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言使用实态的心理动词“爱”的用法与词典义项划分研究

2022-05-24郑泽芝宋伯雯

辞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喜欢词典

郑泽芝 宋伯雯

摘 要 词典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其义项划分是否合理不仅影响信息处理的词义消歧,也会影响学习者的语言使用,义项设置要照顾意义的区分,也应该关照词语的用法。文章基于对语料库真实文本的分析标注,考察了《现代汉语词典》以及部分学习词典中“爱”与其近义词“喜欢”的义项划分后发现:1.“爱2”可替换为“喜欢”,“爱4”可部分替换为“喜欢”,但它们分别对应的是不同用法、不同义项的“喜欢”,故以词释词的注释方式不适用于二语学习词典,易引起二语学习者理解和使用上的混乱,建议学习词典增加“爱”与“喜欢”的辨析注释。2.“爱2”与“爱4”语义上存在界限模糊现象,可从说话人视角对语义加以区别。3.心理动词“爱”与名词、动词、形容词搭配使用时义项有选择倾向性。4.从用法角度看,学习词典应该为“喜欢”加注后接贬义或负面义词语时所达之义。

关键词 义项划分 词典 爱 喜欢

一、 引 言

词义消歧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而词典义项的划分是词义消歧的基础。正如苏新春等(2010)指出:“义项的取舍标准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词义消歧的难度、方法、可操作性和用途。”而词典中的义项划分问题同样有待商榷,肖航(2010)指出:“义项的划分是词典编纂中的难题,多义词义项之间存在重叠、包含等逻辑关系是詞义难以区分的核心问题。”词义难以区分,词义消歧的工作也就难以很好地展开。吴云芳、俞士汶(2006)指出:“信息处理用词典的义项应需具有‘完备性’,并满足义项‘离散和不相交’的要求,而《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中的某些词义切分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词典义项划分的是否可行、合理如何判断?我们认为把词典义项放入语料库的真实文本中加以检验,并辅以人工归纳,是检验词典义项划分合理与否的一种途径,同时词语的真实使用也可以为义项划分提供依据。

由于需要人工对文本进行一一标注,判别其释义。故本文选取了心理动词“爱”和“喜欢”这一组词,对其在语料库中的使用状况进行完全、详尽地调查。肯尼斯和托德(Hoover & Donovan 2008)指出:“英语中只有一个词语表达‘爱’这种外延广泛而复杂的情感,而希腊语中却有三个概念:eros表示浪漫的情爱,agape表示一般化的慈爱感情,filios表达的则是家庭之爱。”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希腊语而言,汉语的情况和英语很相似,在处理“爱”这个概念时过于含糊,从而增加了其理解的复杂度。

尹岗寿(2013)指出:“心理动词属于动词范畴中的非典型成员,处在由典型行为动词向典型形容词即性质形容词的过渡阶段。”而且由于这类动词主要表达人的情绪与情感,内涵较为复杂,语义边界也不清晰,这使得我们自己也很难讲清楚“爱”的类型和具体产生或消失的时间,所以,其义项在实际语料中标注状态更为复杂。该类心理动词属于二价动词,一定带有“感事”论元和“客体”论元,其中的“感事”论元较为固定,指能产生情感的主体,一般为人或从拟人角度出发的其他物体。而“客体”论元不能随意省略,所以本文选取心理动词与其“客体”论元的搭配进行研究。

针对二语学习的学习型词典,我们不仅要关注词语的释义,还需关照词语的用法。陆俭明(2021)提出:“语言应用研究迫切需要做的第一个方面就是语言二语教学,特别是汉语二语教学中的词语和句法格式用法的研究。在汉语二语教学中,学生常常出现词语或句法格式使用方面的偏误现象,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不了解所使用的词语或句法格式的基本意义,而是不了解这些词语或句法格式的具体用法,特别是使用的语义背景。因此,必须加强词语或句法格式的用法研究。”郑泽芝(2014)就提出:“二语学习者为了生成汉语表达,即如何把已知意义的词语组合成合理合法合习惯的话,就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因而,外向型学习词典除了词语的‘意义’之外,还必须关注词语如何组装,所以外向型学习词典一定不能是单‘意义’中心的,应该是‘意义’和‘用法’并重,是双中心的。”所以我们要在真实文本中对词语的实际用法进行了考察,同时进行近义词对比分析,以便于我们为词典释义提供参照,为义项的划分提供依据,给学习词典提供一定的用法说明,以及全方位为近义词的辨析服务。

