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闻雕塑的劳动健美
2022-05-25朱鸿召
王朝闻作《刘胡兰》 (1951年)
王朝闻的雕塑作品《刘胡兰》,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了人民英雄威武不屈、慷慨赴义的凛然精神气概,高度凝练地颂扬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崇高思想品质。其形象模特来自延安时期七月剧社的一位八路军文艺女战士,展示了延安革命女性飒爽英姿的劳动健美体态特征,创造了中国现代造型艺术的人民性审美风范。
艺术再现人民英雄形象
1947年2月,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前夕,英雄刘胡兰的故事传遍了解放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的两种前途和命运的斗争更加激烈起来。蒋介石国民党武装在山西吕梁地区疯狂反扑,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47年1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农村送灶祈福的日子。国民党阎锡山部队驻吕梁地区文水县大象镇的第72 师215 团1 营官兵,以及该镇地主武装“奋斗复仇自卫队”成员,在获得叛徒出卖的共产党组织名单后,突然包围云周西村,极其残暴地公开杀害了7 位村干部和共产党员。
年仅15 周岁的文水县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中共预备党员刘胡兰,拒绝了敌人的劝降。阎军连长下令当着群众和刘胡兰的面,用铡刀先将6位村干部一一铡死,企图震慑群众。铡刀旁只剩下刘胡兰一人,铡刀底座已被鲜血染红。一些村民不忍再看,偷偷背过身去。
这时,阎军连长再次审问刘胡兰:“你是不是共产党员?”她回答:“是!”
“你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她说:“共产党是为老百姓的!”
“今后是否还给共产党办事?”“只要活着,当然干到底。”
面对如此坚定的对手,阎军连长给出最后的条件是,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军办事,就不杀你。刘胡兰回答:“那是办不到的事!”
“你真的愿意死?”“死有什么可怕!”
这是新华社驻吕梁记者在解放军护卫下,赶到文水县采访当地干部群众得到的信息,《晋绥日报》刊载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真实场景。报纸当天配发评论:“对刘胡兰同志的英勇牺牲,我们表示无限的沉痛,并向她致布尔塞维克的崇高敬意!”文章说:“刘胡兰同志之慷慨就义,这表示了中国人民的空前觉悟,同时表明了中国人民的公敌——残民卖国的蒋匪反动派,即使用血腥残暴的手段,也无法挽救其日益垂死的独裁统治。中国人民,有无数像刘胡兰同志一样的优秀儿女,他们有坚定不移的无产阶级立场,他们为祖国独立和人民的自由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正以自己的英勇精神、坚定意志、牺牲决心,为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争取祖国的独立、和平、民主而奋斗。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一定要胜利与成功的,因此他们到了任何紧急危难的时候,在任何凶恶的敌人面前,绝不会为威胁所屈,为诱骗所惑,而是视死如归。像刘胡兰同志,正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英雄中的一位英雄,她也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同志的最好的榜样与楷范。我们要向她学习,我们要为她复仇!”这篇评论高度概括并充分肯定了刘胡兰烈士的生命价值和牺牲精神,义理充沛,一气呵成。
随后,处于转战状态下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临时刊,也报道了刘胡兰的事迹。就义前,她的双手被捆绑着,为了避免敌人用机枪扫射乡亲们,她自己躺倒在铡刀下,大声说:“杀不杀由你们,我再活十七岁也是这个样子。”
