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瓮城发掘述要*

2022-05-2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考古与文物 2022年2期
关键词:主城石城土质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宏河镇后城咀村、黄河支流浑河北岸,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最早开展石城调查与发掘的遗址之一(图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为配合“丰准铁路”基本建设工作即开展过考古调查与试掘工作,并揭露出一批仰韶、龙山、朱开沟文化及战国时期遗存,但因工作区域主要集中于石城外侧,故未对石城的整体布局特征与文化内涵开展专门研究;2005年为配合国家文物局重点课题“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 业与环境”的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城所在区域的浑河下游地区开展了区域性考古调查、测绘与航拍工作,初步确认了这一占地138万平方米的石城应属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规模最大、防御体系最为严密的龙山时代中心城址,与临近其他石城存在较为严密的群组关系;2006年课题组通过小面积的试掘,基本明确了后城咀石城以永兴店文化为主体的时代特征及城门区域存在复杂防御体系的可能性;2010年通过与国家博物馆遥感考古中心联合开展的浑河下游地区无人机航测工作,项目组首次获得石城的高清正摄影像图、3D模拟图和矢量化航测源数据,通过多学科联合分析,认为后城咀石城可能存在通过人工修整城内部分自然冲沟以形成“冲沟环绕方式”作为防御手段的“内城”区域及城门区域建筑结构布局复杂,可能存在“瓮城”的认识。

图一 后城咀石城地理位置示意图

2016年为配合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河套地区史前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的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启动南流黄河两岸地区龙山时代石城专题调查与试掘工作,并于2019年始对后城咀石城持续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累计揭露城垣、马面、壕沟、台基、墩台、城门等主要遗迹20余处,基本掌握了后城咀石城规划布局、年代、建筑技术、结构布局、营建顺序等相关信息。

一、瓮城部分发掘述要

后城咀石城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宏河镇后城咀村,地势北高南低,南临浑河,东西两侧为自然冲沟,仅东北侧与外界相接,地势独立,地理单元较为明显。南北长约1200、东西宽约1150米,面积约138万平方米,由环壕、瓮城、外城、内城构成(封二)。其中内城部分位于石城南部,面积偏小,南侧与浑河紧临,东西两侧为冲沟,仅西北侧与外城相接,地理单元独立性特征明显,各类居址遗迹较为丰富;外城将内城紧括于其南部,面积较大,但城内遗迹保存相对较差;瓮城位于石城东北部最高处、城垣外侧,结构复杂且各类遗迹保存较好。整体而言,后城咀石城城垣走势明显,瓮城、城内结构较为清晰,南侧浑河与东西两侧自然冲沟构成独立的自然单元与人工构筑的城垣、瓮城共同组成了整个石城的防御体系。根据课题研究规划,项目组首先对瓮城部分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两年累计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揭露出主城城垣、城门,瓮城城垣、城门,城内台基、壕沟等遗迹近20处,基本辨识出由壕沟、瓮城、主城城垣、马面构成的后城咀石城半月形防御体系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瓮城防御体系,与已发掘的石峁石城、下塔石城城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现将后城咀石城瓮城部分主要发掘成果述要如下。

图二 后城咀石城瓮城部分2020 年度发掘区全景及空间布局图

图三 主城城垣石墙分段垒砌情况

(一)布局结构

后城咀石城瓮城部分位于石城所处坡体的制高点,扼守着出入石城的唯一通道,由壕沟、瓮城前通道、瓮城、瓮城城门、主城城垣、主城城门组成的半月形防御体系建筑群组结构复杂、功能各异(图二)。

经勘探发掘可知,大体呈半月形的瓮城部分,以主城城门(CM1)、东西两侧马面(MM1、MM2)和主城城垣(Q1)构成底径,是进入石城的最后一道防御体系;近半弧状的瓮城城垣(Q2)两端与主城城垣(Q1)相接,形成瓮城内空间体系;营建于瓮城城垣(Q2)之上的多处台基(TJ1~TJ4)向内拱卫;瓮城城垣(Q2)中部被两个对称的阙式墩台(DT1、DT2)隔开约15米的通道,与南侧主城城门(CM1)相对,是进入瓮城的第二道防御体系;瓮城城垣(Q2)外侧平行设置的壕沟(G1)整体呈弧形,至东西两侧与主城城垣平行,并与城外冲沟相接;壕沟在阙式墩台(DT1、DT2)外侧错位、宽度锐减,形成宽约10米左右的通道,并设有石质建筑基址,应为进入瓮城的第一道防御体系。

