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你老了

2022-05-26潘敏

苏州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福利院苏州市阿婆

潘敏

2022年1月18日,已是辛丑腊月十六,临近春节的干将路上车来人往。一辆60路公交车停靠养育巷站后缓缓起步,车身上两排大字十分醒目:让居家老人放心,替忙碌儿女尽孝。十四个字无声无息,留意的话会看见,不留意转瞬即去。

正在降临的暮色里,几个下车的老人踽踽独行,落在匆忙赶路人的背后。当你老了,或者即将老去,如何养老这个问题总会摆到面前。天广地阔,小径分岔,哪一个是最好的方式呢?

路径一

由于疫情防控等原因,从联系到采访,其间相隔了一个月出头。1月18日下午,当我终于来到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老年福利中心,在会客室内见到狄阿婆和陈阿婆二位长者,有费尽周折后终于如愿的欣喜。

说到苏州市社会福利院,老苏州人大多记得,它的前身“普济堂”,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至今已有312年历史,原先坐落在邻近虎丘的山塘河普济桥南。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改称为苏州市救济院安老所、苏州市老残教养院、苏州市安老院,1959年正式更名为苏州市社会福利院。

苏州市社会福利院前身普济堂

多年前,我在虎丘山下工作,曾经多次沿着左右两排水杉树护卫的小路,走进与村庄为邻的苏州市社会福利院。现在,当我来到2013年9月迁至相城区的福利院新址,心情有些复杂。我为300年未曾迁移的旧地遗憾,那里有着多少充满回忆的印记啊,但是今日目之所及的一切又让人惊喜,用102岁陈阿婆的话来说:这里样样好。

福利院狄阿婆

那天下午,先是头发花白的狄阿婆坐在轮椅上,由护理班长顾梅英推进老年福利中心明亮的会客室。看着慈眉善目的狄阿婆,如果病区主任戴蓉不介绍,我不会知道狄阿婆从前曾有过的艰辛与荣耀。92岁的狄阿婆出身在贫苦工人家庭,7岁时就到原苏州建新丝织厂当童工。1949年苏州解放后,狄阿婆进入苏纶纺织厂当了一名挡车工。狄阿婆珍惜新生活忘我工作,创新运用“省半步法”,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1956年6月,狄阿婆代表苏州市劳动模范,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纺织系统先进代表会议,有幸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后还出国参加过苏联建国42周年的国庆阅兵大典。2019年,早已退休在家的狄阿婆在家中不慎跌倒,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家人赶紧送至医院手术治疗。术后,狄阿婆生活不能自理,家人经过再三比较权衡后,选定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将她送入老年福利中心作康复治疗。

狄阿婆住进的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老年福利中心,曾被中央电视台命名为全国首家“福寿之地”,内设老年照护中心、老年病医院、老年康乐中心、彩虹邻里中心等,所有长者都由护理团队精心照料。除此之外,这里还开展音乐、园艺、宠物等18项非药物治疗。那年,狄阿婆在床上躺了两个月,每天都有医生、护士、康复师、护理员来察看情况,并帮助康复治疗。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后,护理员经常扶着狄阿婆坐上轮椅,四处转转散散心。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狄阿婆逐渐能起床活动、自己进餐了,让家人放下了心。

狄阿婆静静地坐着听护理员说关于她的往事,温和地对我说:现在年纪大了,病也多了,但在这里我蛮定心。我要好好配合,身体好就是给国家减少负担。

定心意味着内心笃定,那是因为好的养老环境,也因为好的心态。狄阿婆大气开明,102岁的陈阿婆也同样如此。

假如不是亲眼所见,我无法想象这是102岁人说话的样子。陈阿婆双目有神、声音松脆地告诉我,她从前是苏州英华女中毕业的,现在叫十六中。她喜欢看书,《红楼梦》看过好几遍,前一阵刚刚看完儿子给她买的《上下五千年》。电视也看的,爱看综艺类,热热闹闹,不过看得不多。我问她长寿的秘诀,陈阿婆摇摇头说没啥秘诀,心要平,宽以待人。她指指身边的护理班长孙爱荣,幽默地说,现在我是饭桶了,全靠她们照顾。

90岁那年,一向硬朗的陈阿婆腿脚出现小问题,一个人生活不方便。当时陈阿婆的儿子儿媳还在工作,无暇照顾她。于是她爽快地接受儿子的建议,住进了苏州市社会福利院。那时,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还在老地方,陈阿婆住在靠近山塘河的楼里,她说窗口对着青山桥浜,她经常到普济桥北堍的小店买东西。

顺着陈阿婆的话头,我问她,现在福利院搬到这里,和从前比,哪里好?当然这里好!陈阿婆立即回答。我又问,好在哪里?她不假思索一一道来:环境好,服务好,样样好,住在这里不用费心思。陈阿婆的记忆力十分好,说了许多从前的事,又说了今天早晨起来后的情况:7点左右起床,护理员照顾梳洗吃喝,之后出门找两个相熟的人讲张(聊天)。9点多吃小点心,做手指操。中午吃饭,荤菜是一只鸭腿,孙班长考虑到她牙口不好,把鸭腿剪成一小块一小块……

