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建筑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福建理工学校为例
2022-05-24李志群钟玉玲
李志群 钟玉玲
摘要:对于新时代建筑工程行业来说,BIM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职业院校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国家及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BIM技术型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中职建筑专业开展BIM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以福建理工学校为例,深度分析了BIM融入中职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中职建筑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原则提出了若干优化中职建筑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希望能为相关院校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职建筑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
随着国内的建筑工程施工装配式模式到来,BIM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BIM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应用有助于推动建筑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帮助建筑施工方案更加优化,项目管理更加优化,最终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BIM技术开始于20世纪末的美国,近年来BIM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美国大部分的建筑项目都应用了BIM技术。中国在相关项目上也应用了BIM技术,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村、空间规划和物资管理系统、南水北调工程以及香港地铁项目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围绕着BIN技术应用也出台相关的政策,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十三五”装配式建造行动方案》、《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国务院《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该项技术的应用是中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一次变革,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提出一定的要求,建筑业现代化发展对BIM技术型人才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高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出建筑专业的BIM技术人才,推动国家建筑行业高质量的进步。
1中职建筑专业融入BIM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已经开设了BIM技术的课程,因此,作为重点培养试点院校,福建理工学校做好“1+X”证书制度背景下,BIM技术与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教学组织方式的相互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BIM技术人才培养是新时期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必然发展要求。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建筑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其次,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时期的职业院校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而是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后,中职建筑专业实施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推动BIM技术的专业融合和专业发展,满足建筑工程企业行业需求,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拓宽了渠道[1]。
2 BIM融入中职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领域逐渐朝着信息化的趋势发展,建筑工程行业的工程技术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广泛运用,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建筑工程行业中出现了多种新兴岗位。通过对福建省职业院校的调查发现,尽管其已经逐步开展BIM技术人才的培养,但因为无法及时按照建筑工程行业对于BIM技术人才的需求及时地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等诸多环节作出调整,导致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率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特色,缺少BIM技术的融合
通过调研发现,福建省开展BIM技術试点职业院校虽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整,制定了BIM技术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但由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并且BIM技术衍生出的建筑工程行业岗位也在不停地变化,但未能结合实际行业需求制定差异化人才培养目标,造成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与实际行业需求脱轨,导致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学习到的内容无法满足实践岗位的要求。
2.2BIM资源有限,和实际联系不紧密
在当前的各个职业院校,已经充分意识到BIM技术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建筑工程行业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情况下,各大职业院校也纷纷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但在当前阶段相关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BIM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相关的资源有限,大部分职业院校所应用到的BIM资源时只是引入表层的理论,浮于形式,无法将真正的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因为本身资源有限,再加上学校没有相关的自主开发研究加,导致BIM技术和学生们的实际联系不密切。例如未能将BIM技术贯穿到一系列相关专业课程中,学校在进行BIM技术人才培养时,只是仅仅将BIM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或在某一门课程中加入BIM技术的教学,而没有建立一套从理论、方法到技术的数字化建筑专业课程体系,未将BIM技术贯穿到建筑专业的所有课程教学中。学校虽然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技术和实践联系。然而BIM技术人才最基本的就是掌握BIM基础技能,通过BIM建模软件的应用,将建筑工程概预算和建造中产生的各种模型和信息制作成用于工程概预算施工和后续应用到图样。这一能力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然而学生在相关的学校提供企业实践平台中只能获得单一方向的发展。
3中职建筑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原则
3.1基于BIM技术与岗位融合的原则
现如今,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都已经开始广泛地应用BIM技术,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环节、现场施工环节、工程项目预算环节等,因此,也催生出了许多基于BIM技术的新兴工作岗位。因此,中职建筑专业在进行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时,首先应遵循BIM技术与岗位融合的原则,充分分析建筑工程商业中基于BIM技术的岗位需求,从而制定更细分化,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3.2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全过程原则
BIM的真正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高效、精准、便捷等方面,更体现在其可以完美地融入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施工的各个阶段中,而职业院校在进行建筑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时,应利用BIM技术,模拟建筑工程项目多方参与,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维护阶段的全过程中[2]。
