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修复平衡下的文化场所精神营造
——延安市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项目设计
2022-05-25周易张翼王昕明
周易*,张翼,王昕明
1 背景概况
延安宝塔山位于延安市老城区“三山两河”的交汇处,是延安的城市标志和象征,也是延安最重要的旅游景区。山顶宝塔始建于唐代,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1937 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宝塔山成为革命圣地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宝塔山可谓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1 宝塔山地区原状
项目名称:延安市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项目(延安宝塔山山体生态修复及外环境景观工程)
客户:延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庄惟敏,唐鸿骏,李匡
景观设计项目负责人:周易
景观设计团队:王昕明,张雪雷,廉大启,张丹丹,李卓,杨永强,杨霄,杨镇荣,张晶
项目面积:16hm2
设计时间:2017.05
建成时间:2020.03
绘图: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团队
摄影:姚力
2 场地红线范围卫星图
3 山体生态修复前实景
4 场地策略分析图
宝塔山地区为黄土梁地形,黄土覆盖于起伏不平的基岩顶面之上,四周沟谷深切。梁峁自然纵坡上缓下陡,平均坡度35%~55%,植被较少,水土流失严重。虽然黄土高原区年降水量较小,但黄土中发育的垂直节理和斜向节理仍使降水成为滑坡产生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除了地区自身生态环境脆弱的因素外,由于延安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景区人造工程活动较频繁,长期以来当地群众在宝塔山山体靠山切坡自建了大量窑洞,布局散乱,人景争地现象突出,山体生态破坏严重,对宝塔山的人文景观、自然风貌构成侵害。在2013 年7 月的持续强降雨灾害中导致大量靠山窑洞坍塌,山体出现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目前宝塔山各部分地质基本稳定,但坡体有变形迹象,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因素,在外有力改变时均具有向不稳定状态转变的可能,尤其是遇到丰水年的强降雨或连阴雨,都有可能再次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图1)。
2 场地问题及分析
宝塔山保护提升项目场地南北向长约1000m,东西向最大进深约300m。场地北侧正对宝塔,东侧是宝塔山山体,西侧为南川河(图2)。整个场地有大片裸露岩石,南侧排窑拆除后也留有部分白墙痕迹,而北侧排窑已基本垮塌。景区范围内还有摘星楼、历代遗留下来的多处摩崖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以及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等近代遗迹需妥善处理保护。宝塔山坡体边缘与宝塔建筑基础最近处距离仅19m,西面、南面山体坡度较陡,是滑坡和危险坡体地段,存在严重的山体安全隐患。
由于宝塔山地形坡度较大,生态环境恶劣,场地植被的生长状况不佳,尤其山体坡面上的植被都出现发育不良、退化成裸地的倾向,伴随着雨水冲刷,甚至会加剧山体塌方流失的危险。山体目前有许多窑洞拆除后留下的台地地貌,台地虽平整但有大片岩石裸露,植物在硬质岩石上难以扎根,故场地地基并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图3)。
综上所述,场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周边城市环境复杂、历史文化断层、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尤为突出。结合整个场地现状及问题分析得出,宝塔山的保护提升需要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社会活动的总体平衡,并可细分为:经济效益导向与社会效益导向之间的平衡、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平衡、历史遗存与人工新建之间的平衡,以及游客需求与市民需求之间的平衡。
3 保护提升的整体理念与策略
宝塔山作为延安的城市地标和中国革命的精神坐标,是场所中最重要的标志,任何人工环境的营造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山和塔。对此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项目明确提出“生态修复与安全为先导”“突出山和塔为核心”“让场地原有记忆贯穿整个设计”的理念。项目需要整合遗址保护、现存窑洞修复、边坡治理、山体防洪、生态修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多学科、多专业的全过程协同工作(图4)。
基于项目整体设计目标,保护提升提出了以下策略:
(1)生态修复后的可持续性