不知不觉与狄阿婆、陈阿婆聊了一个多小时,我深深敬佩她们知进知退的生活态度。当年事已高无法独自生活时,服老也是一种智慧。找一家信得过的养老机构,自是一个身心皆安的路径。

路径二

潭子里,是一条小巷的名字,地处山塘街新民桥附近。走到巷口,可以看到58号有一幢四层小楼,一棵高大的广玉兰依在楼的一侧,苍翠的树头探出围墙好几米。不细看门牌上的字,你可能以为门里是一个小园林或者一户家底殷实的人家,其实这里是虎丘街道潭子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走进门,有一块指示牌,上面罗列着四层小楼的区域:一楼海涌茶馆、分水浴室,二楼美仁乐坊、文星学堂,三楼微花坊、空山坊等,四楼揽香花园。穿过楼的过道,见一架藤蔓披挂的长廊,院子里有老井、古树、花草、蔬菜,还有几间朝向不一的平房和一幢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

潭子里

此时是中午11点,围着红格子围巾的陈阿婆走进院子北面的小餐厅,取出就餐卡。今天的14元套餐是:清蒸鲳鱼、木耳莴笋炒鸡蛋、白菜肉丝、紫菜蛋汤。不过陈阿婆只要付12元,因为她已超过80岁,政府补贴每天2元。厅内的餐桌边,已经买好饭菜的范阿爹准备开吃,在他左侧的桌上,有一只鸟笼,两只绣眼鸟在里面跳来跳去,那是朱阿爹从家里带来的。另有八九个长者正陆续走进餐厅,有的端起不锈钢的餐盘,有的拿着自家带来的饭盒。

去年6月30日,潭子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营,成为姑苏区首家苏式园林综合服务中心。自此,周边的一些长者选择到此就餐或者送餐上门,83岁独居的陈阿婆是其中之一。陈阿婆从前是妇产科医生,60岁那年才从医院退休。陈阿婆告诉我,她曾在儿子家住过,但儿子家在四楼没电梯不方便。她也去过吴江的一个养老公寓,一来路程有点远,二来自己的老朋友都在市中心,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一年多之后,她又回到了山塘街古戏台附近的家里。陈阿婆住在一楼,又在山塘街,医院也近,什么都很方便,就是一个人做饭烧菜麻烦,所以服务中心一开张她就来了。今天陈阿婆带着两只保鲜盒,她说年纪大了饭量小,饭吃一半就够了,菜也有剩的,等吃好了带回家,晚上泡点粥,热热菜,不够再加一点点熟食。她说从家里过来只要步行十来分钟,加上这里吃的菜天天翻花样,既方便又实惠,真格蛮好。

潭子里

对同样住在附近的夏阿姨来说,到这里来有另一种乐趣。

夏阿姨是潭子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戏曲队的队长,今年70岁,扎着一条尾巴辫,看上去很年轻,称呼阿婆似乎不适合,所以就叫夏阿姨吧。夏阿姨一开口就让你感觉到是个快人快语的爽快人,她说她家就住在三茅场一幢,走过来五分钟都不到。我问她,你也过来吃午饭吗?她摆摆手说我在家里吃,我和老公都喜欢做饭,我来这里是参加活动。

接着她兴致勃勃对我说了好多话。她说她很忙,每周到这里活动三四次,其他时间还要上老年大学、与同事同学聚会。周一上午来这里唱歌,唱一个多小时,感觉还勿煞念,考虑以后再增加点时间。周二下午1点到4点戏曲队活动,二十来人聚在一起唱沪剧,年龄最大的88岁。周四下午串珠子小组活动,串一些小工艺品。她还打开手机给我看她钩的披肩,大红色的,她披着上台唱沪剧,很好看。

在与我聊天的过程中,夏阿姨说了很多次开心。唱歌开心,唱沪剧开心,串珠子开心,服务中心就在家门口开心。她说人嘛就要图个开心。说的也是,退休了,孩子大了,自己身体还有活力时,何不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呢?何况有一个近在家门口的好地方。

临走时,隔壁一间屋子里,传出了叮叮咚咚的弦索声,一句句熟悉的《莺莺操琴》弹词,弹唱得极有功底。隔着玻璃窗,可以看到里面长桌四周坐满了参加活动的人。潭子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朱玥玲告诉我,今天周四,这是另一个戏曲队在活动。此时,一个面容温润的女士微笑着走出来,原来是张伟华,已退休的金门文化站站长,今天她带着一批吹拉弹唱的同好第三次来这里活动……

从一份资料上看到,截至2020年底,姑苏区户籍人口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23.54万,老龄化率31.48%。调研之后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人倾向“原居安老”的方式。因此,针对实际情况,姑苏区计划在8个街道打造20个各具特色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在全区范围内构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目前,该区已有12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

无须作太多改变,即可享受生活的诸多便利与实惠,“家门口养老”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像潭子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这样的好去处,想必会被越来越多的年长者所青睐。