本文通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语料库提取含有动词“爱”和“喜欢”的例句,分别得到1849条语料和1402条语料,剔除重复搭配语料,人工删除无意义语料、分词错误语料后得到与“爱”搭配的动词191个,名词99个,形容词20个。“喜欢”搭配的动词237个,名词144个,形容词56个,并且一一进行了语义标注、对比分析。以期有助于词典义项划分和词义消歧,以及完善二语学习词典的用法注释等。

二、 心理动词“爱”的多义考察

本研究认为意义是用法的概括和表征,用法是意义的来源,语法是用法稳态的描述,而语言使用是用法实例化,是意义和语法之源。故本节开始,我们将通过语料库,即语言使用,调查心理动词“爱”的使用情况,并以“爱2”的释词“喜欢”为辅,对其用法进行描写,为其义项的划分等提供量化参考。

(一) “爱”的词典注释情况

《现汉》第7版中“爱”的释义如下:

爱①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祖国|~人民|他~上了一个姑娘。②喜欢:~游

泳|~劳动|~看电影。③爱惜;爱护:~公物|~集体荣誉。④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通常是说话人主观上不愿意发生的):~哭|~晕车|铁~生锈。⑤姓。

其中第五个义项为名词,且姓氏出现的环境比较固定,在词义消歧和学习者理解的过程中较容易甄别,所以本文只对爱的动词含义进行考察,故只取前四个义项,且根据其义项设置顺序分别标为“爱1”“爱2”“爱3”“爱4”。

为了全面考察此词义项分类的情况,本文还观察了一些其他的学习词典,其中《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李忆民 1995,以下简称《用法》)中义项的设置与《现汉》完全一样。但在以下词典中“爱”的义项或多或少有一些改变:《当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9)对“爱3”释义为:“珍惜、看重:~惜|~集体的荣誉|~面子。”《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李晓琪 2002,以下简称《常用词》)对“爱3”释义为:“重视,注意维护:~面子|

~名誉|~集体的荣誉”。而《汉语教与学词典》(施光亨,王绍新 2011)、《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汉语8000词词典》(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商务馆学汉语》(鲁健骥,吕文华 2006,以下简称《商务馆》)则完全删除了这条义项。可以看出不同词典出于面向群体的侧重点不同以及编撰人的主观性影响,在对待同一个词的义项分类处理时有很大的区别。

“喜欢”在《现汉》中释义如下:

喜欢①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他~文学,我~数学。②愉快;高兴:女儿考上了大学,妈妈~得不得了|快把好消息说一说,叫大家~~。

《现汉》中“喜欢”动词义项只有一个,还有一个为形容词义项。但《用法》《常用词》对“喜欢”的第二个义项均归为动词,其中《常用词》的例句与《现汉》几乎一模一样:“快告诉大家,让大家也~~。”相似的例句却归为不同的词性。而《商务馆》则只有一个义项:“接触某个人或事物时感到高兴、愉快。”

以上不同词典对同一个词的义项设置有很大的分歧,不仅义项划分不同,词性划分也存在很大差别。故真实语料中的实际义项考察显得尤为重要。

在语料库中我们发现了如下例句:

(1) 虽然他学的是油画,但是,对古元同志的木刻,他却喜欢得发狂。(《北京日报》1983-08-06)

(2) 听到一个惊人的好消息喜欢得跳了起来。(孙景琛《舞蹈讲座》)

