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帮水韵与青莲滴露
——杭州河景路站TOD设计与雄安高铁站设计
2022-05-2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吕溪菡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 洋 张 昕 吕溪菡
1 交通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文化共生
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功能模式伴随着技术更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从初期仅完成运输与通勤功能,满足基本功能、流线、安全需求,发展到如今以客流为自身优势,增强区域活力与商业潜力的TOD模式。轨道交通建筑经历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复合、从并行到融合的与城市共生的过程。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交通流线为血脉、以城市功能为肌体,并通过两者将轨道交通建筑与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
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轨道交通空间开始大规模建设,随着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线网建设呈迅猛发展态势。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筑在充分利用交通流线与城市功能的组合创造商业价值、建立与城市共生关系的同时,结合地域文脉、城市特色,在文化层面建立共生关系的设计实践项目逐渐涌现,可理解为一种更深层次的共生策略,代表着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以及对地域文化的认同与回归。
在杭州河景路站TOD设计与雄安高铁站设计项目中,提取所处城市共同的地域文化元素——水,以其为主题,但结合自身特点所采用的升华与运用方法不尽相同。杭州河景路站TOD设计充分利用当地水网密布、气候景观宜人的优势,以水系为线索,构建城市空间体系。雄安新区地处北方地区,毗邻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及景观湿地白洋淀,考虑到白洋淀水系集中,高铁站与其尚存一定距离,以及北方特殊的气候条件,并未在站区开挖引入大量人工水系,而是对白洋淀水文化中特有的荷叶、露珠进行升华,巧妙运用屋面取形与细节表现演绎与呼应地域水文化特质。
2 杭帮水韵——杭州河景路站TOD设计
2.1 水网密布的江南水乡
地铁河景路站地处杭州市钱塘区江东片区,该区域是东沙湖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东片区作为钱塘区“一江双城”空间架构中的双城之一,坚持创新引领,智造领航,打造智造创新新城。规划以东沙湖城市中心区和钱塘高铁新城为核心,联动制造产业功能平台,以水为脉、以绿为底、以创新发展为魂,构建繁华都市与自然生态交相辉映的未来田园城市。
河景路站为地铁8号线单站站点,与东侧青六路站隔东沙湖生态廊道遥相呼应。核心区范围按站点周边500m控制,基地北侧有景观水道穿过,西侧为规划城市文体绿化用地,南侧紧邻河景路且联系青六路片区。
2.2 以水为脉的空间结构
区域整体空间结构设计以TOD发展模式为引导,根据车站的运量与能级确定产业定位与圈层关系。与东侧青六路十字换乘站之间互为补充关系,将两站作为整体进行产业布局。将河景路站定位为青年人聚集的宜居社区,“独角兽”企业为主的创新产业基地,蓝绿结合的休闲空间,青六路片区总部办公、科研创新等功能的有机补充。
以河景路站与青六路站周边作为TOD核心区,布置产业办公、酒店,集中城市功能,两者通过青景路串联,形成站城活力发展轴。结合站位周边既有水系等景观资源,通过北侧景观水系连通东侧的东沙湖景生态主廊道和西侧的城市文体用地,形成东西贯通的杭帮水街生态廊道。在北侧以水街串联TOD核心区,形成产业轴与景观轴双轴串联的强有力的TOD联通,构建“三轴、三廊、双核、多组团”空间架构(见图1)。
图1 河景路站片区城市设计的空间架构
2.3 与水共生的生活场景
设计充分考虑片区丰富的水系景观资源与TOD城市发展的渗透与交融,提取杭州当地水文化特质,以“杭帮水韵”为主题,建立水廊、水街、水巷、水院4个层级,从自然景观廊道到产业与生活社区,形成完整的水系景观系统,创建轨道站点与城市间深层次的文化共生关系。
2.3.1 水廊
以东沙湖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水廊是都市生态水上城的核心,青年人群、商务访客在此汇聚。湖水西侧形成生态水岸,承载有氧健身、文化休闲等功能,湖水东侧结合生产性服务功能,形成都市化岸线,为商务访客提供多元滨水生活(见图2)。
图2 水廊意向
2.3.2 水街
东西向横穿场地的水脉形成杭帮水街,是连接2个TOD核心区的特色空间动线,杭帮古韵与都市生活在水街碰撞交融,构建从滨水商业、邻水共享办公到观水SOHO的多层次水乡生活(见图3)。
