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旧与破旧”到“改良与复古”
2022-05-25马晓娟
马晓娟
摘 要 明末清初史家黄宗羲所著的《明夷待访录》以其强有力的专制主义批判精神与鲜明的民主思想色彩而备受瞩目。但他的这些思想背后,却又隐含着一种矛盾的心理,进而使得他的很多社会治理思想显得颇具理想化与复古性,不具现实性。其中折射出他从“怀旧与破旧”到“改良与复古”的思想轨迹。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显示出黄宗羲思想意识里,既有反映时代变化的反专制民主意识,也有封建传统儒家正宗思想。而这正是其所处传统与现实相纠结的时代反映。
关键词 《明夷待访录》 崇祯 专制 忠君 改良
明末清初史家黄宗羲所著的《明夷待访录》[1](P1-47)是一部史论或者说政论著作,以其强有力的专制主义批判精神与鲜明的民主思想色彩而备受瞩目。该书篇幅虽小,但对中国古代,特别是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等均有论及。学人对其多有研究,尤其是政论考察[2]颇为突出。但是仔细研磨探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之全文,他的批判精神与民主思想背后,却又隐含着一种矛盾的心理,进而使得他的很多社会治理思想显得颇具理想化与复古性,不具有现实性。而这一矛盾心理在前人研究中揭示过少,或者说考察略显单薄。正基于此,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书中反映的内容与思想作了某些新的解读,以期与同仁共同探讨。
一、怀旧与破旧
这里的“旧”毫无疑问指的是“有明”或者说明朝,那么黄宗羲的“怀旧”与“破旧”在书中是怎样体现的呢?兹就从明朝崇祯皇帝说起。书中所提皇帝不多,有关崇祯皇帝的述评却最多。黄宗羲笔下的崇祯皇帝有似于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一个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黄宗羲对崇祯皇帝的看法亦如鲁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然,就全书内容来说,这一看法还不止适于崇祯皇帝个人而已,其意味深长。鲁迅的“哀”既有对孔乙己遭遇的哀怜与同情,又有对孔氏仁爱之心的赞许;“怒”则是对孔乙己僵化、守旧思想的批驳与反对。黄宗羲的“哀”与“怒” 也有类似意境。
在黄宗羲看来,崇祯皇帝的死亡意味着有明一代走向终结。他在《明夷待访录》中对这位皇帝表现出深切的哀怜与同情,与此同时又夹杂着复杂的怨怒之气。在这种心情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鄙意主要有这样三点。
第一,就崇祯皇帝本人而言,黄宗羲认为他是有明封建专制制度下的牺牲品。在这一点上,黄宗羲对崇祯皇帝是抱有哀怜与同情的。具体而言,黄氏对这位皇帝的生不逢时,表现出了种种“哀其不幸”之情怀。一如本书《原君》篇言:“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即崇祯皇帝)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3](P3)哀怜之情溢于言表。亦如该书《建都》篇云:“当李贼之围京城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一时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达,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1](P20)比这些表达更激烈、更显著的言辞,还如此书《奄宦上》篇曰:“以毅宗之哲王,始而疑之,终不能舍之,卒之临死而不能与廷臣一见,其祸未有若是之烈也!”[1](P44)“哀其不幸”之情可见一斑。当然,黄宗羲“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深刻而强烈表达了他的“怒其不争”之愤。这又是为何呢?那是因为当崇祯皇帝在治国有些方面可以有所为的时候,他“不为”。对此黄氏表现出非常的不满,如该书《财计二》篇云:“毅宗言利之臣,不详其行坏之始末,徒见尺楮张纸居然可当金银,但讲造之之法,不讲行之之法。官无本钱,民何以信!故其时言可行者,犹见弹而求炙也。”[1](P40)这是国计民生方面的。军事方面的,如《兵制二》篇之议:“毅宗轻武而不重武者也……是故与毅宗从死者,皆文臣也。”[1](P33)黄宗羲笔中的崇祯皇帝是这样的,那么崇祯皇帝又代表了谁呢?
