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性学习模式(ESSC)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探究
2022-05-25方振政
方振政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系,福建 福州 350003)
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落脚点,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一个需要持续性思考的课题。随着高校发展类型多样化,学生的特征也呈现的更为多样化和复杂,高校学生工作唯有结合时代的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才能回应这些复杂的挑战,才能满足高校学生工作与时俱进的迫切要求,才能实现高校学生工作的溢出成效对社会的影响和推动。
一、审视:高等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高校学生工作一直以来并未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工作模式,但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如传统的“一谈话二教育三班会”的工作方法”。[1]但随着科技和信息传播模式的迅猛更新,这些工作模式也遭遇到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当前的学生工作也呈现出相应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职业认同和创新工作机制的挑战
当前,高校的教育体制和管理受社会信息化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学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都被极大地扩展,也导致高校辅导员需要承担更加繁琐的教育和管理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管理人员呈现出职业认同度低、岗位流动性大的特点。”[2]同时在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浪潮面前,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态度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相对以往更为复杂的时代形势,辅导员如果不在相应的教育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在岗位上将很难获取积极的职业成就感,职业倦怠将更容易产生,工作态度往往体现出放任和躲避特征。
2.新时代学生群体特征要求改变学生工作实施路径
网络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也使学生群体特征开始慢慢呈现网络媒体时代的特性,新时代的学生群体表现为:“思想多元化、自我意识强、自我防范意识薄弱、独立性较差等特点。”[3]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的教育客体要求更高渗透性的教育,过往的“重理论说教、轻行为塑造”的工作方法缺乏育人育德的吸引力。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要求开放性、主动性、互动性更好的学生工作实施路径。
3.新时代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要求实现教育主客体深度融合
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是学生工作的基本落脚点,在一项对学生管理工作调查研究中:“有将近68%的教师认为日常管理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过于重视制度建设,忽视学生个体自身成长的引领,缺乏在精神层面的指导和关注,极易使得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消极。”[4]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现有学生工作容易使最重要的主体(辅导员)和唯一客体(学生)两者之间的‘无形的隔阂’:一方面,新常态背景下学生工作产生的压力以及具体条件下的不利因素使得辅导员潜意识的想远离岗位工作,远离学生;另一方面,“高等学生在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卑感支配下,如果在平时生活学习当中得不到积极的关注和引领,其深刻的理性思考能力就难以发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越来越远离辅导员的管理。”[5]从马太效应的角度来讲,大部分这样的学生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其身心难以得到健全的发展。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建立一套彰显院校实际、促进学生内在成长的适应时代发展学生工作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工作者需要创新建立新模式,融入新理念来打破这种隐形的壁垒,促进高等学生工作质量实现内涵式的提升;教师和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创新搭建一个教育管理平台来更好形成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平等、高效互动的新型关系,将管理教育和平等交流融为一体。
二、定位: 技能性学习模式( ESSC)的概念及应用优势
1.概念辨析
(1)技能性学习
“技能”一词由来已久,狭义的技能一般是指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活动的职业性操作或设计,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外在的行为动作来表达,如篮球、雕刻等。广义的技能则是泛指能完成项目任务的特长能力,不局限于有形动作的表达,还蕴含经验性知识、默会知识等,比如写作等。两者的表现形式均蕴含运动操作和智力逻辑的独立和交叉。这类聚焦在技能学习的活动类型我们称之为技能性学习。