刘胡兰的镇定从容、大义凛然,震慑了敌人,感动了群众。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发了新华社文稿,把刘胡兰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大半个中国。1947年3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转战陕北途中,听取任弼时汇报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深为感动,为之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该题词送达文水县后,因战事环境,不慎遗失。1956年12月,共青团山西省委为纪念刘胡兰牺牲十周年,请示毛泽东同志为烈士重新题词。1957年1月9日,毛泽东同志再次题词,并于1月12日送到云周西村烈士纪念馆,同时在《人民日报》发表。
毛泽东同志第一次题词后,1947年4月,中共吕梁地委组织人员收集整理有关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编印成册,作为学习材料,号召全体党员学习刘胡兰的革命精神,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英勇奋斗。晋绥军区政治部所属战斗剧社,此时已化整为零,改制为土改宣传队。他们受命抽调人员在武装战士保护下,赶赴云周西村调查了解情况。一周后,由魏风执笔,创作五幕话剧《刘胡兰》,并迅速排练演出。随后,战斗剧社又组织编创歌剧《刘胡兰》。剧社在山西吉县农村排练,有很多老乡赶来围观,当排练到刘胡兰被杀害这场戏时,围观人群中就有人掉下了眼泪。正式演出后,台下观众义愤填膺、摩拳擦掌,战士们不停地高呼:“为刘胡兰报仇!”扮演阎军连长“大胡子”的严寄洲险些被打死在舞台上。“演出时,我演的大胡子连长气急败坏,狗急跳墙,要用铡草的铡刀铡死刘胡兰,戏演到这里,台下一个战士气极了,忘了是看戏,把子弹推上膛瞄准我就要射击,幸好被身旁的班长发现,阻止了一场流血事件的发生。”为了保证演员的安全,此后每次演出前主办方都告诫观看的战士们,务必检查一下枪中是否有子弹,以免发生意外。
贺龙同志对战斗剧社演职人员说,刘胡兰是“中国的卓娅”,剧社一定要编好演好她。
时任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彭德怀,平时很少看戏,慕名看完整场歌剧《刘胡兰》后,多次为之流泪。次日散步时,他把几位主创人员叫过去说:“昨晚这个戏很好,就是要排这种鼓舞战士士气、增加战斗力的好戏,这就是文艺工作者对解放战争最大的贡献。”
1949年7月,战斗剧社到北平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演出歌剧《刘胡兰》,获得观众好评的同时,引发关于“如何处理英雄就义的情节”的讨论。艾芜、何其芳、王朝闻等都发表了意见。讨论促进了王朝闻对于雕塑英雄形象的造型艺术思考。恰逢中国革命博物馆征求雕塑刘胡兰烈士纪念像,王朝闻欣然同意了。
1951年暑假期间,王朝闻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完成了刘胡兰雕塑草稿,送有关方面审阅肯定后,用几个月时间专心创作,顺利完成一尊真人尺寸的圆雕作品《刘胡兰》。该作品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时,受到观众普遍认可。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在雕塑前凝视良久,说:“难为雕塑的同志,胡兰子没有一张照片,还能塑得这么像。”
陪同参观的云周西村村支书连声称赞:“沾!沾!”
刘胡兰的艺术形象,从舞台上由演员塑造,到雕塑作品屹立在眼前,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了革命英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飒爽英姿的劳动健美新时尚
刘胡兰生前没有留下照片,王朝闻没有见识过生活中的刘胡兰。那么,艺术家是如何雕塑出栩栩如生的人民英雄形象?其关键要素有三:八路军女战士吕光的模特形象、延安革命队伍的劳动健美新时尚,以及艺术家的人民性审美理想。
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具象人物雕塑需要模特参与。王朝闻雕塑刘胡兰所使用的模特,是十年前在延安鲁艺未完成的八路军女战士吕光形象的模样稿本。
1940年12月,活跃在晋西抗日根据地的七月剧团(1942年11月更名为“七月剧社”),经组织安排集体到延安鲁艺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简称“部干班”)学习,稍后更名为“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艺术学校”(简称“部艺”),为期一年。七月剧团的演员大部分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历经长途跋涉,穿越敌人封锁线,深入农村兵营演出,过着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来到延安鲁艺,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他们学习政治、文化和艺术,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整天叽叽喳喳,飞来飞去,招人喜爱。