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费孝通学术思想的自然史演绎

2022-05-27刘新宇方李莉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费孝通学术

刘新宇 方李莉

刘新宇:方老师好,很高兴能访谈您。近些年您一直致力于费孝通学术思想的研究,在学术界得到了很好的反响。2021年时逢费孝通诞辰111周年,商务印书馆即将出版您的著作《费孝通之问:人类社会如何走向“美美与共”》以及六卷本的《费孝通精选集》。在惊异于这样一个浩大工程的同时,我深知您为此浇注了很大的心力,想了解您从事这项工作的初衷是什么?

方李莉:我做这项工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原因,也是产生行动力的是我的一次访学经历。2019年,我随费孝通弟子一行赴哈佛大学访学,

期间我们拜访了费先生生前的老朋友傅高义先生,他和夫人热情地在家中接待了我们。

在他家中,遇到了几位在美的华人学者,一起聊起了费先生的学术思想。谈话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女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费孝通在1949年以后没有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对于全世界人类学的贡献仅限于在此之前。这番话对在场的我产生了非常大的刺激,我当时猜想,或许是因为1949年以后费孝通的著作不像之前那样被广泛翻译推介到国外,致使他在国外的学术影响力渐微,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制度上的偏见。回国后,我开始审视当前中国学界的费孝通研究现状,发现国内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界的研究聚焦的同样大多是他早年撰写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以及《生育制度》等方面的著作和文章,大家虽然对他晚年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和“文化自觉”的学术理念耳熟能详,也有不少的研究,但却很少有人深究这些思想背后的理论依据以及来龙去脉是如何形成的?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反复思考认为,一方面归因于,这些洞见散见于费孝通晚年的论文和札记,而非专门著作,陡然增加了人们展开系统研究的难度,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觉得费孝通研究还应该从一个更加宏观、整体、长时段的角度去思考,这样也许我们能更好地去理解他这些学术思考之间的脉络。我觉得自己曾在费孝通先生身边学习了近十年,有责任从自己的角度去表达对费孝通学术思想的思考和看法。

刘新宇:您的新书正是出于一种新的视角去透视费孝通学术思想。请问这本书和以往其他关于费孝通的研究专著有什么样的区别?正如您刚才提到的,一个更加宏观、整体的视角具体指什么?

方李莉:首先,我要强调我的这本书是“费孝通学术思想传”,而不是“费孝通传”。我们知道,美国的大卫·阿古什教授,中国的张冠生先生、李晟明先生,都曾为费孝通写作传记,但这些大多是关注费先生的生平,并不是专门解读他的思想。关于费孝通学术思想的研究,徐平、丁元竹、李友梅、杨清媚、黄志辉等学者做过深刻而卓越的研究,但却在时间和理论上各有侧重,而且大都是以学术专著的形式完成的,因此有很强的论证性和评述性。本书称作“学术思想传”,而不是思想研究,就是想用传记的形式叙述费孝通的学术思想,这个叙述应是全面的,而不是基于他人生的某个阶段或者学术思想中的某个点或者面来论述。我将这种叙述的方式称作对于费孝通学术思想的自然史演绎,首先提出这种写作方式的,是社会学芝加哥学派领军人物罗伯特·派克。

派克曾经提出过一种依托个案的、思想的自然史(Naturalhistoryofthemind)研究方法。他指出,“自然史”指的是一个事物自身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而作为“事物”的学术思想,同样存在着怎样变化、成熟的过程。费孝通是派克在中国的学生。他认为“自然史”的叙事方式是派克的创新,这种独特的历史写作方式可以运用到学术思想的研究上。他认为,“自然史”的写作是将学术思想作为一类史实,以记述其始末经过。费孝通在暮年所作的《补课札记》中,追忆到派克一生未曾實现的遗愿,便是将自己的思想怎样发生、修改和发展的经过写下来,供后人评阅。用当下人类学、社会学时髦的用词则是,派克试图呈现的方法是一种基于学术思想的“自我民族志”,在书写自我的同时,观看自我之外的社会环境变迁。这部费孝通学术思想传就是试图沿袭这种“自然史”的研究方法,为此,我在写作中就是努力去还原一个自然生成的、在时间轴和空间范围串联的费孝通学术思想。在书中,我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论证和评述,而是叙述,这个叙述者不是我,而是费孝通自己。我的任务是把他散见在不同阶段的学术著作中的各种思想系统梳理出来,找到一股具有前因后果和脉络清晰的思想巨流,然后形成能代表费孝通学术思想的自然史。

