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标准化与降本增效实施的研究

2022-05-26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物流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降本增效收费标准化

王 恒 (兰州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言

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已经提上了日程。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要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物流整体效率收益,扩大有效供给。交通物流的标准化是降本增效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实现区域内经济的良好发展,就要将市场和社会部门的作用结合起来,市场发挥导向作用,社会各部门跟随市场的导向作用制定和完善交通物流的各项标准,以此来支持交通物流的建设和发展,为交通物流以及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保证。

1 交通物流标准化和降本增效的现状与关联

交通物流标准化,是交通物流活动制定统一标准并实施的整个过程。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实质就是降低物流总成本,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效率。标准化在交通物流中是作为技术支撑手段存在的,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交通物流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基础保障性功能,更要把目光放在物流协同运作的方面。过去的条块分割、独立运行是交通物流标准化研究的问题,现如今交通物流标准化的方向是要向体系化、一体化发展,消除标准间的不协调,最终推动交通物流整体化发展水平。

交通物流标准化与降本增效是息息相关的。降本增效本质也在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降低物流总成本。多年来,我国在交通物流标准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交通物流标准化体系初步确立,同时,一系列交通物流相关的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机构也逐步建立,标准化意识也在人们心里慢慢形成,这些都对交通物流进一步标准化和降本增效的实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同时,降本增效的实施也会进一步推动标准化的建立和改革,加快交通物流的标准化。

2 物流标准化与降本增效在不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下,在一些方面缺乏统一的交通物流标准来指导工作,导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降本增效的实施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具体来说,一方面在物流实体设施和运输装备方面还没有达到很好的统一,制定的标准不协调,实施困难;另一方面,相关政策较少,实施过程也存在问题。还有在信息大数据领域标准的数量与实际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标准适应性差,无法与技术同步,我国的一些标准与国际公认的标准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适应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还需引进。

2.1 基础设施和运载工具

我国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带来的就是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存在不合理,如在物流园区方面空置率高,成本增大的同时,利用率比较低,进而效率也会降低。物流基础设施在建设的工程中,有些只是企业单方面的建设,缺乏宏观规划以及可能带来盲目的扩大物流设施建设,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也会将这些成本转移到顾客的身上实现对冲,这样一来增大顾客的经济负担,与倡导的降本增效背道而驰。

在车型和运载工具方面,营运货运车辆车型较杂,没有形成统一的车型标准,特别是双挂汽车列车、中置轴货车列车、侧帘式箱体、车翼开启厢式半挂车等标准欠缺,内贸集装箱几乎没有专门的标准可遵循。水运船型也存在水运基础设施不匹配、船舶技术性能落后等问题,在某些标准化示范水域,船型标准化率仍较低。虽然交通运载工具现有一系列标准,但是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多式联运标准化方面实施刚刚起步,存在着联运单证类标准等不统一,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制定的标准和管理部门制定的规则缺乏有效沟通,管理体制交叉重叠等问题,导致了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缺少有效的配合,这样带来的就是使得效率大大降低,这既是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应该着手的地方,同时也意味着,在多式联运方面的标准化有着巨大的变革潜力。

2.2 信息化

信息化的不断更新完善成为推动物流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体现着物流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标准化作为信息采集、处理、交换、共享、应用的基础,让更多的信息被采纳和广泛传输应用,同时让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物流活动参与者精准提取和应用。

物流的基础通用标准,包括物流信息应用相关标准、物流信息系统与平台标准、物流信息管理与服务标准、物流信息交换与共享标准、物流信息编码与采集标准、物流术语标准等,这些标准里面涵盖了物流信息技术术语、物流技术服务术语、信息分类、数据交换、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家电物流、医疗物流、汽配物流、工业产品逆向物流信息应用标准以及物流信息追溯等其他标准。而在各类物流平台和企业的仓储生产作业系统连通有问题,存在信息孤岛,并且当前的物流信息资源存在无序性和自发性,这些会带来物流信息在资源整合、共享采集和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困扰,以及运输方式间信息交换与共享类标准也不健全,给降本增效加大了难度。

2.3 物流运输收费

之前,我国的高速公路收费模式缺乏科学明确的标准,导致在不同省份实行着不同的定价模式,不仅不便于统一收费管理,也降低了各类车辆通行的效率,同时也不利于交通运输企业对高速公路整体的运营管理。

当下,我国高速公路仅占全国里程的3.4%,但却承担起全部路网58.2%的货运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支撑,也促进了国内外的双循环。然而,高速公路的不平衡现象却更加明显,在不同的地域,同一地域的不同区段以及在同一区段的不同时间和方向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却无相应的对应标准。同时,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车型收费、运输时间收费、不同运载货物收费等方面,有一些标准不是很健全,就会出现在收费时效率降低,同时,一些运输公司由于高昂的通行费,选择让运输货车不走高速公路而是绕路,导致时间成本大大增加,运输效率也会相应降低。

2.4 物流工作人员合法权益

共享经济和零工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在,物流快递员、网约送餐员、货运客运驾驶员等新型就业群体逐渐增多,因为其规模庞大,流动性强,用工灵活,逐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物流工作人员群体仍然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些新型就业群体与市场结构调整息息相关,是市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需对其合法权益给予足够的重视,需要将其合法权益标准化,以求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

在交通物流业,因作业人员较多较杂,合法权益保障方面还没有统一标准,如在物流工作群体薪资待遇、社会权益没有合理标准,相关机制也没有健全,这些问题对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方面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物流工作人员合法权益若不能保障,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得不到提升,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在配送过程中,若出现一些事故,没有合理的标准做指导,相应的时间成本和赔偿也会大大提高。

