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兰州大学 《大学英语 (3/4)》 课程为例

2022-05-27桑凤琴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桑凤琴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1 引言

自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肇始,国内众多学者对课程思政理论内涵、 课程体系、实践路径、 模式及价值等做了大量研究, 指出课程思政的本质是 “立德树人”[1、2]并构建了 “思想政治理论课、 综合素养课程、 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1、3]以期用显隐结合的方法把思想价值引领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而且, 专业课程思政是最关键部分。[4]关于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 邱伟光[5]指出: 课程思政重在建设, 关键在教师, 教材是基础, 先决条件是挖掘资源, 根本保障在于制度建设。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符合最新版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精神。[3]在 “互联网+” 背景下, 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的 “新常态”, 但目前实证研究较少, 仍需加强 “互联网+” 混合教学模式研究。[4]大学英语课程作为综合素养课程中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公共基础课程, 具有学分多、 授课学期长、 专业广等特点, 利用课堂进行思政教育可行性强。[5]外语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之一,可以通过提升教师思政教育意识、 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教育素材、 改变英语教学方法着手,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和课程思政理念。[6、7]但是,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忽视中国文化、 教学目的的功利性以及文化交流的单向性等问题,[8]专门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思政和价值引领的具体行动策略研究还比较缺乏。

一线教师面临的困惑有: 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挖掘出具有高度契合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如何设计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教学? 如何检测大学英语课程中语言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入效果? 如何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

围绕这些困惑, 笔者以兰州大学2019 级非英语专业B 级起点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利用兰州大学超星泛雅教学平台、 U 校园在线学习平台,有目的、 有计划地开展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旨在探索有效的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式, 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2 教学方案设计

建构主义与联通主义理论为混合式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6], 本轮教学设计突出了教师搭建支架的作用。 从教材选用、 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内容取舍、 教学形式安排都突出了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特点。

《大学英语 (3/4)》 是兰州大学针对 2019 级非英语专业B 级起点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于2020 年秋季学期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参与本次调研的课程人数为113 人。

2.1 课程教学目标

混合式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 “学”,[7]本课程设计兼顾了学科内容、 学生能力和学生兴趣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 因此, 开课初研究者设计问卷对所有学生做了调查。

对学生英语程度、 学习难点及课程学习目标的调查结果显示, 参加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2.17%, 其中61.66%的学生分数低于425 分, 94.78%的学生表示其主要需求是通过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 其次是提高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54.78%)。 90.43%的学生最大难点是听力, 超过50%的学生认为口语、 写作、 阅读也是难点, 而且超过80%的学生认为制约其英语水平的主要原因是词汇量不足, 将近60%的学生欠缺英语语法知识, 54.78%的学生投入英语学习时间不足。 调查结果与兰州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体系中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B 级起点的学生定位吻合, 属于英语基础薄弱、 急需提高语言技能的群体。

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解及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 50%以上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存在误解, 但接近7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应进行人生观、 价值观教育, 认为课程思政教育会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所以, 80%的学生希望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引导他们学习、 讨论思政话题, 对比中西文化,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7.39%的同学希望教师能够基于课程单元主题创建包括文本、 PPT、 音频、 视频等多种资料在内的线上思政教育资源库, 提高其学习思政内容的兴趣; 72%以上的学生希望教师基于课本内容结合四、 六级考试内容及有关影视剧、 社会热点进行思政教育。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 结合修订的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框架,[8]记忆、 理解性知识应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 而运用、 分析、 评价、 创造等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应是本课程的拓展目标。 所以, 本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如下: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听、 说、 读、 写、 译语言技能为主, 同时结合学习内容融入思政教学元素, 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

2.2 课程教学内容

(1) 综合技能, 依托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三册) (以下简称 《综合教程》);

(2) 听力、 口语技能, 依托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第三册) (以下简称 《视听说教程》);

(3) 大学英语四级测试技能, 由教师提供三套大学英语四级真题组合题 (以下简称四级组合题), 分配为六个单元学习。

本课程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优势, 除 《视听说教程》 及四级组合题中的音视频、 阅读、 翻译、 写作任务外, 还要求学生在兰州大学超星泛雅教学平台上完成音频23 段、 视频28 段、 章节检测 2 份、 参与签到、 评分、 问答、 主题讨论等40 余次, 并为学生在线提供学习资料77 份供学生在线下自主学习。

2.3 教学形式

课程的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在线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如图1所示。

图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

2.4 教学安排

考虑到学时有限及学生投入英语学习时间不足的现状, 本课程充分利用了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

(1) 《视听说教程》: 要求学生整个学期通过U 校园在线学习平台按教师设定的学习时间自主学完6 个单元的课程内容, 由教师定期检查进度, 并在课堂教学时以适当的方式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同时, 该教程 7、 8 单元由教师布置为假期自主学习任务。

(2) 四级组合题: 要求学生利用兰州大学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及iWrite 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 按教师设定的学习时间及要求自主学完。

(3) 《综合教程》 线上学习部分安排在每次课堂教学活动之前, 要求学生按教师要求提前完成相应任务包。 每一单元线下教学部分6 学时,每次课为2 学时共90 分钟。 教师发挥引导者、监督者作用, 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共同完成课本内容篇章分析、 长难句及课后习题解析、 相关话题讨论及写作解析等。 在线教学部分占3 学时, 每一单元线上学习内容有5 部分 (如图2 所示)。

