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扩招)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

2022-05-27朱芳芳于忠涛

关键词:生源技能专业

朱芳芳 于忠涛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沈阳 110122)

1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 《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和 《辽宁省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等文件精神和要求, 确保扩招生源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生源特点,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制定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通过网络平台对本专业19 级扩招学生广泛开展学情问卷调查, 并对相关生源输出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对学生学情特点及企业的培养需求进行全面地分析了解, 为扩招专业管理模式、 课程设置、 师资配置、 教学组织、 实习实训、 就业指导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2 生源情况及特点

2.1 基本情况

本专业 (扩招) 19 级学生共计771 人, 均来自辽宁省内。 通过网络 (问卷星) 平台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了学情问卷调查, 共有768 名学生参与, 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学生基本情况

2.2 学情特点

(1) 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扩招学生学历层次以本科、 大专、 初中为主, 其中高中学历占生源总数34.51%, 大专和中专学历各占生源总数26.04%和21.74%。 且99%以上为非高中应届毕业生, 知识体系缺乏有机衔接, 与应届高中毕业生相比, 基础知识薄弱, 学习能力较弱。

(2) 学习精力时间有限。

扩招学生年龄层次以31~40 岁居多, 占生源总数的47.27%, 41 岁以上的学生也占生源总数的26.30%。 这个年龄大多已有家庭和工作, 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学习时间不足, 学习精力有限。

(3) 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扩招学生生中51.3%能够基本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技能, 其中14.53%的学生获得过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技能等级证书, 但零基础学生也占生源总数的39.58%。 学生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 零基础学生急于普及专业基础知识, 而有相关工作经历及经验的学生则想通过学习提升技能水平, 适应更高的岗位需求。 另外, 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也有意愿免修部分课程, 以便有更多的学习时间用以提升技术能力。

(4) 定向培养意愿强烈。

扩招学生中企业事业单位在岗员工占73.05%,其中有大量生源来自辽宁省路桥相关企业, 其中辽宁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33 人、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37 人, 开原市公路局40 人。 以上学生均从事路桥相关专业工作, 企业对其有相关培养要求及强烈意愿, 培养目标明确, 职业定向准确, 学生归属感强。

(5) 工作专业关联差异。

扩招学生中目前工作和所学专业相关联占65.76%, 无关联占34.24%。 14.10%的学生无业或无稳定职业, 20.14%的学生从事与道桥无关职业。 学生工作与专业关联性差异较大, 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目标不明确, 对职业规划不清晰, 对就业前景不了解, 急需专业教师进行全过程学习管理和职业指导。

3 调研分析及教学策略

3.1 建立统筹协调的三级管理模式

依据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扩招教学实施与管理方案 (试行)》, 确定建立高职扩招教学的 “学校-系部-课程组” 三级管理模式, 学校教务处负责对扩招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和沟通协调, 教学系部负责扩招学生的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 课程组负责扩招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及学生日常行为管理。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根据录取人数共设置20个行政班级, 每两个行政班级由一个课程组负责, 课程组实行组长负责制, 每个课程组由4~6名专业教师和1 名辅导员构成。 确定课程组人员时, 充分发挥校级创新教学团队、 大师工作室在扩招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课程组负责扩招学生从入学至毕业全过程的专业教学、 实训管理、 校企沟通及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具体包括: 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 编制课程教学组织实施方案; 对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公共课线上学习过程进行指导、 督促和管理; 负责专业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 负责对专业课的线上学习部分进行辅导、 答疑和考核评价; 负责与校外教学点、 实习企业的沟通联系; 负责学生集中面授的教学安排、 授课与考核评价; 负责学生实习、 实训的安排, 对校外顶岗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

3.2 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专业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和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关联度不同的情况, 对录取的B 类、 C 类学生, 专业认知相近的或相同单位的学生单独编班, 编班形式以灵活多样为原则, 可采用普通班、 现代学徒制班、 订单班和校企合作班等形式, 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采用个性化的针对性培养。

