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课视域下中职混合式教学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2022-05-23唐胜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7期
关键词:金课课程内容院校

唐胜男

[摘           要]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旨在利用信息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职业教育作为教育阶段中的重要一环,必须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改革,因此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便成为中职院校的最佳选择。研究针对中职院校的现实困境,结合在中职院校数据库课程的授课经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入手,提出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中职院校教学的应对策略。

[关    键   词]  金课;中职混合式教学;实用数据库系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7-0139-03

一、中职院校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困境

(一)多数中职教师缺乏金课建设认知

在全面进行信息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成为中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多数中职院校教师并未形成正确认知,几乎没有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意愿和动力。当进行金课建设时,多数中职教师认为当前课程体系并未出现明显偏差,已经可以满足多数中职师生的需求,且必然会增加新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负担。所以,对于部分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的中职教师而言,金课建设必定会消耗自身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多数教师对此产生本能抵触[1]。

(二)多数中职教师课程设计思想未及时更新

因為传统教学课程设计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要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必须更新中职教师的课程设计思想。首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找到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的连接点,教师科学合理地分配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其次,当前多数中职教师仅满足于使用传统的方法编写教案,更容易导致课程内容陈旧古板,与互联网时代脱轨,更难以将课程打造成金课。中职教师应深刻了解所处时代的特征,如信息化、大数据等,将典型特征融合于金课建设中。

(三)学生参与金课建设意识逐渐淡化

经调查发现,多数中职学生不会主动参与学习,对金课建设更是不感兴趣。首先,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其次,目前可供中职学生选择的娱乐项目增多,更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2]。总体来说,中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中职学校的主要受众群体,一旦学生自身主体意识淡化,无论是教学方法改革还是金课建设等都是棘手问题。

(四)多数中职学生未养成课后学习的习惯

由于学习基础和技能要求的客观限制,中职学生需要利用更多的课后时间巩固知识和实操,但中职学生在多年的教育里仅参与过线下课堂,养成了仅通过线下课堂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所以进入中职学校后,依旧保持旧有的学习习惯。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需转变学生墨守成规的学习习惯,实行线上和线下课堂的教学互通,从而使中职学生意识到线上课堂的重要性,养成课后学习的习惯。

二、中职院校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应对策略

(一)更新中职教师金课建设观念

中职教师是推动中职院校金课建设的内部动力,院校需及时更新教师的金课建设观念。首先,中职学校应多方面创造教师的学习机会。在校外,学校应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参加高水平教育会议或论坛等;在校内,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最新的职教政策、举办创新教学交流会、组织教学技能比赛等。其次,中职学校应积极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在个体方面,将金课建设过程与教师个人的职称评定和绩效奖励等有机结合;在集体方面,对在金课建设的研发和效果方面的先进集体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有利于吸引更多教师加入金课建设的开发中,形成有质量的金课建设团队[3]。

(二)提升中职教师的多种教学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考验教师的多种教学能力,所以要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进金课建设。首先,由于增设了线上课堂,中职教师应自觉提升自身的线上教学能力。当前,市面上已经有许多较成熟的线上教学工具。通过自学和教师间交流等途径,多数中职教师能够掌握线上教学工具。其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典型特征就是同时进行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中职教师应自觉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做到扩充知识储备、改变教学思维、更新专业知识。各学科教师可以以教学课程为入手点进行金课建设,致力于通过新的课程改革计划促进教师能力发展[4]。

(三)转变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按照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标准的要求,课程设计需同时满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三个指标。(1)高阶性是指课程教学设计包含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整理好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学计划需要优于、高于大纲[5]。(2)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并持续更新,教学形式具有先进性、多样性和互动性,科学合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有效衔接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体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3)挑战度是指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能激发学生发挥潜能,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和拓展联系学习,培养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6]。从课程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考,三个指标不能独立实现,而是相辅相成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考角度去探索。

(四)激发学生对金课的参与学习思维

中职院校的主体是中职学生,所以应从中职学生的角度入手,将中职学生的学习、性格等特点融入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与实践方案中。首先,教师需引导中职学生了解金课基本认知,循序渐进地转变中职学生的学习思维,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金课建设的学习实践。其次,针对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中职学生所处的时代特征,我们应将课程内容加入更多的现代元素,教学方法体现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最后,根据以点带面的方法推进中职院校金课建设,在每个班级选拔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德优秀的学生,积极进行金课参与思维培养,让更多中职学生能够认识到金课建设的重要性。

(五)建立个性化课后学习机制

针对中职学生“遗忘快、学得慢”的学习特点,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复习等,是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中职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后自我复习思维,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个性化复习。其次,教师要强调学习不分时间与地点,以强化中职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不断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最后,教师要加入课后学习检查中。当学生进行及时复习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当错题集中显示某些知识点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难点时,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方法,让难点迎刃而解。

三、实用数据库系统课程线上线下实施策略

本文基于教材《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应用教程》撰写教学设计,选用第七章T-SQL语言的第一小节SQL语言基本概念和第二小节流程控制语句进行举例说明,结合自身实习经验,完整地描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前教学设计、课中教学互动、课后辅助教学三个环节。

