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环县农户肉羊养殖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022-05-27张喜花陈秉谱

农业工程 2022年2期
关键词:环县肉羊牧草

张喜花,陈秉谱,张 燕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言

作为世界上的肉羊生产大国,中国具有悠久的养羊历史,其肉羊产量和羊肉消费量均为世界第一。肉羊需求增大,市场广阔,肉羊产业逐渐发展为畜牧业中的主要产业,也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1]。作为国内主要肉羊养殖地区,甘肃环县凭借悠久的养羊历史,利用自然资源和先进科学技术,已逐渐形成肉羊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舍饲化发展。近年来,环县推动绿色农牧循环发展,实施“双百双万”工程,大力推行“331+”肉羊产业模式,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设施养殖湖羊为主,农户散养湖羊、陇东山羊为辅的肉羊养殖新模式[2]。虽然肉羊养殖模式不断创新,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因素影响农户从事养殖的积极性,制约着环县肉羊产业的发展。

1 环县肉羊养殖现状

1.1 自然条件独特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北部,陕、甘、宁3省的交界处,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山地面积广阔,天然牧草丰富。自然气候适合紫花苜蓿等牧草,板蓝根等中药材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生长。近年来,环县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羊草产业,促进草畜平衡、农牧协调发展。环县丰富的牧草资源、作物秸秆及各种农副产品资源,经过科学处理使其成为优质饲料的主要来源,提高饲草料供应能力。如图1所示,牧草种植面积从2017年1.46万hm2增加到2019年4.46万hm2,玉米产量从2017年15.18万t增加到2019年24.72万t,牧草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明显增加,为发展肉羊产业提供充足动力。

图1 2017—2019年环县牧草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Fig.1 Pasture planting area and maize yield in Huanxian County in 2017—2019

1.2 劳动力以中老年人为主

2019年末,环县总人口36.5万,农村人口为30.44万,乡村从业人员为18.04万,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人数达到8.94万,占比49.61%,可见环县劳动力人数相对充足,能为环县羊草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3]。但是由于干旱少雨,土地肥力不足,导致农作物生产效率低,没有为农户带来预期收益,农村有能力耕种的青年劳动力多数选择外出打工。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大多数剩余劳动力为五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创新和新事物学习能力,大多数农牧户凭借多年的养殖经验选择养殖肉羊。

1.3 肉羊品种多集中在引进品种

2015—2020年,环县肉羊类型基本为滩羊、小尾寒羊、湖羊、绒山羊,以及陇东黑山羊、奶山羊等,其中滩羊和陇东黑山羊为地方优质品种,小尾寒羊、湖羊、绒山羊、奶山羊为引进品种。近年来,环县积极引进外来优良品种,改善肉羊的生产性能,促进肉羊产业规模化发展。每种肉羊品种都具有独特优势,滩羊因其毛色洁白、纤细,具有“裘中之珍”的美誉,其肉更是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湖羊、小尾寒羊具有繁殖周期短、产羔率高,利于养殖户实现规模化养殖。陇东黑山羊、绒山羊具有健壮的体格,肉质口感较好。引进的奶山羊繁殖率高、泌乳能力强,适于舍饲养殖。奶山羊为近两年引进品种,以繁育为主。根据不同品种的优势,选择合适的销售市场:湖羊肉质和价格介于滩羊、小尾寒羊和黑山羊之间,以大宗消费市场为主;黑山羊和绒山羊以高端市场为主;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向周边城市销售小尾寒羊和滩羊。

1.4 养殖方式不断改进

作为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环县养羊历史悠久。近年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养殖模式主要以半放牧半舍饲和舍饲为主。传统、低效的粗放养殖方式制约羊产业的发展,而舍饲养殖在养殖技术推广、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利于实现羊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4]。舍饲养殖更利于养殖户全面控制肉羊质量安全,提高肉羊的肉质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是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方向[5]。根据不同的肉羊品种,选择合理的养殖模式:农户按照“10+1”模式进行滩羊、小尾寒羊、湖羊养殖;按照“30+2”模式养殖绒山羊和黑山羊。截止到2020年底,环县羊产业逐渐形成“三级二元”生产体系,“五位一体”经营体系逐步完善,全面推行“引进湖羊、提纯黑山羊、进口奶山羊”为主的“三羊开泰”羊产业新布局,促进肉羊产业集群发展。

