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护与更新视角下的城中村微改造研究
——以广州市天河区珠村为例
2022-05-27罗丹芮
罗丹芮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62)
0 引言
城中村的本质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矛盾,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为了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改造随之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广州市城中村经历了全盘改造、局部修整、微改造等更新过程。相关学者从经济角度出发,把城中村的土地利益最大化,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关注居住在城中村人们的心理需求;研究领域从宏观到微观。城中村文化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化保护与传承受到冲击。广州市城中村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础场地之一。本文基于文化保护和更新的视角,对拥有丰富传统文化的珠村进行假设性改造,力求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发展同步协进。
1 城中村的形成和当前广州市城中村概况
1.1 城中村的形成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导致并普遍存在的特有产物,是城市规划与管理制度跟不上城市快速吞并边缘土地实行的扩张而形成的矛盾体,其管理机制和土地产权保留了农村的形式,存在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当前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中村作为其居住的首选地,汇集了大量低收入人群。
1.2 广州市城中村概况
广州作为全国城中村数量最多的一线城市,城市化水平从2000年的57.3%增长至2019年的86.46%。截至2019年,广州市的自然村总数为1 343个,登记在册的城中村共138个。广州市城中村主要分为:市区型城中村、城边型城中村、城郊型城中村3类。在城市更新发展进程中,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发展难以回避的问题。
2 珠村概况及现存问题
2.1 地理位置
珠村位于广州市天河东部的珠吉街,是在广州“东进”策略下发展起来的城中村,在广州市CBD的辐射边缘。此处交通便利,自然环境良好,珠江支流深涌河绕村而过。村内有若干个水塘,呈现典型的“水环村,村环水”的自然村落格局。祠堂、历史建筑、民居共同组成的珠村村落呈向心式空间结构。
2.2 文化遗产
珠村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被称为“中国乞巧第一村”。珠村拥有丰富的历史积淀,不仅有许多历史建筑,也具显著的地方民俗特色。
在2017年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发布的珠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中,对珠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梳理,通过挖掘地方价值与特色(见表1),为珠村升级改造奠定基础。
表1 珠村保护对象构成(表格来源:广州规划局)
各姓氏祠堂和北帝古庙在珠村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祠堂作为家族形式的代表建筑,是凝聚村民向心力的核心。珠村现形成三大核心保护区,即文华大街及珠村潘氏宗祠核心保护区、孖塘及北帝古庙核心保护区、大塘及元德陈公祠核心保护区。这些物质文化是珠村历史的沉淀,也是村内文化的重要载体。
珠村的非物质文化也起到带动村内文化传播和文化经济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为珠村乞巧文化,以乞巧作为节庆活动的核心延伸出许多民俗活动,如农历七月初七的乞巧节、摆七娘、迎仙、巧手等活动,融合乞巧的特征赋予新功能发展旅游业,“乞巧”成为珠村的文化品牌。
2.3 现存问题
尽管珠村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但总体保护和继承情况较差。珠村的整体环境也没有体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氛围,城中村问题突出,如侵占部分公共道路、建筑杂乱无章、街道拥挤、建筑密度高且楼距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见图1),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许多安全隐患。珠村整体业态单一,主要以餐饮业为主。历史建筑保护状况堪忧,乞巧文化气氛淡薄。
图1 珠村存在问题(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 文化保护下的城中村微改造方式
广州城中村经历了全面改造、局部改造,再到重点整治,现阶段为城村共生。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重要指示。2016年,广州市出台了“1+3”文件,重点提出以“微改造”作为城市新的改造方式,试图改变以往大拆大建的改造模式,注重人文内涵与社会公平,提升城市空间软实力。
3.1 修旧如旧
“修旧”中的“旧”,是指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去修缮,保持原来建筑所蕴含的韵味和历史建筑独特的形态,还原其真实性,保留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沉淀感。城中村内各姓氏家族为了彰显实力修建宗祠,是当前村落中保留比较完整的历史建筑。随着时间的沉淀,祠堂经过自然侵蚀,呈现破败的风貌。为了还原祠堂的原有风貌,在不改变祠堂原有布局的前提下,采取对建筑承重进行加固、对外围护系统升级改造等措施,使祠堂保留原来的建筑韵味。
