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物流发展研究

2022-05-26傅亚宁

物流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物流业区块物流

傅亚宁

(1.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3;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区块链技术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之一。中国将区块链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范畴。在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区块链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区块链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区块链技术产业应用愈发广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要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的目标,运用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发展智慧物流则是必然之路。在基于区块链的智慧物流发展之路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只有找到问题根源所在,探索出解决的对策和办法,才能够有效化解矛盾,深化智慧物流改革,构建物流运行体系,有力助推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1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1.1 区块链技术及其发展。区块链是基于信任基础,具有合作机制的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信息保真、留痕、可溯、公开。区块链技术是国家“卡脖子”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区块链伴随比特币的诞生而出现,主要用于加密货币,通过电子数据传输与交易,从而完成交易介质、记账单位和价值存储的功能。第二阶段区块链主要用于金融服务,引入了智能合约的概念,由其创建者编写执行特定任务的程序,使得区块链能够发挥更为复杂的逻辑功能。第三阶段区块链不再只为金融服务,而是开始应用在包括政府、食品安全、媒体、司法取证等在内的更多场景,这一阶段的代表技术超级账本技术,能够实现完整权限控制及安全防护的区块链架构。

1.2 区块链技术的产业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产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区块链技术企业主要进行加密货币、互联网、金融、物流与供应链、企业数据管理服务、物联网、能源、医疗健康、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存证等多种产业应用。从全球范围来看,拥有区块链企业数量和规模排名前两位的国家是美国(约32%)和中国(约30%),两国区块链企业占全球的60%以上,紧随其后的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瑞士、日本、印度、德国、韩国8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平分全球约40%的区块链企业。区块链技术在国内主要在金融业、政府档案、数字资产管理、投票、政府采购、土地认证/不动产登记、医疗健康等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产业应用。同时也应看到,区块链技术产业的资本热度出现下降,区块链技术企业的增速正在放缓。2009年至2019年10年间,全球区块链产业累计投融资金额达103.69亿美元,2020年开始投融资层面区块链产业投融资交易热度下降。

1.3 区块链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基于区块链技术、分布式数字身份设计、可信计算、隐私保护和风险控制等技术,能够解决物流运输真实性和资金真实性证明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实现数据的交叉核验,帮助物流产业链中所有参与者更好地获得金融、监管机构和客户的信任。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物流适用于公路货运、航运、多式联运等多重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场景,能够通过实践特色应用场景,赋能物流领域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加快智慧物流落地,助力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在网络货运、城市配送、内河海运、多式联运多个物流场景中进行智慧物流实践。通过多种方式对上链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在加密环境秒级快速计算,保证数据安全、真实和可信。经过数据所有者授权,相关利益方可实时获取数据,从而帮助物流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和个人参与者获取对应服务。基于区块链共享网络,从物流行业信息不对称、物流企业经营不可信,到数字化业务运营过程,商业合作效率大为改善。

2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物流发展困境

尽管近几年基于区块链的智慧物流业取得一定发展,但与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国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的确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是对智慧物流发展的顶层设计不足,配套跟进不足。国家层面对物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较为清晰,但是对智慧物流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不够明确。相应的智慧物流配套跟进不足,智慧物流制度建设滞后,智慧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后备人才培养尚不健全。国内开设区块链专业或课程高校中,首批区块链工程专业毕业生是2024年。

二是智慧物流的运行成本偏高,信息化应用不足。尽管智慧物流的效率较以往显著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还高于发达国家6个百分点以上。一些物流企业受制于运行成本上升影响,效益水平不高,缺乏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物流信息共享机制没有形成,公共信息平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物流企业对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滞后,总体上智慧物流业网络化、信息化、专业化、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高。

三是智慧物流的骨干企业缺乏,结构布局不够合理。总体来看,智慧物流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物流企业“小而散”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物流企业经营手段相对单一。区域间协调配合有待加强,各省各地发展与发挥物流一体化优势的矛盾较突出,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等多种物流方式发展不平衡,沿海、沿江和大陆桥等物流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开发。

3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物流发展对策

3.1 政策层面,构建智慧物流顶层设计。在总结“十三五”期间物流业智能化发展取得成果、基本思路和经验举措的基础上,在物流业“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智慧物流发展的目标、思路和具体举措,注重对重点制造业和创新制造业的支撑和保障。各省根据自身区位特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制定各省智慧物流发展相应的制度和方案,在凸显特色、服务全局,推进一批智慧物流网络中心、调度中心、配送中心等示范项目建设。物流业发达省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研究制定智慧物流示范基地、智慧物流示范企业等系列办法,走在前列,为全国智慧物流建设起好典型示范作用。

3.2 技术层面,强化智慧物流技术支撑。积极推广应用物流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引导和推动物流企业加快转变经营方式,实现低碳、绿色、智慧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对物流业的新要求。适应“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推动物流企业效率提升和物流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北斗车载定位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实现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自动化和可控化。大力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推广多式联运、仓库太阳能发电、托盘共用系统等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实现物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智慧化物流平台建设,重点打造一批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全社会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互联互通。加快物流园区等物流节点建设,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运作网络。

3.3 产业层面,优化智慧物流空间布局。按照“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重点物流区域建设,畅通国际国内物流通道,重点建设陆海联运、江海联运等中转设施,完善港口物流、保税物流、区域分拨物流等功能,协调推进区域大通关建设,促进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以江苏省为例,积极发挥省内五大物流枢纽(南京、苏锡常、南通、徐州、连云港物流枢纽)和五大物流带(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沿运河物流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接上海自贸区建设,深化长三角地区物流协作,推进与长江中上游地区间的跨区域物流联动。加强物流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以百家重点物流基地、千家现代物流示范企业建设为支撑,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推广城市共同配送、统一配送、集中配送等先进模式,提升大中城市共同配送网点覆盖率以及连锁企业商品统一配送率,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协调发展。

4 结束语

只有将国家战略需求作为研究追求,才能有大格局;只有将新技术与国家战略需求用创新粘合,才能有大作为。在政策层面,要构建智慧物流顶层设计;在技术层面,要强化智慧物流技术支撑,加快智慧化物流平台建设,落实国家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务院“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发挥智慧物流创新驱动,重点支撑制造业创新智造;在产业层面,要优化智慧物流空间布局,突出重点,促进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培育智慧物流骨干企业品牌。尽管基于区块链的智慧物流发展之路并不是一路坦途,但只要上下一盘棋,真抓实干,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工作做实做细,智慧物流改革就一定会落地见效。智慧共享、安全高效的智慧物流终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

猜你喜欢

物流业区块物流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