以上两个例句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不同词典会将“喜欢”的第二个义项设置为不同的词性。例(1)和例(2)“喜欢”位于相同句式“喜欢+得+程度补语”中,由于例(1)中的“木刻”为喜欢的“对象”,表达感事论元“对事物有好感”的含义,例(2)中“惊人的好消息”为喜欢的原因,表达感事论元“愉快、高兴”的含义。所以前者的“喜欢”为动词义项,后者为形容词义项。由于现在“喜欢”愉快、高兴的义项多由“欢喜”来替代,且参照词语的经济性原则,“喜欢”的这一义项实际使用占比很小,在语料库中仅占比0.4%,如今的使用率也渐渐趋于零。因此,为避免混淆,面向初中级汉语二语学习者,可以只注第一个义项(如《商务馆》)。

(二) “爱”搭配动词的多义考察

通过对语料库中“爱”搭配动词后的语义进行逐句分析,除去无法归入现有义项的例句后得到“爱1”共3条,占搭配动词总数的1%;“爱2”共110条,占搭配动词总数的58%;“爱3”无;“爱4”共78条,占搭配动词总数的41%。详见图1:

从图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爱”搭配动词时,主要含义为“爱2”与“爱4”,两者共占整个义项的99%。无“爱3”,这是由于其释义“爱惜、爱护”后一般搭配名词,不能搭配动词所致。“爱1”仅有3条,均为与趋向动词搭配后产生,这三条分别为“爱过/爱下去/爱起来”。所以,当心理动词“爱”后面搭配动词时,除了与少量趋向动词搭配表示“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外,其余的含义主要为“喜欢”或“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

在真实语料中有以下几个例句无法归入“爱”现有的四个义项中:

(3) 我要爱歇着,还不来催呢!(老舍《春华秋实》)

(4) 你要下乡你就下乡,你爱钻洞你就钻洞。(谢竟成《苗儿青青》)

(5)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们知识分子脸皮儿薄、架子大,见了谁都不爱搭理。(朱玉秋《相识在偏僻小县》)

(6) 虽然这天大家都对我特别好,连平时不爱理我的人也找着和我说话。(新凤霞《新凤霞回忆录》)

例(3)—例(6),就单纯以能不能用“爱2”“喜欢”义替换“爱”进行解释来说,这些例句中的“爱”在日常口语中都可以替换为“喜欢”,可以归为“爱2”义,且语义没有多大改变。但就“喜欢”动词词性的唯一词典释义:“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来说,解释便显得有些牵强了。我们都知道这里的“爱”更多的为“想做某事”的含义,但由于这类含义的语句在此语料库中占比不大,只出现了四例,并且多在口语对话中,如:“你爱去不去”“你爱走路就走路”等,故在《现汉》中没有作为一个单独义项分列出来。但作为二语学习者使用的学习词典以及电子词典,我们建议单分出此义项,并加“口语”标注,以体现其常出现的语体及常用搭配等信息,供汉语二语学习者学习地道且常用的口语表达。

(三) “爱”搭配名词的多义考察

动词“爱”后接搭配名词共99个,其中具有“爱1”义的共90个,占总名词的91%;“爱3”义共9个,占总名词的9%;无“爱2”义和“爱4”义。如图2所示:

当“爱”后接名词时,此时“爱”无“爱2”义,也就是不能与“喜欢”进行同义替换。例如:

(7) 我们这支科技队伍,总的讲是好的,绝大多数人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解放军报》1991-08-11)

(8) 一生爱莲花,爱山水,爱自然现象。(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

(9) 而坐在床上的尹鸿媛呢,她爱卢海秀,他的一言一行、一呼一吸都愛,包括他的偏执和正统。(星城《立体交叉战争》)

(10) 玫瑰花最爱红色。(嵇鸿《神奇的七色光》)

例(7)—例(10)中的“爱”都不能用“喜欢”来进行替换,如若替换,句子表达的情感会相应改变,“喜欢祖国”“喜欢人民”“喜欢党”“喜欢社会主义”相比“爱”语义情感范围明显变窄,并且语义缺少了想要为之奉献的深层情感。“喜欢莲花”“喜欢山水”“喜欢自然现象”“喜欢卢海秀”“喜欢红色”语义情感变轻。所以当“爱”后接名词时,“喜欢”与“爱”不能互换使用,其程度义不同。句子无“爱2”义。

无“爱4”义是由于后接为名词,名词不能“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故“爱4”义一般后接动词。

