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5-25孙亚红赵士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支架急性

孙亚红 张 玲 赵士荣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心肌梗死多表现为胸闷气促、胸骨疼痛、心悸等症状。由于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若未能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不仅会严重损伤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研究数据表明,伴随着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心肌梗死在我国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促使人们不得不重视此类疾病的治疗与干预[2]。临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多采用再灌注治疗的方式。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球囊扩张后直接植入治疗、直接灌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等。其中,球囊扩张术的应用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容易伴随无复流、慢血流等不良反应;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应用既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内膜,又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3]。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为心脏疾病常用治疗术式,重建患者血管,治疗疾病,促进恢复[4]。然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为有创操作,可能会伴随感染、肢体麻木等并发症,需加强护理。整体护理为新型护理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本文以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参照组患者中,男、女各14例、17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6.84±4.91)岁;瘤腔最大直径2~9 cm,平均直径(5.24±1.25)cm。研究组患者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3.85±5.27)岁。纳入标准:临床资料齐全;以《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5]为依据,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证实,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发绀、呼吸障碍、心悸、大汗淋漓等症状;患者认知正常;熟知本研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者,风湿性心脏病者,冠状动脉心脏病者;哺乳期、妊娠期妇女;药物过敏者;精神异常者;肝肾功能异常者;不配合研究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术前遵医嘱向患者给药,包括300 mg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给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疏导其焦虑、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对患者的皮肤展开常规处理,做好皮肤准备。完成动脉造影后,注意观察患者的血管栓塞部位,使用特质导管传送支架到钢冠状动脉狭窄处,实施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采用支架扩张。冠状动脉取10 μg/kg替罗非班推注,随后持续静脉滴注,以0.15 μg/(kg·min)速度进行,持续至术后第3天,使用低分子肝素实施抗凝治疗,持续3~5 d。术后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每日75 mg,持续用药1 d,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每日100 mg,长期用药。

1.2.2 护理方法

参照组:入院以后,参照组患者选择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如定期清洁室内卫生,保持整洁、安静的康复环境;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临床实际向患者提供对症治疗;术后,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科学的营养指导,建议其以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等食物为主,尽可能保证清淡饮食;术后需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尽早开展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结合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频率与运动量。

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成立整体护理小组,由专业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护士长以及护理人员组成,加强小组人员培训学习。患者入院以后安排专门的医护人员为其提供护理服务。详细护理内容如下。

第一,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心电图检查、血常规检查、术静脉通道建立等工作。耐心、温柔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引导患者讲出真实想法,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确保患者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

第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体位不当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枕部疼痛等不良反应,因此应当重视体位管理,固定头部,避免出现左右摇动现象。做好术中体温管理,在手术前0.5 h,调整手术室温度至25 ℃;患者覆盖保温毯,实施保温管理,调整温度为36~40 ℃。在手术过程中,因使用药物较多,可询问患者口渴情况,若患者口渴时,由巡回护士准备温开水,使用棉签蘸取温开水,湿润患者口唇,间隔时间为0.5 h,促使术中不适感有效缓解。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再三核对麻醉药物,并配合麻醉师完成相关操作。调整患者的手术体位,密切关注其体征变化,并注意监测各项指标。

第三,ICU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术后给予患者持续吸氧操作,确保患者能够顺畅呼吸,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7%~100%。术后患者体温需维持在36.8~37.3 ℃。给予患者体位护理,避免医疗器械压迫神经与大血管,还要避免患者在苏醒后发生躁动跌落,必要时实施镇静药物治疗。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在麻醉术后因药物残留,易诱发上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进而出现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诱发躁动。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情况密切观察,确保呼吸道通畅,在发生意外时需及时向医师汇报。做好皮肤预防性保护,使用减压敷贴在患者易受压部位,包括尾骶部、踝部、肩胛部等,使用翻身枕,肢体保护垫等护理工具。皮肤需保持清洁与干燥,关注患者皮肤情况,若患者出汗很多,护理垫需及时更换,床单保持清洁干燥;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可增强皮肤的抗摩擦力;潮湿是促使压疮发生的因素。一旦皮肤弄脏要及时清洁;若患者存在小便失禁,可留置导管,做好会阴部护理,保持干燥整洁。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正确移动患者,移动患者时不能在床单上拖拉(提单法),可使用易翻身,抬高患者、抬空足跟再移动以减少摩擦力。

