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5-23李冬辉田喜凤马铭张开心刘贺彬张鹤腾朱满艺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肌少症患病率老年人

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简称肌少症,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加以骨骼肌质量下降、骨骼肌力量和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综合性退行性病症。由Irwin Rosenberg(1989年)提出,用于描述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与功能的丧失。肌少症易导致老年人运动功能减退、代谢紊乱、呼吸功能损害、营养不良、跌倒、失能,甚至死亡率增加,极大地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肌肉衰减综合征作为老年性疾病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进展隐匿、渐行加重、不良影响广泛等特点。国外关于其发病率报道不一,维持在3.7%~62.9%

。国内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社区居民肌少症的患病率为6.7%~28.0%

,但研究主要来源于江苏、四川、上海等南方地区,针对北方人群的研究较少,而肌少症与膳食营养、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了解我国北方人群的肌少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此,我们于2021年3月至10月随机抽取天津市4个地区符合条件的志愿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旨在为天津市社区老年人肌少症诊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3月至10月随机抽取天津市4个地区符合条件的志愿者475人,调查地点分别设在各社区卫生院。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60岁;意识清楚,沟通无障碍;知情同意,愿意配合调查。排除标准:非社区常住人口;体内植入人工关节或安装心脏起搏器者;患代谢性疾病、肾衰竭、心力衰竭、恶性肿瘤者。剔除标准:问卷条目缺少超过5%者;明显规律作答者。

1.3 方法

晚唐政治昏暗且战乱频繁,为了苟全性命,很多文人都退隐于江湖之中。虽然隐士也无法回避现实生活的困境,但这些抵挡不住隐逸文人们对于诗意栖居的追求,文人心中的痛苦与无奈需要宣泄与表达,绘画艺术与古琴艺术从而得到了勃兴。这构成了当时镜湖地区隐逸文学生态的另一个方面。充满绘画与古琴艺术氛围的文学生态使方干的诗充满了对自然山水写意化的描写和清越雅致的韵味,最终成就了他“清丽”的诗风。

3.1 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较高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下降。除了因衰老引起肌肉骨骼系统变化外,神经系统、激素和营养状况的失衡以及炎症状态也加剧了肌少症的发生。但是由于其症状不显著,具有极强的隐秘性,主动就诊检出较少,因此机体功能障碍、摔倒的危险也随之增加。据报道,肌肉质量每减少1 kg/m

,死亡风险就会增加2倍

,关于肌少症患病率,不同研究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在一项涉及13个国家或地区的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达42.7%,而国内研究结果主要在10%~30%。本研究检出肌少症老年人115例,患病率为24.21%,与汪亚男等

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明显高于陈姝等

调查的南京市社区老年人肌少症10.8%的患病率。这可能与本研究中人群多为70岁以上老人(63.58%)有关。

1.3.2 肌少症诊断标准 采用2011年国际肌少症诊断标准

:若男性骨骼肌指数(RSMI)≤7.23 kg/m

、女性RSMI≤5.67 kg/m

,且肌肉力量减低(握力男性<26 kg,女性<18 kg),或伴步速≤1 m/s即可诊断肌少症。

这里 s表示向量,其第i个元素为 si,i=1,2,...,n是个常数。而对称矩阵B称为模块度矩阵,其元素为:

与此同时,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新要求相适应,广州还制定了《广州市2012—2014年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规划纲要》、《广州市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达标责任分解表》、《广州市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等文件。这些文件的制定和颁布让落实文化强市战略、推动广州文化建设更有章可循,更能促进广州文化建设向提升城市的品质化方向发展。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办在中国文明网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在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上广州榜上有名。这是自2011年以来广州连续三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

湿式静电除尘工作原理与普通的电除尘相同,因此,对于湿式电除尘对粉尘的去除机理,仍然可按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计算公式(多依奇公式):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475人,其中男228人(48.00%),女247人(52.00%);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6.10±5.42)岁;接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89人、高中或中专122人、大专及以上64人;有配偶者居多,共405例(85.26%);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 000~5 000元居多(63.53%);大部分老人合并2~3种慢性疾病(70.59%);跌倒情况:无跌倒史136例,有跌倒史339例。

