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推广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2022-05-26高会朋
高会朋
摘 要:为解决我国农作物产量问题,文章以玉米高产技术为例,简要说明单粒播种原理,分析了玉米高产技术在单粒播种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对气候和土壤环境要求较高等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农业种植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应用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7-013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应用,不仅摆脱了传统玉米种植方式的局限性,且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种植成本,促进了我国种植业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单粒栽培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局限性。文章主要分析了玉米单粒种植的核心技术,有效挖掘单粒种植优势。
1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增产原理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解决玉米种植中的各种生产问题,增强玉米种植的效果和质量。首先,在使用单粒播种玉米技术的过程中,颠覆了传统种植方法,改变1穴多粒的播种方式,避免多余的苗争水争肥,有效促进种子生长发育,提升播种的实际效果。其次,在玉米单粒种植的过程中,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可有效提高玉米幼株的生长速度,保证玉米种子出苗后能健康生长,中间不死苗,提高了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强了玉米种植工作的实际效果,完善了玉米种植规章制度。同时,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减少了对玉米幼苗根系的伤害,提高了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效率。再次,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玉米病虫害的发生频率,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效率。在植物光合作用较强的条件下,为玉米的生长发育创造富营养环境,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此外,玉米单粒种植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控制玉米生长发育时的相对密度,显著提高玉米产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1]。
2 单粒播种对玉米种子质量的要求
2.1 种子纯度要求
国标玉米单交种子纯度应该在96%以上。普通播种方式的播种量大,田间苗木多,在间苗过程中,要先移去弱苗、病苗等劣势苗。当种子纯度>96%时,单个玉米田不需要补苗和育苗。调查数据显示,种子一次播种后的纯度指标值至少达到97%,才能满足农业法规要求。
2.2 种子发芽率要求
若采用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可一次确定田间苗木密度。但如果种子出苗率低,出现田间缺苗,则难以补救,这就要求一播全苗。研究表明,单颗种子的发芽率要求至少达到93%。
2.3 种子饱满度要求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对田间的秧苗密度有所要求,田间的秧苗必须均匀、结实,才能实现丰收。对单粒种子播种技术中使用的每一粒种子的饱满度有更高的要求,饱满度高的种子品质才更好[2]。饱满度可以表示为种子发芽试验的初始系数,即玉米种子在4 d内发芽的百分比,初始计数的发芽率至少应为85%。
3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优势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又称玉米精播技术。1960年至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选择全自动机械玉米单粒栽培技术,通过改变播种间隔和深度,实现玉米的精准播种,有效提高芽数、发芽率和芽质量。我国玉米生产技术应用相对落后,不仅限制了我国玉米产量的提高,也阻碍了我国玉米产业链的发展趋势。21世纪初,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在我国逐渐普及,近年来,我国单项增产技术应用逐步完善,既提高了玉米的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但现阶段,由于农民观念水平低、机械自动化程度低、部分地区作业标准有限,限制了单粒种植技术的推广。
3.1 有效增产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可有效控制玉米株数,有利于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合理减少农户在除草过程中对绿色植物的损害,也能有效提高除草工作的效率,提高玉米產量。此外,利用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可有效种植绿色植物,减少绿色植物的消耗。但大多数农户对玉米种植的实际效果有所顾忌,在使用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过程中很难按照实际的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预期效果并不显著,与传统玉米种植技术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小。
3.2 储存种子和种苗
将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应用于农业,可合理减少青苗消耗,提高青苗成活率。此外,虽然大多数农民对高产苗木价格持怀疑态度,但对先进苗木和传统苗木的成本核算揭示了两种方法之间的资本投资略有差距。种植玉米时,传统的1穴播2~3粒玉米种子的方法,进一步加大了种子的消耗率。而每个穴位只播种1粒玉米的单粒增产技术,可以合理节约大量玉米种子,减少资金配置[3]。