其中“爱3”义的9个后接名词分别为“人才/才/幼/荣誉/财/脸面/生活/公物/

知识”,大都为抽象名词。

“爱”后接名词的语料中也有一些无法归入《现汉》“爱”四个义项中的句子,例如:

(11) 但是我爱柏拉图,我尤爱真理。(马铁丁《新观察》)

(12) 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了“爱企业,爱岗位,爱产品”活动。(《天津日报》1986-09-20)

(13) 老人聪慧的双眼,已看出李桂祥是个有心计、爱事业、重友情的人。(郭荣光《沂蒙山的回声》)

(14) 旅政委刘银生介绍说,连队有着学英雄、爱英雄、争当英雄的深厚氛围,官兵在潜移默化中经受着熏陶与洗礼。(《人民日报》2011-05-08)

例(11)—例(14)中的“爱”我们倾向于解释为“敬重、看重”之义,这样的句子在语料库中共有21例,在“爱1”义项中占比高达23%,统计意义非常明显。若将这些“爱”都归纳进“爱1”义:“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中,就显得过于牵强笼统,义项颗粒度过大,导致机器以及二语学习者无法解释出符合语境之义。故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建议在汉语二语学习词典中为“爱”另立“敬重、看重:~英雄|~真理”的义项。

并且由于“爱”为单音节词语,易同其他单音节词语组合成词,为词义消歧带来一定的挑战。例如:

(15) 啊,这是你的爱物,那就更值得我留着作纪念啦。(《解放日报》1982-06-23)

(16) 佛家爱物,就是这个缘故。(徐松石《中华民族眼里的基督》)

同样都是“爱物”,例(15)中的“爱物”已成为一个名词,为心爱之物的意思,而例(16)中的“爱物”则为动宾组合,爱一切事物之义。像“爱河”“爱巢”“爱史”都是

“爱+名词”的形式,但已不是动宾短语,早已固定成词,“喜欢”则不具备这种功能。

(四) “爱”搭配形容词的多义考察

心理动词“爱”后接搭配的形容词共20个,如“清静/干净/清洁/静/淘气/整洁/漂亮/富(嫌贫爱富)/俊俏/热闹/奢华/俏/美好/勤勉/和平/自由/忧郁/潮湿/热

情/合群”。其中“爱1”义无;“爱2”义16个,占80%;“爱3”义无;“爱4”义4个,占20%。如图3所示:

“爱”搭配形容词时,形容词大多可以单用,归为“爱2”义中,例如:“爱清静”“爱干净”“爱漂亮”“爱奢华”等,少数不单用,例如:“爱富”一般连用为“嫌贫爱富”,“爱美好”一般“美好”后要接形容词修饰的名词“爱美好的生活”“爱美好的世界”等。

其中归为“爱4”义的例句较为特殊,由于“爱4”义表示“常常发生某种行为”之义一般与之搭配的为动词,这里与形容词搭配时,因为句子已经呈现出了形容词所描述的某种状态,这种状态必然是某些行为或动作造成的,所以使这里的形容词带有动词的含义。例如:

(17) 学习好的,学习次的,个性强的,个性弱的,当班长的,爱淘气的,外地来的,留过级的,得过奖的,闹过“错”的,大凡社会之中应有之事,学堂之内无不有之。(史仲文、何长华《家庭关系學》)

(18) 至于一个懒家伙简直更不行,整日萎靡,不懂早起习惯,不懂打扫屋院,不爱勤勉的,住在一起更不行。(萧菱《静》)

(19) 朋友们都归之于她的爱忧郁,是的,她太爱忧郁了,但是一想想她的环境,我觉得她的爱忧郁并不是天生成的,她也曾活泼过来呀!(陈毅《让悲哀永留在心中》)

(20) 我知道闭花木是大戟科闭花木属,爱潮湿,又爱阳光。(刘衡《生命在于寻找》)

例(17)—例(20)中的“爱淘气”“不爱勤勉”“爱忧郁”“爱潮湿”在句子中表达的含义为“常常发生淘气的行为”“不常常做勤勉的事情”“常常表现出忧郁的情绪”以及“常常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都迫使形容词有了动词的含义,这一点可以体现在学习词典的“用法栏目”中,帮助二语学习者地道地使用汉语。