图2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线上学习内容

2.5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课程思政教育设计的核心在于找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契合点, 深度开发教材自身的思政教育基因, 要突出课程原有的人文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2]从图 1 可以看出, 本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主要依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三册) 进行。 研究者在课程中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充实了对中国文化的输入, 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讨论, 力争在语言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导。

下面以Unit 3 Cultural Differences 融入思政元素的话题及融入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本单元聚焦中西文化在家庭责任、 育儿理念、 对表扬的理解及中西语言、 语音方面的差距。 根据图2 线上学习内容设计, 研究者在课前要求学生完成环节2 中教师设定的学习任务:①在线观看美国外教介绍中西文化在交友、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面对表扬的不同表现及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别视频并完成对应的听力检测题; ②阅读有关男女平等及中国俗语 “入乡随俗” 的文化注解; ③学习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及短语。对应的线下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简短视频微课向学生介绍了 “文化冲击” 的内涵及四个阶段,并要求学生就课文内容讨论 “Could you cite evidence from the texts to judge which stages of culture shock the characters are experiencing?” 通过线上及线下学习内容的结合, 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文化差异, 自觉认同本民族文化并了解文化冲击的概念、 过程, 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素养与适应能力。

线上学习内容设计环节3 主要包括: ①补充课本中有关中西育儿差距的访谈视频并要求学生提前学习、 思考讨论话题; ②补充2 段听力材料: “The 2019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s in Sydney” 和 “Auld Lang Syne: A song for the New Year” 并要求学生做填空练习; ③补充关于“Culture Shock” 的 视频。 线上学习内容设计环节4 的主要内容为与第三篇阅读文章相关的重点词汇短语、 音频及译文。 对应的线下课程中引导学生讨论的话题为: ① “Can you summarize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ers in their notions of family duties, praises etc. based on the texts?”; ② How can you translate “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 and do you think we should stick to this rule faced with cultural diversity?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中西文化在育儿、 节日风俗方面的差距, 引导学生探索中国文化特点、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智慧, 讲好中国故事, 应用所学词汇提高口语表达及翻译、 思辨能力, 鼓励学生面对文化差异坚持文化自信, 秉持兼容并包的宽广胸襟。

线上学习内容设计环节5 的主要内容为: ①微课视频 “How to develop a comparison-contrast essay” ; ② Transitional words and phrases frequently used in comparison/contrast; ③范文两篇。对应的线下课程中通过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例文让学生加深对比对照类作文 “point-bypoint” 和 “subject-by-subject” 两种组织方式的理解, 并要求学生就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异同写一篇作文。

从此例中可以看出, 所有思政话题都与该单元课本学习内容紧密联系, 不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本内容, 用课本中学到的词汇句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德的引领作用, 引导学生在中西社会的比较当中提高思辨能力, 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6 教学评价方式: 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整个课程的教学评定比例为: 总结性评价60%+过程性评价40%。 其中, 总结性评价包括一次水平测试10%+两次月考 (各占10%) +期末考试30%。 过程性评价包括: 出勤15%+四级组合题+ 《综合教程》 相关练习作业35%+ 《英语视听说》 35%+口语演讲10%+课堂参与10%。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语言演练与测试, 如作业、英语视听说, 线下课程中参与由教师设定的讨论、 投票、 调查活动等。 为了督促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学习英语, 学期中间利用兰州大学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及线下纸质卷组织了两次月考, 以便教师精准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所以, 整个教学评定过程显示出动态特征, 方便学生及老师随时得到反馈, 调整学习及教学方式。

3 实践成果分析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回答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何处做 (where) 和怎样做 (how)[9]的有益尝试。 课程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线上、 线下教学的优势, 激发出课本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最佳融合点, 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其主要特点有:

(1) 挖掘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因子是实施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提高育人素养就要主动适应课程思政建设要求, 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因子,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补充思政教育相关的文字、 音视频材料, 精心设计思政教学方案, 把思政教学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

(2) 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根本保证。

首先, 只有借助线上教学平台中由教师提前精心设计的任务包, 学生才能提前获得充足的语言输入, 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吸收, 从而为线下课堂语言输出做好准备, 并通过教师线下的指导,进一步强化线上课程中学到的内容。 上文中的统计结果表明, 这一点对于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尤其明显, 因为教师有意识的价值观引导与学生对该价值观的认同率之间基本成正比。 所以,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线上课程, 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课程思政的优质资源, 才能为学生在课堂上深入领会、 讨论思政话题奠定基础。

4 结语与展望

本轮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对教学对象的思想、 价值观的研究有待深化, 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对课程思政因子的挖掘仍需深入、 细化, 线上教学资源还有待优化,线上、 线下课程内容衔接的紧密程度仍需加强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通过本轮教学实践, 笔者体会到, 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 只要精心研究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和思政教学的契合点, 对课程进行科学设计, 就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 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无固定套路, 一定要因材施教, 需要教师不断钻研、 实践、 推陈出新, 才能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润物无声, 焕发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