3.3 解放劳动力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种植方式将不再是过去费力的方式,而是将大量人力资源从烦琐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制造资本投入。例如,在对粮食作物施肥时,玉米单播技术可以降低施肥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消耗,减少为补苗能充分吸收养分所消耗的劳动力,从而降低种植成本的投入,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另外,在传统的种植方法中,影响玉米生长的因素较多,如行距分散、玉米育苗非常容易发生病虫害、抗倒伏能力差。但采用玉米单播技术,可科学设置玉米苗间间隙,将玉米苗排列整齐,增强通风透光效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改善玉米幼苗的抗逆性、抗倒伏能力,给秋季收割带来极大的便利。
3.4 利于幼苗生长
传统的1个穴位播多粒种子的方法,导致每株幼苗都争水争肥,吸收足够水分的种子先长出较软的幼苗,吸收水分少的种子长速较慢,玉米苗大小不一。采用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每份水肥只供1粒种子,使其摄入充足养分和水分,能够均衡生长、发育和发芽,确保玉米种子的生长发育速度一致。在传统的种植方法中,玉米苗的大小差别很大,强壮的玉米苗容易压迫脆弱的玉米苗。剪除多余的幼苗时,容易损伤剩余的幼苗根系,阻碍幼苗对养分和水分的消化吸收,使幼苗很容易受到细菌的侵染。播种单一玉米粒可以规避这些潜在风险,创造优良的自然生长环境,协助玉米幼苗健康成长,提高玉米产量。
4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对气候和土壤环境的要求更高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在恶劣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无法实现,其对于植株的生长和生活条件要求较高。选择玉米单播技术时,玉米土层破碎较少,种子成活率普遍较低,难以实现高产。
4.2 标准差异较大
首先,在选择适合播种的玉米种子时,必须对选择的玉米种子进行重新包装和分级。虽然整个包装过程并不复杂,但玉米种子的包装质量必须统一。其次,大部分地区选择对单播的玉米种子进行包衣,但包衣技术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再次,不同企业的选种标准不同,玉米品种的生产加工设备也比较落后,单播玉米常用的玉米品种品质差异较大,阻碍了单粒播种技术的推广。
4.3 播种区别
使用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时,要保持玉米种子种植间距均匀,种植深度应符合种植标准和规范。由于玉米种植的实际技术参差不齐,导致玉米产量不均衡。这些问题限制了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预期效果。
4.4 技术推广缺乏完整体系
现阶段,我国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市场推广存在诸多障碍。由于缺乏完善的营销推广管理体系和技术推广策略,严重缩小了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推广范围,导致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无法得到大规模的推广。此外,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玉米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使玉米种植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降低玉米种植风险,很多玉米种植户通常会选择传统的种植方式。因此,为合理扩大技术应用范围,要建立完善的推广营销管理体系,促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高效应用[4]。
4.5 玉米发芽率影响技术的应用效率
玉米种植对地温、湿度要求严格,发芽的土壤温度应保持在10 ℃以上,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70%~90%。否则,不仅会影响种子的发苗率,还可能导致种子腐烂。对于单粒播种技术,相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变化会加大种子感染病菌的概率,消耗土壤资源,影响玉米的最终产量,这就是许多农民不愿尝试新种植技术的根本因素,也是影响该技术推广的主要原因。
4.6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应用缺乏合理性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缺乏实际效果,很多地区玉米种植户无法获得提高单苞片产量的关键技术信息。且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者文化程度相对有限,技术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提高玉米产量。另外,农村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水平相对落后,使用单一品种玉米高产技术的过程中没有配套的自动化机械设备。由于各种基础设施无法为单粒高产种植技术提供有力保障,玉米种植户对应用单粒高产种植技术的重视程度低,阻碍了单粒玉米高产技术的发展。
5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应用推广迟滞原因
5.1 种子本身发芽率低
种子本身的播种率低,仅保持在标准范围内,实际种植过程中采用单粒播种技术,极有可能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对玉米产量产生一定影响。一些农村贸易公司和农民使用旧种子进行种植,相比新种子其发芽率较低,这是单粒播种率低的最根本原因[5]。
5.2 种子本身特性决定的发芽差
从我国目前批准的玉米品种来看,不同土壤类型、田间容量和土壤pH值的物种,其发芽性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种子粒细小,发芽无苗,且由于厌氧呼吸,种子产量有所降低。