总的来看,费孝通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936年到1949年,主要进行的是中国乡村研究,是实地考察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研究,这是他学术的第一个高峰期;第二个阶段是1949年至1957年,主要是为国家的民族大团结的政策做民族识别工作,虽然是为国家的政治服务,但却为费孝通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构成和文化特点打下了基础;第三个阶段是1980年至1990年,主要研究的是小城镇和少数民族区域经济,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谋略,有很强的实用性;第四个阶段是1990年至2000年,正当中国与世界接轨越来越紧密的时期,费孝通恢复了与西方学者的交流和讨论,重新研究西方经典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提出了“美美与共”十六字箴言和“文化自觉”的学术理念,将他的学术研究推向了第二个高峰。第五个阶段是2000年至2005年,这是他人生最后的一个阶段,他开始关注到人文资源与美好生活的发展,我也是在这个阶段跟费先生接触最多最直接,主要是在他的指导下,我组织了一个团队,做了两个有关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课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这是他最后的人文关怀。这期间的成果大多数都是以讲话和对话的形式留下的,他的这些思考对今天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以及文旅事业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通过费孝通学术思想自然史的演绎过程我们看到的是,如果说费孝通前期的学术高峰,主要体现在他是在为中国的发展寻找道路,而晚年的学术高峰则是在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而寻找道路;早年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到晚年则主要考虑的是人类如何相处的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到了人类价值体系的重构问题,所以更抽象和更形而上。不像他早期的研究那么容易被理解,所以引起的关注不如早期的研究那么多。这也与提出问题的时代有关系,费孝通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正是我们国家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同时也是全球化的蜜月期。当时他提出的这些问题,在社会上的反响并没有那么大,这让费孝通有点失望。因为在他看来,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人类将会遇到巨大的危机,他在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到要避免人类的同归于尽。他晚年总是喃喃地说:我是把明天的话今天说了,所以大家不会在意。50558095-3C4C-4164-B4F2-CE10CC4FECAD

结合费孝通所处的时代,在他的文字中能看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也看到了费孝通的学术思想是如何根据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一步一步地扩展出来的。

刘新宇:“自然史”的叙述方式对本书的写作方式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您是怎样处理研究素材的?

方李莉:为了写作本书,我读完了费孝通几乎所有文字,这本书的写作素材也主要来自费先生留下的20册《费孝通全集》。这套全集便是我要做的田野,它按照时间顺序展示了费孝通不同人生阶段的思考以及对应的时代背景。我在下笔时,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仿佛费先生在通过自己的著作开口讲话。书中的章节都是自然形成的,逻辑关系也都十分恰当。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多叙述少评述,也少引用其他学者的评述,是因为不想让这些评述遮蔽了费先生在文章中的原意。

由于写的是思想的“自然史”,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删除了关于费孝通人生经历方面的细节,或许文中会有相关的细微描述,那也都是为了帮助说明其学术形成的背景。本书的主干是学术思想,而不是费孝通的人生经历的再现。当然,本书既然叫“传”,就不是相互不关联的思想观点的碎片式表达,而是将整个的内容赋以连贯性和系统性的叙事特征,力求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流畅性。

为了展示其思想形成的全部过程,本书从费孝通读本科时期所写的第一篇论文开始叙述,一直到他生命终止的最后一篇论文结束,力图展示费孝通学术思想的全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他的著述颇丰,知识面很庞杂,横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三个学科,他是这三个学科的带头人,作为开创者或是在学科建设方面立下了巨大功劳者,把握费孝通的学术思想跨度,还可以基本了解这三个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同时,费孝通是面对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问题在做研究,阅读他的学术思想,又感觉是在阅读一部中国现当代史。也正是因为如此,要描述这样一位具有复杂学科背景和时代背景的学者的学术思想形成过程,非常不容易,一定要善于抓住其中的主干部分,再兼顾其他。费孝通学术思想的主干部分是什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作者笔下的费孝通,由于作者的学识、知识结构、对费孝通的了解程度等方面不同,写出的费孝通的学术思想也会有所区别。

刘新宇:具体而言,在费孝通学术思想的自然史中,有哪些重要的主干部分?它们分别在费孝通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方李莉:要了解费孝通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关于他老师们的论述是越不过去的,就像一个人出生要有家庭,这是血统的来历,同样,一位学者的学术也是有出生、有来历和有血统的。费孝通在晚年不断补课反思也提到,自己思想的形成得益于从之前老师身上汲取的学术养分。所以,在我们认识费孝通学术思想的过程中,他们实际上构成费孝通学术思想的自然史中的重要部分。

首先,对费孝通学术思想的形成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他的英国老师马林诺斯基。马氏的研究终其一生的旨趣便是在于如何填平文野(文明和野蛮)之分、东西之分的鸿沟,这对费孝通的影响最为深远,并在他的意识中埋下了争取文明之间、民族之间的地位平等的动因与种子。作为功能学派的执牛耳者,马氏对于费孝通的影响主要在于早期的学术训练以及研究方法上,而另一方面,费孝通在读博期间也认识到这个学派太偏重“静态的结构”而忽略了“动态的变迁”。在他以后的学术生涯中,费孝通十分注意一方面要摒除保守主义,不固步自封,另一方面关注历史和传统存在,并影响当下及未来的事实。