桑树的种植情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养蚕行业的生产和发展,培育茁壮的桑树苗才能保证桑园的高产稳产。由于桑蚕业发展需要,引进高产优势的桑树种,使用科学合理的育苗技术已经成为桑树种植的必然需求,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桑树苗育苗技术,通过使用该项技术进行育苗,可以显著提高桑树成活率和叶片产量,从而为我国桑蚕养殖提供更好的支持。

2 结果

1.3.3 调查问卷法 研究小组在前期系统查阅老年人肌少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制定《天津市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调查问卷》,并通过两轮Delphi法征询骨科、营养学主任医师意见。最终确定问卷内容包括①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身高、体质量、合并慢性病情况、跌倒次数等。②营养摄入资料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动物蛋白(瘦肉、鱼肉、蛋类)每均类摄入量>100 g/d、豆类摄入量>50 g/d、牛奶摄入量>200 g/d、钙片摄入量>300 mg/d、维生素D摄入量>400 IU/d,以上为各类饮食基本计入条件,摄入频率分为3个等级:4~7 d/周、1~3 d/周、不吃(不符合计入条件同样属此等级);饮酒程度为4个等级,1级:从不饮酒或已戒酒;2级:适量饮酒(<25 g/d);3级:超量饮酒(25~59 g/d);4级:大量饮酒(≥60 g/d)。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sic or physical ADL):采用2018版《骨科康复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

,共包括进餐、洗澡、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刮脸)、穿衣(系鞋带、纽扣)、大便、小便、用厕(擦净、整理衣裤、冲水)、床椅转移、行走(平地45 m)、上下楼梯1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总计100分,Cronbach'sα系数为0.87,效度为0.88,信效度良好。MBI评分等级:正常100分(1级);≥60分,生活基本自理(2级);41~59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3级);21~40分,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44级);≤20分,生活完全依赖(5级)。④中文版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Chinese,IPAQ-C) 共27个条目。国内学者研究显示

,该问卷在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信度良好,Cronbach'sα系数为0.82,体力活动包括1周内活动类型(工作、交通出行、家务劳动、休闲娱乐)和活动强度(步行及中等、高强度),根据判断标准分为低、中和高3个等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级分类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BMI<18.5 kg/m

为 低 体 质 量,18.5 kg/m

≤BMI <24 kg/m

为 正 常 体 质 量,24 kg/m

≤BMI <28 kg/m

为超重,BMI≥28 kg/m

为肥胖。本研究在正式调查前已通过天津市武清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1医伦审011)。

2.3 老年人肌少症患病情况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老年人肌少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饮酒程度、肉类摄取频率、鱼类摄取频率、蛋类摄取频率、奶类摄取频率、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水平、BMI对肌少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1。但婚姻状况、学历、合并慢性病情况、跌倒次数、豆制品摄取频率、钙片摄取频率、维生素D摄取频率等对肌少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2.2 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情况 本研究最终检出肌少症老年人115例,肌少症患病率为24.21%。其中男性53人(46.09%),女性62人(53.91%)。男女肌少症患病率相比,女性略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1.793,

=0.181)。各年龄段肌少症患病率相比,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升高,60~65岁人群为4.42%,而超过80岁人群为1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14,

=0.022)。

作为我国历史上在南方地区定都的唯一一个汉族王朝政权,宋代时期,因内忧外患局势,矛盾问题突出,采取多方面措施保证社会环境安定,如与外族政权签订和议,这些均要求国内有较大的财富。同时,在靖康之变影响下,宋朝王室南渡,于江南定都,原因在于当时江南环境较为安逸。也正因这种政治中心南移变化,引起经济上的变动,王朝将所有精力致力于江南一带的经济发展中。另外,由当时宋朝政治环境看,并不主张着力北伐,许多史料中均有记载,宋朝对其统治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高度重视,自宋高宗赵构开始便有这种表现。由此可见,政治中心的迁移以及政治环境变化,是导致经济中心南移的重要原因。

