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传播力度的影响机理分析
2022-05-24葛欣航
葛欣航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引 言
曾经震惊整个国际社会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已经过去了80余载。由于历史原因、意识形态、政治事件及当时国际背景所限,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研究及传播一直重视不够。在日本政府的暧昧态度以及日本右翼势力刻意歪曲侵华历史并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喧嚣声中,我国在一段时间内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不甚明朗,较长时间呈现出的是令人遗憾的“失语性遗忘”。早该进行的“铭记历史”的舆论宣传、“警示后人”的国际社会传播、“珍爱和平”的大众爱国主义教育及国内外传播等,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都没能很好地通过南京大屠杀这一震惊世界的历史惨案聚焦,相关南京大屠杀的国际社会关注、重视程度以及舆论影响也根本无法与二战同期发生的犹太大屠杀相提并论。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面对日本政治阶层的右翼势力不断前往靖国神社参拜昔日侵华战犯的挑衅,针对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书等一系列歪曲历史的卑劣行径,为还原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改变曾经不应该出现的“失语”与“遗忘”,加大南京大屠杀的国际社会传播力度,抢占国际话语权高地,中国政府、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与相关研究机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等人权斗士,日本退伍老兵、学者等正义人士开始努力恢复南京大屠杀史的历史记忆、加大南京大屠杀的舆论宣传及国际社会传播力度。
198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六朝古都南京建成并很快成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纪念馆,历史的主题在此得以固化和升华。
2014年起,我国政府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逐渐由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上升为人类记忆。
在这一重要历史进程中,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在还原历史真相、传承集体记忆、国际舆论构建、国际社会传播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剧作品传播力,尤其是在国际社会整体影响力不足仍然是整个南京大屠杀惨案国内外传播过程中的短板与瓶颈。在1987年以来我国制作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海外票房可查的只有《黄石的孩子》《拉贝日记》《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这四部,且这四部影片中全球票房最高的《南京!南京!》(票房10687316美元)其票房收入不足《辛德勒名单》(票房322139355美元)的三十分之一;若进一步考虑其上映年份(前者为2009年,后者为1993年)对货币通货膨胀率造成的影响,则两者票房收入差距更大。
那么,侵华日军14年无数战争暴行中最骇人听闻的反人类杀戮为何一直未被国际社会普遍知晓,当时已被西方媒体头版头条报道并让国际社会震惊的南京大屠杀为什么会出现传播力不足的情况?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未能在国内外引起共鸣和普遍好评的关键在哪里?到底是哪些因素阻碍了这一题材影视剧作品的国内外传播?学界研究者应该特别重视并加大研究力度。本文就是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内容分析法并借助Python程序,重点对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传播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梳理该题材影视作品国际社会传播力的影响因素,构建该题材影视作品的影响因素模型,为促进和优化该题材作品的国内外传播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结果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作为传播学研究中的经典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生过诸多定义。其中被学界广泛引用的是美国社会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在1952年所提出的:“内容分析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其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定量性的特征,是将研究内容或类目按照明确制定的规则和统一标准予以收集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类目和分析单元出现的频数进行计量,并用数字或图表的方式表述分析结果的一种方法。