图3 水街意向
轨道站点北侧成为水街的放大空间节点,设置水上交通船只码头,配合地铁站点、公交、自行车、摆渡车等多样交通方式,形成富有杭州地域水乡特色的换乘空间(见图4)。
图4 河景路站TOD换乘空间
2.3.3 水巷
水巷是水街南北渗透到产业组团的延续,服务于青创人群,提供与水交织的花园办公及SOHO办公。滨水空间植入创意办公、小型会议中心、咖啡馆等多类非正式交流空间(见图5)。
图5 水巷意向
2.3.4 水院
水院是片区南北居住组团的公共空间,为青年人群提供更便捷且私密的生活空间。将水系引入居住社区,构建生活空间与水景交融的交流场所,唤回青年人原始的水乡记忆(见图6)。
图6 水院意向
3 青莲滴露——雄安高铁站设计
3.1 白洋淀水畔的枢纽新城
雄安高铁站位于雄安新区东北部,距雄安起步区20km,汇聚京港台高铁、京雄城际、津雄城际3条线路。车站总建筑面积47.5万m2,其中京雄车场规模为7台12线,津雄车场规模为4台7线,R1/R2快线车场规模为2台4线。该站将成为未来连接雄安新区与京津冀中心城市的重要纽带,以及向世界展示新区风貌的窗口。
面对雄安大地上广袤的农田,碧波荡漾的白洋淀景观湿地,设计结合“藤蔓城市”理念,以现有村镇聚落为起点发展城市组团,村落之间的田野整合为城市组团间的绿廊,雄安高铁站则成为蓝绿交融的新兴城市组团之心。站房实施方案的迅速确定,极快推进并有力稳定枢纽片区、枢纽核心区、昝岗高铁片区的规划设计,使车站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的规划构想得以实现。
随着SOM建筑设计事务所提出的城市设计方案的介入与深化,枢纽及其周边逐步明晰了交通枢纽、高铁经济区、城市门户三大定位,以及构建未来生活方式、构建未来工作方式、构建未来交通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四大愿景。
以一轴(昝岗城市发展轴),两带(新月公园、绸带公园),一环(城市休闲活力环),四片(中部高铁枢纽区、西部京津冀高端功能承载区、东部城市综合服务区、南北商住混合街区)为空间结构进行整体功能布局(见图7)。
图7 枢纽片区空间结构
3.2 与城市融合的空间布局
高铁站建设响应雄安绿色低碳新城建设的方针,充分利用站台标高位于地面以上16.4m的设计条件,本着“集约建设、方便旅客”的设计原则,采取站桥一体的线下候车厅与高架候车厅相结合的双层立体候车形式面对不同旅客群;结合出站夹层和南北侧车场在站房中央设置联系通廊,以实现南北连通;结合“十字”立体交织的地铁和轻轨线路设置横纵立体的双向换乘通廊。
站内功能空间与东西两侧城市空间通过地面城市通廊和城轨地下空间进行连通与融合,打破车站对城市功能的割裂,形成开放、自由、连续的城市公共空间。随着雄安高铁站四角片区的集中和混合商业项目的落地实施,实现该枢纽片区“站城、产城、绿城”的融合发展,实现枢纽与城市交通一体化、站城空间一体化、站房内外功能一体化(见图8)。
图8 雄安高铁站剖面透视
3.3 “青莲滴露”建筑形象
雄安高铁站的功能与流线在与城市空间充分融合共生的同时,同样寻求文化层面的共生关系。以白洋淀为依托的水文化是雄安高铁站需提取的地域文化元素。但与河景路站TOD周边水网纵横不同,高铁站与白洋淀尚有一定距离,且地势较高,若大规模引入人工水系景观并不明智与现实,故采用造型取水的方式达到文化层面的契合。
从最初“绿色大地上的露珠”设计理念到后来的“青莲滴露”建筑形象,雄安高铁站设计基于水文化,结合车站造型与功能将其升华为“露珠”的取形概念,通过钢结构屋面的技术措施加以实现,清晰揭示雄安高铁站以水为形的特质。椭圆形的屋面平和、温润,犹如一滴灵动的“古淀露珠”点亮了广袤的昝岗片区。屋面中部以柔和的曲面隆起赋予露珠饱满的立体感,同时巧妙地形成VIP候车空间。正立面屋面的曲面造型层层叠落,增加造型层次感的同时,成为侧向天窗以满足进站空间采光要求。屋面材料选用柔和滤光的阳光板保证站台的通透明亮;4.2万m2的光伏板年均发电量可达580万kw·h,在满足照明用电需求的同时,像素化排列宛如水波泛起的涟漪波光体现出雄安的水文化(见图9)。
图9 “青莲滴露”建筑形象
4 结语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交通建筑与城市的融合共生已成为普遍的设计趋势与实践方向,两者彼此依托且互为支撑,创造新兴的活力区域与强大的商业价值,但融合共生不应仅限于城市功能与交通流线的融合,结合地域特色的文化共生愈来愈受到各方重视。文化共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地域文化自身认同与回归的必然,既可化解我国“千城一面”的城市开发问题,又为建筑师的创作提供更多素材与发展空间。
杭州河景路站TOD设计
项目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用地面积:217hm2
建筑面积:860万m2
设计时间:2021年10月
建筑设计:杨金鹏、武 洋、张 昕、吕溪菡、李天豪
雄安高铁站
项目地点:河北省雄安新区
用地面积:18.5hm2
建筑面积:47.5万m2
设计时间:2020年12月
建筑设计:崔 愷、杨金鹏、王 喆、马丽娜、李北森、刘芳菲、王秋晨、刘 西、廖 帅、潘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