与研发投入没有显著关系;根据模型2 的结果可知,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皆对研发费用支出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科技型企业公司治理机制越好,研发投入越高,假设H2a基本得到验证。而董事会规模对研发投入呈现负向显著影响,原因在于董事会规模过大,在投资决策时过于谨慎,容易产生分歧,从而不利于研发投入;根据模型3 的结果可知,自有品牌对研发费用支出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科技型公司越是重视发展自有品牌,研发费用支出越高;根据模型4 的结果可知,自有品牌与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皆呈现出显著正向交互作用,说明科技型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对公司治理与研发费用支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假设H2b 基本得到验证,而自有品牌与董事会规模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原因在于当董事会成员数量过多时,考虑的要素也相对较多,因此决策效率受到影响。
表5 R&D 的回归分析结果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 研究结论
文章以中国科技型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索公司治理对无形资产投资的影响,以及自有品牌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在实证研究方面,将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作为自变量,将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研发费用支出作为因变量,将是否拥有自有品牌作为调节变量,将公司年龄、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变量之间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通过从巨潮资讯网收集获取的352 家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
第一,科技型企业公司治理机制越完善,就越重视无形资产投资。具体来说,当公司独立董事比例较高、审计委员会规模较大、高管持股比例较高、董事长不兼任总经理时,股东和管理层为了追求长期绩效,会比较重视无形资产投资,增加研发费用支出,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也会较高。因此,公司治理机制能够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帮助公司创造无形资产的最大价值,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第二,科技型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对于公司治理与无形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具体来说,拥有自有品牌的科技型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而公司治理机制的目的在于维护股东的长期利益,于是自有品牌与公司治理的交互作用对无形资产投资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发展自有品牌也是创造无形资产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管理建议
第一,科技型企业应重视无形资产的投资与管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下,无形资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若想在竞争激烈且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占据优势,就必须注重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的投资与研发,通过不断的创新,提升无形资产的价值,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此外,企业若想有效发挥无形资产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需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在独立董事制度、审计委员会制度、高管股权激励,以及尽量避免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等方面努力,规划一套合理、健全的经理人奖惩制度和内部审核制度,通过高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提升无形资产的价值。
第二,科技型企业应重视自有品牌的开发与利用。自有品牌的建立与发展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而且还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拉锯战,经营者需要有坚定的决心与魄力。而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还需要不断判断市场趋势,并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适时调整品牌发展策略,保障自有品牌不被时代所淘汰。此外,发展自有品牌初期可能需要投入较高的研发费用,而随着品牌发展逐渐进入稳定期,研发费用的投入也会随之减少。同时,科技型企业还需要注重加强公司治理与发展自有品牌的协同化作用,公司治理强调内部价值,自有品牌则强调外部价值,通过两者相互配合更能促进公司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