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密度建筑设计策略在小学校园综合体设计中的应用

2022-05-24胡伟民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8期
关键词:用房庭院用地

胡伟民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310014)

1 引言

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增加建筑高度、加大建筑分布密度成为缓解土地资源紧缺局面的主要方法。教育用地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显得极为宝贵,需要合理应用。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适龄儿童就学需求大幅度提升,在设计小学校园综合体时,应充分考虑空间的利用需求,采取可行的策略,提高有限空间的利用水平,构成集学生学习、教师办公、师生活动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互联互通空间。

2 工程概况

浙江省平湖市实验小学启元校区新建工程位于平湖市池海路南、胜利路北、新华南路西、将园路东,工程按42班完全小学的标准建设,占地面积约41 401 m2,建筑总面积约33 500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2 900 m2、地下机动车车库建筑面积约10 600 m2。建设内容包括教学用房、行政办公楼、风雨操场、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地下机动车库、地面非机动车停放场地、食堂、配电房、传达室、道路、围墙、排水、绿化景观等其他配套设施等。

3 教学综合楼设计

将校园的功能空间有机整合至教学综合楼中。以校园的功能空间需求为准,划分整个大空间,形成以建筑群落、室外体育场地为主题的两大部分。整体来说,就是需构成综合性较强、空间联系较紧密的一体化校园环境[1]。

如图1所示,西侧高密度的建筑群落通过设置1个半封闭的院落、2个较封闭的庭院以及北面1个相对更通透的围合空间来丰富空间的变化,并形成符合江南地域特色的庭院空间。南面的半封闭院落最大,面向西面的梅园路,以沿南侧胜利路的报告厅和行政楼与北侧转向过的教学楼围合形成校园的主入口空间,外大内小呈欢迎之态。

图1 综合教学楼

2个较封闭的庭院由3幢转向过的教学功能空间用房和它们之间的连廊以及沿梅园路布置的实验楼围合而成,为学生提供活动与休息场所。北面较开敞的庭院空间则面向南面,是连接西面运动区和室内篮球场所的过渡空间;提高在主入口空间面对梅园路的建筑层数成为整个校园的制高点,同时可以容纳更多的建筑功能空间,节约室外的院落空间,并作为一个入口对景建筑,以强调主要出入口的空间。这些高出4层的空间全部供教师和行政办公使用,同时在局部做了退层,结合报告厅的绿化屋顶形成平面到垂直空间的绿化景观;6层的建筑增设电梯来解决垂直交通。

建筑功能空间中涵盖了多个细分的单元,将其中的大型活动单元调整至场地西侧集中式体量中,该空间其他要素在空间尺寸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例如,普通教室、公共教学用房等均存在空间尺度较小且形式颇为单一的特点。对此,在建筑形态设计时,采取具有连续性特征的线性布局方式,构建一条交通轴线,沿着该轴线将各细分空间串联于一体,以增强空间上的联系。学校方案设计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学校方案设计示意图

4 学校方案设计研究

4.1 建筑功能空间要素的整合与规划

本项目用地情况较为特殊,基地呈不规程形状且用地临街面较少,仅北侧约25 m长度范围贴临池海路,用地西侧贴临梅园路。西侧梅园路在靠近中段位置设置有公交车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项目主要出入口最合适的位置为西侧的梅园路,且应保证与南侧胜利路交叉口距离>80 m、与公交车站距离>15 m,而次入口开设在北侧池海路。

本项目用地东南角为已建建筑“金诺大厦”,为1栋高层办公楼,建筑最高点高度79.9 m,对其北侧的用地区域有较大的日照和视线干扰,因此,用地东北区域不适宜设置教学用房,把运动场区域设计在此范围内。用地西北侧为已建建筑污水泵站和垃圾转运站,对本地块有较大的噪声及环境影响,因此,教学用房不适宜与其相邻布置。项目用地南侧为主干道胜利路,虽然有20 m绿化带隔离,但也不适宣在南侧区域布置教学用房。因此,把教学用房布置在用地西侧的中心区域。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自身对日照、通风、噪声、视觉景观等条件的要求,将室外运动场布置在用地东北部区域,行政综合楼及报告厅布置在主入口南侧,一方面隔绝胜利路的噪声影响,另一方面方便对外联系。食堂及体艺馆布置在用地西北侧,并在此侧设立一段实墙隔离气味及噪声,减小北侧污水泵站及垃圾转运站对校园的影响,同时靠近次出入口及室外运动区,将教学用房布置在用地中心区域,保证主要教学用房的静谧环境,并使教学区与行政、后勤及运动区保持最佳的连接距离,便于师生活动。