为进一步降低内容分析法实施过程中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影响,本文改变以往对研究材料进行人工编码的方法,转而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对研究资料做词频统计和主题挖掘处理,以期尽可能客观地展示资料本身所表达的意图。Python是一种开源的、解析性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由于其语法简洁清晰、可读性强,包含丰富的库功能,可以和其他高级语言很广泛地结合,且可运行在多种计算机平台和操作系统中,因此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的欢迎。
本文使用Python 3.0版本程序对从知网、SAGE等国内外多个文献数据库精心筛选的113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词统计,并调用LDA模型和词向量模型对研究内容模拟聚类,最终分析出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国内外传播力度的几大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模型。
(二)文本集合数据分析结果与影响因素模型
根据研究课题特点,本文通过关键词检索、文本筛选、文献补漏等步骤最终确定了113篇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相关研究文献作为本论文的内容分析数据基础。其中中文文献105篇,英文文献8篇,时间跨度从1988年至2021年,文献作者的学科背景包括传播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出国内外学者对于该问题研究的观点、内容和发展脉络。
本研究使用Python 3.0版本程序对文本集合进行分析。首先对文件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通过导入文献资料、分词并统计关键词词频后进行词云展示,再利用LDA主题模型抓取并归纳文献中关键信息生成文档主题、标注影响因素材料来源并统计参考点数量、构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最后再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通过软件生成的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研究文献词云图我们可以得知,在113篇文献组成的文本集合中,除了由于文献研究主题的一致而集中出现的“电影”“历史”“南京大屠杀”“中国”“日本”“南京”等关键词外,“叙事”“文化”“记忆”等词语被提及的频率也较高,这反映了在讨论该研究主题时,研究者们会对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手段与表现手法、其传播过程中涉及的不同文化背景、影片完成后对历史记忆与民族记忆的影响等方面重点讨论。另外,关于该类影视作品“艺术”与“历史”、“创作”与“真实”的平衡,国内作品与西方犹太人大屠杀题材作品的对比等方面的讨论也较受重视;在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个案分析中,最多被提及的是《拉贝日记》,这部影片也常被用来作为该题材影片的行业标准与其他影片进行比较。
上述步骤完成后,利用LDA主题模型对所有论文的内容进行主题提取,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推测并确定出文本集合中相关文献的研究重点。首先对每一篇文档,从主题分布中抽取一个主题;然后从上述被抽到的主题所对应的单词分布中抽取一个单词;接着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文档中的每一个单词,最终我们从文本集合中获取的所有文献资料的五个主题如下:
主题1,关于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讨论(主题词为:南京大屠杀、南京、历史、美国、研究、日本、日军、暴行、中国、他们、我们等)
主题2,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问题(主题词为:电影、影片、中国、南京、日本、观众、我们、导演、战争、艺术、自己、故事、真实、题材等)
主题3,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问题(主题词为:历史、叙事、记忆、南京大屠杀、影像、创伤、纪录片、民族、事件、作为、题材、大屠杀、进行、社会等)
主题4,抗日题材电视剧问题(主题词为:抗战、中国、电视剧、题材、创作、抗日、战争、拍摄、娱乐、时期、抗日战争、历史、胜利、新世纪等)
主题5,南京大屠杀影视作品对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文化、中国、传播、影视、国家、翻译、问题、发展、电影、研究、世界、传统、国际、全球化、实力等)
通过对主题词的梳理、分析与总结,可以归纳出文本集合中113篇论文聚焦的5个重点,这几个重点集中指向影响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传播力度的几大原因。
图1 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传播不力的影响因素模型
