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素质能力
2022-05-26林爱华
林爱华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思想干部队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思政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践者,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了保障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加强思政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精心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思政铁军。
一、当前企业思政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存在的不足
1.人员组成参差不齐。一是兼职。多数企业未安排专职思政干部,而是让综合管理、人力资源、工会或其他人员兼任。二是老化。不少企业安排年龄老化、不适应高强度工作的同志从事思政,造成思政干部平均年龄较其他岗位明显偏高。三是专业性不强。绝大多数企业思政干部从其他岗位转岗过来,没有工作基础和经验。
2.思政功底不够扎实。一些思政干部深入学习不够,政治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深不透,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不够强,不能始終科学地把握形势变化、精准地识别现象本质、清醒地明辨行为是非、有效地抵御风险挑战,对上级政策的掌握、解读和宣教能力不强,不善于说服和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组织力感召力有待提升。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一些思政干部作风不佳,有的工作偏虚脱实,官话、套话、空话多。有的习惯于坐在办公室,较少深入一线与基层员工互动交流,较少敞开心扉与员工真诚沟通。有的忽视调查研究,根本不了解基层同志的所思、所想、所盼。
4.开拓创新能力偏弱。一些思政干部不能认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树立新观念,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变化,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知识新技能学习掌握应用不够,对创新推进思政工作的思考少、探索少、实践少。
二、不足原因分析
1.企业对思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相对而言,国有企业对思政工作相对重视,管理组织程度较高,而民营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先,重心放在生产、销售等具体业务上,普遍对思政工作不重视、不关注,未配备精兵强将,影响了思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同时,企业未能像生产销售职能一样强化管理,导致思政干部锐意进取的劲头不足,制约了队伍素质能力提升。
2.思政干部主观能动性不强。一些思政干部不主动学习,不善于动脑,习惯于照本宣科、因循守旧,习惯于穿旧鞋走新路,习惯于被动承接被动应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前瞻性、创造性,导致素质能力得不到提升。一些思政干部身兼数职,投入思政工作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未能系统学习研究思政工作,加之较少接受专业系统培训,素质能力提升缓慢。
三、加强企业思政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研究
1.把好选人关。选人是提升队伍素质能力的第一道关口。提高队伍素质能力,需要做到“三个避免”:一是避免将思政岗位当成“养老”岗位。企业不能安排老弱病残同志从事思政,而是要选派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性格亲和友善的同志从事思政工作。选配人员的年龄要尽可能年轻化,有一定规模且效益良好的企业,还可适当补充思政专业的大学生加入,有效提高团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年轻化程度。要培育80后成立思政中坚力量,90后也需要适时充实,通过选配年轻人,努力让同龄人做同龄人的思政工作,避免“代沟效应”,确保思政工作后续有人。二是避免兴趣缺失。思政工作有其特殊性,并非所有同志均适合这一岗位。提高思政队伍素质能力,需要优先选择个性与思政工作相对匹配的人才,重点需要相关人员对思政工作感兴趣、愿意投入,最好动员和鼓励员工自愿报名。如果缺乏积极性,很容易被动应付,既影响素质能力提升,又影响工作效果。三是避免作风飘浮。思政工作需要长期与基层一线和干部职工打交道,离不开务实亲和、深入一线的优良作风。要选配工作作风踏实,愿意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真诚待人用心工作的同志,避免安排作风不实在的同志从事思政,效果适得其反。
把好用人关口,还需要建好“三个机制”。一是建好人才发现机制。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发现并挖掘在理论学习、文体活动、技能竞赛中表现能力突出的、有较强理论功底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同志作为新生思政苗子,适时纳入思政人才队伍。二是建好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建立思政后备人才库,选定部分有潜力、有特长的思政新生力量,采取集中轮训、换岗锻炼、交流挂职等形式,帮助其快速成长。三是建好志愿者机制。出于控制成本考虑,企业不可能配备太多专兼职思政干部,可根据工作需要组建思政志愿者队伍,在需要时“拉得出、打得响”,成为专兼职思政队伍的有益补充。
2.把好育人关。企业思政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长期实践中用心培育,推动思政队伍素质能力稳步提升。一是持续强化学习教育。要引导思政干部自觉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和进取意识,把学习当成自我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形成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避免出现“知识透支”和“本领恐慌”。学习的内容需要丰富多元,包括政治理论、国家法律法规、公司目标任务、企业生产经营知识等。
