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比德向斜北西端勘查区煤岩煤质特征分析*
2022-05-26黄婉
黄 婉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二队,贵州 贵阳 550000)
0 引言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诸多环境问题[1-3]。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发利用洁净新能源,是当前我国能源发展的最佳选择;开展洁净煤技术的地质研究是煤炭洁净转化的重要基础,首先应深入开展煤岩煤质特征研究,分析煤中成分组成、有害物质及在燃烧、转化过程的迁移规律,为煤炭洁净利用提供依据[4-7]。
比德向斜勘查区是贵州省织金矿区一个待开发的矿井,分析其煤岩煤质特征,为研究其煤炭资源的高效、洁净利用及远景规划提供依据。勘查区位于贵州省纳雍县西部、六盘水市水城县东部,为一不规则多边形[8],南东至北西向长约13.11 km,北东至南西向宽约9.35~10.32 km,面积123.59 km2。
1 地质背景
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比德向斜北西端,加嘎背斜北西端的南西翼。加嘎背斜紧陡,比德向斜宽缓,勘查区内构造形态受此影响明显,受加嘎背斜的影响,北东翼地层倾角陡,一般40°~50°;南西翼地层倾角缓,一般小于15°。走向上地层倾角变化不大,倾向上浅部到深部(从加嘎背斜至比德向斜方向),地层倾角由陡变缓。
据钻孔资料,勘查区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出露于勘查区两翼浅部。含可采煤层8层,煤层厚度9.02~16.94 m,平均12.33 m,可采含煤系数3.5%,其中,3、4、5、6号煤层位于上煤组,14、16号煤层位于中煤组,28、31号煤层位于下煤组。全区可采煤层为3、4、5、6、16、31号煤6层,大部可采煤层为14、28号煤2层,均为较稳定型。
2 煤岩特征
煤的颜色为黑灰色-黑色,以块状及碎块状为主,似金属光泽,煤层致密、坚硬,一般均显层理,断口参差状和平坦状,细条带状结构,煤中见有薄膜状及网状方解石充填裂隙,偶见黄铁矿结核。
煤岩鉴定结果表明,煤层以亮煤为主,镜煤次之,暗煤和丝炭少量;煤岩类型为半亮型-半暗型;显微组分中有机组分含量为81.32%~89.36%,其中,镜质组平均含量为75.96%,惰质组平均含量为24.04%,微观煤岩类型为微镜惰煤;无机总量为4.68%~21.01%,以黏土矿物为主,黄铁矿和石英次之,少量方解石。
3 煤质特征
3.1 煤的化学性质
原煤空气干燥基水分(Mad)为0.34%~3.69%,平均1.24%;浮煤空气干燥基水分(Mad)为0.37%~1.93%,平均0.92%。见表1。
表1 可采煤层化学性质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ineable coal seams
原煤灰分产率(Ad)为11.55%~39.94%,平均25.74%;浮煤灰分产率(Ad)为3.58%~21.54%,平均10.92%。勘查区内可采煤层均属中灰煤(MA)。经洗选后,4、5号煤层灰分小于10%为特低灰煤(SLA),其余煤层均属低灰煤(LA)。
原煤挥发分产率(Vdaf)为6.38%~19.95%,平均为11.60%;浮煤挥发分产率(Vdaf)为5.73%~15.20%,平均为9.18%。除3、4号煤层浮煤为低等挥发分煤(LV),其余煤层均为特低挥发分煤(SLV)。
可采煤层原煤干燥基固定碳含量为49.13%~83.74%,平均值为65.73%。勘查区内3、6、16号煤层均属中等固定碳煤(MFC),4、5、14、28、31号煤层属于中高固定碳煤(MHFC)。
原煤硫分(St,d)为0.16%~6.67%,平均值为1.51%,5、6、31煤层属低硫煤(LS),16、28号煤层均属中硫煤(MS),3、4、14号煤层均属中高硫煤(MHS)。经洗选后,浮煤硫分(St,d)为0.23%~2.25%,平均值为0.90%,其中,5、6、16、31号煤层硫分均小于1%。
3.2 煤的工艺性能
原煤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为20.21~31.46 MJ/kg,平均值为25.90 MJ/kg;干燥基低位发热量(Qnet,d)为21.02~29.54 MJ/kg,平均值为26.01 MJ/kg。勘查区内可采煤层均为中高发热量煤(MHQ),其工艺性能指标见表2。
