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在青海大格勒沟脑地区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2022-05-23党志刚苗虎林杨和平何健廷

中国钼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炭质格勒激电

漆 亮,党志刚,苗虎林,杨和平,何健廷

(1.青海国投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2.青海国投广源矿业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3.青海丹信矿业咨询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4.青海世安矿业勘查开发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

0 引 言

大格勒沟脑地区地处秦祁昆造山系-南昆仑结合带-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1],属昆中断裂与昆南断裂之间的混杂带[2],区内火山活动频繁,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具多期次活动之特点[3],成矿地质条件极为优越,周边金矿床点密布[4-6]。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原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和青海省地球化学勘查院等多家地质单位在区内开展了中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化探、物探及综合研究等工作,圈定了93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多条破碎蚀变带,为区内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支撑[7-8]。由于该区海拔(4 500~5 424 m)较高,碎石流和永冻层发育,圈定的矿(化)体基本为单工程控制,无法准确评价各矿(化)体的特征,找矿工作进展缓慢。2016年以来,通过在区内开展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工作,圈定异常8处且验证效果良好,对区内缩小找矿靶区、确定成矿有利地段和间接指导寻找盲矿体具有重要意义。

1 矿区地质概况

1.1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范围内出露地层较为单一,以中-新元古界万保沟群地层和第四系为主,晚三叠系八宝山组仅少量出露。其中万保沟群为一套海相火山岩及碳酸盐岩建造,区内仅出露下部火山岩,可划分为下部火山熔岩段钠长玄武岩及钠长角斑质碎斑岩,中部碳酸盐岩、中基性火山碎屑岩段灰岩、绢云母板岩和凝灰质板岩,上部火山岩段更长玄武岩和安山质火山角砾熔岩;八宝山组在矿区西北部及西南部呈北东向展布,其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长石砂岩夹杂砂岩、凝灰质板岩和泥质板岩夹少量火山熔岩;第四系以冲洪积砂、砾石、粉砂和砂土为主。受区域性主体断裂昆中断裂影响,区内次级断裂构造十分发育(F1-F9),主要为北东向、北西向和南北向3组断裂构造,性质以压扭性为主,且断层两侧形成的破碎带内蚀变较强,多有石英脉贯入,局部赋存有金矿体或金矿化体(见图1)。岩浆岩以脉岩为主,多沿断裂带分布,以石英脉和斜长花岗岩脉为主。

图1 大格勒沟脑地区地质图

1.2 矿体地质特征

区内共发现受断裂构造控制的3条破碎蚀变带(Sb-1、Sb-2、Sb-3),圈定出金矿(化)体18条,部分矿体地特征见表1,部分矿体地质特征描述如下:

表1 大格勒沟脑地区部分金矿体地质特征

AuⅢ矿体由探槽12DTC16控制,矿体倾向为320°,倾角为54°,长度80 m,厚度为2.18 m,Au最高品位为8.34×10-6,最低品位为1.25×10-6,平均品位为5.32×10-6,该金矿体产于蚀变岩及其接触带之中,由构造角砾岩和断层泥等组成,整体具较强的褐铁矿化、泥化等蚀变,其上盘围岩为含炭质泥钙质板岩,下盘为围岩为硅质灰岩。

AuⅣ矿体主要由4个钻孔控制(QZ04、ZK0001、ZK0301、ZK0401),矿体南倾,倾向130°左右,倾角76°,矿体长度为160 m,Au最高品位为75×10-6,平均品位为27.99×10-6,金矿体赋存于糜棱岩化、黄铁矿化、硅质板岩中,板岩整体较破碎,具轻微的褐铁矿化、泥化等蚀变,矿体上盘为蚀变花岗斑岩。

1.3 矿石特征

矿石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结构以自形—半自形结构[见图2(a)]、他形粒状结构[见图2(b)]、乳滴状结构和交代结构为主,构造主要为稀疏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9];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和少量自然金,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玉髓、绢云母、黑云母和少量方解石;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较为简单,均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以硫化物包裹金(73.56%)为主,其次为裸露及半裸露金(15.81%)、硅酸盐包裹金(7.29%)、碳酸盐包裹金(3.04%)和褐铁矿包裹金(0.30%)。

图2 矿石结构特征

2 地球物理特征

在大格勒沟脑矿区共采集岩、矿石标本210块,采用泥团法测定电性参数电阻率ρ和极化率η,使用仪器为WDA-1型数控多功能直流电法仪,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大格勒沟脑地区金矿电物性参数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黄铁矿化、糜棱岩化、硅化碳质板岩(含金)的极化率为4.98%,炭质板岩的极化率为4.89%,而围岩的极化率均明显低于3%。黄铁矿化、糜棱岩化、硅化碳质板岩(含金)的电阻率为700 Ω·m,碳质板岩的电阻率为457 Ω·m,花岗斑岩的电阻率为3 397 Ω·m,岩、矿石间存在一定的物性差异,炭质板岩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特征,花岗斑岩表现为高阻中极化特征,结合矿区地质背景,炭质板岩为金矿体主要赋矿地层,花岗斑岩体下盘也是金矿体赋存的主要地段,借助于低阻高极化、高阻中极化异常特征,进一步指导寻找矿区盲矿体是科学可行的,矿区具备开展物探工作条件。

