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创新探索
2022-05-27尚峤
尚峤
摘 要: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创造的伟大文化遗产。文章以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為例,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研学特色课程,对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进行创新探索。
关键词:博物馆;研学;课程;社会职能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6.026
博物馆在当今社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育逐渐成为博物馆最重要的核心职能之一。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研学教育的逐渐常态化,博物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教育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在倡导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时代背景下,为促进博物馆事业更好的发展,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应当不断创新探索。“二十一世纪博物馆教育,将传承民族先进文化—人类文明结晶的工作,列入重要议程是历史赋予博物馆的使命”①。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创造的伟大文化遗产。汉字世代相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也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无论对继承、发扬和传播中华文化,还是培养孩子们认知、探索世界文明与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汉字的价值都是无可比拟的。让青少年深度了解汉字、热爱汉字意义重大,通过举办博物馆教育活动给学生带来一场近距离的文化课堂,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汉字历史、欣赏汉字艺术、品味汉字妙趣、感受汉字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文字博物馆根据十九大报告的要求,举全馆之力,全力打造河南安阳文化品牌。
1 文化环境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我国仅有的一座以中国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是汉字的科普中心,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向来十分重视汉字的文化传承工作,为开展中小学研学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为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大力传承和弘扬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文化传统,帮助中小学生汲取汉字文化营养,树立汉字文化自信,弘扬汉字文化魅力,馆内开辟了甲骨学堂作为广大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近年来,甲骨学堂以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为依托,以基本陈列展览为主线,灵活运用临时展览为补充,分门别类、认真梳理研发了140余节以汉字为主题的教育课程,为广大中小学生学习汉字、爱上汉字、写好汉字、传播汉字提供了优良的学习平台,受到青少年儿童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2 师资力量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以培养人才为导向,以科教兴国为根本。“教育的目的在于使观众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辅助学校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培养所需人才,引导观众,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②。这就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业务强的博物馆宣传教育队伍,努力提升教育工作者和讲解工作者的教学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博物馆文化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为保证博物馆研学的质量,中国文字博物馆培养了一批专业师资队伍,既要保证基地课程的多样及生动,又要确保学习有效。博物馆的教育人员不仅是一个学者,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育人员除了要研究和充实历史知识、文字文化外,还要对教学领域有所研究。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促进博物馆研学系列课程和项目的研发。
首先要目标明确。过去我们将博物馆文物知识介绍放在博物馆教育目的首位。新制订的课程目标要以“激发和促进学生对学习文字、文学和典故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制订高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前提。同时,注重教学中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对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感兴趣,达到让学生学习汉字、爱上汉字、写好汉字的目的。同时要改变模式。过去学生参观博物馆时,讲解员总是在讲解,学生在一旁听讲。讲解员作为主角,学生作为观众,学生几乎没有自由练习,没有加深记忆的机会,所以能记住的知识点就比较少。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模式,要以学生群体为主体,让学生把握主动权。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上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引导学生学习之前,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研学就会成为一种形式,学习效果收效甚微。有准备的讨论才可以有更高质量的交流成果,进而提出探索性问题,给学生空间思考。在研学教育的过程中,要给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学习时长也是博物馆研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作为教育专员或讲解员如何分配时间,就直接反映出教育专员或讲解员的教学观念。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参与性决定研学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并对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否则就是空谈。
第二,在教学设计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目的。教育专员或讲解员应设计互动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想要拉近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教育专员或讲解员必须科学严谨地设计所有的教学环节,以达到让研学环节更加丰富的目的,例如体验传统手工活动、看甲骨文微视频、上台表演等。研学过程中应适当设计增加模仿、动手操作和设置问题等,激发学生学习古文字和古文化的兴趣,激起学生们的情感,激活学生们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博物馆研学活动中。即使博物馆内的教学条件十分有限,也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场景和采购的教具使课堂活动更加丰富生动。
第三,因材施讲,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展研学教育活动。过去来到博物馆的学生,讲解员对他们的要求是有序和统一的,这样会限制学生创新和发挥。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如果用统一的模式塑造和评估学生,或者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不同的学生,这是不现实和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独特见解,使学生们能在博物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还应适当增加参与度高的体验活动,如手绘甲骨文绘本故事、甲骨文十二生肖T恤制作等,都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创造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作品。此类活动能够紧抓住汉字象形文字的特征,把一字一图画和一字一世界的特性发挥出来,充分发挥孩子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画出自己专属的绘本故事或独一无二的手绘T恤。