第四,病房护理。①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富含纤维素饮,清淡易消化为主,注意遵循多餐少食原则,可促使患者快速恢复。②引流管护理,严密注意引流管的通畅程度,对引流物的性状、量及色泽进行有效观察,避免出现感染情况。③疼痛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移情、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训练,和患者进行沟通,采用面对面聊天方式,使得患者的疼痛注意力转移,疼痛阈值随之提高,继而缓解疼痛。给予患者疼痛指导,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询问患者生活方式,并表示理解。④患者的住院环境应当舒适与温馨,要求病室光线充足、空气清新、整洁干净。了解患者内心需求与想法,耐心解答。⑤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理解与支持,确保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发症情况,包括出血、压疮、感染;使用焦虑情绪(HAMA)评分、抑郁情绪(HAMD)评分表对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各量表满分为56分。详细记录血小板聚集率。在治疗前、护理后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随访1个月,对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软件SPSS 22.0,计数[n(%)]表示,χ2检验,计量()表示,t检验,P<0.05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参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6.45%)低于参照组(25.81%)(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 [n(%)]

2.2 心理状态 参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心理状态比较: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6.87±1.38)、HAMD评分(6.58±1.09)均优于参照组(9.64±1.42)、(9.67±1.27),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分,)

表2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

2.3 血小板聚集率 参照组31例患者,护理前血小板聚集率是(52.76±8.23)%,护理后(47.76±6.52)%。研究组31例患者,护理前血小板聚集率是(52.84±8.89)%,护理后(40.84±6.73)%。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血小板聚集率(40.84±6.73)低于参照组(47.76±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P<0.05)。

2.4 心功能情况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LVEDd、LVEF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t=6.78,P<0.05)。其中,参照组31例患者,护理前LVEDd(57.45±5.27)mm,LVEF(47.56±2.87)%;护理后LVEDd(54.63±4.32)mm,LVEF(49.94±3.76)%。研究组31例患者,护理前LVEDd(57.38±5.16)mm,LVEF(47.23±2.61)%;护理后LVEDd(51.62±4.09)mm,LVEF(54.73±3.18)%。

3 讨论

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冠状动脉硬化等因素诱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相对严重,且变化快,能够在数分钟内进展至病情高峰,大部分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发绀、大汗淋漓、心悸等症状,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不良后果,导致患者心脏骤停,继而威胁其生命安全[6]。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取器械在机体动脉管腔中置入扩张狭窄部,且支架将狭窄部位撑开,直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方法的治疗目的为促使心肌缺血有效改善,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恢复[7]。当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使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效果[8]。然而该术式治疗过程中受到环境、患者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需重视护理管理。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案,其护理原则是以患者作为中心,提供给患者精细化、全面化、优质化护理服务,内容有早期康复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等不同方面,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预防不良反应,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预后效果[9]。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更低,与参照组比较P<0.05。可见整体护理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促进治疗。究其原因可能为[10]:整体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针对手术各个阶段实施护理干预,护理内容有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并发症预防管理、饮食指导等,可有效增强免疫力,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促进疾病治疗,改善治疗与预后效果[11]。根据研究报道,有学者[12]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结果可见,整体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各数据与应用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比较,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究其原因可能为: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改善沟通方法、服务方式,与患者间能够顺畅交流,减少护患纠纷,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管理,提高综合能力,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在实处落实;加强患者心理指导,可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治疗,改善预后效果[13]。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血小板聚集率、LVEDd、LVEF均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中采用整体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功能。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支架急性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CMR single shot true-fisp-PSIR序列在心律失常伴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急性心包炎1例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架倾倒的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