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022-05-27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3期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理念

郭 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

0 引言

为解决人口剧增、资源锐减造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已从单一的自然环境过渡为综合生态,注重节约、保护环境、提倡可持续性的生态理念已成为社会和学术界推崇的主流思想,是城市合理整合、有效利用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建筑师与规划师应将生态理念充分应用于小区环境、建筑设计中,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提高城市空间环境品质,从而实现我国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目标。

1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原则

1.1 地域适用性原则

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须遵循适用性原则,特别是在融合生态理念的过程中,更要细致全面地考虑基地内、外部环境,确保任何一个细节都设计到位、规划到地,最终呈现的建筑、空间、环境要与基地及周边环境相适应。除此之外,在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尽可能通过设计手法使空间环境适用于使用者,让使用者既能在生理上感受到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又能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同时,住宅小区空间环境的设计,在提升品质的前提下适应当地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现状及发展潜力。另外,设计师还需要在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习俗的尊重,通过科学、生态的设计手段表达住宅小区规划、建筑设计的本土性,体现设计的适用性原则。如吴良镛先生在对北京菊儿胡同改造的设计中,将传统四合院空间与现代住宅空间相结合,并且在规划上借鉴了北京旧城的肌理,延续了城市文脉,设计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生态和谐的聚居空间。

1.2 美观经济性原则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和设计要遵循美观经济性原则。设计师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做好小区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布置空间环境分区,利用自然、人工环境资源,为使用者营造一个生态、美观、和谐的居住空间环境。在材料与资源使用方面,也要适当本土化,利用当地独有资源、材料构建符合当地文化的地域性品质住宅环境空间,节约建造成本,以可持续理念创造美观、生态、经济的城市住宅小区空间。例如北京龙湖高碑店列车新城小区(见图1),设计师因地制宜,通过延续基地文脉布置了小区景观环境和建筑,充分考虑了生态、景与人的关系,营造了一个生态山水的居住空间环境。在满足美观的基础上,让人们充分感受自然环境,同时,设计师还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经济性、可持续性融入小区设计的各个环节,并且将海绵城市的概念融合到了小区整体设计当中,实现了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同时,使用生态材料、清洁能源,在小区全生命周期内降低维护成本,不但满足了小区的美观性,还提升了小区运维的经济性。

图1 北京龙湖高碑店列车新城

1.3 协调完整性原则

在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和设计中,园区景观、环境、建筑的协调与完整性也极为重要。住宅小区不仅要与园区内生态景观协调统一,小区整体作为一个空间环境也要与周边空间环境,甚至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肌理协调统一。例如,小区植被的种类、色彩搭配、高度等要符合地域性特点;建筑材料、立面要尽量选用环保、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小区内道路、铺装要符合海绵城市的要求,尽量减少硬质铺装对小区内和周边环境造成的破坏;建筑高度、色彩要充分尊重基地周边空间环境。

2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点

2.1 建筑设计

2.1.1 多元化与精细化

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对建筑设计内容的要求也由粗到细、由简到精,特别是在功能性方面,以往居民对住宅小区的要求大多只停留在居住功能上,对生态环境品质等其他条件关注度较低。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更为深入的了解,对空间环境规划设计原理、功能构成的多元化也有了更为细致的理解,如空间功能的丰富、景观环境的和谐、配套设施的完善等。除此之外,随着个性化市场的到来,在设计方面,设计师需要考虑不同人群对空间的不同需求,结合生态理念,确保设计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城市住宅小区建筑、环境、景观、功能的品质,这就要求在设计的每个阶段都要做到精细化。

2.1.2 文化性与前瞻性

城市住宅小区除了追求园区空间的品质外,空间环境的文化性也是不可或缺的。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生理需求是低层次需求,心理需求才是较高层次需求。空间环境品质是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空间环境的文化性则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具有文化性的小区空间环境更容易让使用者感受到场所精神和对场所产生认同感。除了考虑文化性,住宅小区的设计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仅是使用功能的前瞻性,生态空间环境的设计也需具备前瞻性。如史蒂夫·霍尔设计的北京当代MOMA在满足居住环境的同时,置入了艺术摄影院、画廊、图书馆等文化展览设施,给居住空间赋予了艺术与文化性,使居住者对小区空间环境产生了认同感;与此同时,当代MOMA也对未来城市居住社区模式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其不仅从功能的组合模式上,也从小区的社交模式、能源利用模式、生态保护模式、社区共享模式上进行了前瞻性设计。

