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山水画写生的几点思考

2022-05-26刘国斌

美术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山川双年展画院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山川河流之壮美辽阔从古至今都是众多大家名家必描之景。“写生”一词源于宋朝,它来得最简单也最有效,也是画家的立业之本。把画室搬到大自然当中去,置身于壮丽山河秀美景色之中,不管是高山流水还是涓涓细流,画家去感受去汲取去沉淀,寄情于山水,山水亦能还情于画中。有句歌词叫“跟着感觉走”,中国画本来就是味觉和视觉艺术,重在“品”,品此景此情。通过写生实践让笔墨参与到当下,进行的一系列形式语言的探索,逐步构建起了自己的语言模式,以朴素的语言将西部山水的雄浑与厚重融入画家心灵之境。用作品对话人生,用画笔讲述着自己心底的幽思和对山川的敬畏与热爱。

静观而妙悟,以虔诚之心走进大自然,用画笔来感悟生命的奥妙。以人之性情观自然万物,自然山水亦被画家心化,以情观物,物被心化。写生,不是一次浪漫之旅,而是一种求索,一种对心智的磨难,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认知、体验方式,也是一种对人生思考的途径。

有一次,在国庆长假期间参加“金昌画家画金昌”活动,圣容寺、花大门、孩姆寺、龙景村等处处留着我们写生团队为追求艺术梦想的身影。晨曦而出,繁星而归,每一张作品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是画者自己对山水的感悟,是大自然的大美、朴茂……赐予我们无数的艺术信息,那山、那水、那树等如何用艺术语言表现于黑白之间,痛苦着、思索着,或仰天闭目,或黑夜翻阅大师名作,或打开笔记本再次聆听恩师的谆谆教诲。“写生不易”这是大家常说的话,也是感悟,痛并快乐着,让身体的疲乏带着心灵的喜悦和洗礼,在黑白方寸间写自我山河,也为我们的梦想蹒跚而行!

在近期的写生中,尤其是去年在贵州写生的系列作品,画瀑布,画水口,画植被,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努力遵循视觉的规律对繁杂的自然物象进行选择,使画面形成一个联系与变化的统一的整体,注意调整画面的结构关系,利用对比因素使物象与物象之间拉开距离,表现一种山石林木相互关联、充满变化又和谐统一的式样。并置叠加,山石错落,树木掩映。在意境上追寻恬淡平和之美,在墨色里恣意探索,表达一种精神诉求。用笔上强调写意的书写性,立足于笔墨的根本特性,不满足于传统构图模式,采用大胆的组合,呈现了一种新的视角。

在山水画写生中更多注重笔墨和经营构图。笔墨是山水画家写生创作的载体,是表现自然景观大美山水的一种语言符号,笔墨技巧的训练需要长期的实践,在继承古人的技法同时加上自己在写生中的领会,枯湿浓淡,疏密繁简,笔与墨合,虚与实相生。笔墨是画家们通过长期进行写生,并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发展起来而相互依赖映发以取得形与神兼备统一的艺术效果。山水画要有意境,语言要在整体中求变化,要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借物思物,借物传情。笔墨要求精到微妙,把握时代脉搏。

山水画写生的观察方法是移步换景,根据自己画面的需要,使得眼前能为我所用的景物符合艺术规律。在写生中组织画面,经营构图,是长期艺术实践的结果,更多的是展现一个画家个人的才情和智商的体现,在注重形体的结构和空间塑造的基础上,体悟山川之美,表达自己感受与认识。山水画写生的客观对象是真山真水。山川气象、山水精神都是我们通过观察体悟才能感知。在《庄子·外篇·知北游》中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里的“大美”是山川客观所有,所以我们就要捕捉山川之“大美”。

如何对应自然、寻找规律,发挥技能,取决于自然观与方法论的正确引导,即要解决观物方式和表现语言之间的学术指向问题,汲取师长对于山川自然的体悟,加上自己的理解,境由心生,情景交融,凝神遐思、妙悟自然,表达自己对山水画的真实感受和情感抒发!

刘国斌

甘肃永昌人。师从中国国家画院方向老师。2020年荣获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现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国家画院方向工作室画家、甘肃画院青年画院院聘画家、金昌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金川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金川区文化馆馆长。

作品《御山印象》入选“重温经典”第三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双年展,作品《美丽夯沙行》入选“水墨融情海丝梦”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春雨惊春晴谷天》入选伯年国艺全国山水画作品展,作品《祈福》入选丝路·新紐带——中国画青年扶持计划双年展,作品《新时代下的乡村序曲》入选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作品《云山含烟》获“重温经典”第五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双年展入会资格。

猜你喜欢

山川双年展画院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山川依旧 风味不改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退耕还林还草 再造秀美山川
退耕还林还草 绿了山川 富了百姓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