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本科院校校企协同育人路径

2022-05-26刘晓松

现代企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

刘晓松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社会资源等方面原因,导致学校办学基础薄弱,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要依托自身优势准确定位,探索高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创建高校与企业合作平台,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有机结合,高校在开展基础教学任务和科研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围绕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等方面全面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更好适应企业需求和社会环境,以满足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当前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探究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拓展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共享共赢。

一、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的现状

1.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协同育人深度不够。在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模式的过程中,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形式单一,是当前高校与企业之间协同育人存在最为主要的问题,导致学生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参与程度不高。在校企协同育人推进过程中,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是首要的两大主体,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获得感也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促使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深度融合。从目前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现状来看,协同育人实践单一,主要以输送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主,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甚至出现排斥心理,导致在实习岗位上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出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协同育人融合深度不够;协同育人形式单一,目前主要以咨询方式为主,无法将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大多是以企业为主,其他主体参与人才培养较少;协同育人信息单一,虽然高校与企业之间信息通融,但没有专人负责进行梳理,导致信息供给与校企育人需求不匹配,满足不了校企协同育人的信息需求。

2.协同育人机制缺失,缺乏政策支持保障。校企协同育人的落实和实施需要制度保障,才能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效,校企协作育人制度作为高校和企业最为基础的保障,但现在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缺失,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导致校企协同育人不能深入推进。目前,校企协同育人方式主要以周期短、低层次为主,因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撑和协同育人机制的缺失,使校企協同育人不能够持续深入。在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上,高校与企业双方在协同育人方面各自为主体,未能形成协同育人参与的整体体系机制。高校要作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高校人才+”的协同制度,发挥高校育人主体作用,构建企业协助配合共同培养的制度,提升协同育人的时效性,使学生能够在企业育人中可持续发展;要加强校企队伍机制的建设,建立校企协同育人互通培养机制,构建“学业导师+企业导师”培养机制,进行双师型培养,以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探索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机制,目前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政策缺乏,应完善校企协同培养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发挥其政策作用下的价值和功能。

3.协同育人理念滞后,实践创新能力不足。教育部针对产教融合提出关于校企协同育人等新策略,指出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要加强学校教学工作与育人工作多元化发展。但现如今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协同育人理念滞后。由于现在关于校企协同育人的相关政策机制、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高校、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参与度不强,部分高校在试探性进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创建,但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处于初期阶段,受到企业自身发展、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因素,导致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平台、实践实训基地、创新能力等方面缺乏,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得不到锻炼,满足不了高校、企业、学生之间的需求,发挥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没有足够的平台保障学生实践能力上的锻炼,不利于学生培养与企业的发展需求,没有达到协同育人的真正目的,限制了校企协同育人的质量,影响校企协同育人下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地方本科院校企合作育人的路径

1.构建思想共融,提高协同育人思想认识。高校与企业构建“双主体”思想管理模式,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就要加强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模式上的思想共融,高校与企业在协同育人模式上要加强宏观指导,在思想上、理念上、制度上达到深度融合,需要进行校企协同育人政策上的技术保障、法规制度、奖励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基地、科研项目平台等方面达成共识,高校和企业才能满足理论教学、实践实训和企业生产与产品研发的需求,加强高校与企业在价值取向和协同育人的深度融合,探索高校与企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全方位保障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落实和推进。高校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育人师资队伍建设达成共识,一方面要注重将企业技能专家、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师资力量融入课程建设、实践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做好内部培养,按照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对校内教师进行分类培养,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及时掌握企业发展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协同育人持续发展。

2.完善课程建设,丰富协同育人内容。高校与企业要深入调研,结合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合作对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现产业与教学相融合。完善协同育人的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将企业的要求和标准融入到课程系统中,打造适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确保校企协同育人的效果;广泛征求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等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与高校教师课程群,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衔接,不断扩充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增强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将教育教学与企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加强教学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建设,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建设,提供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与考核,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体系;以高校第二课堂为切入点,将企业的管理培训和发展理念融入到第二课堂,研究开发与企业相关的试点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高校与企业要课程建设为契机搭建校企研究平台,依靠高校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参与企业产品项目研发,促进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协助企业解决产品研发的问题,结合校企科研平台,高校按照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学生,为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保障企业在后期产品研发和创新技术上可持续发展,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不断提升。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多元素参与其中,共同协作进行课程建设,从课程计划、课程内容入手,到教学分工、协作培养,将高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发挥高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双方的优势,实现教育教学和见习、实习的有效对接,把企业产品研发和教育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双方的教学资源优势,实现学业学分与企业资质证书互通转换,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3.校企资源共享,搭建协同育人平台。高校与企业要发挥校企之间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创建科研平台,加强校企科研资源的共享,通过将企业项目带入学校科研平台,借助科研平台由专业教师、学生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完成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科研平台资源上得到锻炼,实现企业与教师、学生方面的资源共享,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与企业在深度合作时,在转变双方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搭建信息技术平台资源,构建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协同育人的平台,全方位将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提高协同育人水平;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资源,创建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站,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赛事,开展与企业相适应的研究项目,使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转化为高校和企业共同的特色品牌,不仅能使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企业效益最大化,还能学以致用解决学生就业;建立校企仿真教学实验平台资源,聘任高校教师、企业专家、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导师,参照企业环境、生产流程、企业管理等方面建立企业生产真实场景,依托企业资源优势,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落实与实施,从学生的思想、学业、就业以及日常管理各环节对学生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养,进一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4.促進文化相融,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德树人、以文化育人”。高校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育人共性,形成校企文化育人相融共同育人合力,以服务学生为本,要将高校的校园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培养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会贯通渗透到学生的管理服务中,实现校园文化进企业,企业文化融课堂,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授课,定期组织学生赴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接受企业培养的熏陶,加强文化育人的力度,把企业文化、工匠精神、专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强化文化育人氛围,促进学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吻合,落实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三、结语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是由高校单一主体育人转向高校与企业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高校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探究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提高校企协同育人质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