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肾病护理效果研究
2022-05-26彭园园代秀稳
彭园园 代秀稳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进一步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改善治疗疗效。方法:研究筛选出了一共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对象,都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以平行对照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为心理干预,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情绪对比下,结果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生活质量指标对比下,可见观察组患者评估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康复有所帮助,可提升生活水平,进一步帮助其认识疾病,配合治疗,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关键词:心理护理;糖尿病肾病;护理效果
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肾病发病人数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而该疾病不仅病程长,且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均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同时从糖尿病肾病的表现上看,多有高血糖蛋白尿和水肿【1】。且有数据反馈,针对病情在三年以上的患者,有85%存在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而影响到生活质量。鉴于此,研究筛选出了一共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对象,都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以平行法为原则分组。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筛选出了一共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对象,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以平行对照法为原则分组。其中观察组男性33例,年龄区间保持在50到76岁,均值(58.63±4.11)岁;女性30例,年龄区间保持在52到76岁,均值(60.51±5.60)岁。对照组男性34例,年龄区间保持在51到76岁,均值(59.63±4.90)岁;女性29例,年龄区间保持在52到76岁,均值(60.56±4.43)岁。客观比较上述每组资料,达到研究标准,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为心理干预,首先要为患者进行住院病区环境的介绍,主动询问患者的病情和感受,了解其日常生活习惯,家庭状况。其次要限制患者的每日饮水量,减轻肾脏负担。在心理疏导上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寡言语的患者,多关心多指导,通过讲述成功的治疗案例,可以提升患者的信心。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通过播放轻音乐、按摩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除此之外,要认真倾听患者需求,尽可能地满足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最后,可以让恢复较好的患者进行分享会讲述,来唤起患者的同理心,更好地参与到病友交流中。
1.3 评价标准
实验需要进行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评估分别采用SAS和SDS量表,以得分高则说明情绪状态不稳定,表现较差。此外,将结合生活质量量表SF-36来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本次从四个方面展开,即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
1.4统计方法
双人核对并录入数据,采用Excel、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通过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
2 结果
就数据中看,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情绪对比下,结果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在生活质量指标对比下,可见观察组患者评估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多,其作为慢性病并发症类型多样,糖尿病肾病则是其中一种指的是,患者的肾功能由此受到损伤,并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对机遇上生活造成这些影响。關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更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积极的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也促使其从被动治疗转为主动治疗【2】。
在心理护理中应当帮助患者乐观的面对疾病,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通过病友分享、糖尿病肾病知识的讲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更好的认识疾病,接纳疾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具有信心战胜疾病【3】。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不良情绪评分以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好,同时生活水平有明显提升,可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起到了成效。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康复有所帮助,可提升生活水平,进一步帮助其认识疾病,配合治疗,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凤敏. 临床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肾病护理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2):124.
[2]邹文娟,王华,张玲,王娟. 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9,18(11):57-62.
[3]李铃,王静. 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 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8):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