图四 主城城垣内侧夯土墙分段分层版筑情况

图五 主城城垣外侧夯土墙垂直立面

鉴于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继续,瓮城部分各建筑基址的实际功能、组合关系与营建顺序尚未清晰,但通过发掘仍可大体明确自瓮城进入城内的路径,即壕沟豁口—瓮城通道(阙式墩台间豁口)—主城城门,进城线路曲折。加之,瓮城内部空间已具备相对独立性,营建于主城城垣之上的诸马面和瓮城城垣之上的诸台基均将防御侧重于瓮城内部。故可认定,后城咀石城瓮城部分已基本具备历史时期瓮城的建筑与防御特征,应是中国北方地区目前所见最早的瓮城。

(二)典型遗迹介绍

根据后城咀瓮城部分结构布局特征,现依此将主要遗迹发掘情况介绍如下。

1.主城城垣(Q1)

主要位于石城所处坡地外侧,整体呈“∩”形分布,两侧与浑河相接,全长约8100、宽约2~4、残高约0.8~1米。多依山脊走势营建,不挖基槽,大体可分为单纯石砌城垣和石砌、夯土复合结构城垣两种,其中单纯石砌城垣多沿两侧冲沟峭壁之上的山脊分布,直接用石块层层错缝垒砌墙体,缝隙之间填以黄土或碎石而成;复合结构城垣则多分布于石城垣“横面”即向外界一侧。

瓮城部分所发掘的城垣多属复合结构,石砌墙体为“芯”,两侧包砌夯土墙,其中石墙为石板分段错缝垒砌而成,所用石料多为采自当地的青灰色砂岩,经简单劈裂加工而成,长0.2~0.3、宽0.1~0.2、厚0.1~0.2、残高0.8~1米(图三);内侧土墙呈斜坡状,分段分层版筑而成,每段长约1.5~2、宽0.4~0.5米,每层宽约0.4~0.6、厚约0.5~0.8米,现存4层土色土质差异明显(图四);外侧土墙建筑方法与内侧相同,但墙体外立面呈垂直状(图五)。

根据目前解剖情况可知,主城城垣内侧护坡版筑墙体大体可分为4层,其中第①层为红褐色花土,颜色偏黑,厚约30~40厘米,土质致密;第②层为黄褐色花土,厚约40~50厘米,土质较致密;第③层为红褐色花土夹杂少量黄土,颜色偏淡,厚约25~40厘米;第④层为浅黄褐色花土,厚约15~40厘米,土质较致密。各层内均仅出土少量篮纹碎陶片。

图六 主城门(CM1)全景

2.主城城门(CM1)

主城城门(CM1)位于石城东北部,主城城垣之上,东距1号马面(MM1)约16米,西距2号马面(MM2)约18米。城门平面呈长方形,土石混筑,南北长约15、东西宽约9~11米,门道位于城门中部,南北向。城门外侧整体由石墙围筑而成,长约14、宽约1.5~1.9、现存高度约0.3米,石墙由较为规整的大块石板层层错缝垒筑而成,板石间填以黄土,两侧立面平直齐整;城门南部石墙两端分设有一长1.7、宽1.5米的土质墙垛用以连接主城城垣和城门石墙。城门石墙内侧并存宽约1.6、高约0.5米的土质墙体,保存较好,墙体上部平铺有大量板状石材,制作较为规范;两侧土质墙体表面平整,每侧各存6个圆形柱洞,间隔1米、纵向排列,柱洞内尚存立柱炭化痕迹、木质纹理清晰;土墙平面及立面皆涂抹草拌泥,经火烧,烧结面呈青灰色或砖红色。长方形直线型门道位于两侧土墙中间,笔直宽阔,长约16、宽约2.7~3.6米,门道内数层踩踏面保存完好,每层厚约1~5厘米不等,应与多次修缮铺垫有关,最晚期踩踏面亦因火烧形成一层坚硬的烧结面;门道北端存一长约2.8、宽0.3、深0.2~0.3米的“U”形门槽,槽内堆积有大量木炭、石块及篮纹陶片。因后期烧毁,门道地面、门槽立面及土墙顶面上残存有大量木柱残炭痕迹,木柱个体明显、纹理清晰,其宽度、长度及相互交叉叠压细节清晰。从残存木柱分布情况推断,城门顶部原应存有木结构建筑,同时综合考虑发掘过程中多与木柱遗迹并出的大量弧线形贴合面红烧草拌泥土块现象判断,原有木结构外应包裹有草拌泥(图六、七)。

