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疑难指纹特征提取

2017-08-14王建新周峰

消费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纹线

王建新+周峰

摘要:针对现场遗留的疑难指纹,科学合理提取特征进行比对,对于比中嫌疑人至关重要。

关键词:现场指纹 纹线 档案指纹

“触物留痕”,犯罪分子进入现场,只要触摸客体,必然留有痕迹,客体承痕面有光滑的、粗糙的,有渗透性的也有非渗透性的,遗留痕迹成分有汗液的、油性的、甚至是血液的,现场各有不同,造痕体携带介质什么类型,承痕体如何、接触的力度、角度怎样,都直接影响留痕效果。现场环境千差万别,我们现场获取的指纹大多残缺、扭曲变形甚至是重叠,尤其一些重特大案件现场破坏严重,留痕条件较差,对这些指纹分析研究透彻,必将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产生良好的办案效果和社会效果。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面临风吹日晒的门窗上指纹提取后的后续特征提取,由于承痕门窗上的灰尘不均,造成遗留指纹“阴阳面”,即半边是加层指纹、半边是减层指纹,如呆再有拖曳动作,汗液混杂灰尘同时会造成指纹纹线由粗变细、纹线与小犁沟的差别不再明显、甚至会伴随出现一些虚假特征,这种现场指纹如何标注特征是比较考验人的,标注特征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比对准确性,下面就举例说明这种现场指纹如何处理。

2016年元月份,我区湖塘镇花园街某店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案值重大,现场勘查,提取指纹一枚,经甄别,排除事主,确认系嫌疑人所留。现场指纹遗留在室外窗户上,分析为开窗动作,纹线混合了汗液、尘土,加之手指侧滑,形成的现场指纹便具有了上面所说的“阴阳面”、纹线渐变、虚假特征、重叠特

对一起案件的现场指纹,首次标注的科学性如何,直接影响到能否从大数据里查找到嫌疑人,这正如命案侦破中的“黄金七十二小时”,只有在第一时间把工作做细做实,案件才能得到侦破,否则随着时间的延长,破案难度必将越来越大,指纹工作亦是如此,首次处理该起指纹,需要注意力集中,关注细节,反复推敲,看似浪费了时间,实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标注特征科学、合理,才有机会在第一时间比对嫌疑人,突破案件。首先,按照步骤整体观察指纹,由于中心纹线糊涂,只能粗略判断为斗形纹,不能根据纹线的旋向、倾斜判断出是哪手哪指所留,在不能准确定位中心位置且中心纹线糊涂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较小区域内找出连续、稳定、识别度高的特征组合备检:经观察,指纹左三角外侧数根纹线连续出现起点、终点、分歧、结合等特征,这些特征组合异于常见的同一流向缺乏变化的纹线特征,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作为标注特征的起始参照物,也是以后检视比对结果的优先甄别区域,定好基准点后,顺着纹线依次标注特征,纹线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变化:纹线由粗变细、乳突纹与小犁沟的区别变小、加之汗液、灰尘介质的影响,肉眼观察时常出现纹线的跳转一开始观察时认定为黑线条,不知不觉在视场内变成了白线条,导致计数纹线数量时出错,此时,首先,根据指纹衬底色调和比例尺的颜色确定何色为乳突纹、何色为小犁沟:与比例尺同色的为乳头纹,反之为小梨沟,结合乳突纹线上密布汗孔也可帮助我们确定乳突纹线和小犁沟,至此,我解决了由于纹线的粗细变化、色调跳转时的纹线归类、特征标注问题。继续追迹到下方近左三角处,纹线出现了扭曲变形及重叠现象,通常我们会绕过此片区域,在纹线清晰处再寻找特征,但这无疑破坏了特征的整体性、连贯性,结果就是比对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纹线不糊涂的情况下,努力在扭曲处、重叠处提取有价值的特征,使之与其他特征成为一个连贯整体,提高比对的效率。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即使重叠指纹,相重叠的部分都有确定的流向,找到重复出现的特征,就能分析判断指纹在什么方向、角度发生了位移,此时,我们就能将上面覆盖的特征剔除,保留指纹的原有特征,必要时,我们借助分规首先定位一个稳定的特征,然后根据跨度、角度寻找重叠位置的另一处特征,至此,形成了一组较完整的特征图谱,初查未能比中,经微调细节特征,比对認定嫌疑人刘某(男,1975年生,贵州人)

近年来,指纹系统的升级换代,档案指纹的特征自动提取更精确,以往的小点、小眼、小棒、似连似断的分歧、结合都提取了出来,因此,要求我们在提取现场指纹特征时,精益求精、准确标注特征的位置、方向,只有工作到位了,才能减少现场指纹的漏检。

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到公安工作的实践中来,带来了公安工作的一次次飞跃,但作为刑事技术支柱的指纹专业仍是我们侦查破案的一柄利器,近年来不断曝出多年前的恶性杀人案件通过指纹比对查获凶手即是明证,所以立足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必将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纹线
螺旋水纹线铣削加工方法研究
数值范围用浪纹线
数值范围用浪纹线
数值范围用浪纹线
数值范围用浪纹线
数值范围用浪纹线
数值范围用浪纹线
数值范围用浪纹线
现场手印中指头部位印痕的分析研究
指纹图像预处理对指纹特征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