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
2022-05-27邢书滔
邢书滔
摘 要:乡村振兴作为一个时代命题,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格局构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村青年作为我国农村建设舞台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乡村地区生产劳动和思想变革的重要历史责任。对于乡村地区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养成,必须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正向激励梳理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间的互动关系。从物质基础、教育载体和工作机制三方面入手,剖析现阶段在乡村地区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并结合目前乡村地区的政治经济实际情况,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路径,希望能为我国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目前,我国乡村地区正肩负着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必须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从我国目前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来看,“三农”问题是我国整个发展战略中尤为重要的一环。乡村振兴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依托,是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由于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间的关系,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解决乡村地区的发展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格局。而青年作为乡村地区的主要力量,其思想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落地。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政策环境和政策保障,而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利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政策环境和政策保障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在政策环境和政策保障方面享有一定的便利。第一,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保障,乡村地区的人民政府和居民自治机构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和物质基础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不必挤占其他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第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在一定意义上为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政治条件和舆论氛围。由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已经实施了数年之久,乡村地区的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对于党和政府的信任度比较高、认可度较强,他们不会在心中抵触乡村地区所推行的政策,而是会在一定意义上拥护当地政府所作出的各项便民利民惠民新举措。这样事实上是为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较为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压力得到了减轻。第三,由于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在乡村地区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居民自治日益成为乡村地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部分,目前从政治生活的态势和范围来看,有序化成了乡村地区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日常命题。而一个较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氛围,也为乡村地区的青年自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二)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方面,乡村地区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实上是对位于乡村地区的青年的主观世界上的一种改造,通过这种改造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村青年勇于脱贫和奋斗的主观斗志,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先扶志。這个志就是志气的志,志向的志。只有从思想上改造好农村青年的主观世界,提高他们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主观需要,才能够真正从他们的内心激发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在乡村地区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实上也是为乡村振兴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了人才保障。实现乡村振兴的远大目标,必须牢牢依靠乡村地区的各类人才,只有通过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全面地提高农村青年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为乡村地区提供更多更好服务。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路径可以“从优化教育环境,夯实物质基础;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实践和探索。
(一)优化教育环境,夯实物质基础
优化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教育环境入手,提高乡村地区对于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要加大乡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和资金引导,通过正向的资金流动,为新农村建设夯实物质基础,进一步提高乡村地区对于有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确保将有限资金能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有益于农村青年主观世界改造的地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提高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就必须从乡村地区的经济基础入手,通过多种方式、协调多个平台共同优化乡村地区的教育环境,使得农村青年能够在硬件条件更好、基础设施更为完善的乡村思想政治课堂中学到知识。
(二)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
要提高乡村地区的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优化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真正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帮助,就必须真正地创新乡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对现有的教育载体予以优化。一方面,因为真正能够吸引到农村青年的永远是他们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所以就要提高乡村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而不能只注重理论的深奥性,不得不切实地考虑乡村地区青年对于前沿理论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乡村地区负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要树立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通过大数据融媒体的新兴信息传播方式,构建全方位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要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创新乡村地区的教育载体,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移到“线上线下”双结合中来,实现地理位置限制和时间差异条件的双重突破和重要进展。
(三)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高效提升乡村地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完善好乡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手段和方式,着力优化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队伍的结构构成,切实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政治核心和先锋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和居民自治机构要选派本辖区内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党组织代表,将其安排到各个乡镇或街道当中以对口帮扶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开党课、上党校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乡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种类,丰富乡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同时,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党建作为组织引领和政治引领,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以助力乡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层党组织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定位,定期开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以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三、结 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乡村振兴作为我国的基本战略之一,要在其实践过程中切实发挥好教育的作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塑造农村青年的主观世界,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必须长期通过制度化和常态化予以坚持和确认。目前乡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在物质基础、教育载体和工作机制三方面存在问题,必须要结合各乡村的实际工作状况,履行相关部门职责定位,解决好在实际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村青年的思想要求和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娟.如何做好农村青年思政教育[J].人民论坛,2018(10):123-125.
[2]杨勇,张远.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析[J].高教学刊,2021(10):171-175.
[3]田泽乾.培育农村青年新时代奋斗精神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2):33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