“他(她)们热情奔放,生龙活虎,充满了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也感动了在‘部艺’教课的美术老师,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灵感。著名美术家王朝闻、钟敬之就兴致勃勃地想塑造一两座男女小八路战士的胸像,表现出充满战斗精神的少年革命战士的活泼可爱形象。经过‘部艺’校领导同意,便选定‘七月’的吕光(女)、卜庆升(男)作为小八路的模特儿。”经过20 多天的精心制作,钟敬之雕塑的男小八路胸像完成,在1941年边区美术展览会上受到好评。
钟敬之回忆雕塑《小八路》的经历时说:“有一次,我去对面山上‘部队艺术学校’给学生讲课,偶然看到学生中有位‘前线剧团’的小同志,正是我想象中的一个八路军小战士的形象。我非常喜爱他,就和学校商量,要求他能每天来工场半天为我作塑像的模特儿,可惜现在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了。”这位男生就是卜庆升,“工场”是指位于西山的鲁艺美术工场,是鲁艺美术系师生们的创作室和研究室。实际上,当时与卜庆升每天从东山到西山美术工场当模特儿的还有一位女生吕光。
在鲁艺西山美术工场窑洞前,左起:华君武、许珂、江丰、钟敬之
吕光,原名吕友兰,1928年生,12 岁参加八路军,成为七月剧团的小演员。她是山西汾阳人,家乡毗邻文水县。1941年春夏时节,她在延安“部艺”学习期间,正是豆蔻年华。她中等身材,健美匀称,惠中秀外,面色红润,纯朴明净,像黄土地上一朵含苞待放的山丹丹。她被选为小女八路的典型代表,为王朝闻担任模特儿。雕塑工作完成一大半,中途出现变数。“小女八路的胸像因王朝闻另有雕塑领袖人物胸像的重要任务,忙不过来,虽泥雕已经完成,但未能脱出石膏像。”这件雕塑艺术作品虽然没有最终完成,但王朝闻已经完成形象采集、特征定型、泥塑草稿、修改定稿等主体工作,只是欠缺石膏出样和抛光打磨。晚年吕光谈到此事,没有任何遗憾,而是心怀感激,很自豪自己的青少年形象为十年后艺术家雕塑英雄刘胡兰发挥了作用。
鲁艺西山美术工场的师生们正在翻制石膏雕塑
生在晋西黄土地,长在抗战烽火中,作为吕梁山的儿女,吕光12岁就穿上八路军的灰色制服,跟随七月剧团穿行在晋绥抗日根据地。“行军演出途中,我们吃了老百姓的千家饭。所有晋绥边区的乡亲们都欢迎我们,演出后等在后台口,拉着我们这些半大孩子的手,喜滋滋地端详着,邀我们上家里去说话,做好吃的。可是,我们也是有纪律的呀!只能到安排派饭的老乡家吃饭。这份火热的感情,一辈子都是温暖的。”有时在战壕里为八路军战士演出,战士们是一批一批轮流来看,前方就是枪炮声。有时台下挤满了观众,王震、陈赓等同志来迟了就站在台口幕布边,笑着说:“我给你们站岗!”
皎洁的面容、聪颖的天资、诚恳的态度、勤奋的手脚,吕光很快就成为剧团里的女一号。在延安革命队伍的熔炉里,吕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劳动、出操、演出活动,理想更加坚定,演艺更加精湛,体态也变得更加出挑。经过革命队伍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的生活锻炼,以及“生产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的劳动磨炼,使不爱红装爱武装、飒爽英姿的劳动健美成为一种新时尚。
在延安学习培训一年多期满后,七月剧团返回晋绥根据地,继续流动着为工农兵群众演出。1948年12月,刘胡兰牺牲近两周年之际,七月剧社从战斗剧社拿到歌剧《刘胡兰》剧本,安排吕光扮演刘胡兰,突击排练,4 个月连续演出40 多场次。除了行军转场,几乎隔几天演一场,有时数日连演。每当演到刘胡兰慷慨就义的场景,吕光就用山西梆子戏的功底引吭高歌,歌声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压倒了阎军连长刽子手的嚣张气焰,控制了全舞台,点燃了全剧场的情绪。台下战士们群情激昂,义愤填膺,齐声高呼口号:“打到归绥去,解放全绥远,为刘胡兰烈士报仇!”“打倒国民党,解放全中国!”“口号声,枪把撞击声,跺脚声,此起彼伏,观众席间似开了的锅,台上台下情绪之高昂,气氛之热烈,达到了高潮,真是一场生动的战前动员。”一个剧本,多个剧团演出,传颂的都是刘胡兰烈士的革命精神。
王朝闻没有看过吕光演出的《刘胡兰》,他巧借吕光作为刘胡兰雕塑的形象原型,偶然中有其必然。因为吕光和刘胡兰都是吕梁人,年龄相仿,经历相近,体态相似,最重要的是灌注全身的精神气概和生命气息是相通的。
王朝闻雕塑的人民性审美特征
延安时期从事雕塑创作的艺术家,只有鲁艺美术系的几位老师。他们因时因地制宜,当从学校所在地桥儿沟后沟一座陶瓷厂发现有黑泥,经过试验可以用做雕塑材料时,便开始在鲁艺美术工场开展雕塑创作。王朝闻是仅有的几位雕塑艺术创作者之一,在其不多的雕塑艺术创作中,却能成就《鲁迅像》《毛泽东像》《刘胡兰》等艺术经典,充分表现了延安文艺的人民性审美特征。