针对学员比较集中的中铁十九局、 辽宁省交投集团等单位企业实行送教入企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走到企业中去, 开展集中教学。 利用欧阳伟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学徒制教学, 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由团队确定整个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计划和进程,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3 实施分类分向的专业技能教育

针对扩招学生专业技能存在的差异性, 通过增加课程体系中选修课比例的方式实施大专业下的分类别分方向培养, 实施个性化教学。 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部分专业限选课, 第四学期由各课程组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订单培养计划, 结合学员的工作岗位任职需求, 选择开设4~5门实践课程; 无订单培养计划的课程组可根据学员的发展需求在专业限选课中选取5 门课, 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学生专业技能情况见图2。

图2 专业技能情况统计

3.4 探索多种形式的成果认定机制

扩招学生中部分专业技能水平较高者录取前获得各类技术技能等级证书, 或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的技能证书类、 创新创业类、 科学研究类、竞赛类和继续教育类五大类成果, 可考虑按照一定规则折算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对应课程的学分, 冲抵成果对应教学内容的教学学时数。

本专业为1+X 证书制度试点专业, 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引导扩招生源, 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与相应的专业课进行学分认定和转换, 冲抵技能证书对应教学内容的教学学时数。

对退役军人、 下岗失业人员、 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已积累的学习成果 (含技术技能、 行业企业实践经历等), 探索通过技能水平测试等方式进行学历教育学分认定。 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岗位, 退役军人可免修体育课、 军事理论课与军事技能训练, 在职学生可免修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学生中已积累学习成果情况见图3。

图3 已有学习成果积累情况统计

3.5 构建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方法

按照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学校教务处负责给出公共基础课程清单, 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 军事理论课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 开设党史国史、 办公软件及应用、 财税会计、 法律政策、 管理基础、 应用文写作等公共限选课, 由各专业根据培养目标选择确定具体开设课程。 学校已采购超星网络学习平台用于扩招学员的公共基础课程的线上学习、 考核及评价。

扩招学生由于学习时间有限, 学习精力不足, 普遍对线下面授意愿不强。 大部分生源现阶段具备网络条件, 对设备操作和平台使用也有一定了解, 充分利用国家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资源库” “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备选资源库” 的相关专业资源, 可在学校扩招平台上搭建专业课的在线课程, 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进行网上学习, 达成学习目标。 生源网络应用情况见图4。

图4 网络应用情况统计

3.6 创新混合延展的思政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利用线上的网络教学平台完成思政必修课教学任务, 其余采用线下集中授课的方式完成。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思政课程教师通过与学员面对面接触, 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 精准施教,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延展思政课课堂教学, 开展思政实践教学。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二、 四学期开设各一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根据思政课中的重点、 难点和热点问题, 引导学员设定实践主题,结合工作岗位实际, 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 开展社会调研, 形成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定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汇报, 增强学员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扩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独特的育人功能。

3.7 制定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目标

推行校企资源共享、 过程共管、 人才共育,与合作企业共同为选择该模式的在职学员上门集中授课或组织技能训练, 根据岗位编班分组, 授课时间与企业共同协商, 集中教学时数严格按照培养方案规定和要求, 确保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与中建三局铁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五洲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协同育人, 深度合作, 挖掘优良办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校内外顶岗实习实践基地, 并提供就业相关信息。

3.8 架构明晰全面的学业生涯规划

除企业订单班学生外, 其余生源对未来职业生涯缺少清晰规划。 多数生源不会制定学习计划及学业生涯规划, 但提升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的学习目标普遍明确。

人才培养方案中可增加课程地图, 帮助学生明晰课程规划, 为学生描述毕业3-6 年的职业发展与定位, 使学生学习期间架构整体职业发展规划。 学业生涯规划见图5。

图5 学业生涯规划情况统计

4 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高职扩招的生源主要是退役军人、 下岗失业人员、 农民工、 新型职业农民, 他们的成长经历不同、 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 知识素质参差不齐。 因此, 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制定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 达到因地制宜、 保证高职扩招培养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生源技能专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劳动技能up up!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拼技能,享丰收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