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线圆提梁壶”的艺术特色

2022-05-27范暗明

山东陶瓷 2022年1期
关键词:纹线制壶大亨

范暗明

紫砂壶艺术能够长盛不衰,与其独特的材质和精美的艺术表现有分不开的关系,也离不开制壶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对于紫砂壶艺术的热爱。代代制壶工匠打造出大量的经典款式,对紫砂壶的创作及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并彰显了紫砂壶艺术的品质与气质。图1“线圆提梁壶”的原型是紫砂壶中经典的“线圈壶”,在这一造型基础上,作者运用较为复杂的圈钮与提梁设计,使作品独具个性,更具工艺价值,在与古代工匠的“对话”中延续着紫砂壶艺术的辉煌。

图1 线圆提梁壶

1 “线圆壶”概述

“线圆壶”出自中国清代道光年间制壶名手邵大亨之手,其创作的这款壶型很少见,可见此壶型的奇特和珍贵。大亨作品的水准是有目共睹的,有“从来佳茗似佳人,千古一器大亨壶”这一说法,可见大亨作品的价值。此款壶型更是有“神品”之称,仅靠一“线”一“圆”便将紫砂壶艺术的气韵发挥得淋漓尽致,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太瘦,骨肉均匀,圆润而不圆滑,任凭人怎么样去看,都能顺心如意。

“线圆壶”有着圆润的壶身造型,通常较扁一些,更显线面之间的“劲道”。壶嘴、把手、壶钮等结构部分的设计力求简洁,在壶腹部分有立体的纹线作为装饰,如同一个圆环套在壶身之上,形成了独特的透视效果,精妙绝伦,将紫砂壶艺术的线、面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气韵流畅,令人倍感愉悦。

2 “线圆提梁壶”的艺术特色

“线圆提梁壶”继承的是“线圆壶”的线面透视效果,在具体结构的安排上则有作者自己的想法。壶身的造型更倾向于圆润饱满,体现了紫砂壶圆器的标志性特征。壶身体态端庄,肩部开阔且圆润,筒身弧度并不张扬,略带弧度更显内敛气质和柔美身段。下腹部有迅速收紧的过程,使作品趋于秀气和灵巧,整体呈现出圆通、随和的气质。壶底部平稳,并可见线条的微微弧度,这一设计更可见创作对作品整体线面结构的精准操控,没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和丰富的制壶技术是难以实现的。圆形壶盖厚度适中,与壶身之间严丝合缝地贴合。柔软的弯嘴镶嵌在壶身一侧,如飘散而出的茶香,又如一段悠扬的旋律,引发人们的无数联想。

“线圆提梁壶”的纹线装饰也更加丰富。在壶身中段有三条间距均匀的立体纹线装饰,如一条精美的腰带环绕着壶腹,使原本圆润的壶也能呈现出“腰身”,丰富了壶身表面空间的层次效果。在壶口边缘处,创作也运用纹线进行装饰,其与壶盖之间形成配合,一上一下,一立体,一平面,呈现出不同的线性效果,更显作品中各部分的统一。

作者在“线圆提梁壶”中有两处个性化的设计,首先是提梁。提梁是紫砂壶创作中的常用造型,此壶中的提梁由圆线构成,在壶身上方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环,如壶身的倒影,在整体空间上提升了作品的高度,使原本小巧可爱的壶有挺拔之感。除此之外,提梁也是一种“线”,展现了另一种线性美感。其次是圈钮的设计,这是作品中最复杂的设计。在壶盖中央,镶嵌着经典的半环形壶钮,在壶钮上,套着一个小圆圈,这个小圆圈并不是与壶钮或壶盖镶嵌起来的,而是活动的,当人们触碰壶体,尤其是拿取壶盖和倒茶时,小圆圈便会与壶钮、壶盖之间产生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使原本沉默的壶有了音律效果,为作品增添了趣味性,让人们在赏壶、用壶之时能够听见壶的声音,获得更加丰富的艺术享受。

“线圆提梁壶”表面是鲜亮的红色,可见泥料含有较多的铁元素,这种泥料也是紫砂壶创作中的常用泥料,作者用这种泥料有个人审美喜好的因素,同时也可烘托“线圆提梁壶”的经典性。壶体表面光滑、细腻,如无瑕美玉,令人在视觉上便能感受到温度,体现泥料品质之完美和作者无懈可击的制泥工艺。在泥料的衬托下,作品的面、线以及气韵都更佳流畅,那一条条纹线并不是静止的,而是遵守着一定的规律在运行着,富有节奏美,让人们时时能感受到作品的生气,也就能体会到紫砂壶经典款式的内在活力,以及紫砂壶艺术的时代感与新鲜感。

3 结语

“线圆壶”是大亨大师工艺智慧的结晶,为紫砂壶艺术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线圆提梁壶”以经典款式为架构,综合了提梁与圈钮这两种紫砂壶艺术中的经典设计,其经典性与工艺价值不言而喻。紫砂壶经典款式需要被继承,更需要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以此才能延续紫砂壶艺术之命脉,彰显紫砂壶艺术的创作活力与时代精神。

猜你喜欢

纹线制壶大亨
同一人不同年龄段的指纹特征信息变化
大亨凭啥是大亨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A Brief Review of Translation Critiques of George Kao’s Chinese Version of TheGreatGatsby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石油大亨叶简明:绝不重蹈胡雪岩覆辙
疑难指纹特征提取
浅析手印特征与年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