3.2 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1.3.1 肌少症测量方法 肌少症测量骨骼肌含量、肌力和躯体功能3个指标。①受试者的四肢骨骼肌肉质量、身高、体质量、体脂比等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bio-impedance analysis,BIA)方法获得,由专业检测人员指导操作,BIA法采用的设备为清华同方BCA-1A体成分仪。②肌力:以实用CAMRYEH101电子握力器测量,用优势手持握力计测量3次,取最大值。③躯体功能评估:采用6 m直线步行速度,测量受试者以正常步速完成6 m行走距离的时间,取2次步行时间平均值。

2.4 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包括年龄、肉类摄取频率、蛋类摄取频率、奶类摄取频率、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水平、BMI),以患肌少症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方式见表2。结果显示:年 龄(

=2.570,95%

=1.454,3.237)、BMI <18.5 kg/m

(

=4.542,95%CI=2.168,8.856)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而肉类摄取频率(

=0.742,95%

=0.355,0.880)、蛋类摄取频率(

=0.722,95%

=0.316,0.825)、奶类摄取频率(

=0.602,95%

=0.173,0.981)、日常生活能力(

=0.442,95%

=0.031,0.818)、体力活动水平(

=0.568,95%

=0.285,0.877)为肌少症的保护因素,见表3。

3.2.1 年龄 本研究中年龄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70~79岁人群是60~69岁的2.570倍,这与国内同类研究相一致

。衰老可以被认为是对肌肉的几种合成代谢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生长激素、雌激素、睾酮、膳食蛋白质、身体活动、胰岛素作用)的抵抗。在这些因素中,神经病变过程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它们导致α-运动神经元变性和肌纤维去神经支配,导致运动单位丧失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骨骼肌会经历一个连续的去神经支配和神经再支配循环,但在老年时,神经再支配的过程似乎跟不上去神经支配的过程,导致运动单位的损失。70岁之前人体运动神经元或运动单位的数量一直保持良好,但70岁后会迅速下降。另外,肌纤维大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这可能是由于与年龄相关的生长因子(如IGF)水平下降导致卫星细胞增殖减少。最近的证据表明,与30~39岁相比70~79岁的人生长因子活跃度低约30%

。综上所述,提示我们应该针对老年人特别是70岁以上的人群加强健康宣教,提高疾病认知,以提高肌少症诊断意识,降低疾病不良结局风险。

因为与年龄相关的荷尔蒙变化对男性的影响比对女性的影响更大。尽管与年龄相关的性激素减少是男女瘦体质量减少和脂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但脂肪会促进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这一过程仅在女性中表现出合成代谢作用,从而减弱女性瘦体质量和力量下降,但男性没有。之所以本研究中男女患病率不具显著性,可能是与样本量、抽样人群有关。

3.2.2 营养 有研究表明

,补充蛋白质对于预防肌少症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发现肉类、鱼类、蛋类、奶类摄取频率与肌少症患病率显著相关,且这四类膳食频率4~7 d/周时肌少症患病率显著低于1~3 d/周或者从来不吃,而豆类、牛奶、钙片摄取频率对肌少症患病率无明显影响。肉类、鱼类、蛋类、奶类等动物蛋白在增加肌肉量方面明显优于植物蛋白,研究表明

,动物蛋白质摄入和身体活动是肌肉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合成代谢刺激。衰老本身会导致年轻人中存在的各种肌肉合成代谢信号丢失。这种“合成代谢阻力”与肌肉减少症的发展有关。必需氨基酸可以提高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功能。支链氨基酸可以增强哺乳动物雷帕式素靶蛋白C1的活性,降低活性氧对机体的破坏,同时抵抗恶病质的作用

