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讲座的发展方向初探
2022-05-25徐丹
徐丹
摘 要: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向来是教育大众这一核心使命的体现方式。近年来,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图书馆的讲座渐渐进入了不温不火的瓶颈期。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人需要去探索一些新的发展方向来引领讲座界的变革。常州市图书馆做出了“共享讲座”的尝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讲座 共享 创新
一、喜忧掺半的现状
踩着“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常州市图书馆的讲座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调整以满足不同层次听众的多样需求。主打讲座“龙城讲坛之人文常州系列”是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大众性、公益性的公共文化品牌,它立足于常州本土文化,向听众们宣讲富有常州特色的人文文化,如“常州人的乡愁——梨膏糖与小热昏”、“常州拜年礼节”等。除此之外,常州市图书馆自己打造的“常图讲座”以听众需求为第一标准,推出过不少生活服务类講座,以实用性见长,力求做到专业性与普及性的完美融合,以满足市民听众群体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如“春季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积极心态 健康人生”。另外,常州市图书馆还与社科联、农工党、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单位长期合作,定期推出相应的专题性讲座,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固定听众。
以疫情未影响的2019年为例,常州市图书馆举办的线下讲座数量达到了44场次,吸引人数6000千余人。社会反响良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听众群。总结来说,常州市图书馆的讲座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品牌,具有了固定的参加主体,兼具生活性和文化性、科普性的主题内容,在社会上有了一定认知度,收到了良好的宣传功效。
同时,讲座现状又面临着重重困难。重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传播面狭窄:受数字化、网络化的冲击,听众结构单一,年龄层次偏大,同时由于传统讲座时空的局限,无形有形中都失去了大量潜在的年轻化听众群,讲座的传播文化、促进全民阅读功能体现不明显;
2、交流性不强:传统讲座往往重“教授”而轻“交流”,听众在收听中遇到的问题并不能及时提出并得到答疑。纯粹“输出式”而缺乏互动性的讲座越来越难吸引年轻人的注意;
3、推广艰难:新兴书店的强力冲击导致图书馆讲座推广更为困难。如何满足更多元、更年轻化的读者需求,亟需创新出生命力充沛、可持续性强的讲座。
4、疫情压力下的困境:对于图书馆而言,后疫情时代,公众对于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选择会更加谨慎,人们会更加注重阅读推广活动的安全和品质。[]
城市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变化着,在内外交加的阻力下,公共图书馆的讲座改革迫在眉睫。图书馆人也在寻求新的变革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需要。
二、“共享讲座”的创新试探
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考验也足以激发出图书馆人更多的创造力去拓宽讲座空间。这种创新型的讲座,启发点是当下流行的“视屏直播”概念。同时,我们也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
(一)政策支持:在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科技在公共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推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我们要利用科技的创造力助力图书馆各方面的快速发展。这种科技感不应仅停留在过去的技术层面,而是大步跨入图书馆建设的政策、布局、规划中,如影随形地引导打造更具时代感的图书馆。在以服务读者为主要目的的讲座领域里,我们也该促进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更便捷广泛地传播知识,服务大众。
(二)技术支持:这几年,“网络直播”已经成为最火爆的互联网热词。相关行业数据显示,全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已超过200家。随着直播行业火爆发展,直播的技术水平也在水涨船高,进一步成熟巩固。同时,以广电总局为主的监管机构也在加强对网络直播的监管,促使直播行业的规范化、健康化运营,营造出更为健康有序的直播环境。
(三)听众基础:科技、通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熟练使用互联网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已经不局限于年轻群体,更多的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也逐渐熟悉了电脑、手机的使用。这也使得我们欲打造的直播式“共享讲座”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然,目前的条件还远远谈不上“成熟”,但是不妨碍我们在讲座的道路上做一些试探性的尝试。在2017年的2月,常州市图书馆首次实验性地尝试了将讲座进行网络直播,把讲座通过“掌上常州”App同步播放,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3800多人,是平时听众人数的20倍之多。在2018年4月的首届“常图之春”读书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常州市图书馆进一步实现了技术突破,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同步网络直播,近千人通过手机和电脑收看到本次读书节启动仪式。通过这两次成功的尝试,此后的2019、2020、2021、2022每一年常州市图书馆都会推出线上讲座这种模式,我们对于“共享讲座”模式的推广有了信心。对于成功的原因,笔者总结为三个关键词:科技感、共享性、交流性。连成一句话就是:通过科技手段,将知识共享,并且得到最大化的交流。[]
三、实践走出来的未来
“共享讲座”是常州市图书馆进行讲座创新所做的一种尝试,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方式等待被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向去寻找新的创新点:
(一)突破“斋讲”,提供组合讲座模式。
改变传统的“一人一话筒,一屋一群人”的斋讲模式,可以在空间上突破局限,例如利用网络平台、剧场、公共场所等。同时根据讲座主题,结合不同的模式,比如展览、阅读、游戏,增强互动体验。
(二)突破专家主讲模式,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支持。
过去的讲座都是某些领域专家或者是作出贡献的模范,导致讲座主讲人的选择范围狭窄。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也可以将话筒传递给最普通的市民,经过初步的演讲培训,来让更多人走上台来分享属于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奇思妙想。图书馆除了和机关单位,还可以与私营企业、社区家庭、个人合作,呈现“草根”型的活力讲座。
(三)为年轻人提供个性化选择,“订制”讲座。
未来的讲座面向主体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妨从现在起,去了解他们的兴趣内容和偏好方式,按照这些需求去订制一些讲座,从而为未来的讲座打好基础,挖掘潜在的听众群体。
四、结语
公益讲座应该是个有着“曲高和众”效果的公共图书馆核心业务。它不拒人千里,不高山流水,不应者寥寥,而是要把知识、信息、资源,以一种亲切平和的姿态传递到大众中去。作为图书馆人也要时刻有着传递知识、传播文化的使命感,带着一种文化人特有的激情去做出每一方寸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