1941年是王朝闻创作雕塑作品最多的一年,先后完成浮雕《鲁迅像》《毛泽东像》《斯大林像》,以及雕塑《梁振宇像》《毛之江像》《朱德像》《史琳像》等,还有雕塑未成品如《小女八路像》等。“在延安,我仍然在为雕刻打基础而着重于素描的基本练习,几乎每天都到处画速写。有时,眼睛累得把一根树干看成两根树干。”他曾经受命三天三夜主持集体创作两米高的斯大林浮雕。“当‘石膏像’抬走了,这时我才感到累,累得躺倒在条凳上起不来。想睡,却已睡不着。”尽管这些作品有成功之作,也有不成功之作,但他深深沉浸在一种“忘我”的创作愉悦状态。“只有经过困难,才更觉得工作的愉快。”
1935年,王朝闻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学习(姚继勋 摄)
暂时搁置小女八路创作,是因他受命为新建的中央党校大礼堂创作浮雕《毛泽东像》。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党组织对他雕塑艺术的莫大信任。
王朝闻(1909—2004),四川合江人,父亲曾经留学日本,担任川汉铁路工程师。3 岁时父亲病逝,家道中衰,他接触了底层社会。从中学时代开始,他在泸县、成都、上海求学,接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从事学生爱国运动,先后四次被当局政府拘捕。“对丑恶的社会现象强烈的不满,所以很容易接受进步同学的鼓励去参加反对现状的进步活动。”1932年2月,他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高中部雕塑系三年级,随后转入雕塑系本科,深得刘开渠赏识。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参加浙江省抗敌后援会流动剧团,辗转浙赣皖湘鄂等地,从事抗日宣传工作。他亲身感受着国民党“白色恐怖”不断侵入艺术殿堂,目睹同学中仅仅因为阅读苏联小说就被逮捕,胡以撰(胡一川)、力群参加“一八艺社”活动也被逮捕等情景。他听东北流亡学生讲述日寇暴行,深深感受到不仅东北、华北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华东乃至大半个中国都将放不下学生的书桌了。他也曾迷恋西方现代派艺术中的某些形式美,欣赏其大胆构图与活泼色彩,但眼前的现实使他转向鲁迅先生所倡导的左翼大众文艺,志在用艺术参与社会革命,推动民族解放。为此,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他回成都在刘开渠雕塑工作室工作,创作泥塑作品《汪精卫与陈璧君跪像》,参照杭州秦桧夫妇跪像,痛斥汪精卫组建汉奸伪政权。汪精卫形象有照片依据,陈璧君没有照片,其身体造型有南虹艺术专科学校女生愿意当跪姿模特,其面貌设计为以手掩面,手指稍稍分开让眼光往外窥视,借以表现人物狡诈的性格特征。作品在少城公园成都民众教育馆展出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观众吐吐沫,扔果皮,尽情发泄对汉奸卖国贼的憎恨之情。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为此向国民党当局提议,希望把这座泥塑作品翻制成铁像,永久展示,警醒世人,得到的是敷衍推诿了事。1940年12月,经党组织安排,王朝闻从成都经重庆,再折返成都到西安,再到延安。
1941年,王朝闻创作的浮雕《毛泽东像》《鲁迅像》
在延安这片自由的艺术天地里,王朝闻尽情地工作着。1941年4月,为纪念鲁艺成立三周年,他凭着自己在上海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有过一面之缘,感念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艺精神,参照上海版《鲁迅全集》中的照片形象,创作浮雕《鲁迅像》。静穆的表情、犀利的眼神、生动的嘴角、起伏的肌理,消瘦而带有倦容的面庞上,流露着悲悯中坚持韧性战斗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在众多塑造鲁迅艺术形象的作品中,王朝闻的正面浮雕鲁迅像,生动表现了鲁迅精神性格的审美特征,别具一格,成为经典。
1941年8月,为配合即将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重新修建装饰。王朝闻受命为大礼堂正门上端创作一幅毛泽东头像浮雕,悬挂在“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上方,寓意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王朝闻首先确定毛泽东同志作为思想家的形象定位,然后选择年纪在50 岁左右的面貌特征。鉴于现有照片没有任何一张可以直接承载这些内容,王朝闻大胆构思采用人物侧面浮雕,并且聚焦眉心一点。“于是下了决心,稍稍缩小照片中固有的双眉之间和眉眼之间的距离,着重表现出一种似在思索而不是观察外界的眼神。”这样,收无限于有限,藏光芒于思想,让观众“可以由点到面地联想到许多间接的存在,使造型的局限性显示一定的优越性”。毛泽东浮雕侧面头像以思想家这一点,去艺术地折射出毛泽东同志作为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所具有的远见与卓识、深思与明敏、多谋与善断、刚毅与平易等丰富深厚的性格特征。这是艺术辩证法,被王朝闻激活了。