其中,南京大屠杀史实在国际上的被认知程度是该题材影视剧作品国内外传播情况的外部影响因素,影视作品本身的质量及其在国内外传播过程中的史实描述、实务态度和传播途径则直接影响着此类影视作品能否被广大国内外受众群体了解、看懂、接受、认可并产生共鸣,是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内部因素。
二、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传播力度不足的影响机理分析
通过使用Python程序对113篇文献资料进行的分词统计,对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传播不力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以及对各级影响因素的节点归纳,基本确定和厘清了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传播力度不足的具体原因及其相关逻辑关系,现对我国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传播力度不足的影响机理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一)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国际认知情况——特殊历史背景下南京大屠杀的“被遗忘”和“失语”
1.战时侵华日军和日本政府封锁消息、极力掩饰、虚假宣传等卑劣行径对南京大屠杀传播的影响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留守南京的西方新闻记者和国际友人的相关文字记录、影像资料以及日本随军记者的大量新闻报道被国际社会读取并震惊世界,但日本政府通过编造谎言、制造假象、散布谣言、虚假宣传等一系列手段尽全力掩盖其在南京的大屠杀暴行。侵华日军通过严密封锁、控制外国人的行踪,驱赶外国留守记者,阻止外国使节重返南京,禁止本国记者报道相关战况,销毁残害平民和战俘的证据,捣毁或控制城内报馆和通讯社,编造谎言控制舆情等手段千方百计地遏制南京大屠杀消息的传播。其在上海、南京等地频繁举行记者招待会,用虚假宣传误导媒体机构,宣称日本军队纪律严明,宣称南京城内一片祥和,一篇标题为“南京气氛和谐,形势进展喜人”的文章还刊登在1938年1月8日由日本人控制的上海《新生报》上。声称“皇军进城后,将刀剑入鞘,伸出仁爱之手检查和治愈病人,为饥饿者送上粮食,为生病者提供医疗服务”。这一系列举动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蒙蔽和误导了西方媒体和国际社会,阻碍了南京大屠杀消息国内外的广泛传播,也为掩盖侵华日军的反人类残酷暴行及国际社会传播“失语”与“遗忘”打好了基础。
2.战后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的极力隐瞒、刻意篡改和直接否认影响了南京大屠杀的国际传播
二战结束后,在美国的默许、怂恿、支持下,日本战犯的灵位被放进靖国神社祭拜,侵略战争的原始资料不断被隐匿或销毁,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在各种场合刻意回避南京大屠杀,为侵略行为和日军暴行寻找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开动宣传机器标榜日本是自由、民主、博爱和向往和平的国家,另一方面严控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物等媒介避免出现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内容。日本右翼极端势力更是直接否认侵华日军反人类暴行的存在,强调侵略中国只是“进出”,南京大屠杀只是部队军纪“偶然”失控。日本民众不敢面对也不愿相信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与杀戮真相,出于战败国的颜面和个人安全考虑,侵华日军回国老兵即使内心受到良心谴责也不愿承认自己参与南京大屠杀的经历。国民教育体系中,教科书不是将涉及日军强奸、杀戮等丑陋行为直接剔除,就是编造谎言,通过教科书审查制度进行选择性遗忘,刻意隐瞒南京大屠杀真相,其意图就是直接影响和阻断南京大屠杀暴行的传播。日本社会的很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鲜有人知道南京大屠杀,更谈不上了解大屠杀惨案真相。在张纯如英文版著作《暴行——南京大屠杀》出版前,南京大屠杀在国际社会话语空间里基本处于“失语”和“国际传播空白”状态。
3.美国操纵下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及其传播过程中的渐行性失语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侵华日军的缴械投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始重点考虑应对亚洲共产主义“威胁”并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东京审判时受害国提出的对日本天皇进行审判的要求被取消,整个审判对日本大部分战犯网开一面,众多犯有战争罪的日本高官不但没受到惩罚反而被委以重任,日本天皇和战时政府都在美国的操纵下逃脱了清算和惩处。在美国放弃清算日本战争罪行的阴险背景下,南京大屠杀的受害国中国和30万死难者没得到日本政府的任何赔偿甚至是道歉,而美国换取和获得了日本的归顺与忠诚,成为美国对峙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沿堡垒和马前卒。随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民党政府溃逃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头号敌人。冷战背景下,为应对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美日两国从敌人变成了战略盟友。美国不但在日本建立军事基地,扶持日本的经济发展,还不断对新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行政治上打压、经济上封锁、外交上孤立、文化上渗透,以达到摧毁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政治目的。南京大屠杀的国际传播因此也基本停滞并逐渐模糊,侵华日军14年反人类暴行中最黑暗的一页——南京大屠杀在国际社会渐行渐远,逐渐被遗忘。