3 异常解译

采用点距10 m(局部点距5 m),在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区分别以160 m、320 m、200 m的剖面线距完成1∶5 000激电中梯剖面工作15.6 km。通过测制剖面,共圈出激电异常8处(图3),总体上激电异常呈低阻中极化特征,激电异常多呈带状分布,近北东向展布,主要由炭质板岩引起,对于赋矿层位的控制及确定效果较好,尤其是低阻高极化区段利于成矿。

图3 大格勒沟脑地区地质图

JP1激电异常位于剖面北部,呈带状北北东向展布,由东到西带宽逐渐变窄,最宽处约218 m,最窄处约66 m。异常强度由北到南逐渐减弱,视极化率峰值为5.436%,视极化率数值较为稳定,梯度变化较小。地表出露岩性为八宝山组长石砂岩和万保沟群玄武岩,异常带位于岩性接触带上,推断岩性接触带中构造蚀变发育,引起了该异常。

JP2激电异常位于剖面中部偏北,呈弧状,异常带宽较为稳定,约60 m。异常强度沿走向变化较小,视极化率为单个峰值。地表出露岩性为万保沟群玄武岩和八宝山组长石砂岩,异常带位于岩性接触带上,推断岩性接触带中构造蚀变发育,引起了该异常。

JP3激电异常位于剖面中部,呈带状北东向展布,带宽较为稳定,约370 m。该异常强度较强,视极化率最大值达到7%,有多个峰值,且梯度变化较大。地表出露岩性为万保沟群玄武岩,经物性测量,本区能够引起较强激电反应的为炭质板岩,依此推断在玄武岩以下覆盖有大规模的炭质板岩,且炭质板岩埋深较深,极化不均匀。

JP4激电异常位于剖面南部,呈带状近东西向展布,由两条剖面控制,推测在走向上还有延伸,带宽约140 m。异常强度较强,视极化率跳跃起伏较剧烈,极值为5.818%。地表第四系覆盖,推断地下有大规模的炭质板岩,且炭质板岩埋深较深,极化不均匀。

JP5激电异常呈椭圆状,长轴方向约330 m,短轴方向约290 m。异常强度较强,视极化率曲线呈脉冲状,起伏剧烈,有多个峰值,极值超过7%;对应视电阻率为低阻,且变化较小,推测近地表存在极化体,埋深较浅,厚度较小,极化不均匀。

JP6激电异常为区内的主异常,该异常呈带状北东向展布,走向上带长约5 km,带宽约500 m。异常强度强,视极化率起伏剧烈,有多个峰值,极值为9.65%;对应视电阻率变化较大,部分地区出现高阻。在异常带上施工的多个钻孔中见有数层黄铁矿化、糜棱岩化、硅化炭质板岩,炭质含量较高,部分炭质板岩中金达到品位。依此推断,该异常由炭质板岩引起,炭质板岩中炭质分布不均匀,埋深较深。

JP7激电异常位于剖面南部,呈带状北东向展布,带宽约70 m。异常强度较强,梯度变化较大,部分剖面上表现为高阻高极化特征。经探槽验证后,推测该异常与构造有关,构造中岩石破碎,金属硫化物发育,表现为低阻高极化;构造中岩石较完整,金属硫化物发育,则表现为高阻高极化特征。

JP8激电异常位于JP7南部,由两条剖面控制,呈带状北东向展布,带宽约120 m。异常强度较强,视极化率起伏剧烈,有数个峰值。该异常与地表出露的万保沟群炭质板岩位置对应,认为该异常可能由炭质板岩引起。

4 异常验证

在JP2异常区,通过探槽及钻探进行了验证,其中16DTC07和17DTC06中见有宽约30 m的炭质板岩,其中具较强硅化和黄铁矿化,后期利用钻探进行了检查验证,其中见有2段硅化、黄铁矿化强烈的糜棱岩化炭质板岩,通过样品分析Au品位为0.13×10-6。

在JP6异常区,通过施工钻孔ZK3205,发现2条金矿体(Au11、Au13),其中Au11矿体长80 m,单工程平均品位2.56×10-6,单工程真厚度为1.50 m;Au13矿体长80 m,单工程平均品位1.91×10-6,单工程真厚度为0.90 m,金矿体赋存于糜棱岩化、黄铁矿化、炭质硅质板岩中,赋矿层位与1∶5 000激电异常比较吻合,进一步证明了JP6激电异常由炭质板岩引起。

在JP5异常区,通过施工的潜孔钻QZ04,发现一条金矿体(Au14),矿体长160 m,单工程平均品位27.99×10-6,单工程真厚度为3.45 m,金矿体赋存于糜棱岩化、黄铁矿化、炭质硅质板岩中,板岩整体较破碎,具轻微的褐铁矿化、泥化等蚀变,证明JP5是由炭质板岩引起。

5 结 论

(1)大格勒沟脑地区岩、矿石间存在一定的物性差异,矿区具备开展物探工作条件,依据赋矿地层低阻高极化、高阻中极化异常特征进行盲矿体勘查科学可行。

(2)通过于区内开展1∶5 000激电中梯剖面工作,共圈出激电异常8处,异常近北东向展布,多呈带状分布,总体上呈低阻中极化特征。

(3)异常区内开展的探槽和钻探验证工作显示,JP2、JP5和JP6异常区内均发现矿化程度较好的炭质板岩,异常圈定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炭质格勒激电
生物聚合物改良预崩解炭质泥岩水稳性及冲刷试验研究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质板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大功率激电测深方法在豫西董家埝银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高炉炉底用炭质浇注料的研究与耐用性能分析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莫日格勒河情歌
高频大地电磁测深与激电中梯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大功率激电测量在冀北温家营—马家沟银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复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