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应用效果
2022-05-27尹所坤
尹所坤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和对照组(持续有创机械通气),各40例,对比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总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重新插管率、呼吸機相关肺炎发生率、院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天后,观察组pH值、PaO2、SaO2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RR、HR、PaCO2水平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状况,减少患者有创通气、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长,改善患者呼吸及血气状况,临床可进行普及。
关键词:重症呼吸衰竭;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中图分类号】 R56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4--01
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疾病,通常由急性肺损伤、药物中毒等引起,临床体现为患者机体多个器官功能紊乱,二氧化碳水平升高,神经系统受到损坏[1]。该疾病发病迅速且死亡率较高,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较大影响。临床多采用呼吸及机械通气纠正患者呼吸衰竭状况,且多为有创机械通气,该种方式患者依赖性强,容易脱机失败,增加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2]。基于此种情况,本文旨在探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和对照组(持续有创机械通气),各40例。
对照组:男女人数:25:15;年龄52.76±8.43岁,起病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25例,重症肺炎9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4例,肺间质纤维化2例。观察组:男女人数:23:17;年龄53.12±8.67岁,起病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24例,重症肺炎11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2例,肺间质纤维化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原发病对症等相关治疗措施。
对照组:应用持续有创机械通气,直接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选用有创呼吸机,采用容量控制模式(A/C)通气模式,参数:潮气量 6-12 mL/kg,呼吸频率12-20 次/min,呼吸比1︰(1.5-2.5),FiO2:30%-100%。依据患者病情状况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方式和呼气末加用合适的呼吸末正压(PEEP)2-6 cmH2O 肺开放方案。使血氧饱和度(SpO2)>90%,SIMV频率减少到4次/min,PSV水平减少到5-7cmH2O,保持4-6h后脱机。
观察组: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患者呼吸衰竭缓解前操作同对照组,之后应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选择口鼻面罩或鼻罩持续双水平正压通气(PSV 8-12cm H2O,PEEP 2-4cmH2O)序贯治疗,直到彻底脱机。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呼吸及血气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数据用(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n,%)表示,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5.64±1.63;7.13±1.87;11.06±1.94)有创通气、总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0.32±1.97;10.32±1.95;13.92±2.83),观察组[36(90.00)]撤机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25(62.50)],P<0.05;两组患者重新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院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呼吸及血气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1天后,观察组pH值、PaO2、SaO2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RR、HR、PaCO2水平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机械通气在临床治疗中有较为普遍的使用,通常应用在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呼吸衰竭时。在进行机械通气时医护人员应预设好撤机状况,临床撤机失败情况较多,撤机时间较早容易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过晚则可能使患者产生相关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康复。目前,为了更好地解决撤机问题,临床普遍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治疗[3]。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有创通气、总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重新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院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天后,观察组pH值、PaO2、SaO2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RR、HR、PaCO2水平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状况,减少患者有创通气、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长,改善患者呼吸及血气状况,临床可进行普及。
参考文献:
[1]黄红铭,陈旭,陈良春.PCT、CRP及6h乳酸清除率对AE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01):13-16.
[2]卢健聪,邱惠中,陈丽丽.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21,42(03):274-278.
[3]李希,刘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9,41(20):3168-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