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赋能财务:数据独裁还是思维掌控
2022-05-26梁紫涵
梁紫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亘古不变的思想自邓小平同志提出以来,便一直指导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之前,科学技术的应用可能仅仅起到“连接”的作用,企业借助科技与客户产生“连接”,人借助科技与信息、商品、服务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连接”。但现在,伴随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融媒体、基因技术、大数据、5G、区块链、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兴科学技术不仅通过“连接”改变着生产方式,也通过与各个领域的交融渗透实现“赋能”。
在不确定性的外部大环境中,各种科学技术的融合不仅为组织带来各种高效、灵活的工作模式的变革,通过打通连接,激发出组织动能,同时也为组织人员带来思维方式的转变。新兴技术拓宽了人的想象空间,为活跃的思维创造了客观的外部条件。因此,本文认为,IT赋能不仅包括科技本身带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的革新、工作效率的提升,更是对人的思维的转变、对人认知层次的提升。
一、科技驱动:从“连接”到“赋能”
1.科技本身的革新:从“互联网+”到“智能+”。科学技术具有全方位的渗透性、交织性和融合性等特征,正在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全域赋能。从20世纪80年代IT时代的产生,到90年代“互联网+”浪潮的开启,再到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智能+”战略,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群落逐渐成熟。举例来说,通过智能制造一个港口,可以依靠信息化大脑神经系统,为码头提供全自动化智能生产管理,成为无人码头;利用区块链技术,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包括原料入库、冷链配送及相关企业信息在内的全方位餐饮食品信息,保障食品安全;再如,智慧家庭一体化场景解决方案通过多类智能产品间的互联互通打造新一代智慧生活体验。类似例子数不胜数,“智能+”已通过全域赋能,为各行各业提质增效。
2.思维的转型。科技本身创造的改变的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外部环境,而人作为利用科技的主观主体,只有真正跟随着科技的潮流转变思维方式,突破传统、固化的认知,才能在本质上实现科技赋能。因此,任何组织都要先转变思考方式,抛弃有限的经验技能、短视的战略规划、孤立的组织架构以及陈旧的考核体系。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对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进行重新审视,并围绕自身特点推动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的变革,设立数字化转型的愿景与平台,真正实现科技赋能,打破深井式组织架构,实现破局。
二、数字化时代:数据独裁或思维掌控
1.数字化时代下的三要素。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所面临的数据规模大、类型多、流转速度快,如何挖掘出自己想要的数据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大数据时代下发挥作用的有三个要素,第一个便是一切问题产生的源泉--数据本身,我们首先要收集到有效的数据。第二是技能,也就是算力,即我们分析数据所借助的工具,工具的强大程度决定我们的分析效率。第三是思维,也就是算法,思维决定着我们在大数据中寻找什么样的价值点以及如何寻找价值点。三要素相辅相成,缺少任何一个要素数据都不会发挥作用。
2.核心驱动力:人的思维与认知。在“数据”、“工具”、“思维”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既不是数据本身,也不是工具,而是人的思维。思维的活跃程度决定着你到底能从大数据中挖掘到多少价值。反之,若缺少活跃的思维,摆在你面前的,仅是一堆冰冷的数字符号。“大数据之父”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曾说,大数据时代开启了一场寻宝游戏,而人们对于数据的看法以及对于由因果关系向相关关系转化时释放出的潜在价值的态度,正是主宰这场游戏的关键。以微軟为例,其第三任CEO萨提亚纳德拉曾提出微软的企业文化:“拥抱同理心、培养无所不学的求知欲、建立成长性思维”,任何组织和员工都要不断自我刷新,借助同理心来感知外界需求,不断突破认知,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微软勇立科技潮头的关键所在。可见,在大数据时代,如果人的思维被禁锢,数据成为独裁者,那么社会只能被动地、低效地向前,失去大量的可能性。因此,不管数据爆炸式增长的速度有多快,我们都不能小觑思维的力量,要始终跟着思维处理数据,跟着思维洞察数据。
三、财务+IT:挖掘数据更大的价值
1.科技赋能财务:从电算化到信息化、数字化。对于会计与财务领域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首先是2000年左右会计电算化的出现,通过计算机账务核算来替代手工记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后来,随着金蝶、用友等企业对财务软件的开发利用,会计信息化出现,信息化的本质是将财务与业务相结合,对应业务流程制定解决方案,实现业财一体化。
在未来,财务与科技的结合也会推动财务向智能财务的方向发展,企业的数据系统也会从管理型向决策型智能数据系统改进,智能财务将借助RPA财务机器人、BI决策支持系统等打造多层次的智能应用场景,不仅能够包括会计核算、监督职能,还将包括预算、成本管控、决策等,在原有基础上还能够帮助企业完成智能财务预测、智能经营推演、智能风险量化、智能决策参考等工作。智能财务体系下,将打造既包括核算、也包括管理与决策的财务生态体系,操作触点会更加多样,实现企业各层面的交叉与融合。
2.传统财务人员如何发挥更大的价值。①借助媒介、突破认知。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曾谈到,任何媒介都是延伸人类器官的工具、技术或者活动。每一种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了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各式各样的媒介涌现,即使财务人员并不会被这些媒介所取代,但传统财务人员也应该牢记,不能将这些媒介仅仅视作工具。外界环境是变幻莫测并且充满挑战的,财务软件也在不断革新,新媒介的存在为我们突破传统、固化的认知创造了条件,我们应学会改变原有工作中的惯性思维,要有无所不学的求知欲,要有发展的眼光,要学会进行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与融会贯通,用新知识如新兴科学技术知识、大数据知识、管理决策知识等来武装自己,并积极学习各种数据处理工具,要清楚人的认知是无上限的,要学会借助媒介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借助媒介在财务数据中挖掘更大的价值。
②善用脑力、多维洞察。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让冰冷的数字变得有温度?只有善用脑力,才能让数字变成会说话、会讲故事的数字。例如,我们借助数据透视表、水晶易表、Tableau等处理财务数据时,选择不同的因素相互关联,选择不同的度量方式、不同的层次结构或者是不同的计算字段都会使我们最终得到的信息内涵以及信息价值不同。例如,在使用Tableau对某公司的销售业绩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通过仪表板将各个维度的数据分析相互关联,在年份、地区、产品类别、销售人员、销售价格等要素中进行多种要素的组合,并可以绘制出各种类型的图表,甚至可以进行多种函数形式的回归分析,通过多维度的分析更高效的帮助企业制定销售方案。数据不同于物质,它的价值不会随着运用而减少,而是可以通过反复处理不断挖掘出新的不同的价值。因此,要想从有限的数据中得到无限的价值,财务人员便需要激发自己的灵活性思维,学会多层次、多角度洞察数据,通俗来说,即脑洞要大。“数据、洞察与决策”是企业智能财务的发展趋势、数据是基础,洞察是过程,决策是目的,创造的场景越多,分析的维度越广,我们的洞察才会更深入,实现不同数据的交互可视化,挖掘出更大的价值,进而进行有效的财务决策,帮助企业创造价值。
四、总结
科技与财务的结合为企业的财务活动带来各式各样的新型工具,不断刷新着我们的认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开展工作并能享受工作,同时也能获取数据中更多的价值。但是,科技本身在进步的同时,也要求我们进行思维的转变,突破传统的直线式思维,学会从多维度洞察数据、利用数据。传统财务人员依然要定位为数据的主人,用思维掌控数据,而不能将自己视为对工具的辅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科技赋能,创造出无限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