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论论析
2022-05-27全明威
摘 要: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既是一个内在关联的有机整体,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总结历史经验的光辉典范。三个《历史决议》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既源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历史的演进规律,又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的认知和总结。三个《历史决议》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主要包括: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分清党史的主流和支流,具体历史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党的各个历史阶段的连续性,从过程上长时空和宽视野动态分析党的历史,做到就近总结和全面总结的统一;坚持趋势分析的方法,贯通党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中的渐进和飞跃,用科学预见的方法来确定和实现目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历史决议》;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2)05-0035-06
基金项目: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 “新中国70年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与经验研究”(19GJJB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全明威(1995-),男,江西抚州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一个《历史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二个《历史决议》),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三个《历史决议》既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集大成者”,也是指导党史研究和党史教育的纲领性文献。对于三个《历史决议》的解读,学界在《历史决议》的起草过程、中心议题、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党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这一研究视角对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进行论析。
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方法论从具体科学方法论到一般科学方法论到哲学方法论依次递进,层层深入[1]46。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最根本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包括实事求是方法、群众路线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等。本文主要涉及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在三个《历史决议》中的运用。三个《历史决议》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揭示党的历史发展脉络,在基本论述和结论上既注重衔接又关联密切,在叙事风格、论述特点和结构层次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那么,三个《历史决议》究竟共同蕴含了哪些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方法论的应用又为《历史决议》的论述支撑提供了什么作用?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这些问题作一阐释。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实事求是的方法,就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某种原则或主观想象出发,进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方法[2]。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时,在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论上主要涉及“求实”“存真”“克服不从实际出发的错误倾向”等层面。就三个《历史决议》而言,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既体现在全面系统地把握客观事实上,又体现在客观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上,还体现在避免带主观性和片面性评价历史上。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在第一个《历史决议》起草过程中,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搞了一个历史决议案”,“三番五次,多少对眼睛看”,“不是大家提意见,就写不这样完备”[3];在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过程中,“经过不晓得多少稿”“四千人讨论”[4]305;在第三个《历史决议》的说明中提到,文件起草组在学习党的重要历史文献、充分征求党内党外各方意见、深入研究重大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工作[5]83。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起草过程可以看出,《历史决议》的产生是一个十分慎重和严谨的过程。这是在反复研究推敲、逐条分析意见、召开多次会议审议后,形成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献,其产生的前提是,必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发扬民主,把握历史的真相和全貌。进一步而言,以尊重历史的求真精神来研究党史,使得《历史决议》中的每一句话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避免在叙述历史事实和下结论时的片面因素。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历史材料进行集体讨论和反复考证,正所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得出了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
其次,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在第一个《历史决议》中,“检讨了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错误”[6]27,重点纠正了以王明、博古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路线。第一个《历史决议》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着重惩罚个人”[7],不对犯错误的人们简单打击,而是彻底弄清错误的实质及其根源,并指出改正的方法;认为王明等人“左”倾路线产生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条件下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必须采取教育方法加以分析和克服。在第二个《历史决议》中,秉持着公正的原则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左”、右倾两方面错误的观点。正如邓小平所言:“一定要实事求是,分析各种不同的情况,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到个人品质上。”[4]30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正确认识和评价党史事件、党史人物作过许多精辟论述。他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8]56-57在第三个《历史决议》的说明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5]81,同时还需体现新认识。第三个《历史决议》从改变人民命运、开辟复兴道路、展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影响世界进程、锻造了光荣正确的党五个方面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以及起草过程可以看出,评价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绝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学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方面,高度评价党的成功经验,起到鼓舞人心、增强斗志的激勵作用;另一方面,不回避也不掩盖党在个别时期的失误,勇于正视错误和纠正错误使得党和人民得到锻炼,更加成熟。因此说,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旨在教育全党同志,使之团结得“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6]5。