图七 主城门(CM1)平面图

根据现有发掘情况可知,主城城门内存4层堆积,其中第①层为表土层,土质较致密,厚约15~30厘米,夹杂少量石块,包含少量陶片,纹饰以篮纹为主,绳纹较少;第②层为黑土层,土质较致密,厚10~30厘米,包含玉环、铁镞、弦断绳纹陶片等;第③层黄花土,厚约15~30厘米,土质较为致密,包含物有木炭、人骨、动物骨骼及罐、鬲、瓮等陶器残片,纹饰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磨光最少;第④层为灰花土,土质较致密,厚约10~30厘米,夹杂有大量红烧土块和石块,包含敛口瓮、斝、罐、鬲等陶器残片,纹饰以篮纹居多,磨光次之,绳纹最少;第④层以下为城门门道踩踏面,经火烤后多呈青灰色烧结面或红烧土面。

主城城门外存两层堆积,其中第①层为表土层,厚约10~25厘米,土质较疏松,包含大量石块及少量鬲、瓮、罐等陶器残片,纹饰以篮纹居多,绳纹次之;第②层为黑土层,厚约15~50厘米,土质致密,仅包含少量篮纹或绳纹陶片;第②层之下尚未发掘。

3.马面

后城咀石城主城城垣之上共发现马面建筑6座,形制结构相似,但鉴于存在与主城城垣石墙或土墙相接的区别,其营建时间应略存较小差异。现以2号马面(MM2)为例,介绍如下。

2号马面位于瓮城西部,东侧与主城城门相距约18米,依东西向与主城城垣垂直而建,石砌建筑,平面形状大致呈长方形,南北长约9、东西宽约6~7米,方向30°。马面东、西、北三面为较为规整的大块板石层层错缝垒筑而成的石墙,石板之间填以黄土,立面较为平直齐整,墙体宽约1.3~1.6、残高1.3~2米,其中东、西两侧石墙与主城城垣墙体直接相连,三面石墙间不见接缝,应为一体营建。马面中部呈空心状,底部存一层黄花土硬面,其上残存有大量木炭痕迹,个别木炭保存较好、纹理清晰,从木炭分布及叠压等情况推测马面顶部应存有木梁架结构(图八、九)。

图八 2 号马面(MM2)航拍图

图九 2 号马面(MM2)高程图

图一〇 瓮城城垣结构图

图一一 1 号墩台(DT1)航拍影像图

根据目前发掘情况看,2号马面内存3层堆积,其中第①层为表土层,土质致密,厚约10~25厘米,包含物较少;第②层为黑褐色土,土质疏松,厚约20~33厘米,包含大量石块及少量陶片;第③层为褐色黄花土,土质致密,厚约10~20厘米,包含大量红烧土、石块、木炭和少量篮纹陶片,其下为一层黄花土的垫土层,尚未发掘。

4.瓮城城垣(Q2)

瓮城城垣(Q2)墙体与主城城垣相接,北临1号壕沟(G1),呈弧形分布。与主城城垣墙体相比,瓮城城垣墙体多由石墙和外侧土墙构成,其内侧未发现版筑痕迹,即不存在护坡类建筑。发掘结果表明,瓮城城垣石墙宽约1.3~1.6、残高约0.8~1、土墙宽约4~4.3、残高约0.8~2.2米,分层版筑,墙体坡面与壕沟内侧面相连,应与建造壕沟时直接从沟内取土用以版筑城垣墙体外侧有关(图一〇)。

