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BL的“ 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改革研究

2022-05-25窦慧娟李新乐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建设工程法规

窦慧娟,李新乐

(大连民族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650)

建设法律制度是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体现国家组织、管理、协调各项建设活动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建设法规教育对规范人们建筑活动行为、提升建筑业人员素质、确保建筑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对目前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掌握建设法规是建筑业及其相关领域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

“建设工程法规”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系统讲述了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法规知识体系[1]。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必备的法律基础技能,使其毕业后在建设工程管理实践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

1 “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现状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一般设置为理论教学32学时,开课学期为第六学期。课程内容法律条文多,内容范围广,单纯学习法律条文学生容易感觉枯燥无味;同时各法律法规间联系不够紧密,如果不能将各部分法规内容系统整合,会造成学生记忆困难,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授课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1)如何处理理论学时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内容涉及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和建设工程领域的法律法规,课程内容包括从工程立项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过程管理法规,需要较多课时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然而根据培养方案,“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只有32学时,造成理论教学课时紧张的情况。

(2)如何处理各课程内容间的连接关系。课程主要内容除基本法律制度外,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下文简称《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下文简称《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各法规分别在各自的调整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课程存在法律条文多,各条文之间互相孤立的特点。如果以法律为单位,按照条文顺序进行课程讲解,会造成课程内容枯燥,内容不系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如何处理专业育人与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关系。根据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提出的“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在进行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在课堂中注意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同向同行,如何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既完成专业任务,又进行充分的思政教育,是对课程教学的新挑战。

(4)如何处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关系。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技能,使其毕业后在建设工程管理实践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理论传授知识是手段,学以致用才是目的。

因此,如何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贯彻遵守建设法规,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相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使相对孤立的法律条文系统化,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又能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以致用,是“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改革的研究内容。

2 案例教学法在“建设工程法规”中的应用

国内很多高校教师提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2-4],采用案例式教学[5-6],在教学中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树立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教师提供案例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理解法律条文并解决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案例式教学在“建设工程法规”的教学中应用较好。但案例式教学也存在以下问题:

(1)案例的收集难度较大,案例和课堂内容不能较好结合。很多案例涉及多方面法律法规,要求学生具有较深厚广博的法律基础才能解决,而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如工程管理专业,很多案例并不适合教学,如果生硬地将现有案例带入课堂,案例和课堂内容不能良好结合,学生不但不能学以致用,还可能因复杂的案例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2)案例之间相互孤立,学生综合应用法律法规能力不强。一般授课都是在学到相关法律法规时,教师给出针对该法规的案例,例如:讲授合同法规内容时,举出合同纠纷的相关案例;讲授《招标投标法》时,列举招投标程序的案例。造成所列举的案例是孤立的,案例之间缺乏关联性,致使学生对所学建设法律法规的系统性掌握不够,难以灵活运用,与培养综合性、实践性较强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差距。

3 基于PBL的“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改革探索

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强调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7,8],是指通过指定并实施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主要目的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小组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发挥案例式教学的优点,同时能够克服其带来的弊端,使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具备坚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又能在学习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1 确定讲解主线,构造法规与工程全过程的网络关系图

不同教材对建设法规内容安排的顺序不同,一般以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来划分章节,导致法规之间的联系性较差。如果按照课本安排按部就班讲解,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一方面掌握效果较差,另一方面,学生应用法规解决实际问题时也很难做到全面考虑。例如:在讲解招标投标法中进行案例分析,学生会自觉引用《招标投标法》的法律条文进行解释,但如果其中涉及合同法规相关规定,由于知识的系统性较差,学生很容易忽略合同法规内容。为避免这一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重新整合课程内容,以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为基础讲解主线,按照工程建设程序阶段,将不同阶段涉及的法规综合讲解。具体课程安排如下:首先讲述建设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建设程序;然后按照建设程序,将建设法规内容按照工程建设前期阶段、工程建设准备阶段、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工程验收与保修阶段和终结五个阶段进行整合,以工程建设顺序为主线,将各建设阶段涉及的法规系统串联起来,并将从业制度法规、合同法律制度、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穿插其中,使课程内容系统化。