(2)ESSC技能性学习模式
一个学习模式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思想和理念作为指导,ESSC技能学习模式正是基于知识转化理论(野中郁次郎,1995)、行为主义(斯金纳,1930)和认知建构主义(皮亚杰,1970)等教与学理论提出的一个系统性的技能性学习模式。通过对技能性学习过程中的研究与实践,提炼总结出了四个学习要素:领域化、情境化、标准化、意识化。模式的命名取自于这四个要素的英文首字母:Expertization(领域化)、Standardization(标准化)、Situation(情境化)、Conscientization(意识化),即ESSC。
领域化(E):这是教师指导和资源提供环节,包含客观的知识资源和指导者的主观经验。领域是有边界范围的,资源提供的规模和质量决定着范围的大小,也一定程度上决定学习的上下限。该环节是静态的环节,启动需要情境的注入。
情境化(S):情境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的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包括机体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因素。”[6]通过有意识的创设一个目的性强的优化环境是技能性学习常用的手段。“良好的情境能够给予学生持续的学习刺激和动力,一般要具备五个特性: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7]情境有真实情境、虚拟情境、仿真情境;静态情境、动态情境;简单情境、复杂情境;常规情境、变式情境等。
标准化(S):在技术性学习当中,每个阶段或环节的标准限制了知识的提供和情境的设定,但同时也给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做好了基本的信息准备,起到了类似‘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每一领域的技能学习必须构建系统化的标准体系,这是技能性学习模式极为关键的一环。
意识化(C):当技能学习到一定阶段,需要利用表象训练、反思、酝酿效应等相关手段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的深度迁移,提高学习者技术水平和技术智慧。
ESSC技能性学习模式目标在于能更加清晰有效的给学生提供技能学习的基本路径,最大限度释放学习者获取专家技能的潜能。通过对四个基本元素(领域化、情境化、标准化、意识化)进行合理设计,就能实现该目的。即学习者学习某一类技能可从单一领域知识(学习者能够有效获取)开始,通过对该领域的学习环境有意识的注入设计,并对其技能行为进行多层次的标准化引导,同时留给学习者自主思考的空间形成技能智慧,最终使得学习者能在该领域达到较高的水平。当结束某单一领域或某一简单技能学习之后,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似的设计对单一领域、交叉性较弱的学习成功经历实现学习迁移,从而有效实现学习者对复杂技能的学习掌握。
2.应用技能性学习模式(ESSC)的缘由
审视学生工作在创新发展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我们了解到学生工作在呼唤更有渗透性的实施路径,呼唤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机制和平台,
(1)构建教育主客体深度融合学生工作平台,技能性学习模式是最合适的粘合剂
第一,本次研究对象来自于高职院校,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和目标里明确提到职业教育应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种认识已经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文化当中,学生进入学校之时也会在这样的文化当中形成潜意识的期待,期待能成功习得相关技能。技能性学习理论提倡的技能行为学习观与研究对象内在期待定位是一致的,学生工作围绕技能性学习模式展开,将融入学生的愿景当中,有效提高研究质量。
第二,从研究的迁移性出发,技能性学习理论也可以在非高职的研究对象当中。因为无论院校如何定位,学生最终都要面临就业,而就业往往需要“一技之长”。“如果把人的知识结构当作一座山, 则‘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山脚,‘博学多才’是山腰,而‘一技之长’则是山峰,人站在山峰上,才能看得高远。”[8]“一技之长”是大部分学生内心的现实需求,因此,可以运用技能性学习模式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有效、高度融合的应用研究。
第三,从学生的个人角度出发,当学生特别是高等学生在某一技能上逐渐积累成长,其自信心和积极性也会逐渐跟随成长,当其在该领域最终接近或达到一技之长的水平之时,其思想也会更加接受积极正面的能量洗礼,将成为思想积极正面、具备职业智慧的技能型人才。从一定程度的来讲,这也实现了学生工作的初衷。
第四,利用技能性学习模式搭建平台有助于学生的内在主动性的成长。正如上述所阐述的那样,学生渴望在学校学有所成,其外在希望的结果表现就是拥有‘一技之长’,这也是学生内在生命成长的源动力。当利用技能性学习模式搭建平台推动学生学习技能就会形成内外合力,帮助学生累积突破自我的勇气和力量。正如一句话所形容的那样:“一个鸡蛋从外面压迫打碎得到的只是蛋黄和蛋清,如果从里面破裂开来的则是一个生命的成长”。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教育导向”的教育工作理念。
(2)ESSC技能性学习模式是原创性的思考成果,在创新实施学生工作新路径过程中易于灵活操作和设计
ESSC技能性学习模式是研究者自身基于对知识转化、认知建构主义等理论进行学习思考并结合实践性经验提出的一种技能性学习模式。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在充分的理论分析和对实际工作条件思考的前提下,设计出适合模式框架理念的具体执行操作。
(3)ESSC技能性学习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工作的渗透性,提升学生工作者职业认同感