3.2 新旧结合
新旧结合是指通过新技术和新旧材料相互结合的手法进行建筑更新,以旧建筑为载体,通过再设计实现老旧建筑的再生。在城中村中,除了宗祠外,还有一些书塾、传统民居等历史建筑,这些历史建筑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使这类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可采用“旧载体—新建筑”新旧结合的方式进行再设计。新旧结合改造模式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重新焕发历史建筑活力,使它在现代生活中再次发挥作用。
4 文化保护与更新为主的珠村改造策略
城中村的改造往往会忽视其文化价值,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来说,文化象征了人类社会思想、艺术以及生活形态,有着重要的意义。[1]物质空间的改造 可借鉴永庆坊微改造案例,将历史建筑通过修旧如旧和新旧结合的方式更新建筑,实行置换功能,将这些空间变为文化展览、文化消费的区域。[2]文化创新的改造 这是在村文化的精神空间进行的升级改造,利用珠村原有的文化和历史内涵,通过保护、改善、创新、再设计等手法,如文化遗产的活化、文化内容的融合、文化产品的生产,形成文化产业链。[3]文化消费。
将上述3种改造模式结合起来,带动城中村的多方位发展,重新焕发城中村的活力。基于城中村复杂内涵的认识与文化概念的多层级特性,城中村更新的重点要从单一的物质空间向物质、社会、文化等多元内容转变。在珠村的微改造中,发展文化保护和更新下的文化业态,以珠村丰富的物质文化为基础,通过挖掘文化和构成新经济体系,为珠村提供非物质性的文化服务。可进行本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创新,从产业业态、生活内容上注入新活力,生产文化产品,进行文化输出,整合成为文化消费链,最终形成文化消费产业。
4.1 文化街区打造
有历史特色的地区总能吸引人群的汇集,通过创意文化活动吸引新经济,增强地区的经济活力。在珠村丰富的文化中提取“要素”进行微改造,首先进行街道综合整治,改善交通环境;其次对部分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在功能置换中进行产业升级;最终把珠村的主干道打造为文化街区。街区将由通行空间-缓冲空间-停留空间配合建筑成为一个新的组合空间景观。
1)文化街区的打造必须具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基础。其中南门社新街、东乔大道、珠村西环路共同形成珠村道路网,通过该道路网进行人车分流,由此形成“巷—坊”的“疏式”传统街巷布局。对南门社新街道路重新规划,道路两旁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通道,预期达到人车分流的结果。
2)主干道街区的主要业态为餐饮业,散点分布有稀疏的老旧建筑。根据建筑层数、现状风貌、结构状况和所在位置对老旧建筑进行微改造,改造过程中注重对本土特色文化元素的提炼和传承,改造的材料和工艺采用修旧如旧、新旧结合的方式,强调新旧材料、新旧元素的对话,保护城中村文化的多样性,体现珠村历史建筑的特色。改造后的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可作为文化空间、公共空间、创意工作室,如非遗展示空间、乞巧文创销售空间等,在对老旧建筑置换功能的同时进行产业升级。散点改造的建筑可以是一个文化“点”,街道多个“点”连成“线”。
3)增加有特色的绿地空间和休憩空间,形成街道的缓冲空间。在保留城中村鲜活多样历史记忆的同时增加其中的商业价值,共同营造文化街区的氛围,运用文化街区带动城中村微改造。
4.2 文化节打造
乞巧是珠村代表性的传统风俗,从2005年开始举办“迎七娘-拜七娘-摆七娘-送七娘”等富有传统民族风情的乞巧活动节事。乞巧节作为珠村最隆重且最具文化特色的节事活动,举办地点在各祠堂,以祠堂作为乞巧节事活动的载体。由于城中村道路狭窄、公共空间少,散点分布在祠堂的节事活动可以较好地分散人群,如明德堂举办迎七娘、拜七娘;元德陈公祠、北帝庙、七社、乞巧苑举办摆七娘。珠村的祠堂和一些传统建筑不觉中成为旅游线路,通过节事活动将分散的各个公共空间和活动空间联系起来,吸引人群流量到村内进行消费,达到“穿针引巷”的综合效果。
珠村除了乞巧节事活动外,还有端午赛龙舟、北帝出巡、拜猫等活动,以村内传统建筑作为物质载体,把这些活动打造成珠村独特的文化节。此时,珠村的祠堂和历史建筑作为文化节和岭南装饰元素的载体,也是联系外来人员和村民关系的纽带,用文化节来带动传统建筑的升级改造,既可以留下历史文化记忆,也能进行文化传播。
4.3 文化产业打造
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研究以创意阶层融入城市,形成创意产品与创意消费相结合的创意街区。珠村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为发展当地的特色文化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珠村非物质文化为载体,将无形转变为有形,结合文化街区进行文化销售。如上文提到的乞巧节事活动中有大量的手工艺品,它们属于初始的文创产品。而当前已有的乞巧节事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可以从乞巧文化出发,以发散性思维打造一系列的文创产品。以将珠村传统手工艺打造为文化体验馆、将特色美食打造为具有珠村传统特色的餐饮空间等手段进行文化输出。
2)吸引创意工作室进驻,把创意设计活动作为珠村的品牌。把创意文化活动渗透到大众生活中,依托珠村丰厚的文化背景,打造珠村的文化氛围,文化产业盘活城中村经济,让食、游、乐、赏尽在珠村。
5 结语
城中村是快速城市化的副产品,但不可否认城中村内丰富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没落。作者拟通过梳理珠村的文化,以当地文化为改造动力,在建筑景观肌理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文化街区、文化节、文化产业的打造,对城中村进行微改造假设。此改造策略存在一定局限性和假想性,希望此方式能延续城中村的文脉,让城市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