三、 “爱2”与“爱4”中存在界限模糊现象

表示“喜欢”义的“爱2”与表示“常常发生某种行为”义的“爱4”,在意义分辨时有很多模糊处,请看以下例句:

(21) 我爱集邮。(肖复兴《中学生梦幻曲》)

(22) 奉节县的同志们热情而又谦虚,不爱宣传。(袁鹰《TO州秋兴》)

(23) 我们沏了一壶闽南人爱饮的工夫茶,小杯小盏,默默品评。(郭建英《啊,小岛》)

(24) 尽管开始学动作或排节目接受不快,但他们爱思索,有耐力,学得比较扎实。(赵国纬《舞蹈教学心理》)

例(21)—例(24)中的“爱”我们都可以用“喜欢”来替换,我们可以说“我喜欢集邮”“他们喜欢思索”“闽南人喜欢饮的功夫茶”“不喜欢宣传”。看似都是喜欢的含义,可以全部归纳为“爱2”。如果将例(21)同义词替换后的句子进行义项划分:“我喜欢集邮”中的“喜欢”是“我对集邮这件事感兴趣”还是表达“我常常集邮”的含义?大众语感应该基本偏向前者。但如若将例(22)进行同样的义项选择,“奉节县的同志们不喜欢宣传”中的“喜欢”为“他们对宣传这件事不感兴趣”还是“他们不常常宣传”,选择后者的可能会占大多数。例(23)、例(24)同样倾向于理解为“闽南人常常喝功夫茶”“他们常常思索”。由此可见,“喜欢”的内涵也是依据句子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如果我们单纯的以能不能用“喜欢”一词来替换“爱”这一方法辨别句子是“爱2”还是“爱4”是不可行的。

由于心理动词反应的是人的心理活动,较为复杂,从不同的视角来表达,其内核义不同。例如:句子“我爱游泳”中的“爱”与“他爱游泳”中的“爱”都可以用“爱2”义的“喜欢”替换变为“我喜欢游泳”和“他喜欢游泳”。看似都是同义替换,表达了对这项运动的喜欢,所表达的含义并无改变,但实则“爱”的深层关系不尽相同。“我爱游泳”,是我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参加了一两次游泳活动后认为这种运动有很多好处,能够带来身心的愉悦,我对游泳这项运动很感兴趣,从而导致我可能常常去游泳。而“他爱游泳”是我基于他常常去游泳的这个行为推断出他应该喜欢这项运动,从而给予的评价。所以以自己为主视角,“喜欢”可以推出常常做这件事情的含义,以他人为主视角是通过别人常常做这件事情而推出喜欢的含义。如图4所示:

由此我们可知“我爱游泳”中“喜欢”是内核义,而“他爱游泳”中“常常做某事”是内核义,所以在“爱”表示“喜欢”义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说话人的主视角问题。其实《现汉》中用“喜欢”这个内涵丰富的词语来释义“爱”其中的一个义项,就会出现语感上无歧义但实则内部含义已随语境而改变的现象。故本文提出应将“爱2”义的释义改为:“对事物有好感或者感兴趣:~游泳|~看电影。”这样既可以辨别出“爱”+人与“喜欢”+人之间的程度不同,不能同义替换,并且还可以更加具象释义,避免出现义项间的含义重叠,因为“喜欢”一词既有“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者感兴趣”的含义,又有“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之义。为二语学习方便,在此义项下,可以增加“爱”和“喜欢”这对近义词的辨析注释。

四、 “爱”搭配贬义动词及常出现否定环境分析

当“爱”搭配含有贬义动词或主观上不愿意发生的词语时,“爱”解释为“爱4”。《现汉》“爱4”的释义举例中除了存在主语为“生命物”的“爱哭”外,还有主语为“无生命物”的“铁爱生锈”。其中“无生命物”为主语时,用“喜欢”替换“爱”缺少语料支持。“铁喜欢生锈”在现代汉语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中,均无出现。但“生命物”为主语时,尤其是后接表贬义或负面情绪的词语时,“爱”与“喜欢”一般可以同义替换,表达“常常发生某种行为”之义。如下列例句:

(25) 那时该岛的男、女都爱吃醋,互相猜疑。(李凌《音乐美学漫笔》)

(26) 直接环境对胎儿影响如孕妇缺乏修养,经常出口伤人,爱吵闹,爱生闷气,爱哭,或狂笑,或暴怒,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差,喜怒哀乐无常,长此下去,会造成极大的情绪波动。(罗国安、

赵金昭《人与社会的探寻》)

例(25)、例(26)中的“爱”我们可以替换为“喜欢”,表达出的语义无不同,但如果此时,按照词典对“喜欢”的动词义项注释,则无法解释以上句子中“喜欢”所表达的事情常常发生。

本文在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提取的与“爱”搭配的191个动词中,发现了含有贬义或有负面情绪的词语33个,占与之搭配动词总数的17.3%,如“占(小便宜)/乱弹/胡闹/

记仇/说大话/吹牛/挑剔/出汗/摆出(架子)/取笑/吵闹/吃醋/唠叨/管闲事/揽(活儿)/幻想/凑热闹/动火/发脾气/占便宜/认(死理儿)/抬杠/挑肥拣瘦/装作/顶撞/叨叨/奉承/生闷气/闹事/挑毛病/疑心/哭”。

“喜欢”在后接否定或贬义词语时,表示“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含义,如例(27)—

例(30):

(27) 有些保养得很好的人,碰上这种打问多喜欢故弄玄虚,自得而又自信地反问于你:“你看我有多大?”(蒋子龙《节目主持人的年龄》)

(28) 这孩子是个小马虎,做事总是粗心大意的,又喜欢胡思乱想。(刘咏《梦梦买猫》)

(29) 画匠在情人面前,最喜欢自吹自擂。(刘绍棠《孤村》)

(30) 詹姆士一世一向相信“君權神授”,喜欢独断专行,认为任何限制君权的事都是错误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世界历史》高中第2册)

在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喜欢”后接不重复词语总条数为553条,其中“喜欢”后接贬义词,表示“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含义的句子,共计54条,占9.7%,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意义。

因此,我们建议汉语二语学习词典增加“爱”和“喜欢”的辨析,以及“喜欢”后接否定词语时,表示“常常发生某种行为”的用法注释。

本文还发现了一些词语与“爱”搭配使用时多用于否定句,例如:“搭理”“合群”“吭声”。“合群”“吭声”多使用为“不爱合群”“不爱吭声”,其中“爱搭理”较为特殊,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为“不爱搭理”。在有些句中使用肯定的表现形式“爱搭理”,但仍然表示否定含义。例如:

(31) 得得得,谁管你们那些破事,我爱搭理你们,你给高强找一外星人也不关我事!(王朔

《爱你没商量》)

(32) 她拌着一条腿撇着嘴说,多爱搭理你似的。(王朔《过把瘾就死》)

(33)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孙犁《荷花淀》)

例(31)—例(33)中,虽然都是看似表肯定的“爱搭理”,但结合语境、语义分析,实则内涵义都是表否定的,例(31)中,前后句语境都说明:“我不愿意搭理你们,你们怎么样不关我的事。”例(32)中句式“多爱……似的”表否定,意为不爱做某事。例(33)中,“爱搭理不搭理”简化为“爱搭不理”,在《现汉》中释义为:“像是理睬又不理睬,形容对人冷谈、怠慢。”由此可以看到“爱”与“搭理”搭配时,虽然其表现形式为肯定,实则仍然表否定含义。这个规律可以在学习词典中为汉语学习者进行用法说明,供学习者参考使用。

五、 结 语

通过对“爱”与“喜欢”在语料库中实际使用的全面考察,发现了“爱”与不同词性搭配各个义项出现的环境倾向性:“爱”后接搭配动词时没有“爱3”义,只有后接词为趋向动词时,表达为“爱1”义;动词“爱”后接搭配名词时,“爱1”义为基本义,无“爱2”义和“爱4”义;动词“爱”后接搭配形容词单独使用时,无“爱1”义以及“爱3”义,较多的为“爱2”义,少数为“爱4”义,且含义为“爱4”义时会迫使形容词带有动词含义。