利用ESSC的理念把各类多层次期待性行为设计并融入学生工作当中,将使得目标宽泛、难以客观评价测量的传统学生工作更加直观化,更加可测量化。即把学生工作的各种意图转化为具体的行为目标,可按照期望学生身上出现的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结果行为做出具体说明。当工作中或学习中的要求符合自身的期待且可量化监测的时候,主客体均会产生内在的动力特性。一方面,学生工作将变得有系统性、目的性、可测量性,提升学生工作者的价值感和认同感,减少其职业倦怠感;另一方面,学生也更加愿意按照既定的标准积极在各类情境当中学习进步,提升自信心,实现身心积极健康的成长。
三、重构:基于ESSC理念的学生工作探究
1.研究假设、方法、对象
提出研究假设:学生的技能成长不仅限于操作的变化,对其思想、学习也会呈现积极的影响,从而带来对学生工作的正向效应,提升学生工作效率,使学生工作更加系统化。
选择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教育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即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文献,通过ESSC技能性学习模式设计研究活动流程,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帮助实现对结果的评价和思考。
选定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F高校大学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此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男女各35人,归属同一辅导员管理,作为本管理实验的调查对象,为保证研究的有效性,所有学生对研究均不知情。受试者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表 1 可以得知,实验组年龄(19±1.03)与对照组年龄(19±0.60)没有显著性差异(p=0.531>0.05);实验组的入学文化成绩(295.1±8.43)与对照组入学文化成绩(290.9±8.30)没有显著性差异(p=0.345>0.05)。由此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男女生在年龄和入学文化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分组契合研究的需要。
表1 学生基本情况一览表
2.研究的基本内容设计
根据ESSC的理论四大要素(领域、标准、情境、意识),结合实际工作情境,设计以下的基本研究内容。
表2 基于ESSC的学生工作基本研究内容
在技能领域的选择基于以下考虑: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是作为学生工作的首要内容,是基础性、不可忽略的一环;其次,沟通技能是一个职业普遍性技能,设置该技能主要根据是:在F高校2017、2018、2019三年毕业生就业报告关于“毕业生认为对工作最重要的十种能力”的调查当中,口头表达能力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能力,调查比率均排在第一,分别为:56.42%(2017)、56.50%(2018)、68%(2019)。最后在考虑F高校的学生术科专业训练时间已经足够,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职业发展的多样性,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在充分咨询的前提下,要求自选除术科之外的一门技能来进行学习。教师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技能领域知识信息和方法引导,促进每个同学在技能领域实现基于自身的最佳学习表现。
在技能标准方面,要求非量化标准和量化标准相结合,例如思想政治技能要求每次都参加,没有参与就无从认知,当观察到有同学在参与的基础上主动发言2-5次以上,即可初步认为其认知度进入较好层次;同理,在沟通技能上,有同学在技能汇报会上有3—5次以上表达清晰流利、通俗易懂,能让对方理解;我们即认为该同学达到了沟通指标体系当中的语言表达流利、初步建立自信的标准。借助情境,通过量化和非量化简单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和精准性,有助于学生管理者和学生之间更有效的配合,提升双方的工作学习表现。
3.研究实施与结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结果评价主要取自于量化统计与质的调研。
量化结果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的数据:一是对实验班的基本满意度调查;二是基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辅导员满意度对比;三是两个班公共科目(大班共同上课)的考试成绩对比。
(1)技能性学习范式(ESSC)的管理应用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管理模式的基本满意度调查,获取了以下数据:
首先,在整体性方面:有51.43%的同学认为满意,有25.71%的同学认为较为满意,有22.86%的同学认为非常满意。
其次从思想和学习促进的角度来看:有62.86%的同学认为有明显的促进和改善,有25.71%的同学认为有较大的促进和改善,有11.43%的同学认为有极大的促进和改善。
(2)实验班和对照班辅导员满意度对比
辅导员满意度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形式,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理论思考,设计出研究需要的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对辅导员选择的管理模式整体评价、思想促进、学习提升3个维度,采用 5 分制量表,1分代表非常不满意,2分代表不满意,3分代表基本满意,4分代表满意,5分代表非常满意。在进行统计时,以维度为单位,对每一个维度内各道题得分均值加和再求平均值,从而得出每个维度的满意度均值。
表3 技术学习模式(ESSC)应用结果对比
(3)公共课程成绩对比
