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丘陵地区农村土地宜机化改造
2022-05-24钟伦元
钟伦元
摘 要 丘陵地区实行宜机化改造,既能解决农村撂荒地、土地耕种断代的问题,又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产品的提质增效。近几年重庆市丘陵地区土地宜机化改造积累了一些经验,基于此,在阐述土地宜机化整治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丘陵地区土地宜机化整治一系列的操作规范、操作步骤、补贴标准、整治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丘陵地区耕地宜机化改造;补贴标准;操作规范;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8.061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经济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逐渐调整,农村大量劳动力涌进城市进城打工、经商,全家举迁到城镇居住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农村耕种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1]。丘陵地区土地小块分散不适宜机械化耕种,农产品附加值低,种地的人越来越少,造成农村存在着大量的撂荒地。近年来种地的人越来越少,撂荒地越来越多,丘陵地区土地现状阻障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增加农民种地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就必须对丘陵地区的土地进行改造以适宜机械化耕种。
1 必要性
1.1 丘陵地区耕地的现状需要
重庆市西北部和中部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东南部以山地为主,坡地较多,其中坡度在15°以上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7.1%,单块耕地面积667 m2
以下的占整个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农户耕地面积分散在3处以上的占60%以上,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重庆市耕地普遍存在巴掌田、鸡窝地,地块小、零星分散、坡度大和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2]。
1.2 丘陵地区农机发展的需要
重庆市243.84万hm2耕地面积中,丘陵山地占比高达98%,给农机田间作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3]。因土地基础条件制约,重庆市农机化发展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发展农机化的实践中发现,制约重庆市农机化发展最突出的瓶颈不是机器问题,也不是机艺融合问题,而是土地条件[4]。
1.3 农业提档升级发展的需要
丘陵地区田土小而分散,农作物种植面积小不成片,不能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机的推广和普及。农业的投入大、见效慢,抗风险能力低,农业种植效益不高,人们在增加农业投入中信心不足。目前丘陵地区因土地少而分散,农村呈现小机器已饱和、小地块难施展、小规模难见效的困境,农业发展要上一个新的台阶,需要打破此困境。提高农机化水平,开展土地宜机化改造是最好的办法。
2 改造目的和意义
2.1 稳粮稳面积又能解决耕地撂荒
宜机化改造后的土地被农业种粮大户承包,种粮大户要想得到国家种粮补贴,必须进行粮食种植,当地农业服务中心才能同意其申请,这样就能保证粮食种植面积,保证粮食产量不减少,促进粮食增产。
2.2 对农业生产起到更好的监管作用
从环境安全和质量控制上来讲,宜机化改造后的耕地通过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的流转经营,农业监管部门能对其进行更好的监管。监管作用能保障土壤安全、水源安全,更能严控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起到减肥增效、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3 提高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水平
丘陵地区具有地块较小、分布零散、耕地坡度大和基础设施不配套等特点。宜机化地块整治是通过改造,将各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散零碎的地块整合为适合农业机械设备深耕、除草、播种、耕种、机收和运输等相关环节的标准农田,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丘陵地区实施地块整治,可以提高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2.4 农业技术能得到更好的施展和追溯农产品质量
农田尤其是良田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特别是能实现连片规模经营的良田更是粮食增产的基础。宜机化土地改造能实现耕地的连片规模经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才有施展的基础。
农业种植大户或企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通过商标注册,“三品一标”食用农产品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让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得好、可追踪溯源。
2.5 農村土地宜机化改造后,可实现农村“三变”
农村土地宜机化改造后,可实现农村“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宜机化农村土地改造后能盘活集体林地、草地、水域、“四荒地”。
农村宜机化土地改造后,农村“三变”改革还可探索出丰富多样的“三变”+新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一批宜居宜游宜养的特色生态乡村、特色生态小镇。还可引进城市资本、人才、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参与“三变”改革,进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
2.6 增收、可培育龙头企业,可实现“产加流销”一体化运营模式
通过宜机化整理整治后的地块,劳动力投入需求减少,生产成本有效降低,每667 m2地单季可增收600元,并可培育粮食,柑橘等生产、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加强生产基地和加工流通企业的关系,形成以基地农产品为主体的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一体化运营模式。
3 整治规范
3.1 既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又要参照整治规范