第二,崇祯身为有明皇帝,毫无疑问,在黄氏眼中他代表了明朝。黄宗羲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即他生活于明清之际。很显然,他的心是根植于明朝的。通过全书考察,在显隐之中能够感受到黄宗羲对崇祯皇帝的“哀”与“怒”实也饱含着对有明的“哀”与“怒”。他在“哀”有明灭亡的“不幸”,同时又在“怒”有明的“不争”。涉及职权方面的,如《置相》篇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1](P8)关乎经济方面的,如《财计二》篇云:“有明宝钞库,不过倒收旧钞,凡称提之法俱置不讲,何怪乎其终不行也!”[1](P40)关于人才选拔方面的,如《取士上》篇曰:“取士之弊,至今日制科而极矣。”[1](P14)因此,他对有明表在达深深留恋的同时,又痛斥有明的种种专制罪恶。然其反清复明的思想却一直是在欲火中烧。明清之际,他的反清行动是最好的明证,而书中将李自成评断为“李贼”也是绝好的说明。《待访录》中不少议论都是在指桑骂槐,换言之,中心矛头并非是“明”,而指“清”,正如全祖望在本书跋中所说:“原本不止于此,以多嫌讳弗尽出。”[4](P1390)可见该书在“怒”有明“不争”的同时,也在痛斥有清。从书中可知,黄宗羲对明朝与国家、天下是有区别的,但他的民族思想又常将其合二为一。明清之际学者中,这种思想往往有之,他们身虽已不为“亡国”之人,而心为之。顾炎武所言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5]实指此意。他们往往认为有明的灭亡是国家天下的灭亡,而仅非明王朝的灭亡。黄宗羲身为当时之人,也免不了有这种思想。反清复明,实际是要复国,正像《顾宁人[6]书》中所言:“读之(即《明夷待访录》)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7](P1)在《待访录》序言中黄宗羲本人也说:“余常疑孟子一治一乱之言,何三代而下之有乱无治也?乃观胡翰所谓十二运者,起周敬王甲子以至于今,皆在一乱之运。向后二十年交入‘大壮’,始得一治,则三代之盛犹未绝望也……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見访,或庶几焉;岂因‘夷之初旦,明而未融’,遂秘其言也!”[4](P1)从中可见黄氏之心愿。那么有明又代表谁呢?一种制度,即封建制度。
第三,黄宗羲在封建制度下成长,这种制度是他生长的土壤。他所吸收的任何营养与糟粕都离不开他所根植的这块土壤。他对这种制度有着深情的依恋,一如本书自序所言:因“未绝望”所以“前年壬寅夏,条具为治大法,未卒数章,遇火而止。今年自蓝水返于故居,整理残帙……冬十月,雨窗削笔”[4](P1)。这种救亡图治的精神即是他的“哀”怜之情,可见用心良苦。而他反对的也只是这种制度里他认为不好的,或者说“怒其不争”的东西,即专制——以公为私[8]。他指斥后世君主把天下作为“一人一姓的私有物”,从而大胆地抨击这种封建制度中的君主专制,从一定意义上说,表现出了较强的民主色彩与思想。在本书《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篇中都能看到一些激烈而又针锋相对的言辞。虽然有些说法不免以偏概全,但足可以反映这一点。
“先破后立”是古之学者讨论问题的一个主要模式,黄宗羲也不例外。
二、改良与复古
在以上“怀旧”与“破旧”的内容和思想之中,或者说之后就必然意味着要“立新”。对于黄氏,即是他的“改良与复古”理念。
兹首先来说一说他的社会“改良”思想。通过《待访录》来看,黄氏是要针贬时弊,总结有明灭亡的真正原因,从而得以救亡图存,变“不幸”为“有幸”,变“不争”为“有争”。他目睹了明代土地兼并和掠夺的严重后果,根据当时卫所屯田情况,倡议恢复井田制,将官田平分给农户,余田则“听福民之所占”;主张按田土等级,改赋银为实物进行征纳,以此来减轻百姓负担和保障国用的充足;同时,根据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还提出统一货币、工商皆本等主张。据此,黄宗羲被世人誉为“经世致用”史学家也是当之无愧的。若说本书的根本目标是反清复明,那么,从他所提出的这些主张与措施来看,其根本目的则在于一个“治”[9]字。既然要保留这种制度,那“治”的本身则是要改革与去除这种制度中他认为糟粕的专制东西,从而得以更好地维护这种制度,维持这种社会秩序。反映这一思想最大的体现就在于他对皇权的认识与“处理”问题。虽然,他云:“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但在《原君》篇,他从设君源头回顾或者说根源考虑,认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1](P2)而设君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一如其言:“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1](P3)是故,黄宗羲的反专制,最主要的是反对皇帝的集权,并不是取消皇权。正如《置相》篇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1](P8)因此,他在《待访录》中针对皇帝集权这一问题,他的建议是分权以及限制皇权,如《置相》篇曰:“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1](P8)在此篇中,他极力建议恢复宰相制度,如其言:“宰相设政事堂,使新进士主之,或用待诏者。唐张说为相,列五房于政事堂之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此其例也。四方上书言利弊者及待诏之人皆集焉,凡事无不得达。”[1](P9-10)很显然,他认为设置宰相与各级分权负责各类政事,可以行之有效地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在《学校》篇,他更是直言不讳地提出了限制皇权的建议,如其曰:今之“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1](P10)。这是他通过追本溯源古之学校设置目的来阐明其观点。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建议,直接涉及皇帝本身的,如他云:“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1](P12)可以看出,他认为学校不仅仅是教学育人机构,也是一个参政、议政的机构,会起到纠偏补正政务与限制皇权任意独断专行的作用。
