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术治疗儿童抑郁症效果观察研究
2022-05-27韩重翔
韩重翔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抑郁症患者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术对治疗的总有效率与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儿童抑郁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参考随机原则将全体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术,比较治疗后的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83.33%,两组对比结果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24.45±3.57)分、(16.49±3.29)分,两组对比结果存在较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抑郁症患儿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术治疗临床效果更好,用药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术;儿童抑郁症;总有效率;HAMD评分
【中图分类号】 R749.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4--01
抑郁症也被人们称为抑郁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思维迟缓、抑郁、情绪低落等等[1]。目前,我国关于成人抑郁症的研究较多,鲜少有儿童抑郁症相关的研究。临床上对于抑郁症主要以心理治疗与药物控制为主,但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多,治疗效果不理想[2]。重复经颅磁刺激术(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的治疗作用在中枢神经上,以此对脑内代谢以及神经电活动产生影响,且近年来有研究已经证实用于儿童抑郁症有一定的效果。为此,我院对比了常规疗法与RTMS的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近一年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儿童抑郁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参考随机原则将全体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各26例、16例;年龄最小5岁,年龄最大12岁,中位数(9.74±2.4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年,中位数(2.41±1.27)年。观察组男性与女性各24例、18例;年龄最小4岁,年龄最大11岁,中位数(8.23±2.1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中位数(2.23±1.12)年。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结果差别不大,具有对比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盐酸氟西汀片治疗方,用法与用量为:口服,初始剂量10mg/d,7d后调整为20mg/d,若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且焦虑明显,可联合劳拉西拌片治疗。连续治疗28d。
观察组接受RTMS治疗,具体方法为:指导患儿端正坐在治疗椅上,制定让其全身放松,并叮嘱患儿保持头部不动,借助磁刺激器对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进行刺激,设置刺激频率为15Hz,运动阀值强度为110%。每次进行50个序列,每个序列刺激60次,每次间隔30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d,共治疗28d。
1.3观察指标
对想租患者的治疗效果与HAMD评分进行评估[3]。其中,治疗效果评估标准为:治愈:治疗后患者抑郁情绪评分减少高达80%,可停止治疗;显效:治疗后患者抑郁情绪评分减少幅度为50~79%之间;有效:治疗后患者抑郁情緒评分在30~49%之间;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HAMD评分标准为:严重抑郁:35分以上;中度抑郁:25~34分;轻度抑郁:15~25分;可能抑郁:8~14分;正常:7分及其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计算本次研究相关资料,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可以表示为n(%)、(x±s)。以结果为P<0.05判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可参考表1。
2.2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HAMD评分
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无差异的前提下接受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组HAMD评分降低幅度更大,且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具体可参考表2。
3 讨论
目前,我国在抑郁症方面的诊断率不高,但儿童抑郁症患者居多,加之学龄前儿童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这也是近年来儿童抑郁症发病率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治疗难度较大,且耗时长,效果有待提高。
RTMS同样具有调节患儿情绪的作用,通过刺激人体大脑皮质某个部位在脑中产生反向感应电流,从而让神经元被激活,容易出现功能与生理方面的变化。通常来说,前额背外侧区是主要的刺激部位,通过对该部位进行磁刺激让边缘系统-丘脑-皮层神经网络被激活,从而实现改善患儿心境与认知功能的目标。此外,该方法还可以调节血清皮质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促肾上腺素激素,神经元的存活、生长与分化都可以调节,有利于神经元恢复。从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且降低HAMD评分,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儿童抑郁症患儿接受RTMS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改善患儿抑郁情绪,用药更安全,具有极高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黄磊, 冯虹, 董莹盈,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术治疗儿童抑郁症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 2016, 23(4):3-4.
杨邦财, 郭玉花, 张毓茂,等. 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11):109-109,113.
王鹭, 冯虹, 徐炯炯,等. 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疗法治疗儿童首发抑郁症观察[J]. 医学研究杂志, 2018, 47(9):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