最后,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第一个《历史决议》起草过程中,毛泽东不同意对犯错误的同志过分强调个人责任、简单打击的做法。他指出,“例如对于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时期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应作两方面分析”,“当时犯错误的同志在反对蒋介石、主张土地革命和红军斗争这些基本问题上面,和我们之间是没有争论的”[9]。在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过程中,邓小平不同意简单把错误归结为个人而不是集体负责的做法。他指出,“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4]296。在第三个《历史决议》的说明中,习近平特别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5]79-80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起草过程可以看出,对于党的历史上出现的曲折和失误,都强调既不能简单地回避和掩盖、把责任推给个人,更不能把错误孤立地放大、把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拼接,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而是要采取严肃认真的办法,直面史实,全面透彻地分析错误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精准识别问题的表象和本质,抽丝剥茧地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也启示我们,要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直击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问题的模糊认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力驳斥歪理邪说,从而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二、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分清党史的主流和支流,具体历史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要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33。既要抓住矛盾系统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而言,应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论主要涉及“抓重点”“定基调”“详细分析历史过程和特点”等层面。对于三个《历史决议》而言,矛盾分析的方法论既体现在文本的篇章结构和主要脉络上,又体现在文本的基本结论上,还体现在对党史重大事件的分析上。
首先,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第一个《历史决议》用“为新民主主义而进行的二十四年的奋斗”来概括建党以来党的历史的主题,用“一百二十余万党员、领导一万万人民、一百万军队”[6]3来表明革命力量从弱小到强大的过程。第二个《历史决议》在起草过程中就确立了“宜粗不宜细”的原则,以“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历史的伟大转折”来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32年的历史主题,并认为“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6]94。第三个《历史决议》以“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来概括党的百年奋斗的主题,并认为“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5]71。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可以看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以时间为线索进行分期和连接,而始终贯穿各个时期的红线是党的理论探索、党的事业的发展、党的自身建设、党的不懈奋斗。进一步而言,《历史决议》把主题主线作为重点论进行展开,一方面,《历史决议》采取以论代史叙事,把对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的判断和结论放在首要位置;另一方面,《历史决议》有着宜粗不宜细的特点,聚焦影响较大的党史事件和人物,而不是拘泥于细枝末节。
其次,分清主流和支流。第一个《历史决议》中明确指出,“党在个别时期中的‘左’、右倾错误,对于二十四年来取得伟大成绩的中国革命来说,不过是一些部分現象”[6]28。第二个《历史决议》围绕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提出,“总的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6]92,“我们党的错误和挫折终究只是一时的现象”[6]120。第三个《历史决议》以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为主标题,把整部党史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言说框架之中,同时在表述“左”倾等曲折失误中沿用了前两个《历史决议》的说法。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可以看出,党在百年历程中赢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这是党史的主流;党在个别时期的错误,是局部的,是支流。“历史记忆的保存,对于民族、国家、政党凝聚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10]。以成就与经验的总结为主的基调形成了党史的基本叙述,实际上建构了党史的知识体系,为今后人们了解和把握党史提供了基本遵循。
最后,具体历史问题具体分析。在第一个《历史决议》起草过程中,毛泽东特别指出,秉持“思想要弄清,结论要宽大”[11]的原则。在文本中,第一个《历史决议》指出,“过去犯过‘左’、右倾错误的同志,在长期体验中,绝大多数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做过了许多有益于党和人民的工作”[6]13。这实际上是通过详细分析历次错误的思想根源,纠正思想认识问题,以达到团结教育的目的。在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过程中,邓小平强调:“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4]292在文本中,第二个《历史决议》秉持在60年的党史纵深中高度凝练和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原则,特别增加新中国成立以前28年历史回顾一章,设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专章,特别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的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错误区别开来。在第三个《历史决议》起草之前,习近平就多次强调:“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8]57在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中,秉持具体历史、客观全面、联系发展的原则,在诠释具体历史问题时,不是简单地做话语切割,而是从复杂的内部外部环境、历史人物的初衷和目的、党的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挑战等多视角深入分析。
三、坚持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党的各个历史阶段的连续性,从过程上长时空和宽视野动态分析党的历史,做到就近总结和全面总结的统一