從上述不难看出,他的反专制最主要思想就是反对皇帝集权,认为这是造成国家成为“一人一姓的私有物”之最主要原因,也是明朝灭亡的最主要祸源。这也可以说是他的民主改良思想之主要实质。梁启超曾言:“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即《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是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10](P18)清末改良派对此书的宣传及影响,亦足以说明黄宗羲具有改良思想,但并非革命思想。因为从本质上看,他并没有要求取消帝制与封建制度,只是对原有制度的修正而已,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对君权的限制。这种改良式的民主思想可以说是对明朝极度专制的反抗表现。当然,其背后也有着深层次的经济背景。黄氏所处时代,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进而表现出一些资本主义萌芽状态,他的“工商皆本”说,也即产生于此。同时,这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也更加激发了他的战斗精神,正如史家白寿彝所言: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史学,“是要消除封建君主专制的淫威,这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穷则思变’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曲折地反映了当时新生力量的要求。但这时新生力量究竟还微弱,还没有能冲破封建桎梏的能力”[11](P85)。黄氏根植的主要土壤是封建生产方式与封建专制制度,故他跳不出这个藩篱,就如同他所言的“三代之盛犹未绝望也……夷之初旦,明而未融”中所反映的一样。因此,他只可能立足于改良[12]。这也是时代使然。
其次,谈一谈他民主意识中的“复古”思想。为什么他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和进行改革的要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他的思想里却又多含有复古幻想的成分呢?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原因不难找到,主要是因为他没有或者说较少意识到,他一直所反对的这种封建制度的君主专制(或者说“本质”)——以公为私,是这种制度存在的根源,离开了这种专制,此种制度就会解体,或者说灭亡。黄氏托古改制展现的只是自己理想中以私为公的社会,若真要实现他理想中的社会,按他所提出的那些“治”的措施执行,足可完全革掉他想要保留的封建君主制度。细细品味《待访录》里的前后内容,不难发现作者有着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他对崇祯皇帝的“哀”与“怒”,对有明的“哀”与“怒”,对这种封建制度本身的“哀”与“怒”,其实都是这种矛盾心理的具体反映。因而,他想在保留、维持这种制度下“复古”,恢复宰相、方镇、井田制度等也只能是一种空想。但书中一些较为进步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及治理设想还是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后来他的这些思想对清末维新以及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起过重大的影响与作用[13],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现实与传统
当黄宗羲对崇祯皇帝、有明及这种封建制度“三位一体”式地表达“哀”时,或许我们对黄宗羲本人也有类似的感觉。“哀”的是他虽生不逢时,却能揭露、控斥这种制度的专制——以公为私,且能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这种“斗争与实践”精神值得赞扬。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他的骨子里既有反映现实新变化、新气象的民主思想理念,也含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儒家思想意念。如“忠君”思想,他对明朝末代崇祯皇帝的“怜惜”之情,对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贼”论,就是同一思想在对两种人物评判语调中的一个直接反映,换言之,“异曲同音”。进一步言之,李自成的揭竿而起推翻明朝就是以下犯上,不忠之行径。而以此为基调,在君、国、制度“三位一体”的理念中,必然也意味着,他根本无意于推翻旧体制,因为旧体制的推翻就是推翻君主,而推翻君主则意味着违背了传统儒家“忠君”之精神。且书中大量地涉及到了儒家经典的论述,更是展示出了其思想深处的“尊儒”原则。若本书序言:“冬十月,雨窗削笔,喟然而叹曰:昔王冕仿《周礼》,著书一卷,自谓‘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终不得少试以死。”[14](P1)《学校》篇中更是言及将儒家经典作为教学首要“原件”,如其云:“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其下有《五经》师,兵法、历算、医、射各有师,皆听学官自择。”[1](P11)《取士上》篇谈及考试时,同样把儒家经典作为考试首要内容,如其言:
唐进士试诗赋,明经试墨义。所谓墨义者,每经问义十道,五道全写疏,五道全写注。宋初试士,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其《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学究等,设科虽异,其墨义同也……余谓当复墨义古法,使为经义者全写《注疏》、《大全》、汉宋诸儒之说……[1](P14-15)
