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
2022-05-27张泽国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关注并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由之前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构建融洽的教学氛围。要想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因为数学课堂环境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公,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化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环境;学习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6-011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6.03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一定要改变以往单向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拥有积极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感知到学习知识的意义与必要性,这样才能够获得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同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互动、动手操作、自主创新的机会,让学生之间共同发展与成长,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他们去积极探索、调查、搜集资料、质疑,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创造性、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差异,创设能够让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参与的数学课堂环境,提高数学课堂教育质量、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
(一)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小学数学课堂环境和学习成果之间处于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数学课堂环境是一种预设,而学习成果是一种生成,只有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才能够让他们更加自主、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从中感知到学习的快乐,增强数学知识探究的趣味性,构建融洽的数学教学氛围,让学生从中总结规律与技巧,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只有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才能够让学生获得理想化的数学学习成果。
(二)探索与聚焦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课堂环境和学习成果之间属于探索与聚焦的关系,因为数学课堂环境并不是可以快速形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索、努力、搭建,而学习成果能够聚焦难点、重点数学知识,让学生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学习数学知识,取得理想化的数学学习效果。只有明确数学课堂环境和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让教师重视课堂环境创设,引领学生一起创设数学课堂环境,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来真正获取数学知识。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环境现状
(一)小学数学课堂物理环境
当前很多小学教师意识到了数学课堂环境和学习成果之间的关联性,开始强化对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物理环境布置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物理环境可以为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但是通过实际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学校、教师为了展示物理环境的教育价值、功能、作用,缺乏对于物理环境之中的学生个体重视,虽然投入了很多的硬件设施,但是在座位编排、视觉环境、空间环境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导致学生可以自由活动的学习空间比较少,再加上课堂空间有限、班额比较大,学生、师生的互动受到限制,根本无法展示出物理环境的教育支持功能。
(二)缺乏对情感环境的重视
小学生正处于培育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并且小学生的事物辨析能力有待提升,在学习、成长道路中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与支持,由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需要构建积极的情感环境,这样才能够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环境创设之中,教师忽视师生关系的建设,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属于教和学的关系,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情感需求,且无法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育氛围,学生缺乏参与课堂活动、班级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自身的职业情感也会影响课堂中的情感环境,但是当前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比较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很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导致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乏味、枯燥、死气沉沉,根本无法培养自身积极的情感。
(三)课堂管理、组织缺乏科学性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之中,存在课堂管理、组织缺乏科学性的问题。首先,在制定课堂规则的时候,通常都是通过一些成文的规则来约束学生,但是这些规则都是由学校、教师来制定的,学生缺乏参与课堂规则制定的主观能动性,完全遏制了小学生的天性、童心。同时,在遵守课堂规则方面,教师缺乏指导学生如何遵守规则的意识,都是在学生犯错误之后严厉制止,导致学生对于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排斥心理,在内心更是缺乏表达自己真实想法、观点的机会,不利于促使身心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在课堂管理、组织活动中,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都不利于构建融洽的数学课堂环境,学生对于参与数学知识探究存在紧张、焦虑心理,根本无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三、构建高效化小学数学课堂环境的策略
(一)构建民主的数学课堂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想构建高效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构建民主的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展现出一个指导者、合作者的教育角色,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动学习者,實现教和学的深度融合,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理想化的数学学习成果。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宽容的数学学习环境,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的和谐发展,让他们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真实的问题、困惑、观点,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探究中深化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记忆。教师要多采用一些表扬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获得他人的赞赏,教师用表扬性语言来对待学生,满足他们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自信心、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加愉快、积极地学习。教师要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优势、闪光点,关注学生的点滴学习进步,让他们能够用心融入数学知识探究中。教师在表扬学生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情感的契合点、切入点,给予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这样学生可以自主提问和发言,鼓励他们自主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平等展开对话。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相互借鉴、学习,构建良好的学生关系、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这对于构建高效化数学课堂环境有着较大的帮助。