。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肌少症,2018版《骨科康复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维生素D大于800 IU/d时才有参照意义,但本研究中口服维生素D频率为4~7 d/周的仅占7.16%,且维生素D摄入量仅以大于400 IU/d为计入条件,剂量较小。因此,有必要告知老年人,保证优质蛋白质和能量摄入是肌肉质量的重要预测因素,可以预防肌少症。建议在每餐中蛋白质摄入不少于1.2~1.5 g/(kg·d)或每餐25~30 g优质蛋白质,以预防肌肉减少症,同时食用奶酪和牛奶蛋白、必需氨基酸、亮氨酸、甲基丁酸和维生素D的蛋白质补充剂。

3.2.3 运动 本研究显示日常生活能力和体力活动水平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身体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肌肉失去了可能是维持其质量和功能的最重要的环境刺激。证据表明

,卧床休息和轻体力活动老人,即使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也会导致肌肉大小和力量大幅下降。抗阻运动主要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葡萄糖利用率,增强肌原纤维蛋白质合成,从而改善肌肉功能

。体力活动对神经肌肉系统、肌肉纤维蛋白具有储备作用,从而达到延缓并治疗肌少症的目的。另外,步行、慢跑、做操、打太极等有氧运动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肌量和肌力。因此,建议老年人每日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增加户外活动量。

3.2.4 BMI 在体质比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偏瘦者患病风险是正常体质量者的4.542倍,较高的BMI降低了肌少症的风险。较高的BMI可能意味着摄入的蛋白质水平较高,而蛋白质是肌少症的一种保护因素。偏瘦者更易患骨质疏松,进一步导致肌肉损失,可能是由于肥胖老年人体内多余的脂肪会加剧脂肪向肌肉的浸润,从而降低肌肉质量和身体机能

。另外,可能过质量体型中脊柱周围的肌肉量及骨质量的增加,能够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关于较高的BMI降低了肌少症风险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年龄、BMI<18.5 kg/m

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而动物蛋白摄入、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水平为肌少症的保护因素,提示我们针对老年人群制定干预措施应该综合考虑群提高诊疗意识、合理搭配饮食、制定个体化运动、早期筛查、健康宣教等方面,以期延缓肌少症进展。另外,本研究依然存在局限性,首先由于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限制,本研究为小样本,且代表性有限,可能带来偏倚;其次,肌少症影响因素复杂众多,本研究设计中纳入变量有限,危险因素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扩充。

[1] 吴芸杨,陈晓宏,季晶俊,等.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20,26(22):4499-4503.

[2] 吴兴利,周长喜,施伟伟,等,老年肌少症与常见慢病共病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1):154-158.

[3] 杨琦琦,孙颖.肌少症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0,19(2):152-156.

[4] 石汉平,刘明,许红霞,等.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2,9(1):24-34.

[5]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正 式 发 布[J].食 品 与 健 康,2021(4):4.

[7] CRUZ A J,SAYER A A.Sarcopenia[J].The Lancet,2019,393(10191):2636-2646.

[8] 赵龙飞,国伟,张油福,等.体质指数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8,37(2):19-20,22.

[9] PANA A,SOURTZI P,KALOKAIRINOU A,et al.Sarcopenia and polypharmacy among older adults:A scoping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22,98:104520.

[10] 汪亚男,徐娟兰,宋红玲.老年肌少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9):45-50.

[11] 陈姝,俞静,狄文娟,等.南京市社区老年肌少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老年医学,2020,34(8):793-796.

[12] 江涛,王新航,张露艺,等.中国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的Meta 分 析[J].海 南 医 学,2022,33(1):116-123.

[13] HIDAYAT R,RIVIATI N.Sarcopenia from Pathophysiology to Clinical:Literature Review[J].Biomedical Journal of Indonesia,2021,7(1):125-140.

[14] 王牧川,李子全,刘书中,等.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1,14(12):1033-1038.

[16] JAYAWARDENA T U,KIM S Y,Jeon Y J.Sarcopenia;functional concerns,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ed,and seafood as a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review article[J].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2021,28:1-21.

[17] 蒲虹杉,董碧蓉.老年肌少症与衰弱和营养[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1,24(5):577-581.

[18] 陈发秀,梅洵,唐月红,等.肌少症与炎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1,19(6):92-95.

猜你喜欢

肌少症患病率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下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运动预防肌少症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