在《取士下》篇谈及科举之法四个场次的具体内容时,更是将儒家经典列入首场,第二场则是将后世儒学传承人著作,即宋明理学心学著述,排在其他诸子学之前,如其云:
科举之法:其考校仿朱子议:第一场《易》、《诗》、《书》为一科,子午年试之;《三礼》兼《大戴》为一科,卯年试之;《三传》为一枓,酉年试之。试义各二道,诸经皆兼《四书》义一道……第二场周、程、张、朱、陆六子为一科,孙、吴武经为一科,荀、董、扬、文中为一科,管、韩、老、庄为一科,分年各试一论[1](P17)。
第三场是历史学考试,即对著名历史典籍的考试。第四场是时务策。从以上这些考试具体内容与场次设计,即可明白无误地直面展示出黄宗羲的“尊儒”之精神。故而,在这种固有的深层意念支配下,他的批判专制言语,虽然显得魄力十足,甚至是大声疾呼,但与此同时而存在的“复古”主张,对反抗明朝压迫的农民起义领袖的鞭笞言语,以及对明末皇帝的怜悯之语,都从另一角度说明他只是意在“修复”或者说改良旧制度,而非革除它。传统儒家思想都不好吗?非也。儒家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积极有为的入世态度。上述黄宗羲批判崇祯皇帝身前的“无为”之行就是他这方面思想一个直接展示。而对于他个人而言,此书则正是他积极有为欲“治国、平天下”的一个直接证据。欲“治国、平天下”,首先得明白国、天下之问题、弊病所在,故本书所揭露的一系列问题,实际上就是他对此方面所做的总结。下一步,无疑就是要针对问题提出如何“治”与“平”的措施。是故,本书所谈到的,无论是“复古”的,还是现实性的“举措”提议与意见,就是为完成后者而做的总结。这种思想模式,在很多明清之际著名史学家著作里都有显示。若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经世致用思想相似的作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日知录》,王夫之的《读通监论》与《宋论》及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在其著作中各抒己见,但殊途同归,都是为后“王者起”以资为用。这些史学家犹如医生,不但描述了社会病症,而且力图揭示病因、病源,开出“良方”,力求标本兼治。但由于他们自身根植于封建社会中,故摆脱不了封建思想束缚。在意识上时常反映出超前与保守同时兼有。他们提出的治理方子中的一些或是太理想化,抑或只能治标不治本。这是现实与传统相纠结或相矛盾的时代反映。对此今人也不能苛求古人,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那么该如何解决此矛盾呢?办法或许就是在不断铲除腐土的同时,又加入新的营养土壤,最后让整个树林生长在这种新的土壤之中。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与后来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
四、结 语
孟子言:知人论世。但这个“世”不仅意味着“今”,还有“古”,即现实与传统。这就好像从生物学角度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有遗传父母的一面,猶如“古”;但作为新生体又有变异的一面,犹如“今”。遗传与变异存在一个有机体里,即“不变”与“变”或者说继承与发展是同时存在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认知历史著作时,若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既要从当时社会背景——“现实”去理解他的反专制民主思想,即“破旧”思想;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现实”背后的“传统”一面,由此去认知其“怀旧”意识。书为人作,人本身是一个矛盾体,不言而喻,书之解读也需要用“矛盾”视野。 (责编:张文娟)
From “Nostalgia and Dilapidation” to “Improvement and Restoration”
——Another Interpretation of Waiting for the Dawn
Ma Xiaojuan
Abstract Waiting for the Dawn written by Huang Zongxi, a historian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strong critical spirit on absolutism and distinct democratic thoughts. But these thoughts also imply a contradictory mentality, which makes many of his social governance ideas idealized, retro, and not realistic. It reflects his ideological track from “nostalgia and dilapidation” to “improvement and restoration”. Through the phenomenon, the essence is that there is not only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reflecting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but also the orthodox thoughts of feudal tradition in Huang Zongxi's thoughts, and this is precisely the reflection of the times in which the tradition and the reality are entangled.
Key words Waiting for the Dawn Emperor Chongzhen Absolutism Royalism Impro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