(2)为给学生刻画更加清晰的印象,笔者还通过作图的形式,构造了建设工程法规与工程全过程的网络关系图,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体现工程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交付运营的各个阶段所依据的建设法律法规。便于学生对整个法规体系的整体认识和把握,体现工程建设实施阶段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工程实施阶段与建设法规关系图如图1。

图1 工程实施阶段与建设法规关系图

3.2 全过程案例教学,设立问题融合型课程结构

案例教学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适合“建设工程法规”课程,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所学工程法规的实际应用能力。但孤立的案件易破坏课堂教学以及法规体系的联系性,因此笔者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拟定工程项目,以设定的项目建设过程为基础,按项目的建设进程,提出一系列与所学法规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提出问题并带领学生逐一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法规被紧密串联,并模拟了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是一种“全过程案例教学法”[9]。全过程案例构造过程及对应的法规内容如图2。

图2 全过程案例构造及对应法规内容

具体到每节课程,首先在理论讲授之前,引入工程案例并提出问题,创设问题融合型课程结构,通过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布置案例问题,学生可以带着疑问预习,提前了解相关法律条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可操作的案例探析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上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老师针对性地讲解相关内容,并让学生独立应用所学解决课前布置的案例问题,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PBL课程授课流程如图3。

图3 PBL课程授课流程图

由于各阶段的小案例是以教师设定的工程项目为基础的,各案例结合起来就是一个项目建设全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案例具有整体性。同时,学生带着疑问上课,教学效果将得到提高,学生既能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又加深了对建设法规知识的系统性和建设程序各个过程的理解。

按照工程建设程序讲解法规可能会破坏单个法规的完整性。如《建筑法》内容会分别在不同建设阶段讲述。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在全部课程的案例教学结束后,教师按照法规内容而不是项目建设程序对各项法规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对所学建设法规有整体性把握。

3.3 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相结合

对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重点结合课程内容及课程的性质,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组织典型思政案例[10],在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和遵纪守法的法治意识。

在课程教学中,注意将专业内容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在专业教育的同时渗透思政内容,避免空洞的说教,以实际工程中出现的案例引导学生。

例如在讲述安全生产管理法规时,首先播放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视频(上海某教师公寓火灾视频)。结合案例进行讲解,案例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当所引发的特大安全事故,事故导致58人遇难,71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让学生对安全事故造成的恶劣后果产生直观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然后教师具体分析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电焊工违章操作)和间接原因(违规建设、违规承发包及现场管理混乱),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遵章办事的法治意识。并由此引入正题,教师系统讲解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法规内容。最后进行课堂讨论,现场施工人员应如何做才能保证施工安全,复习课上内容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4 “建设工程法规”全过程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评价

笔者采用全过程案例及法规结构图相结合的教学法,通过与学生交谈及平时课堂考查,获得以下反馈:

(1)学生普遍反映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需要更多的主观能动性,要想学好本课程并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不能单靠死记硬背法律法规条文,也不能通过考前临时突击获取。需要在系统学习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多进行工程案例的实际分析,将法律条文学以致用,才是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关键。全过程案例教学更贴近工程实际,印象较为深刻;改变了过去认为法规类课程理论性强但对实践指导性不足的认识。

(2)工程建设程序和法规结构图生动直观,加深了学生对法规知识系统性的认识。将建设项目程序作为案例教学的方法在每一部分一般案例介绍完成后插入其他类型工程案例,便于学生对不同类型工程进行对比,同时也使教学内容在条理清楚的前提下更加全面。

(3)通过课程内容整合使其系统性增强,并通过持续的教学方式、考试方式、课程思政改革,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常识、法治意识,着重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定位相吻合,通过持续课程建设,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平均成绩和及格率显著提高,2018~2021学年学生成绩及及格率对比见表1。

表1 2018~2021学年学生成绩及及格率对比

5 结 语

根据“建设工程法规”的课程性质及现状,开展了课程内容重组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课程改革实施时间尚短,效果需进一步验证,同时课程建设是持续性多维度建设过程,还需在课程信息化建设、课程思政素材库建设和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方面继续探索。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建设工程法规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对建设工程预结算审查技巧与方法的探讨
广元八二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防控分析
奇怪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