1.5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到2020年底,环县肉羊合作社已建成386个,肉羊制种基地1个,育肥基地30个,屠宰加工基地1个,龙头企业7家。如图2所示,近几年环县肉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肉羊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由2016年70.63万只、39.58万只增加到2020年120.30万只和100.00万只,存栏量和出栏量都在逐年上升。2019年庆阳市肉羊存栏量为182.48万只,如图3所示,环县肉羊存栏量为83.89万只,占比45.97%,环县肉羊存栏量均高于其他各县区。环县利用自然优势、龙头企业和和合作社带动,形成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羊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带动庆城、华池、镇原3个县肉羊产业发展,形成以环县为核心的庆阳北部肉羊产业发展主导区,推动肉羊产业区域化发展。

图2 2016—2020年环县肉羊存出栏情况Fig.2 Mutton sheep livestock on hand and offtake in Huanxian County in 2016—2020

图3 2019年庆阳市各县肉羊存栏情况Fig.3 Mutton sheep livestock on hand in all counties of Qingyang City in 2019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近年来,环县将羊产业作为促进农户增产增收的主导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取得一定成果。但是部分农户依然不愿意从事肉羊产业,造成其收入较低,影响农户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利于肉羊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利用二元Logit模型对环县农户肉羊养殖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促进肉羊产业发展,提升农户养殖意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2.1 数据资料来源

2021年1—3月向环县合道镇、木钵镇、毛井镇、曲子镇、耿湾乡5个乡镇,通过随机抽查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收回245份,收回率89%。调查发现,户主80%左右为男性,65%左右农户年龄在41~6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80%,82%农户家中劳动力只有1~3人。

2.2 变量设定

设定12个自变量,其名称和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选取及描述Tab.1 Variable selection and description

2.3 模型构建

农户肉羊养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影响养殖意愿的因素为自变量(Xi=1,2,…,n)。农户养殖意愿有两种结果,“愿意”或“不愿意”。利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

式中pi——因变量,表示农户愿意养殖肉羊的概率,i=1,2,…,n

α——常数项

βi——系数,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Xi——自变量

μ——随机误差

3 结果与分析

利用STATA 15.0软件,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二元Logit回归处理,得到模型I。然后逐步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当所有变量都在10%水平上显著时,得到模型II。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本文分析模型II。

表2 自变量回归结果Tab.2 Independent variable regression results

3.1 农户家庭特征

劳动力人数的回归系数为1.365,在1%显著水平下对农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调研发现,在养殖环节中主要以人工为主,工作量大且劳作频繁[6]。为减少成本,农户很少使用机械设备。因此,对于传统分散的小农户养殖模式,家庭劳动力的数量决定农户是否养殖肉羊,同时劳动力人数的增加,使农户养殖风险抵抗能力增强,利于提高养殖意愿[7]。

3.2 农户养殖经营特征

是否有充足的饲草料和疫病风险对农户养殖意愿有显著影响。

(1)农户是否有充足的饲草料的回归系数为1.254,在5%显著水平下对农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充足优质的牧草料直接影响肉羊的肉质和价格。优质牧草种植基地、草料加工基地的建设利于促进肉羊产业向高质量绿色循环发展,利于形成“种养结合”经营模式,实现养殖生产和生态协调发展,便于更多农户参与肉羊养殖[7-8]。

(2)肉羊疫病风险的回归系数为-0.967,在10%显著水平下对农户意愿具有负向影响。近年来,造成肉羊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布鲁式病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牛、猪、羊是最易感染的动物,在已有的布鲁氏菌种中,羊种布鲁氏菌感染的数量最多[9]。2019年8月开始,全县对布病进行全面检测净化,效果明显,但是布病依然是肉羊发展的制约因素。

3.3 自然特征

自然因素的回归系数为2.135,在1%显著水平下对农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环县地处庆阳北部,年降水量少,土壤保墒能力差,农田细碎化严重,无法实现机械化和集约化生产,为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同时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丰富的草地资源,为养殖放牧提供了自然条件,自然气候适合肉羊生长,天然牧草有利于提高肉羊的肉质品质。环县沟壑梁峁纵横的高原地貌,为肉羊舍饲养殖提供了天然隔离区和自然防疫屏障,利于减少肉羊疾病的传播。因此,相比粗放式的农业生产,自然气候更适合于羊草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农户更愿意肉羊养殖。

3.4 历史特征

(1)农户肉羊养殖年限的回归系数为1.187,在5%显著水平下对农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环县是农牧业大县,养羊是当地的传统。据史载,环县人祖先是游牧的西戎民族,具有一千多年的养羊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养殖年限越长的农户经验越丰富,善于将传统的养殖方式和现代养殖方式相结合,改善管理方法,降低肉羊死亡率,保障农户收益。所以养殖肉羊年限越长,农户越愿意继续养殖。