2.1.3 美观性与合理性

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环境美观性的追求是必要的。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区住宅设计必须对其立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方案设计,不仅要具有美观性和地域性,更要体现生态性,彰显生态性在建筑、规划、园林设计和城市发展中的价值。而相对于普通建筑,生态建筑的特点也越来越突出,比较优势也愈发明显(见表1)。同时,设计师需根据以往经验和生态理论,把控建筑设计中的各环节,做到全生命周期内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在小区布局规划方面,要保证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内外部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影响。

表1 生态建筑特点

2.2 环境设计

2.2.1 加强环境设计的和谐性,发挥生态功能

基于生态环境理念的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要遵循生态化原则,以融入生态、不破坏生态为前提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优先选择节能、环保、低能耗型材料,对废料进行二次利用和设计,以减少建筑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设计师要秉承因地制宜、就近使用的原则,对原空间环境做到最低程度的破坏,尽可能提升空间环境的和谐性,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空间。

2.2.2 科学合理规划环境构成,提升环境品质

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与周围整体发展规划相融合,因此,设计师需要在规划住宅小区之初就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分析研究,保证其不会对城市生态环境、文脉、空间产生消极影响。利用不同维度、层级的环境空间组合设计丰富空间语言,提升环境空间品质。如利用多尺度的植被界定不同的环境,营造丰富的环境种类,使小区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发展。同时,设计师在考虑环境与建筑的融合关联性时,需要坚持以人性化为基调,充分展示体现生态理念的住宅小区环境的亲和性与多样性。

3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建议

3.1 以点带线再带面,提升空间环境生态性的渗透性

以生态理念为基础规划设计城市住宅小区,必须结合城市空间形态、历史文化背景、界面、肌理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既能体现住宅小区全生命周期发展的生态性和人性化,也对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发展大有好处,对城市空间环境、人文环境的尊重也是对人的尊重。设计师通过对小区规划中的重要节点进行“针灸式”、点线面一体设计,通过在不同氛围的空间环境中融入生态理念,在提升小区空间环境的生态性,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住区空间品质不断提升的需求。而以点带线再带面,将住区环境的生态性渗透到城市空间中去,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生态性和人性化。

3.2 提升空间环境生态性,注重空间环境的私密性与半私密性

在设计生态性空间环境节点时,要特别注意节点对于住区使用者私密性和半私密性的保护。住区内部功能、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在提升空间环境生态性的过程中,势必出现生态性空间环境节点与使用者私密和半私密空间之间的交叉,这种交叉一般体现在音视觉、物理性交叉方面。例如,在设计住区生态性空间环境时,要考虑环境节点的使用者空间与建筑内使用者的私密性,以及各环境节点使用者在空间环境中的半私密性。这样在体现空间环境生态性的同时,也能体现空间环境的人性化,既尊重了住区以及城市空间环境、文化历史、城市肌理,更尊重了使用者本身,这也是当代住区规划生态性设计理念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4 结语

以生态理念为基础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和设计,是当代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园林学领域,甚至城市建设决策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如何将生态理念有机地结合到各学科领域,使得城市环境朝着生态化、人性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也是当今社会和学术界最为关切的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理念下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原则、建筑设计要点等的探索,从小区规划、建筑和环境3个方面进行解析,为城市住区规划与设计带来全新理念和理论基础,也为我国建设可持续城镇、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提供参考。当代建筑师、规划师、城市建设决策者应当将生态、绿色理念纳入设计导则,城市居民也应当将生态理念融入生活中,关心住区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让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和设计朝着生态化、合理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城市空间环境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住宅小区规划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住宅小区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建筑工程设计技术要点探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浅谈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规划·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