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昌工学院校园道路系统设计思路研究

2022-05-26孟培杜燕萍

艺术科技 2022年2期

孟培 杜燕萍

摘要:教育是我国人才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之大计。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活动,许多高校都进行了扩招和规划建设了新校区,在校人员数量急剧增长,进校的车辆也在不断增加,人车矛盾愈演愈烈。文章以武昌工学院为研究对象,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研究现阶段校园道路状况、使用者的使用特征和感想,分析校园内现有的人车混流、人车矛盾、停车难及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进行可行的校园道路系统設计,打造安全便捷的校园道路系统。

关键词:环境行为学;校园道路系统;武昌工学院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2-0-03

0 引言

大学校园现处于开放化、城市化的规划中,校园与社会关系更加紧密。当前,我国大学校园的道路规划大多参照城市交通规划,其中有些理念和方法未必适用。与此同时,机动车进校与人行空间产生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学生出行安全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如何营建满足各类人群出行需求的便捷、畅通、合理、宜人、安全的道路系统是校园规划应该考虑的问题。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建设水平也在进一步提升。“十三五”规划的圆满完成[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出台,推动了大学校园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道路系统也须随之优化。

大学校园是涵盖教学、住宿、办公等多功能区域的综合型场所,要满足学生通行、学习、游憩、集会等多种需求。学校交通在校园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符合道路交通、功能分区和景观设置的要求,并且满足学习者放松、获取灵感和愉悦心理需求的校园道路系统[2],有利于改善校园整体道路环境,为使用者营造安全、舒适、多样化与人性化的校园环境[3]。

1 相关理论研究及概念界定

1.1 环境行为学概念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类对于身边客观事物反应的学科。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相比心理学来说,更注重人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环境对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影响,每个人对环境的感知也是不同的。所以环境行为学覆盖了景观学、心理学、应用人类、室内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人体工程和社会学等[4]。通过对不同学科的分析,统筹设计出适合人类的环境空间。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空间,包含了不同主体,因此首先要研究人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空间中的行为。

1.2 校园道路系统

大学校园的功能齐全,有不少学者都表示,大学校园是一个微型的城市。校园中各种行为的转换都要依靠道路系统实现。大学校园的设计是根据场地现有基本条件,在校园内进行常规的功能分区,一般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域功能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了稳定的大学校园秩序。

校园道路属于道路交通系统的范畴,兼有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主要包含校园道路使用者、校园交通方式、校园道路设施以及校园交通空间等物质要素。大学校园有多重社会要素,承载了许多责任和义务。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小世界,学习生活、日常活动都在校园展开,校园道路是学生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枢纽,是老师、同学每天的必经之地,是贯穿校园的指向牌。校园以教书育人为核心,良好的校园道路系统在校园设计规划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2 武昌工学院校园道路交通现状

武昌工学院创建于2002年,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地处白沙洲大道。武昌工学院由于后期扩建,目前分为两个校区,北区为老校区,南区则是新建的校区,南北两区分布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都是学生们的日常必经之地。

2.1 校园内出行方式

根据调查分析,武昌工学院道路交通使用主要有学生、教职工、家属人员和社会外来人员。校内有多重主体共存,在交通出行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规律,不同主体的出行方式各不相同。现今,校园的开放式规划将校园道路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充分展现出来,校园道路交通的主要问题也日益突出。校园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主要空间,人车流量具有一定的时间特性,每一个上下课阶段形成一个高峰期,高峰期就会出现人车混流的情况,使交通十分拥挤,也伴随着安全隐患。

校内交通方式主要分为三种:步行、机动车、非机动车(电瓶车、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等)。武昌工学院校园区域较大,有许多学生会选择步行及使用非机动车出行。武昌工学院校内有教职工宿舍,教职工的出行方式多样化,选择步行、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出行的人员占比均衡,社会来访人员出入时间比较分散,大多以机动车为主。

2.2 校园道路系统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教职工,甚至在校大学生拥有私家车并开车入校,导致原有的停车场超负荷运作,许多车辆无处停放。校园内随处可见车辆乱停乱放、机动车占道停放的现象。

武昌工学院北区建设较早,道路以灰色系铺砖、水泥铺砖为主,地面因为年久失修,裂缝较多,使用体验不佳。“通过最短距离,最短时间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是大众行为心理的一个特点。部分使用者乐于抄近道,走捷径,以至于大量的草坪被破坏。沿路走过,可以看到道路两侧杂草丛生,风景色彩单一。道路两侧植物造景单调,景观层次性、观赏性不够,同时缺乏休息设施。步行空间整体规划不完整,缺乏人性化设计,对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考虑不周。

纵观学校的整体道路系统规划,校园道路主要以机动车道为主,旁边依附步行道路,但步行道路的设计不够连续,有很多地方都是人车混杂的。不同功能区域的道路,使用率有所不同,在道路的横断面规划上不够灵活,许多路面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致使路面人车矛盾日益激化。十字路口处没有信号灯指示,高峰期人流量和车流量大,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3 武昌工学院校园道路系统更新思路

校园道路规划是校园整体活动的核心,校园道路的作用是将校园内各功能区域串联,使各功能分区紧密相连。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从校园道路使用者的心理角度来分析主体对环境空间的感受,打造出舒适宜人的校园道路系统,满足使用者多层次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

3.1 人车混合、人车分流

根据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在国外的大学校园设计上,设计师充分考虑了人们乐于“抄近路”的心理,以哈佛大学校园道路设计为例,将人车分流设计体现得淋漓尽致,步行道路可以达到四通八达的效果,以最简短的路程达到最优的效果,并且遵循“步行者优先”的原则。