5.3 土壤病害
土壤的质量是影响田间种子生长的主要因素。土壤必须平整无杂草,不能影响播种机的正常运行。在生产中,为解决土地干旱问题,普遍采用抢播播种法、生湿法、播后浇头浇水法等。
5.4 播种质量
大田玉米单粒播种对播种质量的要求较高,应为种子创造最佳的发芽条件。调整播种深度,一般为3~4 cm,播种过深,种子萌发后顶土困难;播种过浅,种子容易缺水,形成弱苗或直接导致出苗不畅。
5.5 地下害虫
玉米地下害虫包括蜂蜡、艾蒿、金鱼、粉虫、甲虫、玉米螺和玉米蜘蛛,它们会在发芽前后损坏种子和幼苗。虽然现阶段玉米种子薄膜包衣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地下害虫的为害程度,但在地下害虫为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仍会对单播造成严重影响。
6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推广策略
6.1 操作标准化
播种玉米时,必须全面实行等距播种的方法。为充分发挥我国玉米高产播种技术的作用,需要规范播种人员的操作,增强操作的科学性。由于不同品种种子的播种间隔不同,需要准确判断玉米种子的实际品种,并根据不同品种种子的播种要求,在播种时合理调整株距和秧苗间距。同时,需要深入了解玉米种植区的土壤状况,科学、全面地控制玉米苗的详细数量和播种深度。把控玉米种植的过程,为秧苗生长发育营造科学、合理、优质的自然环境。在玉米播种时采用等距播种方式,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播种效果。
6.2 合理改善处理土壤条件
农民应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的具体标准,合理运用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提高产量。为了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应尽可能在雨后播种玉米,保持玉米品种生长状况的稳定。同时,当土壤有机质较弱时,可采用复合肥维持土壤养分供应,且科學合理地控制玉米秧苗间距,实现单播玉米高产技术的合理应用。
6.3 规范选种
由于销售市场的采购制度差异很大,为确保所选玉米品种符合规定,需对玉米品种进行二次审核。为保证玉米品种的品质和破土能力,必须以标准的单粒玉米播种技术为基础,集中统一播种玉米种子,使各项基本参数满足生产要求。
6.4 严格把控各个环节
应严格把控玉米种植的各个环节,合理控制收获、施肥、种植技术、病害等。对土壤污染进行深入分析,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促进玉米增产。例如,在种子收获的整个过程中,选择纯度98%以上、均匀度98%以上、种子产量95%以上、水分13%以下的种子品种,使种子的生长过程达到单粒播种技术标准。在种植过程中,应添加少量复合肥作为基肥,合理提高玉米幼苗的发苗率,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发育[6]。
6.5 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
为加强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给予政策支持,充分发挥玉米高产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做好宣传、推广和科研工作。此外,应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深入剖析玉米种植技术的现实意义,提高玉米高产技术的应用水平,最终实现玉米高产。对玉米种植户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普及,使其学习如何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玉米高产技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此外,要加大对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推广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使玉米种植户自觉有效地学习高产栽培技术,了解机械化播种方式,推进我国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
7 结束语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推广还存在诸多障碍,要加大玉米高产技术的宣传力度,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确保其有效性。在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应用的全过程中,除了严格把控种子生长的各个领域外,还应通过规范的操作程序推广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虽然我国高产技术应用程度有限,但通过加强高产技术应用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单粒玉米栽培技术得到了全面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国华.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应用推广分析[J].粮油与饲料科技,2020(5):16-18.
[2]孔德超.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21(14):61.
[3]孙凤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J].消费导刊,2021(24):253-254.
[4]张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30):113-114.
[5]龚郑锋.永城市砂姜黑土区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0(6):244-246.
[6]王军,曾强,陈志辉.永顺县玉米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效果分析[J].作物研究,2020,34(2):141-144.
(编辑:牛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