本研究中,NLR和LMR在甲、乙型流感病毒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些炎症指标可以对患者病情和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这些指标在其他炎症密切相关的疾病的报道也比较多见,如慢性阻塞性肺病[10]、哮喘[11]、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诊断[12],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和预测都有一定的效果。
4.国内特殊的历史时期和背景导致南京大屠杀的“被遗忘”及传播失语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双方互设大使馆,开始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新纪元,南京大屠杀作为直接影响中日关系的历史事件可以理解地鲜少在官方主流叙事中提及。这也造成了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前这段时间里,我国官方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群体记忆与固化的必要性、南京大屠杀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南京大屠杀的国际社会传播话语权及其影响力等诸多方面都缺乏较为清晰的认识,作为政府喉舌的各类媒体针对南京大屠杀的传播集体“失语”。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也因不愿再提及那段痛彻骨髓的苦难史,以至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从公众视野中逐渐消失,话语权也不断丧失。南京大屠杀中侵华日军的杀戮和暴行很少再被国内民众提及,鲜有新闻媒体再报道和评判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也因不再清晰而逐渐“被遗忘”。这种群体记忆的丢失、学术研究的停摆、政治背景及处于冷战旋涡中的复杂国际关系所决定的“失语”和“被遗忘”基本阻断了南京大屠杀的国内外传播。
(二)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本身表达困境的影响
1.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作品的创作困境
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本身的表达困境是我国该题材影视作品难以走出国门或即使海外上映也反响平平的内部因素。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这部分因素被学界研究者们提到的频率最高,占全部编码的53.7%,超过一半的资料文献对此均有提及,可以说是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电影作品制作方面,主要的困境表现为影片叙事方式的处理、艺术与商业的抉择、影片的故事性和真实性之间难以平衡这三方面。无论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故事片《屠城血证》,还是从制作初始就极为注重海外影响力的张艺谋的作品《金陵十三钗》,都没能做到全方位兼顾与平衡。
以青年导演陆川的作品《南京!南京!》为例,该影片以普通日本士兵角川的视角为主,中国士兵、国际友人、普通民众及其他日本军人的视角为辅,通过角川在战争中的心灵异变直至最终精神崩溃自杀身亡呈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内观众对这一题材的接受习惯。影片于2009年在国内公映,票房收入1.6亿元,并在三年期间陆续获得“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第3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剧情片”“挪威奥斯陆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北美专业电影网站Cinema Without Borders十年最佳影片奖”“第37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第一名”等诸多国际奖项。从国际影响和传播效果来看,这无疑是当时已有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中较为成功的一例,然而无论是观众还是学者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都呈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