(2)肉羊品种的回归系数为3.051,在1%显著水平下对农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2016年之前,环县肉羊养殖方式以放牧为主,肉羊品种主要以滩羊、黑山羊等地方品种为主,优质的地方肉羊品种在未来培育肉羊新品种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016年之后,环县在继续养殖地方优良肉羊品种的同时,政府大力支持引进产羔率高、繁育周期短的小尾寒羊和湖羊。截止到2020年底,全县肉羊存栏120万只左右,羊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环县在保证优良地方品种的同时引进多产的湖羊品种,有利于提高肉羊养殖规模,增加农户的收益,使农户更加愿意养殖肉羊。

3.5 外部环境特征

(1)农户对肉羊价格满意程度的回归系数为1.207,在1%显著水平下对农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羊肉价格上涨对羊肉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0]。当农户具有稳定的肉羊销售渠道,理想的市场价格,持续增加的经济收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户养殖肉羊的积极性越强[11]。根据调查,湖羊、滩羊、小尾寒羊的价格为40元/kg,绒山羊44元/kg,黑山羊48元/kg左右,可以看出肉羊价格总体较好,能为农户带来良好的收益,附加值高。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羊肉的消费量不断上升,价格上涨,农户养殖意愿强烈。

(2)政府补贴的回归系数为1.072,在5%显著水平下对农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政府近几年对肉羊养殖补贴力度逐渐加大,主要有羊棚、草料棚、肉羊保险等补贴。肉羊保险的实施,使农户降低养殖风险,避免不可抗力因素给农户带来的损失。根据品种,每只肉羊贴补金额在700~900元,保险费40元左右,农户自缴金额不到10元。加大政府补贴,利于降低农户养殖成本和风险,带动更多农户追求养殖利润的最大化,从而选择肉羊养殖[11]。

4 建议

通过分析,有167户农户愿意养殖肉羊,占样本的68.16%,说明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环县大力支持发展肉羊产业,大部分农户还是愿意养殖肉羊,但由于牧草短缺、交易价格不理想、受传统养殖观念影响等原因,存在一部分农户养殖意愿不强烈。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以提升农户养殖意愿。

4.1 政府应增加牧草产量保险

充足的牧草是农户肉羊养殖的基础保证。经过调查,多数农户认为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增加牧草产量保险,支持牧草产业发展。环县常年干旱少雨,部分农户往往选择坡地、保墒能力差的耕地用来种植牧草,导致牧草产量较低,影响农户的养殖积极性。政府应将牧草列入投保范围,同时随着农户牧草种植面积的增大,保险金额也相应增加,鼓励更多农户种植充足的牧草,使其有信心参与肉羊养殖。

4.2 提升农户在销售过程中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

养殖户在肉羊产业链条中是花费时间最长、获利最少的一方。在确定肉羊交易价格时,农户缺乏相关信息,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更多农户无法以理想的价格交易,直接影响了农户后续的养殖意愿。因此,政府应建立肉羊信息公布平台,同时提高农户间组织化程度,减少销售过程的中间环节,让农户在肉羊销售过程中有更多的话语权,拥有一定的价格谈判能力,保障农户养殖收入,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

4.3 提高农户养殖意识,鼓励发展新型养殖户

政府应加强对农户肉羊养殖成本效益方面的讲解,相关疫病防控技术的培训,使农户能够意识到通过肉羊养殖带来的经济收益大于其他经济作物,改变农户认为耕地的用途只能种植粮食作物的传统观念,积极推广草田轮作和草田间作[12]。改变传统的肉羊养殖模式,同时加强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农户养殖意识,鼓励发展新型养殖户。

5 结束语

劳动力人数、是否有充足的饲草料、疫病风险、自然因素、养殖年限、肉羊品种、价格和政府补贴对农户肉羊养殖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劳动力人数、自然因素、肉羊品种和肉羊价格在1%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主要原因是环县自然环境对肉羊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大多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剩余的劳动力数量决定农户是否养殖肉羊。肉羊品种优良,具有理想的价格和广阔的市场,为农户带来良好的收益,使农户更愿意养殖肉羊。是否有充足的饲草料、养殖年限、政府补贴在5%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主要原因是环县具有悠久的养羊历史和丰富的养殖经验,且政府加大肉羊养殖补贴力度,为促进农户规模化、科学化养殖,推进羊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更多农户愿意肉羊养殖。疫病风险在10%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主要原因是布病的存在制约着环县肉羊产业的发展,影响农户的养殖意愿。

猜你喜欢

环县肉羊牧草
科学选种牧草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带着故事看砖塔
人工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影响肉羊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分析
生态畜牧业肉羊养殖技术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肉羊健康高效养殖百问百答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行走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