我们同时发现现有词典注释不能满足语言实际使用的需求。

由于“爱”用于表达人复杂的情感,虽然难以进行界限的界定,但笼统的用“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来概括,对词义消歧以及学习者来说均非最佳处理办法。二语学习者通过词典查询词义,不仅想要查询目标词最基本、最常用的含义及用法,同样想要了解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目标词的实际含义及对应用法。词典义项同时还是词义消歧的基础,如若不能进行合理精准的划分,就无法给予句子合乎人语感的解释。故本文以语料库中“爱1”义中占比23%的例句为依据,针对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使用的学习词典提出“爱1”应进一步划分出“敬重、看重:~英雄|

~真理”的义项。并且针对学习词典提出了一些用法栏目的注释意见,供学习者参考使用。

面向二语学习者,由于“爱”与“喜欢”可以在很多时候相互替换使用,但其对应的语义随语境而不同,为了避免以词释词带来的语义混淆,我们建议“爱2”义的释义改为:“对事物有好感或者感兴趣:~游泳|~看电影。”同时,增加“爱”和“喜欢”的辨析,以及“喜欢”后接贬义词语时表“常常发生某种行为”的用法注释。

基于以上的探讨,我们建议对“爱”和“喜欢”的注释做如下修改:

爱①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用于表达正面、积极情感):~祖国|~人民|他~上了一个姑娘。②敬重、看重人或事物:~英雄|~真理|~事业。③对事物有好感或者感兴趣:~游泳|~劳动|~看电影。④爱惜;爱护:~公物|~集体荣誉。⑤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通常是说话人主观上不愿意发生的):~哭|~晕车|铁~生锈。⑥构成惯用语(常用于口语):~来不来|不~搭理你。⑦姓。

喜欢①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他~文学,我~数学。②常常发生某种行为(通常后接含有否定或贬义的词语):~吹牛|~胡思乱想。

爱与喜欢的用法辨析:①爱+N与喜欢+N:“我喜欢他”与“我爱他”表达情感的程度不同,“爱”的程度更深一些。②我+爱+V与我+喜欢+V:“我爱游泳”与“我喜欢游泳”,都表示对某件事情有好感或者感兴趣。③“爱”与“喜欢”后接否定或贬义动词,如:“他爱哭”与“他喜欢哭”用于表示“常常发生某种行为”。④非生命物+“爱”,表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如:“铁爱生锈”,“喜欢”则不能这么用。⑤“爱”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复合词,例如:“爱河”“爱巢”等,喜欢则不行。

参考文献

1.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编. 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汉语8000词词典.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 当代汉语词典编委会编.当代汉语词典.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肯尼斯·赫文,托德·多纳.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要素.李涤非,潘磊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 李晓琪.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李忆民.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5.

6. 鲁健骥,吕文华主编.商务馆学汉語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 陆俭明.语言研究要多做些实事同时一定要有时代意识.语言文字应用,2021(2).

8. 施光亨,王绍新.汉语教与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9. 苏新春,李安,洪桂治.机用义项库在词义标注中的作用及其完善.厦门大学学报,2010(3).

10. 吴云芳,俞士汶.信息处理用词语义项区分的原则和方法.语言文字应用,2006(2).

11. 肖航.词典多义词义项关系与词义区分.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12. 尹岗寿.汉语状态心理动词的鉴别及分类.汉语学习,2013(3).

13. 郑泽芝,林丽玲.基于语料库的词典量词注释模式研究.汉语国际学报,2014(2).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郑泽芝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福建 361000)

(宋伯雯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福建 361000/

青海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西宁 810007)

(责任编辑 刘 博)

猜你喜欢

喜欢词典
米沃什词典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头发“喜欢”这三个小动作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重视作业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喜欢”和“需求”,才是坚持梦想的源动力
评汉语词典“对等”的定义和“对等翻译”中“对等”的误译
漫画词典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