持正面评价的学者认为,影视作品是建立在史实基础上的再创作,由于影像本身就能反映出历史时代的本质与真实性,哪怕其并非严谨的历史记录,同样具有不可否定的史料价值。“把电影作为观念载体,让它成为‘见证’历史的工具时,电影的艺术魅力就丧失殆尽了。”因此,随着我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与电影产业的兴盛,为了让这一沉重的历史事件在世界范围内被更多观众所接受,让最骇人听闻的、最黑暗的历史被国际社会更快认知,作为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的《南京!南京!》就应该在展示侵华日军暴行的同时呈现出哪怕是日本军人人性的一面,电影文本作为描述黑暗和苦难的最好载体,应该从受害者、加害者和拯救者等多角度去全面表现南京大屠杀,和《辛德勒名单》一样,人性的普适性描述更应该逐渐成为大屠杀题材电影的主流叙事模式。因此,《南京!南京!》已经打破了以往类似题材电影常规的二元对立的模式化叙事方式,从不同视角呈现与反思这段历史,反映了新一代电影人努力从新的角度去深化和叙述历史的良苦用心,是一种难得的打破僵化的进步。从国际社会普遍认知和有利于该题材传播角度考虑,未来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就是需要“打破既有的意义固化的‘集体记忆’,开始接纳差异,甚至敌对视角的‘记忆’,允许记忆回归历史文本的多元真实”。
而反面观点则认为,《南京!南京!》这部影片对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处理有失妥当,导演试图以个人的良心发现去反思民族灾难和集体暴行失之偏颇,更不用说以日本士兵的视角作为故事叙述的主线会引入价值判断误解,使侵华日军残暴的“大屠杀”趋于“合理性”。因为影片表达视角与表现重心均在侵华日军身上,编导难以对日军“大屠杀是因为中国军人的抵抗”“中国伤兵混入了安全区”等荒谬的“强盗逻辑”展开批驳,客观上起到了为侵华日军的南京大屠杀脱罪的负面效果,电影的逻辑混乱和描述的偏差已经严重地伤害了中国观众。
可以说,南京大屠杀题材作为影视剧中的特殊主题,其记忆设置受到意识形态、文化权威、民族认同、时代变迁和受众需求五方面的共同影响,虽叙事角度可以多样,但需要被更为谨慎地对待。而一直存在于电影制作人与观众之间“创作”与“真实”、“历史传承”与“商业意图”、“民族主义”与“消费主义”的争论,更使得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自带其特有的创作困境,要找到创作者和国内外受众的平衡点并非易事。
对于电影作品中较为特殊的纪录片,则创作困境更为突出。
创作和拍摄取材的困难是:一方面,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基本诉求,因此纪录片拍摄者在素材选择时多采用大屠杀幸存者、日本侵华老兵的口述以及记录中国人被屠杀惨状的黑白照片;而另一方面,在史料素材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如何选取独特的视角展示这一沉重的历史悲剧从而呈现出与之前作品的差异化?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对于直接而残酷的史料展示是否有足够的承受力与理解力?甚至对幸存者的采访是否会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从而违背影片拍摄的初衷?这些都是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拍摄者在制作之前需要考虑的难点。
创作之外的困境是:2017年8月4日公映的侵华日军强征慰安妇的纪录片《二十二》票房过亿成为热点新闻,而票房过亿后,一部分“慰安妇”的子女公开向导演郭柯讨钱成为新闻中的奇闻。虽然这些人家中的“慰安妇”老人已经去世,在纪录片《二十二》中也没有上镜,但作为无端承受多年巨大的历史伤痛并还可能继续被嘲讽的历史伤痛主体,家属和子女对纪录片《二十二》的导演郭柯进行了公开声讨。理由就是该“纪录片是靠‘慰安妇’赚的钱,而我们没有分到钱,你怎么可以把票房盈利部分的10086003.95元捐给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把钱拿给别人花,为什么?”一个并非全无道理的慰安妇家属与子女的诉求,使身为侵华日军受害者的“我们”,和拍摄纪录片以及研究受害者的“别人”成为因战争和创伤塑造出的“对手”,也在不断提醒着题材相似的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的创作者和制作人要警惕创作之外的隐形困境。
2.部分抗战电视剧作品的戏谑和编造对传播的负面影响
由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特殊性和创作难度,目前类似《四十九日·祭》这种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寥寥无几,但抗日题材电视剧却在电视荧屏上争相涌现且拥有庞大的受众市场。据人民网资料统计,1949年到2004年期间,国产抗日题材影视剧作品总数为150余部,平均每年约3部;2005年,为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鼓励抗日题材影视剧作品的创作与播出,相关部门对该题材作品放宽审批审查环节,加上国家扶植力度的加大,当年有超过20部抗战剧立项;此后,在经济利益驱动和商业市场导向下,抗日题材电视剧被愈加大量生产,抗日剧项目在2012年猛增至70余部。不在少数的抗日题材电视剧为了收视率开始向娱乐化极致发展,题材五花八门,内容血腥暴力,人物痴男怨女,造型夸张失实。在国内外观众带着戏谑的眼光观看这些抗战题材剧,甚至嘲讽其为“神剧”“雷剧”时,抗日电视剧将历史艺术化为影像,引领后来人了解曾经屈辱、苦难与抗争的厚重岁月,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初衷被逐渐辜负。这不仅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严重影响了国人的历史价值观与民族认同感,更对这段严肃历史的国内外传播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2018年,日本人岩田宇伯甚至编写《中国抗日神剧读本:出乎意料的反日、爱国喜剧》,集结21部中国抗日“神剧”中令人啼笑皆非的桥段在日本出版,成为日本书店的畅销书籍。不敢想象,这些不实、夸张甚至低俗的“抗日神剧”会给日本右翼否认侵略事实、否认南京大屠杀提供多少佐证;更不敢想象,看惯了荧屏上仅靠花拳绣腿就能无伤击退侵略者桥段的青少年们,需要用多少血淋淋的真相才能让他们正视这段残酷的历史。