4优化中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4.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福建理工学校做好首批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建筑信息模型(BIM)试点工作下,结合本专业发展特点,以BIM技术为突破口,通过打破传统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BIM 技术为核心的建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应明确最终教学目标即为国家建设及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实践型人才。首先,应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以此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提高实践能力的基础,由于BIM技术涵盖复杂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理论知识,因此,职业院校应结合当今建筑工程领域对BIM技术人才的切实需求,为学生讲解BIM技术理论知识中的重点、精点。其次,明确“实践能力”才是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终极目标,职业院校在制定BIM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时,不能仅仅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应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实践操作考核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BIM技术实践运用能力,以此让学生成为“掌握BIM技术,会用BIM技术”的综合型人才。最后,在制定BIM技术人才培养目前之间,还应对学生展开职业规划教育,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规划、职业兴趣调查,同时结合调查内容,了解学生预期的工作岗位,从而细分化BIM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4.2构建以BIM技术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福建理工学校依据BIM(初级)证书标准将BIM技术融入建筑专业课程体系中,深入开展融合BIM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将相关专业课程贯穿、合理运用BIM信息技术,更新建筑专业课程体系,制定完善建筑制图人才培养路线:工程制图-CAD制图(二维)-BIM建模(三维)。
构建以BIM技术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不仅“会用BIM”而是学会“利用BIM”。将BIM技术贯穿在一系列相关专业课程中,不仅仅在一门课中讲授或应用BIM,而是建立一套从理论、方法到技术的数字化建筑专业课程体系。将原有课程与BIM技术相融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BIM技术贯穿相关专业课程,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如《工程制图》、《建筑构造》、《建筑CAD》及《室内设计》等。同时,应重视建立 BIM 教学资源库平台,有利于学生直观系统地接受知识,并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由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建筑工程领域的工作岗位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因此,职业院校必须结合建筑市场最新的岗位要求,及时地对BIM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作出调整,从而满足实践岗位的需求。第一,职业院校应在每学年开始前,对建筑工程行业及建筑工程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充分地市场调研,从而分析未来建筑企业对BIM技术人才的需求,最后制定本学年的基于BIM技术的课程体系。第二,创新课程内容,增加实际案例的引入。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下,需要教师具有创新能力,及时结合新技术、新应用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换代,并熟练地使用BIM技术,将优秀的建筑工程案例制作成BIM模型教学资源,动态化地为学生讲解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运用。
4.3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丰富活动形式
职业院校在开展BIM技术人才培养之前,应主动加强与建筑工程企业的接触与交流,按照建筑工程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BIM技术人才培养策略。其次,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应主动为学生提供BIM技术实践锻炼平台,并在初期指派企业内部优秀的BIM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与岗中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从而便于职业院校在未来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中把握正确方向。
福建理工学校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的“专业课程+项目活动+知识探索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职业院校以BIM技术为主线的课程设计,通过融入BIM项目活动解决教学与现实脱节、知识碎片化的弊端,以项目的形式层层深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主线上的联系。随后开展建筑专业知识探索与应用,面向有科创兴趣爱好的部分学生,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空间,挖掘专业知识的深度,培养其各知识领域的整合能力。
4.4提升和完善教育者综合能力
在优化中职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相关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作为相关的教师要具备BIM理论知识的完备基础,然后能够熟练的运用,创造性地使用。其次BIM技术是一门正处在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它主要的应用在实际工程过程中,所以相关的技术型人才大多集中在企业单位,高校的相关教师虽然对理论掌握非常突出,然而在联系实践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足。面对这些情况,就需要职业院校定期的将老师送到生产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锻炼教师的能力,也可以借助校企合作方式,让优秀的技术型人员来到学校,将工作用到的技术,实践经验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对此有进一步的了解。
国家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面要有直接联系,有企业或行业成立BIM技术联盟,定期的对BIM应用技术进行培训研讨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邀请省内外专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进行讲课,培训学校可以让老师们参与其中。研讨会联盟中做好BIM人才培养,通过提升师资综合力量來帮助做好院校的人才培养。2019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包括建筑信息模型在内的五种职业技能也成为了首批试点领域。该相关证书制度的应用,可以让校企之间深入合作,不断培养相关的人才,加强对相关专业技术教育人员的培养。学校本身也可以给老师们的学习提供完善的平台,除了线下开展的研讨教育之外,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来展开教育教学,这样就能够结合专业技术老师的实际,让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为建筑工程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加快了建筑工程信息化的步伐,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大对建筑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符合自身院校实际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肖红菊, 孙玉永. 基于产教融合的土木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应用探索——以铜陵学院为例[J]. 铜陵学院学报, 2020, 111(01):121-123.
吴昆.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27):13-16.
郑善良. 新常态下建筑室内设计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10):01.
项目:2020年度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课题名称:中职建筑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福建理工学校为例,立项批准号:ZB2020097
作者简介:李志群(1982— ),男,福建龙岩人,本科,高级讲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