第四,创造性运用博物馆的教育题材。传统博物馆教育与新形势下的博物馆研学有很大区别。过去博物馆教育只是为了解释文物和历史相关知识点,但新时代下研学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文物、主动思考,在探索和体验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从以前以讲解员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们的学习方式由自主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已经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究性学习。
第五,让博物馆研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们“动起来”。怎样才能使学生们“动起来”呢?具体的措施如下:①鼓励学生进入博物馆的准备阶段就活跃起来,最好是带着问题而来。这要求讲解员和教育专员在备课时仔细研究文物或讲解词,并初步了解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进而设计教学方法。②如果讲解员和教育专员能够增加新的技巧,并改变以往常规的学习方式,会使学生们的注意力持续保持集中。比如设置小型比赛、绘本故事、问题小游戏等效果会比较理想。③让学生参与研学实践,创造轻松愉快、生动直观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沉浸式研学体验中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3 特色课程
博物馆研学的新课程研发对每一位教育专员和讲解员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目标就是要让文物“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开发有中国文字博物馆自身特色的课程。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实现中国文化的振兴和发展,教育部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先后编写并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书籍,为传统文化课教材建设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经验③。博物馆研学课程应突出本博物馆的研学特色,贴近学生实际,课程开发要结合博物馆特色,整合各类资源,研究一批适合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文字文化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国情市情教育、自然生态教育的活动课程。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作为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十分重视汉字文化传承工作,开辟甲骨学堂作为广大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开设特色课程的主要流程为:①参观展厅;②汉字教育课程;③体验活动;④看甲骨文微视频;⑤学有所得;⑥调查留言。博物馆展除了主题展览以外,还有中国文字文化创意产品展示、甲骨文生肖雕版印刷、古诗活字印刷、十二生肖手绘T恤、甲骨文对对碰等多项内容(表1)。
3.1 特色体验活动
“手绘甲骨文绘本故事”体验活动的主题突出,操作性强,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绘画兴趣,一起参与设计绘本的制作,通过DIY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体验制作过程的不易,最终将自己的创作拿去与别人共同阅读,让孩子懂得珍惜,学会分享。“手绘甲骨文绘本故事”体验活动的目标:①让孩子们了解一定的古文字知识,辨识部分简单易懂的甲骨文;②用绘画的方式呈现汉字构形特征,增加甲骨文学习的形象性;③将故事情节、场景用甲骨文与图画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在纸上,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④让孩子创作自己专属的绘本故事,方便孩子理解记忆故事内容;⑤将甲骨文绘本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营造温馨愉快的活动氛围。
该体验活动实践过程主要分快听老师讲故事、故事带来的启示、创作甲骨文字画、和我一起读绘本四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快听老师讲故事,本环节通过老师角色扮演式的讲述,将成语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期间可以配合视频资料,让孩子们深刻理解成语的故事情节和寓意;第二环节故事带来的启示,本环节邀请孩子们来讲一讲听完故事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然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第三环节创作甲骨文字画,本环节是本活动项目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们主要将故事分为四幅图画,让孩子们将故事画出来,同时抓住甲骨文的象形性,让孩子们学写甲骨文字,并利用这些字进行绘本创作,让孩子深刻理解一字一图画、一字一世界,最后让学生将四幅图画编连在一起,完成专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第四环节和我一起读绘本,让孩子拿着自己的绘本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加深孩子们对所学甲骨文的記忆,加深对所学成语故事的理解。
3.2 特色课程介绍
“发现汉字之美”有助于学生对汉字的特点产生较为明确的认识,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情,对小学生学好汉字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少儿学写甲骨文”引导孩子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产生兴趣,通过一则名言所含汉字知识及其发展演变过程,激发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鼓舞孩子们学习向上的热情。“汉字部首大揭秘”通过对汉字部首产生、发展及其来源的解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汉字的类别性特征,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字形、字义,达到类推字音、字义的目标,提高阅读效率。“甲骨文里的人生智慧”说明汉字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是一种有很强包容性的文化现象,包含着古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是古人对事、对人、对人生的经验和智慧总结。本课程通过对汉字的学习和研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甲骨文帮你学古文”对古文中经常出现的汉字假借现象进行深入讨论,告诉学生汉字通假的规律和原因,了解通假字的本字、借字之间的关系,铲除古文学习的最大障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免去死记硬背。
4 结语
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我国第一批研学教育基地,始终致力于社会教育,并推进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创新,坚持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理念,真抓实干,推进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贡献一份力量。
注释
①郑智,张蓉华.论博物馆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问题[M]//阎宏斌,郑智.社会化视野下的博物馆教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②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③郭俊英.试论博物馆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问题[M]//阎宏斌,郑智.社会化视野下的博物馆教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