尼尔·波茨曼曾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提到“电视行业推波助澜地会使这个时代成为充满遗忘症患者的焦虑时代……在一个本身结构就是偏向图像和片段的媒介里,我们注定要丧失历史的视角”。但时代靠人造就,电视行业本身的特点并不是这些“抗日神剧”恣意娱乐化历史的借口。
(三)南京大屠杀影视作品海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问题
对所有影视剧作品来说,翻译是作品跨出国门、走向海外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在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文本中,提到南京大屠杀影视作品在海外传播中应注意翻译问题的比例超过14%,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
第一,要根据传播目的国的文化背景合理使用翻译语言,使当地观众更为清晰地了解影视作品内容。影视作品中添加字幕会让当地受众更快、更易、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在影视剧字幕翻译过程中,应化繁为简,让观众直接明了地了解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传播意图和表达主题。
第二,对于影片中出现的有特殊性的名词、事件、文化元素等,要联系前后情节语境选择可被影片传播目的国接受的翻译方式,即使同一语种也不应一概而论。
第三,翻译团队中最好吸收一些在传播目的国生活的华裔翻译者,尽量使用当地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并应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当地试验观众的反馈反复修改。若条件允许,最好在制作时即进行双语创作。
2.为填补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价值导向困境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是紧密的,反而常常会是对抗性的”。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要求中国的影视剧制作人和创作者必须选择海外市场观众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才能讲好中国故事,犹如用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皮,包经过精心调制的中国故事的馅,煮出被国际社会认可和喜爱的美味中国饺子。
在影视传播的研究和实际操作中,越来越多的学界研究者都赞同“文化差异中寻找共性点”的做法。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影视作品应该与时俱进,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的历史表现手法和审美价值也应被重新定位,作品创作应展现出新的历史观,新的风格、情节、人物及叙述,尤其针对国际社会认知,人性的真、善、美和西方世界通行的普适主义成为新时代南京大屠杀叙事的主导思想并无不妥。战争、屠杀、血腥和强暴可以弱化为故事的背景,平等、人性、英雄的力量等诸多元素可以成为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的主要表达语言。但在实际创作和国际社会传播过程中,面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上的民族悲剧,若想找到中国和海外观众都满意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平衡点就显得十分困难。比如经典影视作品《拉贝日记》就改变了中国电影一贯的以本民族立场为主的表现手法,把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被难民称为“活菩萨”的德国人拉贝设定为主角和贯穿整部影片的英雄,取代“主旋律”电影的中华民族英雄,担负起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国难民的重担。这个符合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德国人被西方电影市场接受和喜爱,在争取西方主流社会认知、传播南京大屠杀“话语”层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为了突出西方英雄的“高大全”,忽略本民族自身的能量与精神,把南京大屠杀中的中国平民、军人、青年女子等各个社会群体描绘成极度惊恐、瑟缩躲藏,只能“被救赎”的凄惨懦夫形象显然不够妥当。
再比如《南京!南京!》,影片既想展示一个民族近代史中最令人发指的血腥一页,又试图超越民族主义立场,通过一个侵华日军士兵人性的觉醒对战争进行反思,让观众跟随日本士兵的视角去了解和反思南京大屠杀,这种全新的、艰难的叙事探索,部分中国观众不认可是必然结果。而“就是奔着国际大奖去的”影片《金陵十三钗》,其导演张艺谋为使南京大屠杀题材被国际社会认可,充分利用了好莱坞影片特有的套路和叙事手法,极力展示“商女”群体及假神父等在战火中释放的普世人性光芒,试图发现并展示众多对立元素间的美学与政治的平衡点。但其中玉墨与约翰男欢女爱的画面、两位秦淮女子被日本鬼子强暴和杀害的场景却被众多学者与影评人批判,称其“试图用情色和视觉暴力吸引票房的功利动机过于明显”,已经不合时宜地“把大屠杀的教堂变成情场,把民族创伤记忆变成床上记忆,把政治叙事变成身体叙事,把血色战争变成桃色新闻,把重大苦难题材变成重要牟利工具,是严重的价值取向失误”。