1941年,王朝闻在鲁艺进行雕塑写生(吴本立 摄)
作品小样创作完成后,由鲁艺美术工场工作团队将其放大为直径2 米的圆形浮雕石膏像,镶嵌在中央党校正门最上方。施工吊装时,初次安装角度偏上,雕像的目光有些仰视,现场围观的党校学员喊道:“我们的毛主席不是这样子的。”王朝闻听得心中一怔,赶紧查找原因。当他指挥吊装工人调整雕像角度,摆成雕像眼光平视效果,学员们又喊:“这还差不多。”这个施工细节,让王朝闻深刻感受到雕塑艺术的人民性审美特征。
1951年在塑造英雄《刘胡兰》形象时,王朝闻追求的同样是艺术的人民性审美特征。
刘胡兰牺牲时实际年龄只有15 周岁,一个花样年华的青春少女形象。艺术家选择烈士走向铡刀的那一时刻,聚焦历史事件发展临近高潮的那一瞬间。历史现场的刘胡兰是双手被捆绑着的,王朝闻“下决心取消掉原稿上的绑绳,因为艺术的表现不需要机械地服从生活细节的真实。如果将双手绑在背后,不利于从形象上表现英雄的精神气质”。人物整体造型是从一件青铜器爵得到启发,侧身昂然站立,英姿飒爽,大义凛然。体态面貌特征,是借用延安时期那件未完成的小女八路形象,她们之间有太多的相似点。晋西农村少女的质朴纯净、延安时期革命女性的劳动健美,是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精神品质。“她的头部稍稍昂起,眼眉微蹙怒视前方,迈步行进的双腿、轻轻飘动的短发与衣纹,表现出少年英雄走向铡刀的顷刻。握拳的双臂置于体侧略向后方发力,不仅暗示了绑绳,而且强调了人物的坚定信念。通观作品的整体形象,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气概给人以震撼。”这种造型艺术的震撼力量,开创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劳动健美新时尚。
随后,在将该作品放大安放在刘胡兰纪念馆和烈士陵园过程中,王朝闻一再强调要注意人物面部表情处理,不能用城市女性的娇美来淡化或弱化刘胡兰柔中见刚的精神气质。
从《刘胡兰》雕塑到第三套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源自延安时期艺术创作的劳动审美观,形成了中国现代艺术的人民性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艺术经典。
注释:
[1]《十七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赴义》,《晋绥日报》1947年2月6日。报道中“十七岁”指虚岁。
[2]《向刘胡兰同志致敬》,《晋绥日报》1947年2月6日。
[3]《十七岁女共产党员,刘湖(胡)兰慷慨就义》,《解放日报》临时刊1947年2月9日。报道中“十七岁”指虚岁。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77 页。
[5]严寄洲:《往事如烟——严寄洲自传》,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50 页。
[6]参见孟红:《追记刘胡兰前身后事》,《党史文汇》2018年第4 期。
[7][16][19][20]简平:《王朝闻传》,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 页,第18 页,第103 页,第103 页。
[8][10][12]冯松主编:《战地红花七月开——七月剧社历史纪实》,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第49 页,第49页,第141 页。
[9]钟敬之:《记鲁艺美术工场》,孙新元、尚德周编:《延安岁月——延安时期革命美术活动回忆录》,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417 页。
[11]冯松、吕光接受朱鸿召采访记录,2002年5月14日,北京德胜门外。
[13][14][15]王朝闻:《一片冰心在玉壶》,孙新元、尚德周编:《延安岁月——延安时期革命美术活动回忆录》,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24 页,第25 页,第25 页。
[17][18]王朝闻:《我为毛泽东塑像》,《文汇报》1992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