其次,费孝通在清华大学的俄国老师史禄国,同样塑造了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史禄国在研究中将人的生物性研究与心态研究融为一体,打破了以往西方对此两分的传统,推进了费孝通后期从生态到心态的研究转向。史禄国当年提出的一些概念还间接促进了费孝通的理论成型。费孝通晚年曾经回忆道:“如果要追究我近10年来城乡发展研究中所运用的类别、模式等概念,其来源应当追溯到我埋头在清华园生物楼里的两年。那时不是天天在找体型类型和模式么?至于我在民族学上提出的多元一体论更直接从史氏的Ethnos论里传来的。”

再次,芝加哥学派的派克在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形成中同样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派克提出的人文区位中,一度包含生物层、经济层、政治层、道德层四个层次,晚年费孝通又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审美与精神层,他试图论证只有在这个层面上,人类社会才能达到不同文化的无障碍沟通,也只有在这一层面上人的精神是自由的,是可以心灵沟通、互相欣赏其美感的。就好像是我们可以不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字,也不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习俗与道德标准,但我们照样可以欣赏不同文明中的艺术的美感,这些美感可以唤起人类情感的共鸣,从共鸣的美人之美进而达到美美与共的共识,这是一架能沟通各个文明之间的桥梁。可以说,是在派克对于人文区位模型的拓展基础上,启发了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的提出,而这是跨越文野之分、东西之分的一条出路。

最后,不能忽视的还有费孝通在国内的老师。费孝通的思想一方面受到吴文藻秉承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中国化的影响,使他的视野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的历史文化脉络,另一方面,终身师友潘光旦始终启发着他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寻找灵感和资源。费孝通在晚年认识到,仅靠西方的理论不能完全解决形而上的问题,尤其是其二元对立的理论需要用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论来补充。他寄希望有一场新的“文艺复兴”,来帮助大家相互交流沟通,通过对美的相互欣赏而达到心心相通、美美与共。费孝通在晚年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来进行理论阐释,其目的是为了推进人类的共存共荣、和平发展,这便是中国学者对世界的贡献,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刘新宇:您提到了中国学者对于世界的贡献,我想这也是本书名称的由来——《费孝通之问:人类社会如何走向“美美与共”》。时至今日,世界局势风起云涌,兼之新冠病毒肆虐,人类社会似乎蕴含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您认为,当前我们应当怎样重新认识费孝通的思想,学习他的思想有着怎样的意义?

方李莉:正如我在访谈最初所提到的,费孝通的学术思想是具有前瞻性的,它试图解决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未来会遭遇到的问题。因而今天看来,当我们遇到疫情的全球爆发,各种价值体系的相互冲突,逆全球化、民粹主义的大面积爆发时,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需要重新阅读费孝通晚年的学术思想。虽然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培育文化软实力,还有复兴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思潮正在逐渐兴起,费孝通的“文化自觉”学术思想也已经深入人心,但其背后的学术含义,以及其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一起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大家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甚至在学界也还有不少人认为,费孝通的主要学术贡献在1949年以前,而忽略了他后面的,尤其是晚年的学术研究。

费孝通曾经说:人会死,但文化是不会死的。不是人挑选文化,而是文化挑选人。我认为,费孝通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是一位被中国文化挑选出来的代言人,是无形中的“鸿蒙”之力借助费孝通的手,寫下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的故事与现代化经验。因此,以“美美与共”为代表的学术思想,不仅是费孝通个人贡献给世界的善意,也是整个中国文化贡献给世界的善意。但近百年来的西方教育使我们疏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今天,我们在费孝通的启迪下,需要重新培植我们文化中所具有的这种基因和种子,并将其贡献给世界,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费孝通晚年的学术思想很重要,但他的探索并未最后完成,一个是受时间的限制,再一个是受时代的局限。我们这些后来者还可以在他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完成先生未完成的学术志业。生命生生不息,学术也是生生不息的。当然也有人问,在这样的时代费孝通的思想是否已经过时?在我看来,所有伟大的思想都不会过时,费孝通代表的不仅是他那代人的思想的高峰,我们今天走的路是从前代人的时代中延伸过来的,没有费孝通先生那一代人的探索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学术和今天的社会发展。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是一条充满生机的思想洪流,不会过时,只会冲击着后代的思考不断地向前奔流。最后我想借用费孝通先生的一段话来作为结语:“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人一代一代的创造,把时间变成了积累的基础。在人文时间里,留住了生命、时光,劳动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刷了。”乡土中国仍然是费孝通学术生命的出发地。

(责任编辑:涂艳杨飞)50558095-3C4C-4164-B4F2-CE10CC4FECAD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费孝通学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吴文藻从不“顺便”
吴文藻从不“顺便”
吴文藻从不“顺便”
金志春教授“活血保胎法”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
徐福松教授论治勃起功能障碍学术思想总结
《验方新编精要》学术特色研究
费孝通夫人“问罪”杨绛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