3 物流标准化加快降本增效的必要性及其建议

3.1 设施和车型进行标准化来加快降本增效

加强对交通运输物流供给结构的系统设计,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广先进组织模式,建立运输一体化,如在水陆综合运输方面的标准要完善,尤其是滚装运输以及铁路港口设施的完善。在港站设施的集疏运标准方面下功夫,增强港站公路、铁路的集疏运能力。

运输装备方面,以多式联运车型为例,若要推动不同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需提升运输装备现代化和标准化水平。如利用甩挂运输,可以极大地提高牵引车的利用率;基础单元标准化,围绕托盘和集装箱等基础单元的运输车辆开发应用;车辆轻量化技术、车辆智能化技术以及仓储、装卸、运输一体化技术逐步应用;引入模块化超长汽车列车、中置轴货车列车,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仓储和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以上措施在提高运输效率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用效率的增加来平衡提升装备现代化需要的成本。

3.2 信息标准化加速交通物流降本增效

信息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同样对现代交通物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在标准化和降本增效的过程中,信息传递和信息互联共享环节十分关键。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地实现现有的交通物流资源共享,有利于交通物流资源的发展,在信息收集和利用会大大节约成本。同时,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可有效降低车辆空载率、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物流成本。

交通物流信息标准化工程中,要重视物流资源信息平台的建设,并要给与大力的支持。在制定标准的时候要收集综合交通物流运输、物流企业等方面的信息,然后制定了相关标准之后,通过先进的信息平台可以更好的传递和实施。同时,在交通物流资源信息平台建设以及新的标准制定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传统的交通运作和信息传递形式进行全面的区分,提升交通物流各个方面的工作效率。还要做好标准转化机制研究、建设标准的转化系统及推广应用和反馈机制、完善多方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的物流信息标准化水平,促进交通物流业的飞速发展。

要满足信息标准化,需要推进国家标准的研制与推广,加速标准的推进与实施,同时针对国际物流、冷链物流以及智慧物流等领域中信息技术薄弱环节与标准空白区,培育发展适应实际需求的各级标准,完善物流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相关标准的应用,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对物流企业进行鼓励引导,使其开展物流信息标准化应用,以期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物流企业要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交换中心;同时,为了让物流数据更加真实可信,组织物流企业加入物流采集、信息交换、货物跟踪等系列标准的开发与实施中,使物流企业和整个物流业看到信息标准化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也有利于长远和整体的物流信息标准化实施。

3.3 高速收费标准化促进降本增效

在交通物流行业中,尤其是在运输上,不同的道路网络、载重货物、车型不同等因素,都会影响着物流效率,同时也会影响着车辆通过高速的收费,因此高速收费的变化,标准的设立都会直接影响到交通物流的效率。在制定相关标准时要深入调研以及数据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高速收费标准来引导车辆运输。

交通物流运输过程收费标准确立也将推进降本增效的实施。在高速公路,分路段差异化收费、分车型(类)差异化收费、分时段差异化收费、分出入口差异化收费、分方向差异化收费,以及分支付方式差异化收费等的收费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在近日已经明确,需严格实施相关标准,重视交通物流运输过程收费的标准化,可以提高路网效率和服务水平,达到调流、降费、提效的功能。同时,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标准,通过价格杠杆调整高速公路车辆路径以及出行安排,科学分流,引导错峰出行,提高路网通行效率,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当前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导致了车辆满载率大幅度降低,更要制定相应标准来引导带动交通物流在高速公路的降本增效。

3.4 运输链软实力标准化推进降本增效

运输链软实力标准化在降本增效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运输链的标准化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运输链中各个环节的软件配置要尽量提到国内先进水平,配置尽量达到同一标准,这样才能在实际中输送一些命令时效率提高、效能增加,同时时间成本也会有所降低。其次,加大对服务人员和受众的诚信观念的建设,设置统一的违反诚信惩处标准,让交通物流业的隐性成本降低。最后,在政策方面,探索在物流运输中新的管理政策,统一标准。

3.5 物流工作人员合法权益标准化增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

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开展相关调研。由政府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发起,邀请相关的企业和部门参加,共同开展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物流工作人员城市分布、不同就业群体的规模及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物流工作人员在劳动关系、合法权益保障、法律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针对性强且规范的基于法律的相关标准。要聚焦于现状,推出可操作的劳务合同,明确各方责权和义务,劳务监察和仲裁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受理和处理,以求相关合同和标准能得以保障。

在近日,多部门联合发布了文件,明确到“十四五”末,尽快实现快递员群体相关权益标准化。这些措施意味着在政策方面已经重视起来,接下来就是交通物流部门按政府文件来严格实施,降本增效才能合理推进。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降本增效的提出使得交通物流业在“新常态”下表现出新的特点,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标准化的作用在这个重要的机遇期应该加以重视,同时要制定和完善标准,利用标准化的手段,推动降本增效的实施,从而让交通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交通物流的一些领域里,有很多成本是需要降低的,也是可以降低的,但也不能忽略交通物流的深层次问题,在降本的同时要达到增效的目的。总之,我国在交通领域里已经有很多文件和措施来指导实施交通物流的标准化和降本增效,但仍有一些方面是需要修改完善,需要多策并举,使交通物流业平稳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降本增效收费标准化
这个无抗联盟大有来头!120家企业奔赴万里来参加,形成采供联合体,共同降本增效
标准化简述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HSN半空心自冲铆接的降本增效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EPC总承包项目采购降本增效的探讨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