校园整体风格致力于打造错落有致、简约流畅、庭院围绕的现代校园风格。在建筑形态上以时下建筑界最流行的流体建筑机理来打造各个单体建筑,强调流畅水平的线条和交接处的圆润过渡,建筑色彩提取自中国传统建筑的黑、白、灰和砖红色,以一种诗意的方式来表达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致敬,以时尚的方式来阐述文化的内涵;同时,贯穿校园的建筑外墙立体绿化为校园带来丰富的视觉景观感受。

4.2 建筑非功能空间要素的穿插规划

室内空间有限,考虑到此特点,在规划非功能空间要素时采取穿插设计的方法。具体考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2个维度的规划。

1)水平方向。以组为单位有序排列教室空间,并基于此在其中穿插合理的开放空间,此方式可兼容两类空间,打破空间氛围过于约束与呆板的僵局。

2)垂直方向。秉承着地下空间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大空间和疏散楼梯的综合应用构成采光庭院,以起到改善地下空间条件的作用(使其采光效果更佳)。依托于底层架空的室外空间,增强各类特定层高庭院的视觉关联,由此构成更加饱满、立体的庭院空间。室内不同层高的功能空间也要形成联系,对此巧妙应用到形式各异的门厅以及该区域内的一些垂直交通空间,在彼此间融入联系元素,以构成完整的空间,如图3所示。

图3 大空间和疏散楼梯的综合应用

4.3 空间的弹性设计

办公单元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两类办公空间,即日常休息室和会议室。相比之下,会议室空间的使用频率较低,若设计多个会议室容易出现空间浪费的情况。因此,在设计时应有所侧重。考虑到该特点,设置了可移动性隔墙,并将面积较大的会议室进行分隔,从而使其构成两间普通办公室,以满足教师的日常工作需求。

4.4 空间界面的柔化设计

在室内界面设计中,重点考虑非功能空间的开放性、灵活性要求,在条件允许时将其设置成开放式的环境,同时在与教学单元衔接时不采取隔断措施,而是使两者在空间上产生关联,以便打通空间,营造更加开敞的视觉体验。此外,在室内外界面的设计中,紧密关联邻近室外的空间与庭院空间,以可行的方法增强两者间的联系,达到空间最大化和视觉通透化的效果。例如,设置合适尺寸的幕墙,由该辅助装置打开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尽量减少实墙的使用量,以免出现空间被大量隔断的情况。在以巧妙的方法打通空间后,将室外自然景观“迁移”至室内,增添室内空间的生机,消除师生日常活动的沉闷感。

4.5 建筑基面立体设计

对地块周边的道路和已有建筑的理性分析形成了校园的布局,即西边建筑区、东边运动区,以避免东南角高层建筑对学校教学用房日照的影响。而西边集中布置整个校园的建筑群落,导致在该用地范围内高密度的布置情况,这里有几个原因,其一是对小学用房的层数限制,不能超过4层;其二是学校对于报告厅和风雨操场两个大空间的需求。

基于造价的原因,这2个空间不能置于底层而在其上部布置其他功能用房(避免大空间上布置小空间),但也不能布置在较高的楼层,会造成其下空间采光通风情况不好以及密集人员疏散不利,所以,报告厅和风雨操场均选择设在2层,报告厅下层做了部分架空层空间和一些录播会议等功能,风雨操场则设在食堂上部;这2个大空间建筑一个在建筑群落的最南面,一个在建筑群落的最北面,其间便是教学功能的用房。由于用地紧张,将综合实验楼东西向朝向沿梅园路设置,并将封闭外廊设在沿马路一侧,起到隔离噪声的作用。

按规划要求,学校机动车出入口设于北面池海路。为解决小学生的接送问题,利用地下车库在最北面的教学楼地下室设置家长接送空间,同时作为校园面对家长的一个宣传展示空间,在此空间北侧设置下沉庭院,并增设室外楼梯联系地下和地面;接送车辆不用在校园外停留等候造成城市交通堵塞,送学生的车辆从北面入口进入校园后直接进入地下车库,行至靠近地下庭院的空间将学生放下,迅速离开,学生则通过北面的教学楼楼梯或者室外楼梯进入各自的教室学习。接学生的车辆同样从北面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后,在指定车位停好,并在家长接送空间等候学生,在此期间也可以通过学校设在等候空间中的宣传窗阅读学校的宣传资料。

5 结语

由于城市的集约化发展,使城市中小学校用地紧缺与提高教育标准增加建设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以具体项目为实例,对高密度建筑设计策略在小学校园综合体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希望所提内容可为同仁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用房庭院用地
回到庭院
新经济视角下高校公有用房管理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斑鸠飞落的庭院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