武昌工学院在不断扩建校园,但道路规划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道路虽具备基本功能,但是没有一个合理安全的道路交通系统。学院两大校区的功能分布不同,因此在武昌工学院道路设计上,可以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道路进行针对性设计——人车混流和人车分流。

北区二路、南区中路这两个交通路段有共同的特点,都临近学校不同的大门,是主要交通路段,日常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人车冲突易发,安全隐患较多,因此可以采用人车混流的形式。北区二路旁有食堂、实验楼以及学生公寓,临近南门会有机动车出入,路面年久失修,平整度差。在设计上,可以调节北区二路环岛中心的绿化带,将道路横断面加宽,并重新进行路面铺装,增设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优化路面。南区中路旁有篮球场、图书馆、体育馆、实验楼等,临近北门,建设时间较晚,路面较宽,路况良好,可以增设非机动车道和加宽步行道路,完善道路基础设施。

中环路位于学校中部区域,周围道路旁支较多,可灵活通行,则采用人车分流的形式。路旁有文印店、食堂、公寓及超市等建筑。由于道路横断面长度有限,无法将其扩宽,所以将此处设为专门的人行道路,实现人车分流,机动车及非机动车辆可绕行于体育场东路及体育场西路。但食堂及超市需要装卸货物,可在此设立临时停车位,并明确规定是特殊车辆的暂停位。这样一来,缓解了人车矛盾的同时又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校园道路主要分为一级道路、二级道路和三级道路,一级道路以机动车道为主,便于校内车辆和校外车辆行驶;二级车道以步行空间为主,贯穿整个学校,方便学生出行;三级道路则是穿插在林荫中的小道,自由多变。

一级道路设计:一是将整体道路进行统一铺装,修整破损路面;二是根据需求,以及道路横断面长度设计单行道或多行道;三是在十字路口设置红绿灯、反光镜、监控等设施,在道路两侧增设限速、禁停、指示牌等标志。

二级道路设计:一是完善地面铺装,更新原有的老化铺装;二是完善现有的不连贯的步行道路;三是增设特殊人群行走所需的设施。这样的道路设计不仅能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为在校师生提供安全稳定的校园交通环境。

三级道路设计:一是地面进行多款式铺装,增强趣味性;二是在道路两侧增设休息区域,增加路灯、垃圾桶等基础设施,以便人们驻足休息;三是道路整体走势便捷灵活,打造亲近自然的趣味道路。

3.2 校园静态交通

由于机动车入校数量增长,原有的停车位难以满足学校机动车停放的需求,校园内随处可见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现象,影响学生正常出行。目前,校园内部的停车位大部分是分散的,缺乏一个集中的停放位置,且目前停放点主要以机动车停放为主,缺少非机动车停放点。

在设计上可以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设计出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停车场位置。也可以将停车场改为立体停车场,不仅限于地下停车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纵向空间,增加横向空间。校区面积较大,包含的区域较多,在规划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片区,划分区域性的集中停放区,也可以根据各院系区域设置停车位。在集体停放处可增设充电桩等,以完善整体静态交通基础设施。由于食堂、商店等部分区域有货物运输需求,可设置临时停车位。

在非机动车停放问题上,根据现有的状况分析,非机动车交通工具主要包括自行车、电动车和三轮车。自行车较多,使用者以學生为主,电动车则以教师及家属使用居多,三轮车是学校保洁人员使用,根据其特点在不同的地方设置非机动车停放位,并在停放处增设电动车充电设施。

3.3 道路两侧绿化

在校园道路规划中,植被不但可以美化校园、净化空气,还可以起到较好的区域划分作用。除此之外,许多植物还有除尘、放氧、吸附有害气体的生态功能。根据道路使用情况可以看出,人们在人行道上的行走速度较慢,使用者能更直接地观赏景观。步行道更注重的是环境的体验感,因此步行道对景观的需求较大。车行道首先注重出行便捷、安全[5],其次满足景观观赏需求。

绿化一直是设计的要点。武昌工学院位于武汉,武汉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植物,分析发现,可以选择色彩丰富、低矮小巧、观赏强的植物,在确保不影响视线的情况下,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整体绿化将营造四季不同的景观,为使用者提供缤纷的色彩感受,让使用者在路途上看到的景色是生动活泼的,是可以带来良好视觉体验的。在步行道路两侧可以增设休息设施与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等。

4 结语

大学校园在不断扩建,校园道路系统担负着改善校园环境的重任,也是校园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行为学理论的指导下,将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思考。通过对武昌工学院的实地考察和对校内师生使用校园道路交通的行为习惯进行调查,进而依据武昌工学院的地形、文化和使用主体的需求来设计校园道路,这样可以增强校园使用者的归属感,增强他们在校生活、学习的舒适感,从而完善学校整体规划。

设计采用了环境行为学这一理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通过路网及横断面的完善、人性化工程设施的建立等提升校园道路系统的整体安全度,并结合道路绿化减轻机动车辆对校园环境的污染,推动安全有序校园道路系统的构建,宁静健康、舒畅宜人校园环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程楠楠,任建超,孙龙,等.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校校园道路系统的疏整与更新[J].居舍,2017(20):138-139.

[2] 廉毅,沈兰君,张璇.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大学校园步行道路系统分析[J].文艺生活,2019(2):281,283.

[3] 张奕飞,陈波,李建军.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大学校园步行道路系统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60-63.

[4] 李斌.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J].建筑学报,2008(2):30-33.

[5] 郭选琴,邱泽阳.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大学校园交通景观设计探析[J].现代园艺,2021,44(1):132-134.

作者简介:孟培(1963—),湖北武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展示设计、公共空间设计。

杜燕萍(1997—),女,湖北孝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