路径三

那天午后,瑞颐康养社区办公室的胡梦云带我进门时,天正下着大雨。雨声喧哗,胡梦云对我说,收起伞吧,这里的风雨长廊接通所有地方,淋不到雨。抬头望,果然。

在圆弧形大厅靠近玻璃长窗边,摆着一张一张小长桌和椅子。鲜花与绿色植物,轻柔悠扬的音乐,迎接新年的灯笼、对联,桌上的饮水机、茶杯,墙上党支部活动的图片……假如眼前没有一个个年长之人,很难想象这是在养老社区的某一幢楼里。

总监卢洁坐在我对面,她以条理分明的语言,向我介绍了这里的基本情况,包括居住面积的套型、价位,服务的项目,设施的配备等等。听上去确实不错,但我希望找几个已入住的人聊聊,心想好不好我要听住的人说。卢洁一口答应,很快请来了三位长者。

第一位来到的是男士,卢洁称他鲍老师。一开口,我听出鲍老师是上海口音,便问他:您家在上海,怎么会想到苏州来养老的?

74岁的鲍老师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两年前,儿子来此地看朋友的父亲,回家把这里的情况说给我们听。我们很好奇,随后就来看。没想到一看就中意,决定把这里作为人生的最后一站。其实在此之前我们看过很多地方了,为啥选择这里?离上海近,环境美,价格也合理。最最好的是,这里配有二级老年病医院,还与苏大附一院有医联体合作。住在这里24小时都有人照应,放心。

瑞颐康养

鲍老师说的话得到了两位女士的赞同,说她们也都是来看望亲戚或者朋友后,觉得这里既有家的感觉,又无后顾之忧。两位女士中年纪稍长的姓李,曾在一所大学工作。另一位姓彭,退休前是会计师。

卢洁在一旁介绍说,李老师是我们合唱团的团长。气质优雅的李老师爽朗地笑,指着鲍老师和彭会计说,他是合唱团的主持人,她也是骨干,我们合唱团有近七十个团员呢,平均年龄七十八。李老师不无遗憾地对我说,你早来一天就好了,昨天我们举办新年团拜会,表演了十二个节目,可热闹啦。

彭会计也快人快语地说,我以前从来不参加活动,唱歌不着调,也不会跳舞,现在会唱七百多首歌,还学英语、做视频、游泳。幸亏三年前来看亲戚,在半个小时里当机立断订了这里的房子。言语间满是庆幸的感慨。

在此之前,我已听卢洁介绍,入住这里有购买居住权或者租房等多种方式。在我固有的概念里,养老社区与老年护理院没有多大区别,但听她们这么说,似乎又有较大的不同。我问她俩可不可以带我看看她们住的地方。彭会计马上说先看我家,李老师说接下来去我家。对,她们说的是家,不是几号房间。

彭会计的家令人眼前一亮,客厅、卧室、工作间、厨房等一应俱全。她的丈夫金老师从工作间走出来,笑着招呼说,这里安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金老师开过摄影展出过书,是全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也是这里合唱团的琴师。

今年70岁的彭会计说,自从女儿定居国外后,她和丈夫就思量着怎么过好自己的晚年。他俩年纪不算老,其他都没问题,唯一不安的是,万一身体突然生病怎么办。三年前来这里探望亲戚,看到所有房间和门卡上都有应急按钮,昼夜有人服务,就下决心卖掉自己在园区的房子住了进来。去年,有一天晚上她心脏不舒服按了应急铃。两分钟不到,助理员就来了,紧接着值班领导和医生也赶到了,总共不超过五分钟。初步诊断后,把她送到了医院。彭会计这才知道自己患上了冠心病,由于就诊及时,住院一周就好了。后来冠心病又犯过一次,那次她一点也不害怕了,感到住在这里就像进了保险箱。

和彭会计一样,李老师的女儿一家也不在苏州。李老师和丈夫王老师尽管年近八十,但都十分洒脱,与女儿说你管好你一家的生活,我们自己管自己。话是这么说,但毕竟年纪不饶人,总有力不从心的一天。2019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平日里血压偏低的李老师突然血压升高。接到求助信号后,值班的助理员、医生等人立即赶来问询,又立即打了120电话,送李老师到医院挂水,原来李老师“房颤”了。那一次,值班助理员陪了李老师整整一夜。之后,李老师每年都会发一次“房颤”。李老师说,不怕,病了就医,好了生活继续,我们的身体有人护着,有保障呢!

从李老师家里出来的路上,她一一指点说,你看走廊多干净,天天有人打扫,家里也帮我们打扫,一个月两次。你看这里是食堂,每天早餐免费,午餐、晚餐有好多品种可挑选。你看那幢楼里有我们的排练厅、书法厅、阅览和听书厅……

一次又一次寻访让我明白,最好的养老模式或许并不存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寻找适合你的就好。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福利院苏州市阿婆
福利院的孩子
阿婆
BABY,COME BACK
日本儿童福利院频传性侵丑闻
长春|大爱筑家
今天我叫早
阿婆的汤勺
心疼阿婆
看!阿婆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