系统分析的方法,就是把物质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加以考察,从整体出发,先综合,后分析,最后复归到更高阶段上新的综合,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系统分析注重从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中去把握事物的整体效应[1]40。对于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而言,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论主要涉及“整体性”“全过程”“有序性和动态性”等层面。就三个《历史决议》而言,系统分析的方法论既体现在综合把握相互关联的历史阶段上,又体现在以多维历史坐标扩充了人们的认识空间上,使得人们从认识党的历史本身及其过程进而认识到系统,还体现在就近总结对全面总结起着重要影响、全面总结功能大于部分总结功能之和的分析思路上。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党的各个历史阶段的连续性。第一个《历史决议》注重1921—1945年这24年党的历史的一贯性,把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统一于党领导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中。第二个《历史决议》注重1949—1981年这32年党的历史的一贯性,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史的伟大转折时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第三个《历史决议》注重1921—2021年这100年党的历史的一贯性。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阶段看作一个相互衔接、接续发展的有机整体,统一于党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之中。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可以看出,三个《历史决议》都把各自总结的历史阶段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孤立或单一的片段。换言之,把党的各个历史阶段综合起来考察,看作一个连贯的、有机的、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体。进一步而言,从整体上把握党的各个历史阶段的连续性,其深层次的逻辑在于从历史实践的整体轨迹中对历史本质进行概括,对历史逻辑进行分析,克服党史研究的碎片化倾向。其指向是说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由各个时期组成前后连续的整体历史。党史整体性和真实性不容支解,也不容破坏,决不能随意抽取某一时期的错误进行片面的、过度的甚至歪曲的阐释,也不能人为切割相互否定。
其次,从过程上长时空和宽视野动态分析党的历史。第一个《历史决议》在分析“左”、右倾错误产生的社会根源时,认为小资产阶级思想应放在十月革命以来马列主义在世界凯歌行进的国际背景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内背景中去研究。第二个《历史决议》特别增设建国以前28年历史回顾的前言,把毛泽东同志60年的贡献概括得更加全面,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根据。第三个《历史决议》时空视阈更为宏大。就时间分析而言,一是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时间视阈引出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民族复兴正确道路的出场;二是从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的时间视阈引出党的百年奋斗使得自身得到革命性锻造的出场。就空间分析而言,一是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动的空间视阈引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趋势和格局的出场;二是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的空间视阈表明党的百年奋斗深刻改变了两种力量对比。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文本紧紧围绕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个复兴主题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拘泥于一定的时间空间。从过程上长时空和宽视野动态分析党的历史,其深层次的逻辑在于跳出一定时间空间的局限,跳出历史的表象,全面系统把握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在历史长河中清晰展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作用。
最后,就近总结和全面总结相统一。就第一个《历史决议》而言,严酷的战争环境使得党中央抵达延安后才能系统纠正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在思想层面上的影响。第一个《历史决议》重點篇幅是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至1935年遵义会议期间,即第三次“左”倾路线统治时期。从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分析了第三次“左”倾路线同正确路线相违抗的内容[6]13,重点阐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苏区工作正确路线和以刘少奇为代表的白区工作正确路线对“左”倾教条主义的抵制和纠正。同时,还全面总结了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宝贵经验。第二个《历史决议》的重点篇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特别是对就近一段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历史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调整变化的实践作出高度概括。这既是对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现代化建设上的历史阐释,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执政史进行首次整体评价。同时,还全面总结了党成立以来走过的60年的光辉战斗历程。第三个《历史决议》的重点篇幅放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部分,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等13个方面阐述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同时,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四部曲,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救国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兴国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富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正在进行的强国史,以及这四个时期党的建设史。此外,还简要追溯了建党之前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斗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可以看出,三个《历史决议》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在尊重已有结论的基础上,增添新实践新内容。换言之,后面的决议的新阐释以前面的决议作为参照系,并放在更加宏观的历史视域中去凝练和总结。总之,就近总结和全面总结其深层次的逻辑是聚焦正在做的事情,引导全党坚定信心,同时根据新的实践对既有结论进行再认识,全面加深对党的整体历史的理解,使得《历史决议》更加具有生命力。
四、坚持趋势分析的方法,贯通党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中的渐进和飞跃,用科学预见的方法来确定和实现目标