生态修复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和保全孕育生命的生态环境”,在满足人的视觉景观效果的同时,顺应植物的生理特征,最终构建能自我循环、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主要采取景观生态修复协同设计的手段,包括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稳定地质岩土、雨洪控制利用、创造植物群落多样性等。
5 设计总平面
(2)空间功能的可达与轻扰
景观场地及步道采取共享可达及有限介入的设计理念,减少人为对山体地貌的扰动,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生态修复的基底面积。利用山体崖洞遗留台地高差形成的台地种植区,满足景观功能的同时也为植被群落生长提供条件。
(3)场所精神与地域文化的构建
文化景观营造与周边山体环境自然过渡,相互补充和衬托,延续与传承延安地域的文脉。室外场地节点与文化主题元素相结合,作为空间划分的重要元素,同时提升了整体的主题氛围,并通过景观元素、地域材料等细节充分展现文化主题。
4 空间格局的营造途径
首先,针对滑塌的边坡、山体栈道、两侧岩石和窑洞滑塌等安全隐患进行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做好山体雨水排洪及水土保持,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生态修复,重建原本受暴雨侵袭而支离破碎的山体生态,极大地改善并提升了景区的环境品质及安全性。设计梳理宝塔、山、河、城市界面与人五者的关系,通过地景化的设计处理,人工的建筑环境尽量消隐,建筑完整地嵌入山与河之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通过对景区整体轴线序列和空间组织的规划,营造具有亲和特征的空间格局和场所特性。
通过不同层次的屋顶平台、广场绿地和院落空间,不仅大幅扩展了游客的游览空间,也为市民提供了公共活动的场所。起伏连续的屋面设置有与游客互动的静水景观和覆土绿地,向着宝塔山层层递进的走向,暗示了具有导向性的参观路线。这些景观节点的设置,为游客提供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活动交流等使用空间的多种可能,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
最终根据空间场地的现状以及规划设计的理念,总体上景观形成三大功能格局,中线以游客使用中轴线的“信念之路”为主,总体形成序、起、承、转、合的景观叙事节奏,辅以东侧山体生态游览之路,以及西侧的滨水休闲之路(图5)。
5 山体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
5.1 山体排洪体系安全构建
延安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强度大,10 月至次年5 月降雨量仅占年总量的29%。由于黄土峁坡面比较陡峭,且现状山坡缺少植被覆盖,遇暴雨时坡面形成较深的冲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构建山体雨水控制利用体系后可减缓雨水对坡面的冲刷,利于黄土峁平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实现场地开发后雨水径流量不大于开发前,大幅削减雨水径流污染负荷,防止湿陷性黄土大面积塌陷,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山体雨水控制利用体系运用低影响开发的原则,主要方式为:“滞”“蓄”“用”“排”相结合。
在合理利用雨水,实现地下水补充、生态景观营造的同时,构建排水防涝体系,在集中的雨水期将多余雨水就近排入河流。主要通过对山区暴雨强度的计算,根据分水岭内山体的等高线设置若干道山体截洪横沟,用于山体雨水有序地截流,再根据山脊与山谷线设置若干道排洪纵沟,用于截洪沟雨洪的疏导,经过暗涵排入场地内的雨水调蓄池,并将多余雨水溢流排入西侧的南川河。
5.2 山体台地植物基床营造
山体台地植物基床即营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生育环境,提供植物群落自我循环生存的土壤。经场地勘察,由于现状山体存在有大量拆除靠山窑洞所遗留的岩石平台,宽度约为3~5m,现状为直接裸露的岩石层,无法直接作为植物生长的基床。为了更好地解决植被生长的问题,在台地外侧边缘通过当地毛石砌筑成1.2~1.5m 高的挡土墙用于护坡,台地根据现场地形的高差变化,因形就势,与山体有机融为一体。在原有台地表面铺设滤水层,并在挡土墙内侧回填种植土构建种植基床,并按照平均约10%的坡度向山体一侧做自然地形起伏,增加稳定性为种植创造条件的同时也对裸露的山体岩石进行了遮挡。
5.3 山体适应性植物修复
由于场地水资源较缺乏,降雨集中,导致植物存活率低,植物品种选择适应延安气候以及场地条件的种类。多采用耐干旱、耐贫瘠、抗风、根系发达、水土保持好的乡土树种,合理引进外来树种。尊重自然形成机制的技术,营建与天然林根系构造相似的植物群落。地被植物主要选择豆科牧草,用于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品种包括紫花苜蓿、白三叶、沙地柏等;灌木层次主要选择胶州卫矛、紫丁香、红瑞木等品种;乔木主要选择云杉、油松、侧柏、紫穗槐、新疆杨、山杏等品种。
6 山体生态修复剖面
7.8 山体生态修复后实景
植物搭配方式上,在不同功能区域及场地坡度运用不同特点的植物搭配,满足不同需求的景观效果,打造特色景观区。空间布局层面上总体基调为大面积色叶及常绿涵养林景观,既突出景观生态效果,又兼顾乡土品种地方文化的原则。总体考虑到季相变化的特点,精心营造春季节点观花、秋季层林观叶、冬季背景常绿的植物季相景观(图6)。