图一二 1 号壕沟沟壁所见加工工具痕

图一三 1 号壕沟局部壁柱痕

瓮城城垣大体可分为5层堆积,其中第①层为淡黄色花土,厚约15厘米,土质疏松,颗粒大,夹杂石块和白色胶泥土颗粒;第②层为红褐色花土,厚约20厘米,土质较致密,含有白色颗粒;第③层为黑土,厚约45厘米,土质致密,土质较纯净;第④层为黄褐色土,厚约20厘米,土质致密,土色较为纯净;第⑤层为红色花土,厚约60厘米,土质较致密,较纯净。

此外,瓮城城垣内侧建有三处石墙围筑的实心建筑台基,台基墙体与瓮城墙体相接,均为石板垒砌而成,中部由土质致密的黄花土堆筑成实心。

5.墩台建筑

后城咀石城瓮城区域现存墩台建筑两座(DT1、DT2),二者之间间隔区域形成进入瓮城的通道与主城城门门道相对,三座建筑基址呈“品”字形分布,其中位于东北侧的1号墩台体量略大,为石、土墙构筑的空心建筑;西北的2号墩台,体量略小,为石墙构筑的实心建筑。现以1号墩台(DT1)为例,介绍如下。

1号墩台平面形状略成长方形,南北长约9.7、东西宽约8.1米,其中外侧石砌墙体宽约1.2米,为较规整的大块板石错缝垒筑而成,石块间填充以黄土,选材讲究、制作规范、立面平直,东、西、北三面石墙间未见明显接口,应为同时营建的结果,南侧石墙中部存一短道石墙,与东、西两侧石墙等距。宽约0.4~0.5米的夯土墙紧贴除南侧石墙东侧豁口外的石砌墙内侧夯筑,仅保存东侧豁口可进入墩台建筑内部。因两重墙体的围筑,墩台中部空间较为狭窄。此外发现后期在墩台西侧、南侧用半圆形或方形石墙加固墩台墙体(图一一)。

6.壕沟

后城咀石城瓮城外侧共发现两条壕沟,其中1号壕沟(G1)紧贴瓮城外侧,走向大致与瓮城城垣平行,间距约12米。壕沟宽约2~5、深约2~5.8米,直壁平底。通过局部试掘可知,壕沟直接打破生土,宽约1.4~2、深约5.8米,直壁平底,沟壁底部可见明显工具掏挖痕迹(图一二)。此外,在距沟底1.3~1.5米处两侧发现的壁柱痕迹,可能与搭建过沟木构建筑有关(图一三)。

沟内堆积可分为3层,其中第①层为黑褐色土,厚约1.7~2米,土质较疏松,包含大量石块和少量罐、瓮等陶器残片,纹饰以篮纹居多;第②层为黑灰色花土,厚约1.3~1.5米,土质疏松,仅夹杂大量碎石;第③层为黄褐色土,厚约1.7~2.3米,土质致密且纯净。

(三)典型遗物介绍

后城咀石城瓮城区域因位置、功能特殊,加之目前部分遗迹尚未清理完毕,出土遗物偏少且多集中出自倒塌堆积,但通过出土的少量陶器、玉石器、骨器标本,仍可辨明瓮城区域时代及考古学文化特征。

1.陶器 完整器较少,以陶片居多,可辨器形有鬲、瓮、斝、盉、罐等,陶制以夹砂灰陶为大宗,泥质灰陶略少,少量磨光黑陶;纹饰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另见少量附加堆纹。

宽裆鬲标本2020T1408①:1,夹砂灰褐陶,胎体厚重。直口,口沿微卷,领部磨光,肩部较鼓,宽裆,空心袋状足,一侧腹部存鋬。口径12、残高18、厚0.3~0.5厘米(图一四,1)。

折肩罐标本2020T1208②:1,泥质黑灰陶,腹部以下残。口略向外敞,卷沿,高领,折肩部微内收,弧腹,器壁内部可见明显轮修痕迹,领部饰横向宽篮纹,肩腹部饰纵向宽篮纹。口径15、残高18、厚度约0.4厘米(图一四,2)。

2.玉器 发现数量极少,主要出自石砌墙体缝隙、倒塌堆积和壕沟底部。器形主要有刀、环等,多为岫岩玉,玉质较细腻,通体磨制光滑。

玉刀 标本2020T1005③:1,残,墨绿色。平面略呈长方形,中部偏上有一双面对钻孔,双面刃平直,正锋,较锋利。残长12、宽5.9、厚0.6、孔径0.4~0.7厘米(图一四,3)。