(二)鼓励学生全面參与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要想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教师要鼓励学生全面参与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成长,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的主观能动性,感知到学习、探索的趣味性。在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期间,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知识基础,科学设定问题教学情境内容、模式,锻炼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师设定的数学问题情境要服务小学生,改变以往问题情境形式化的问题,真正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来设定情境,把难点、重点知识融入数学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构建体系、提升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参与数学课堂,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知识探究能力。教师要设定一些具备挑战性的合作任务,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构建和谐、充满趣味的数学课堂环境,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智慧火花的碰撞,更为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优化数学课堂的物理环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优化数学课堂的物理环境,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座位编排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小学生能够自由活动的空间非常小,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由此,要想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数学学习需求,学校可以采用小班化教育模式,完善教室的布置,通过美观、整洁的教室布置,注重色彩的搭配、运用,让数学课堂的物理环境具备较强的启迪性、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以防小学生出现审美疲劳、视觉疲劳的情况。同时,教师要围绕数学学科特征,优化数学课堂的物理环境,强调围绕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在教室墙壁上悬挂、张贴一些数学学习资料,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数学学科素养。除此之外,要想优化数学课堂的物理环境,一定要增强数学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优化数学教师的教学状态,形成积极的职业认知,能够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心理,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数学知识探究中,这样才能够构建人性化、和谐的数学课堂环境,帮助学生寻找自身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调整,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存在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物理环境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物理环境创设中,展示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既能够在共同努力之下营造温馨物理环境,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自信心,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促使学生的综合化成长、发展。
(四)制定人性化的课堂规则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要想让小学生取得理想化的数学学习成果,教师要制定人性化的课堂规则,维护良好的数学课堂秩序,让学生能够遵守规则、秩序,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严格约束自身的学习行为,学生之间共同构建积极的数学课堂环境。教师在制定课堂规则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以往权威式、强硬式的课堂规则制定模式,而是要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习需求、行为规则,让数学课堂规则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科学化,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消除对于参与数学课堂的抵触心理,让数学学习过程更加高效化。同时,教师制定的数学课堂规则要具备较强的明确性,以此作为学生的学习导向,让学生拥有较强的事物辨析能力,在数学课堂中能够严于律己,把所有的专注度、注意力都放在数学知识探究中,提高数学学习质量、效率。除此之外,在制定、落实数学课堂规则期间,教师要灵活协调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及时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让学生在释放天性的同时,实现能力提升、思维锻炼、知识积累,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的、严谨的数学课堂环境。
(五)教师要转变课堂教育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要想构建理想化的数学课堂环境,教师要转变数学课堂教育模式,不要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学习数学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和交流,在共同努力之下,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动态化,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经典故事、游戏活动来理解数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同时,教师要转变照本宣科的数学教学模式,而是要多层面、多角度来设定数学教学方案,通过主题式的数学学习活动,构建一个探究性强、趣味性强的数学课堂环境,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格与心理,意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收获学习成果,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与技巧。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展示不一样的数学教学风格,以此来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环境,改变以往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记笔记的方式,而是要展示出自身的榜样力量,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都要展示出一定的魅力,这样学生才愿意支持、理解教师的数学教学工作,共同来营造高效化、趣味化的数学课堂,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启示、收获。教师也要积极学习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让数学学习活动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引领学生去操作、探索、构建,学生在主动合作、充分表达、积极参与过程中,感知到学习的快乐,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
四、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环境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之间有着较大的关联性,教师一定要围绕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来设定数学课堂环境,让学生更加自主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从中真正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在构建数学课堂环境期间,教师要合理设定方案、目标,融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数学课堂环境注入更多的活力与智慧。
参考文献:
[1] 贾衍梅.良好教学语言沟通技能的培养——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沟通技能操作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9(12).
[2] 丁锐,张爽,马云鹏.建构主义课堂环境研究——课程评价与课堂教学改进的有效工具[J].外国教育研究,2013(8).
[3] 丁锐,马云鹏.课堂环境与学生学习表现的因果关系研究—一个基于数学课堂的前实验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1(10).
[4] 徐巧玲.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设计模式分析[J].才智,2014(36).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张泽国(1980.2—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