5.4 山体种植区微循环体系的形成
为了确保后期种植区生态的自我循环,起初需要进行种植的管理维护,采用临时滴灌的形式,围绕各个台地做针对性浇灌,在植物生长初期进行养护,同时也可以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台地的层叠设计在雨水期也起到集雨工程措施的作用,滞留雨水自我灌溉减少养护成本,最终实现植被群落自我演替与维持(图7、8)。
9 场地文化轴线构建分析
6 场地文化轴线的精神构建
场地的中轴线构建以延安宝塔山这一中国革命的精神坐标为核心,将从南至北的一系列景观节点的线性叙事轴线为载体,通过不同景观的空间体验转述成特有的场所精神,借助逐渐抬高的地形变化与空间开合,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经历艰难险阻最后走向伟大胜利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图9 -13)。
(1)探索之路
位于场地的南侧,原状为沿着山脚高低起伏不规则的岩石台地,利用现状台地的高差变化进行设计,最终形成上下关系的台阶步道,靠山一侧自然裸露的岩石嶙峋,通过这一不规则路径的打造也寓意了1921 年以前的先辈对近代中国发展模式的探索,这也是正式进入轴线序列前的情境烘托。
(2)曙光广场
从探索之路往北前行到达的第一个节点,这也是轴线的正式起点,通过特色的树池座椅供人们集散停留,并通过破碎的铺地与远处宝塔表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当时满目苍夷的中国见到了希望的曙光。
(3)星火广场
朝着延安宝塔山前行,进入到景观轴线叙事的重要节点——星火广场,场地通过具有地域元素的景观跌水墙的围合来增加静肃的文化氛围。通过场地中央的静水面中的五角星的特色景观焰火,寄寓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半围合流水墙的跌水之声也寓意着星星之火的守护者革命先烈们,从而引起当代人们的精神共鸣。
10 场地文化轴线实景
11 场地文化轴线实景
(4)信念之路
从星火广场继续北行,通过刻有长征历史大事记的静水面,来展现艰苦卓绝的长征伟绩,宝塔山的倒影与历史大事记的文字在水中若隐若现,最终长征到达的“延安”两字突出水面承上启下,犹如穿越时空的对话。并在静水面两侧设置游客休憩停留点,边界处设计浮雕长卷景墙来展现当年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的红色岁月。
(5)会师广场
走过信念之路继续前行,登上地景建筑的第一层屋面,通过流水大台阶的设计处理方式,营造出滚滚延河水的场景氛围。而在流水停止状态的大台阶,可作为人们的城市户外休憩看台,拾阶而上到达的广场寓意红军延安会师的历史壮举。此处也是举行城市重大活动的舞台,将远处宝塔山借入广场背景,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
12 场地文化轴线实景
13 场 地文化 轴线 实景
(6)初心广场
通过两侧的台阶登上第二层地景建筑屋面台地,设计运用延安当地最具象征意义的山丹丹花的地雕来代表不忘延安时期革命的初心。
(7)前行广场
该广场为第三层的屋面台地,此处为城市风貌的眺望台,游客在此集散检票进入宝塔山核心景区的入口,即将通过现状的上山步道连接宝塔山山顶,此广场寓意党的事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在文化中轴的营建中,设计对延安地方材料及工艺的传承利用方面做出了许多研究探索与尝试。在原场地内有大量拆除后的传统工法修建的靠崖窑,通过调研分析后,保留并修复场地内有价值的建筑遗存,让原有场地的记忆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台地挡墙与局部特色铺装采用场地内拆除破旧窑洞废弃的黄砂岩砌块,由当地工匠以地方传统的密缝砌筑工法建造。在景墙、树池与护栏的砌筑上采用延安特色的镂空花墙手法,呈现出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的效果,契合了宝塔山景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体现地域文化的传承。手工敲凿的痕迹,在延安当地强烈阳光的照射下有着变化丰富的色彩与光影,呈现出一种质朴、厚重的西北历史与人文氛围。
7 结语
在宝塔山景区特有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背景下,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进行了地质灾害治理、排洪及水土保持,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地质灾害。并因地制宜,通过构建山体种植微循环体系等措施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生态修复兼顾城市发展更新的平衡,项目创造了多层次的空间景观环境,注重城市公共交流空间的营造,修补老城缺失功能,为延安市民群众提供了学习、活动与交流的空间。并通过文化轴线场所精神的营造,弘扬了中国革命精神。项目开放以来,吸引了周边市民和全国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前来参观游览,宝塔山景区成为了延安市重要的生态名片与文化客厅(图14、15)。
14.15 建成后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