玉璧 标本2021T1006G1:1,残缺严重,黄绿色。横截面呈不规则梯形,中孔为双面钻孔。残长2.7、宽2.5、厚0.3厘米(图一四,4)。

玉料 标本2021T1109③:1,白色,两面或为切割后磨光。长10、宽5厘米(图一四,5)。

图一四 出土器物

3.石器 发现数量相对较多,器形以刀、斧、铲以及箭镞等为主,器形较规整。

石铲 标本2020T1106①:1,打制而成,平面略呈刀把形,一侧平直,一侧呈折角内收,下部近似梯形,圆弧状刃部,较钝。上部打制痕迹相对较少,刃部打制痕迹较多且清晰。长19、宽5~11、厚2厘米(图一四,6)。

石镞 7件。皆为压制而成,形制基本相同。平面呈锐角三角形,燕尾状,正面中部棱起,四周较薄,背面平直,表面残存有大量细小且致密的压制痕迹,刃部使用痕迹明显(图一四,7)。标本2020T1106①:1-7,长1.5~4、宽1.5~1.8、厚0.1~0.3厘米。

4.骨器 发现数量较少,以箭镞为主,鲜见工具类制品,多磨制而成,制作较为规整。

骨镞 5件。形制大体可分两类。一类为枣核形(图一四,8)。标本2019G1③:9,整体呈圆锥状,头部较尖,铤部略细且钝,最大径0.5厘米。另一类为菱形(图一四,9),标本2019G1③:11,整体呈扁平状,双侧存刃且较为锋利,宽0.5、厚0.2厘米。

二、初步认识

通过近两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可以基本确认,后城咀石城瓮城是目前中国北方地区已知最早具备历史时期“瓮城”意义的防御体系,其主城城垣、马面等建筑特征与已发掘的下塔石城、下脑包1号石城基本相似,而瓮城城垣、墩台、壕沟等建筑设施则尚属首次发现。从瓮城内出土的宽裆鬲、饰以几何纹的敛口瓮等典型器物特征来看,其年代应与永兴店文化相当,且未见大口二期、朱开沟文化时期遗存,整体年代早于碧村石城、石峁石城。

后城咀石城直线型主城门结构与二里岗文化望京楼城址、偃师商城西三门遗址、辽宁北票康家屯城门结构相似;主城城门两侧分设马面、瓮城通道两侧分立“阙”式墩台等与中原建筑对称理念关系密切;自瓮城进入城内的“摇把形”入城路径与石峁、下塔城门理念相同等现象看,后城咀石城瓮城兼具中原和北方双重模式,并对周邻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复杂、防御体系最为健全的后城咀石城在整个河套地区而言,应处于区域核心聚落的地位,即石峁石城的次一级核心聚落,其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具有较为完备、清晰的“一般性龙山遗址—龙山石城—龙山中心石城—龙山核心石城”演变脉络和建筑技术、防御理念的发展过程,也为学界深入探讨河套地区龙山时代石城相关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材料。

[1]崔利明.清水河县后城嘴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1).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水河县后城嘴遗址[C]∥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

[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浑河考古(上)[M].北京:故宫出版社,待出版.

[5]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浑河下游航空摄影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神木县文体局.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J].考古,2013(7).

[7]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水河县下塔石城内城墙发掘简报[J].草原文物,2018(1).

[8]同[7].

[9]魏坚.试论永兴店文化[J].文物,2000(9).

[10]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2016年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2017(6).

[1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神木县石峁遗址管理处.陕西神木县石峁城址皇城台地点[J].考古,2017(7).

[12]顾万发,王羿.河南新郑望京楼二里岗文化城址东一城门发掘简报[J].文物,2012(9)

[13]左勇.偃师商城西三城门研究[J].城市史研究,2017(1).

[14]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北票市康家屯城址发掘简报[J].文博,2001(8).

猜你喜欢

主城石城土质
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业遗产分布图(部分)
仙女
公路土质路基工程施工探讨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研究
不同土质和埋深工况下送电工程土石方费用研究
吴堡石城札记
石城旧事
重庆:今年全力推进 110个道路项目建设
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钢与火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