表2 可采煤层工艺性能指标统计Table 2 Statistics of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mineable coal seam
可采煤层中煤灰成分以含SiO2为主,含量为27.64%~82.20%,平均值为62.45%;其次为Al2O3、Fe2O3,含量分别为7.90%~25.22%和2.27%~23.88%,平均值分别为14.97%和10.16%;CaO的含量为0.34%~22.30%,平均值为4.64%。其它煤灰成分的含量均值都小于2.00%。
煤灰成分中Fe2O3含量相对较高的3、4、14号煤层原煤硫分含量也较高,均为中高硫煤。从上述原煤各形态硫来分析,无机硫化铁硫占总硫分的86.75%,有机硫占总硫分的11.92%;从降硫率来看,中高硫煤的降硫率为45%~57%,中硫煤为32%~39%,低硫煤为27%~30%,说明煤层中的硫有很大一部分富集在黄铁矿中,成煤环境受海水影响,理论上应该易洗选脱除[9-10]。
各煤层的碱酸比分别为0.31、0.26、0.18、0.17、0.20、0.24、0.23、0.14;结污指数分别为0.11、0.09、0.08、0.10、0.13、0.17、0.14、0.13;结渣指数分别为0.71、0.59、0.15、0.16、0.52、0.30、0.34、0.18。上述煤层除3号煤层煤灰中等结渣外,其它煤层均不易产生污垢,低等结污,低等结渣。
各可采煤层中煤灰软化温度(ST)为1 130~>1 500 ℃,平均值为1 327 ℃;煤灰流动温度(FT)为1 160~>1 500 ℃,平均值为1 360 ℃。从表2可知,Al2O3含量相对较高的5、6、31号煤层属中等软化温度灰、较高流动温度灰,而其余煤层属较低软化温度灰、中等流动温度灰。在上述规律性表明煤灰成分中仅Al2O3是增高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和流动温度的主要成分[11-12]。Al2O3是由黏土脱结晶水而形成的,推测5、6、31号煤层应形成于偏干燥的环境,同时,与煤中硫分含量偏低的特征性吻合。
4 煤类及煤质变化程度
勘查区各可采煤层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为5.73%~15.20%,平均值为9.18%;浮煤干燥无灰基氢含量3.14%~4.37%,平均值为3.80%。同时,各可采煤层煤层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max)为2.49%~2.69%,平均为2.57%,显微硬度为29.0~31.0 N/mm2,平均为30.2 N/mm2,煤的变质阶段为高煤级煤Ⅰ级。据此,可采煤层的煤类主要为无烟煤三号(WY3),并伴有少量贫煤;垂向上,贫煤分布点自上而下、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平面上,可采煤层自西而东煤化程度逐渐加强,贫煤主要分布在勘查区西部,埋深对煤化程度起主导作用。
5 工业用途前景分析
勘查区范围内共获保有煤炭总资源量127 026.5万t,其中,无烟煤主要作民用燃料和合成氨造气原料;贫煤主要可作为电厂燃料,尤其与高挥发分煤配合燃烧更能充分发挥其热值高而又耐烧的优点。同时,整装勘查区位于黔北矿区毕节片区,交通方便,发展方向可拟为煤-电-化,煤炭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6 结论
(1)勘查区各可采煤层原煤均属于中灰分、特-低挥发分、中等-中高固定碳、中高发热量煤,说明煤的化学性质稳定,从而成煤环境也较稳定。
(2)煤灰成分中Fe2O3含量相对较高的3、4、14号煤层中的硫有很大一部分富集在黄铁矿中,同时,降硫率也较高,表明成煤环境受海水影响较大。
(3)煤灰成分中Al2O3含量相对较高的5、6、31号煤层软化温度、流动温度也较高,表明Al2O3是增高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和流动温度的主要成分;且煤中硫分含量偏低,推测5、6、31号煤层形成于偏干燥的环境中。
(4)垂向上,各可采煤层自上而下煤化程度逐渐加强;平面上,可采煤层自西而东煤化程度逐渐加强,埋深对煤化程度起主导作用。
(5)勘查区位于黔北矿区毕节片区,交通方便,发展方向可拟为煤-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