3.海外市场营销困境
由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政治、外交及史实敏感性,此类题材影片的海外营销之路并不通畅。以我国1987年以来拍摄的9部南京大屠杀题材故事片为例,可以看出从较早的《南京1937》到后来的《金陵十三钗》,影片的导演、制作团队和政府相关部门一直都在积极探寻可行的海外传播之路。
早期如《黑太阳南京大屠杀》《南京1937》主要通过与海外制片公司、发行公司联合制作发行,借此打通影片走向海外市场的道路。这一做法可以说是国内电影制作人对于该题材电影海外传播的初步探索,虽有一定成效但其能够吸引到的市场多为合作方所在国家与地区,推动海外传播的效果非常有限。我国拍摄的主要南京大屠杀题材故事片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我国拍摄的主要南京大屠杀题材故事片基本情况一览
而2008年《黄石的孩子》、2009年《拉贝日记》、2011年《金陵十三钗》除中外联合制片外,还尽可能起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制片人、导演、好莱坞巨星以及在西方世界拥有高知名度的亚洲面孔,并以此作为影片宣传亮点。以《黄石的孩子》为例,这是一部由中国、澳大利亚、德国联合拍摄的影片,其幕后制作班底包括著名国际电影制片人和导演:有制作过《放牛班的春天》《中央车站》等片,7度获得奥斯卡奖、唯一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名的外籍制片人阿瑟·科恩;有深度了解中国市场,曾成功运作《洗澡》《爱情麻辣烫》等影片,被称为“中国影坛最佳外援的美国人”的罗异;有曾执导007系列《明日帝国》和影片《第六日》的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演员的挑选也经过细致的考量,除男女主角分别是出演过经典影片《碟中谍3》和《寂静岭》的乔纳森·莱斯·梅耶斯与拉达·米契尔外,两位主要配角也是在好莱坞极具影响力的亚洲巨星周润发和杨紫琼。关于这两位演员的选择,导演曾明确表示,“全世界有谁没看过《卧虎藏龙》,这就是邀请他们参加这部影片的原因”。据统计,该影片在中国内地票房1208万元人民币,中国香港票房138万港币,北美票房102万美元,总体票房不高,再加之其6.7的豆瓣评分,在上表所列9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最低,可谓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说明观众对这样“星光璀璨”的大制作和营销方式似乎并不买账。
2011年的《金陵十三钗》也试图通过类似的方式拉近影片与西方社会的距离,希望以好莱坞特效班底、奥斯卡级别巨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和中国国宝级导演张艺谋的组合试图构成吸引海外观众的最强引力。但豪华的明星阵容、震撼的银幕特效、性与暴力的视觉刺激之后,留在海外观众脑海中的是这段真实的历史,还是“商女”们中国元素旗袍下的婀娜身姿不得而知,影片拍摄的初衷至今到底实现了多少也是一个未知数。
结 语
本研究运用内容研究方法,结合Python程序具体操作分析国产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国际传播力的影响机理,从外部环境因素“南京大屠杀史实在国际上的被认知程度”、两个内部驱动因素“影视作品本身的表达困境”及“国内外传播过程中的路径与存在的问题”入手,再通过对特殊历史背景、日本右翼刻意歪曲历史、电影本身的表达困境、电视剧的问题、海外语言翻译、文化背景差异和海外市场营销手段等九方面的细化阐释,将计算社会科学大数据方法与传统内容分析法进行了一次跨学科的新尝试。在目前百年不遇的国际形势之大变局和中日关系一直冷暖不定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因南京大屠杀题材特殊性所致,其影视作品创作与国内外传播之路困难重重。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公祭重地且已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南京大屠杀史档案》也已经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由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和人类记忆;学界的专家、学者以抗战史、南京大屠杀史、民族记忆和人类战争记忆研究、和平学为主攻方向,致力于历史真相、战争记忆、国际秩序、中日关系、公众认知、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在传承和不断继续;上升为国家层面每年都在进行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重要接续点上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立足和围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文化强国建设的正确导向,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与国内外传播也同样充满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