学习成绩的对比一共选择了4门课程:思想政治、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社会体育指导员。因为这四门课程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环境是相同的,公共科目的成绩有助于从侧面对研究进行判断与思考。
从表4 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公共课成绩的对比分析上也体现了一定的量化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思想政治、语文、英语3门课程中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而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则没有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p=0.497>0.05)。
表4 公共课程成绩对比分析
(4)基于量化数据的总结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技能性学习模式(ESSC)在学生工作的应用能够促进思想和学习的进步;在公共课成绩方面与对照组对比,有着较好的表现,初步实现了预想的情况。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有些方面并没有呈现较为显著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本次研究时间不长,虽然持续有一个学期,但人的成长变化特别明显的变化需要有更长的时空积淀。
(5)基于质的反馈总结
教育的实践和研究的对象是具有高度主观能动性的人,通过单一的量化测评形成的结果显然是不全面,研究通过观察和访谈来增加结果判断的有效性。通过观察和访谈,大部分同学们更加关注技术的学习,认为在技术学习带动下的思想和行为有较大的进步,并认可在这种模式下跟学生工作者有了更多有效的对话,较为乐意这样的师生关系。
同时,在访谈的过程中也总结了一些问题反馈,主要表现在:第一,技术学习的形式上较为单一,理论和实践缺乏结合,期待学校更高层面的参与;第二,由于辅导员等学生工作管理者并非专业的技术教师,无法顾全大量同学的精细要求,指导缺乏专业性,希望更多更专业教师的加入;第三,研究提供的硬件资源有限,无法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第四,在制度上,没有形成更严格的制度强制力来提高学习的自律性,学校在技术课程学习方面也没有形成常规。
4.研究初步结论
总之,在学生工作中利用技能性学习模式(ESSC)能够基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初步建立了教育主客体的有效对话平台;在技能有效进步的带动下,能够帮助同学们积累信心,在思想和心理上更为积极正面,育人育德效果良好。技能性学习模式(ESSC)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是一个可行且基本有效的尝试。
四、反思: 技能性学习模式(ESSC)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建议
1.打造高校技能学习形成体系,构建师生技能学习对话的生态圈
第一,开设高校技能专项课程,搭建学生学习技能的平台。高校教育应当是在追求教育本体价值的基础上,实现高校教育的时代价值:即在促进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开设技能性专项课程并提升课程在学分中权重,学生在三年或四年的大学生涯持续学习某个技能分类或单元的相关课程,完成相应的考核或取得对应的认证证书。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学生的职业焦虑,积累成就感,实现身心更健康的成长。搭建这样的技能性学习平台,更有利学生工作的发展。
第二,建设高校技能学习发展中心,实现师生的高效对接。搭建技能性的平台的初衷是让学生工作的主客体能够进行积极有效的对话,因此学生工作者也要融入这个平台当中。建立学校技能学习发展中心,负责收集所有技能性学习的发展路径信息等相关工作,除固定工作人员之外,所有的一线学生工作者均加入成为流动职员。学生工作者就像互联网中随机分布的节点一样,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信息源,通过在咨询中心接受信息或者培训,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技能的咨询和引导。由此开拓师生对话的新路径,实现双方在技能学习领域的有效融合。
2.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技能个人品牌意识,实现由内而外的育人新发展
学生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需要内外推动力的共同促进,其中由内而外的发展无疑是实现的最佳途径。学校除开设专项课程之外,应当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技能性知识活动,诸如全员技能大赛等;引导学生参与,构建技能性学习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实现技能个人品牌意识植入。当学生开始意识到要树立自身品牌的时候,就会产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主动参与技能性学习的相关课程和活动,实现由内而外的生命成长,并带动育人其他方面的正向发展。
3.建立学生工作者职后技能培训体系,树立其技能学习管理权威
逐步完善与学生工作者技能培训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这也是整个高校技能性学习形成体系的关键一环。在技能学习与培训方面,可以对学生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也参加专项技术课程的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技能考核和资格认证,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技能方面的管理权威,推动学生工作更有效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