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让语文课堂更有魅力

2022-05-25於红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多媒体素养

於红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文字的夯实,还要注重通过经典文化的学习,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教师要开展诵读教育,创新教学方法,增强阅读的趣味性、有效性,让语文课堂变得更有魅力。

一、趣味活动,培养识字能力

诵读能够促进学生经典文化营养的吸收。为提升诵读的效果,教师要通过开展趣味活动,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可以开展自主扫盲教学,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让他们从中找出生字词,并标出字音、字义。教师可以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并对抽取的学生进行评价,以调动学生的识字热情。教师还可以运用“选填比赛”等有趣的活动,或借助多媒体构建竞赛的情境,以促进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教师要为学生留出经典诵读的时间,让他们自主诵读经典文学作品,以促进他们对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到如诗如画的氛围中,以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还可以开辟“文学墙”板块,并定期更换内容,以促进学生对词句的积累。

二、诵读经典,促进语感积淀

熟读成诵的方法能培育学生的语感。教师应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作品,做到眼看、耳闻、心悟,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教师要对学生的诵读提供方法指导,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感,使学生在积累佳句的同时懂得作品的谋篇布局以及语言应用方法。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诵读情况,可以通过联想记诵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提示说出前半句或后半句,或以串联式的记诵方式,让学生记住所学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抓住作品中的关键内容,如景物、意象等,以降低记忆难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选择与内容相匹配的图片或视频,带领学生融入情境,引导他们解构文本,以形成独特印象,从而增强他们的记忆能力,并能内化为自身的语言素养。如在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出示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诗写了哪几种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诗中的“疏疏”“一径”“深”“未成阴”。学生通过诵读分析,可以感受到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的农村风光图。

三、品读经典,做到内外融合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将课内外相关的阅读内容结合起来,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要拓展思路,引领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并在导读案的引导下促进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能力,对他们提出课外阅读的任务,以提升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如在学习《雪梅》一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梅花》《卜算子·咏梅》等古诗词,让学生从多角度鉴赏文本,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四、借助经典,提升写作水平

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養,还要让他们在诵读中掌握迁移的方法,让经典内容为己所用。教师要加强课内鉴赏与课外阅读的融合,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为开展写作奠定基础。教师要借助经典的力量,引领学生参与课外阅读,为习作增色添彩。教师要指导学生感受经典作品的语言魅力与写作技巧,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仿写句子的方法,促进学生对经典语句的吸纳,对技巧方法的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学生通过仿写能够有效提升写作技巧,不断接受艺术的熏陶,实现从仿句子到仿技巧、仿意境的跨越,从而形成独立创作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诵读经典作品,丰富学生的素材资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拓展学生的思维,构建开放的学习空间,让语文教学变得富有张力。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多媒体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