丘陵地区农村宜机化改造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选择合适的整治方案,避免“一刀切”的方式。在田土整治过程中,需要结合畜牧、水产、养殖业等其他农业项目,协调地方农委、农综、国土和水利等有关部门综合考虑进行。
通过近年来丘陵地区农村宜机化改造,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的主导下,重庆农业机械推广站和重庆市质量标准研究院整理出比较完善的方案和技术标准,编制出台了《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DB50/T 795—2017)。该标准的出台有利于重庆市宜机化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加速重庆市农机化进程,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5]。
3.2 土地宜机化改造总的遵循原则和标准
通过近年来土地宜机化改造的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田改田、土改土,提倡旱改水,严禁水改旱,积极发展粮食生产,适度配套多种经营”的原则。遵循“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田园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总体要求,按照“整村推进,改土带田,田土并举,借土下田,土种经果,田种粮油,粮经不误”的模式,同时兼顾过去“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沟相连、渠相通”的做法进行宜机化农村土地改造。按照规定先建后补,财政按照连通、缓坡、梯台3种类别的宜机化改造项目进行补助,标准是地块连通每667 m2补助1 000元以内;缓坡改造每667 m2补助
1 500元以内;水平条田、梯田和坡式梯田每667 m2补助2 000元以内,项目验收合格以后,兑现奖励补助。
3.3 丘陵地区土地宜机化整治技术规范
1)坡度测量。仅选取坡度在25°以下的田土进行整改,坡度大于25°的田土整改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再根据坡度进行土地性质划分,坡度为0°~5°划分为水平田,坡度为5°~10°划分为缓坡田,坡度为10°~15°划分为急坡田,坡度为15°~25°划分为梯台田。
2)砾石清理。清理砾石后便于种植,将土地中的砾石清理并收集。田土中的砾石多,不易运输出去,所以直接就地铺设成供机械设备通过的通道。砾石硬度高,铺设成的通道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3)修建通道。修建农业机械通过的通道,使作业的农业机械能够进入到田地中,通道的宽度为3.5 m,
通道优先使用土地改造中收集的砾石铺设,再使用三七灰土进行铺设。
4)田块布局。根据田块的性质不同确定其长度和宽度。对于水平田,利用推土机将水平田推平,长度为100~600 m,宽度为30~60 m,每个水平田块均与通道连接;缓坡田块的长度为80~200 m,宽度为30~45 m,每个缓坡田块均与通道连接;对于急坡田,使用推土机将急坡田的坡度减小到12°,将急坡田分成若干急坡田块,急坡田块的长度为65~150 m,宽度为25~35 m,每个急坡田块均与通道连接;梯台田块的长度为50~150 m,宽度为25~35 m,且每个梯台田块均使用推土机推平,每个梯台田块均为水平,每个梯台田块均与通道连接。
5)挖坑翻土。对于水平田和缓坡田,使用翻土机进行挖坑翻土,深度为1.3 m;对于急坡田进行挖坑翻土,深度为0.8 m;对于梯台田挖坑翻土深度为1 m;翻土之前,将田地上0.1~0.4 m的表层土收集起来,翻土完成后,再将表层土覆盖在田地上。
6)培肥。翻土机进行翻土时,自动向表层土中加入石灰氮,并自动在表层土的下方填埋秸秆,自动向表层土下方的生土施加氮肥、磷肥和粪肥。
4 应注意的问题
1)切忌盲目追求土地宜机化改造项目的实施。一定先要有农业种植企业或种粮大户来流转土地,流转土地后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通过申报当地区县宜机化农村土地改造项目,达到国家规定的宜化机改造要求后,农业企业或种粮大户再进行耕地经营。若镇村主体先进行农村土地宜机化改造,宜机化改造后的土地有可能无人来流转,造成暂时闲置,这样就对土地造成更大的浪费。
2)村社土地流转前要有科学规划。应提前进行“四集中”“五统一”规划,即集中农村宅基地规划用地、集中建设用地、集中基本农田用地、集中林地及其附属物用地。宜机化整治的土地交由村民小组统一管理、村民委会统一调配。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风貌、统一配套设施、统一环境打造和统一建设工匠“五统一”要求,科学规划集中居民点,融入乡村文化元素,打造乡村风情院落,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把农村居民点打造成亮丽的一道农村风景线。
3)农业企业流转土地入驻前应每年缴纳一定的诚信金。农业生产受国家政策、天气、生产技术和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影响,农业收入也受到影响,有些不守诚信、实力不强的农业企业也因此跑路,找不到人的情况实有发生,有时即使找到人也无济于事,因此为了避免此情况的发生,有必要缴纳诚信金。
5 结语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既要稳定粮食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又要增加农业效益。结合目前农村丘陵地区土地耕种的现实情况,土地实施宜机化改造是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重庆市农业部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编制出台了《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对今后丘陵地区耕地的宜机化改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通过土地宜机化改造,丘陵地区农机化水平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基本可实现农业机械化,推动农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土地宜机化整治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的研究[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8(6):9-10.
[2] 敖方源,秦大春,周兵,等.重慶市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实践[J].农业工程,2017(7):122-124.
[3] 何定明.改地适机,要得: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重庆探索[N].农民日报,2017-06-09(1).
[4] 秦大春,周兵,敖方源.重庆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实践[J].农业工程,2017,7(1):29-31.
[5] 蔡晶晶,王桂显,敖方源,等.提高标准健全体系 全面推进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J].农机科技推广,2020(11):27-33.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