趋势分析的方法,就是通过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正确预判未来的方法[12]。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时,应用趋势分析的方法论主要涉及“通古今”“观变革”“谋未来”等层面。就三个《历史决议》而言,趋势分析的方法论既体现在总结过去为了开辟未来上,又体现在历史发展呈现渐变和突变相互交替的状态上,还体现在善于指明奋斗目标和推进目标的实现上。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贯通党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第一个《历史决议》用“有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这三次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必将使中国革命达到彻底的胜利”[6]28来凝聚全党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和战斗力;第二个《历史决议》明确指出,“总结建国以来三十二年历史经验的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伟大目标”[6]116。第三个《历史决议》用“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5]75来说明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可以看出,三个《历史决议》都包含着总结历史经验决不是为了理解过去而理解过去、理解过去是为了指向未来的意蕴。换言之,不断更新对历史的认知,丰富政党和国家的集体记忆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前半程”;总结历史经验的“后半程”在于用其强化和提升对历史的理解,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进一步而言,在《历史决议》中贯通党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其深层次的逻辑在于团结——自我革命——新的团结——前进动力。总结历史经验,其出发点在于团结;其过程在于通过总结历史,从成功中获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使得全党达到更高程度的团结一致;其落脚点在于增强实现目标的前进动力。
其次,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渐进与飞跃。第一个《历史决议》用“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6]12来概括遵义会议的意义;第二个《历史决议》用“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6]107来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第三个《历史决议》用“新纪元”来概括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5]22来概括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5]62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可以看出,三个《历史决议》用“转变”“转折”“变革”来概括党清醒认识到以往工作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科学识变、主动破解难题的行动;用“新纪元”“伟大飞跃”来概括百年党史中的四个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在历史进程中渐进的、不显著的量的积累与突破性的、跨越式的质的飞跃的统一。进一步而言,在《历史决议》中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渐进与飞跃,其深层次的逻辑是党中央透过历史的望远镜观察时代、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大势。党在坚持趋势分析时绝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果断抓住变革时机,从而引领时代发展。
最后,用科学预见的方法来确定和实现目标。第一个《历史决议》在篇末谈到“二十四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6]28;第二个《历史决议》在篇末谈到“虽然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总的趋势必然会日益兴旺发达”[6]120;第三个《历史决议》在篇末谈到“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5]72。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中可以看出,三个《历史决议》都把经过长期实践斗争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立下来,十分明确地强调全党要对奋斗方向和前进道路充满自信,同时清醒认识到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会出现各种艰难险阻。因此,在《历史决议》中用科学预见的方法来确定和实现目标,其深层次的逻辑是党中央以历史主动精神科学判断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大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工作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使得全党同志对坚持中国道路深度认同,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埋头苦干、勇毅前行,逐步把蓝图变成现实。
综上,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经典之作,横向上涉及政治、军事、组织、思想等各个方面,纵向上牵引建党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导向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整体性功能的有效发挥。三个《历史决议》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聚合点,把道路方向和政策表达、理想指导和价值主张、制度设计和制度完善、文化整合和心理培育立体化嵌入对党史的认知理解中,形成全党的情感共鸣和理性认同,最终转化为进行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伟大实践的磅礴之力。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中探究历史规律。本文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进行综合研究,正是用大历史观的方法来看待党的历史。三个《历史决议》在呈现党史全貌、探究党史原委、揭示党史发展的本质等领域蕴含着相同、相通、相近的方法论逻辑。正是因为坚持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以实事求是、矛盾分析、系统分析、趋势分析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历史决议》的基本论述和基本结论才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变得不合时宜,反而历久弥新,更具有生命力。质言之,《历史决议》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更新及不断丰富对历史认识的过程;对《历史决议》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探究,也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实践无终点,相信对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研究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涌现出新的更多的认识。
參考文献:
[1] 徐光春.马克思主义大辞典[K].武汉:崇文书局,2017.
[2]王桂泉,徐海峰.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9:19.
[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21-12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6]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历史的回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7]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三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18.
[8]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8.
[10]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377.
[11]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94.
[12]辛向阳.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17.
【责任编辑:雨 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