二是积极组织专业培训。要结合企业实际,对思政干部进行系统化、周期化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要兼收并蓄。包括思政工作专业理论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沟通交流技能等;培训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举办短期培训班、定期轮训班,也可以举办专题讲座、理论研讨会、头脑风暴会、经验交流会等,还应“走出去”观察学习先进典型,同时举办沉浸式、多媒体式创新学习手段,提升学习效果。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思政干部的知识水平、年龄结构、职务高低,实施个性化、差别化培训。为了避免与企业生产经营冲突,可结合企业实际,举办“思政夜校”、网上学校等,确保参训率;培训管理要从严要求。
三是突出增强核心能力。注重培育沟通共情能力。着力增强思政干部的沟通意识和共情意识,锻炼提升沟通技能,引导其经常换位思考,积极主动沟通,用心用情交流,增强沟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培育组织协调能力。引导思政干部增进团结意识,凝聚各方力量共推企业发展。着力增强组织活动技能,确保能够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夯实群众基础,增强企业合力;注重培育统筹谋划能力。引导思政干部牢牢把握“发展为先”的原则和企业发展使命和中心任务,深谙企业文化,始终站在全局统筹谋划思政工作,协调好与党务建设、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群团组织等关系,兼顾好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思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做企业上上下下皆欢迎的合作伙伴。
四是用心培育优良作风。培育务实作风。引导思政干部少些空喊,多做实事,少些功利思想,多些平常心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始终务实精进,切实树立好形象,赢得好口碑;培育调研作风。引导思政干部突出问题导向,始终注重深入调研,迎着困难上、追着问题跑,通过行之有效的调研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育一线作风。引入“一线工作法”,引导思政干部强化责任担当,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主动到思政工作最需要的一线,躬身实践,一马当先,确保思政工作落细落实。
五是突出多岗位历练培养。秉持“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的理念,注重加强思政干部的实践锻炼,采取“上挂、下挂、横挂、外挂”等多种方式,选派思政干部到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岗位“墩苗壮骨”,让他们多经历急事、难事、大事的锻炼,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六是鼓励开拓创新。要创新理念。敢于改变传统型思政理念,改革灌输说服、我教你听的模式,引入入脑入心的沉浸模式、共情模式、角色扮演模式等,让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思想成为引领当前思政工作的主流理念;要创新形式。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突出服务生产经营,找准重点、难点、堵点、痛点开展工作,找到激发思政工作活力的 “新生点”,增强思政工作的时效性、参与性、群众性;要创新方法。积极推进“互联网+思政”,让互联网成为思政教育的“新根据地”。注重结合企业实际,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思政工作中的应用,制作短视频等开展思政传播,提高思政工作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助推思政工作始终紧随潮流。还应善于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常用工具开展思政,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思政影响。
3.把好用人关。一是加大考核力度。要将思政工作纳入企业对职能部门的考核内容,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实化量化考核标准,适时开展月度或季度考评,让考核能够成为促进思政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工作力度的重要手段,促进思政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要创新考核手段,有条件的企业可探索引入360度评价机制,重点突出员工多维评价机制,让考核结果更能反映思政工作实效。
二是强化激励举措。思政工作对企业的影响“润物细无声”,价值积极而持久。为此,企业要加大对思政干部的激励力度,以多元化激励,促动思政干部闲不住、坐不住,想方设法提高素质能力,一心追求将思政工作做好。要建立“有为即有位”的晋升激励机制,让成绩优秀的思政干部拥有更多职务晋升、职级上调或复合成长的机会,对思政工作出色的要予以荣誉表彰。要适当提高思政干部待遇,对思政干部厚爱一份,薪酬水平应该高于管理层平均數,以体现对思政工作的重视以及思政干部的价值。鼓励思政干部申报高层次职称并挂钩职称工资,促进思政干部自我成长。
三是积极排忧解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客观条件的限制会影响思政干部施展身手和推进工作。企业要积极为思政干部排忧解难,切实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扶持,搭好工作平台,确保他们能够放开手脚、积极工作、全面提升。企业负责人要旗帜鲜明支持思政工作,带头参加思政相关活动,加强对思政工作的研究和对思政人员的指导,在为思政工作注入强劲动力支持的同时促进思政干部素质能力提升。
( 作者单位:南通市保障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