(一)课前教学设计

1.科学划分线上线下课程内容

从知识建构的观点来看,有效的学习要求学生进行适当的认知加工,因此教学设计的目标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的认知加工,从而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其主要挑战在于既要保证学习者进行适当的认知加工,又要保证这种加工不会造成认知负荷超载[7]。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无关认知、基础认知与生成认知进行线上线下课程内容分配。

例:基于中职二年级学生的前置课程和学习基础以及数据库课程特征,将T-SQL语言简介、注释等8个小节作为线上课程内容;将流程控制语句中的11个重要语句,如IF...ELSE语句等作为线下课程内容。

2.根据线上课程内容配置线上教育资源

線上课程内容以简单概念为主,如T-SQL语言的5个特点,它们不需要学生深度理解。但数据库基础知识点繁多而枯燥,所以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数据库课程的特征,课前教师需将教学资源发布到线上学习平台并发布线上学习任务。

例:将第一小节SQL语言基本概念的每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每节微课不超过3分钟,并配有精美的动画与音乐。学生看完每节微课之后,需完成相应的作业,多以选择题或判断题的形式。教师需收集学生的每题的错误率,再次总结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在线下课堂中进行详细讲解。

3.根据线下课程内容设计线下实践环节

线下课程内容以学生实践为主,如IF...ELSE语句的含义是对条件表达式进行判断,当教师介绍完语句概念时,几乎所有学生都不能理解。所以,我们应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时间进行实际上机操作,通过运行代码、调试代码等加深理解,将教学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

例:首先,教师讲解IF...ELSE语句基本含义,并讲解书上典型代码。其次,布置自主学习任务:15分钟内写出能满足题目的代码,输入一个整数,判断这个整数是大于0,还是小于0,或者等于0。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师巡视教室,表扬速度快、正确率高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最后,鼓励小组合作学习,让已得出正确结果的优秀学生帮助速度较慢的学生。

(二)课中教学互动

1.设置课堂学生线上答题环节

在线下课堂设置线上答题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专注度,还能增添课堂的活跃氛围。首先,通过限时回答问题环节进行线上课程内容的考核。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提前发布学习任务,全班学生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进行限时作答。其次,通过抢答问题环节进行线下课程内容的考核。

例:首先,教师向全体学生解释WHILE语句的含义,并讲解书上的典型代码。其次,给予学生时间进行代码操作与理解。最后,给全体学生出题,通过分组或个人的形式抢答问题,对能够最快、最准确写出代码和算出最后结果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和积分奖励。

2.设置课堂学生展示成果环节

了解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年龄、性格特点等发现,他们非常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并进行适时的肯定和建议,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通过课堂展示成果环节,从心理方面来思考,可以促进中职学生积极完成任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展示;从学习方面来思考,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可以暴露学生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

例:教师对第二小节流程控制语句进行小节总结时,首先布置课后任务:各小组一一对应互相出题,使所有学习过的语句都能够得以应用。每一小组派每位学生按组内安排顺序展示各组成果。其次,展示后由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定,选出优秀小组进行奖励。最后,教师对班级整体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共性问题,提炼优异学习思路。

(三)课后辅助教学

1.学生借助线上学习平台拓展巩固

为了解决中职学生的学习遗忘率高的问题,课后巩固训练必须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利用在线平台,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一方面教师上传到线上学习平台的微课视频等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不限次数、不限场地、不限时间地重复学习,以强化认知、内化知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必做的拓展性探究任务及课后练习作业,通过全体学生完成时间及正确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测评。

2.学生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开展个性化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进度和学习目标,教师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通过完全相同的方式或速度进行学习。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需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帮助每个学生达到学习要求。

例:学习第二小节流程控制语句时,学习目标为掌握IF...ELSE等语句的使用,了解CASE等语句;在需要掌握的语句中,设置易、中、难三个不同等级任务。易等级任务为掌握书上例子,中等级任务为书上例子的举一反三,难任务为对逻辑思维要求更高的题目,与书上例子无关;对于每位学生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简单等级任务,其他任务作为自选内容。

3.教师借助线上学习平台进行实时交流

结合中职学生不想学、不知道怎么学、不能持续学的学习特点,教师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及时且高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每门课都在线上学习平台上建立独立的学习交流区域,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实时交流。首先,教师可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记录每位学生的学习时间,总结学生的学习规律,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清楚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其次,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加强交流、鼓励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最后,面对个别学生的难点问题,教师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及时解惑,不仅节约了线下课堂时间,而且使学生有受到重视的感觉。

四、总结与展望

进行金课建设有利于提高中职院校的课程质量,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将两者有机结合是未来中职院校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所以,中职院校与教师都需认识到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重大价值,在正视自身课程建设不足的同时,也要坚定金课建设改革的信息与决心。中职院校与教师需立足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持与中职教育质量发展的现况,坚持以促进学生“先成人,再成才”为中心,通过金课建设提高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薄蓉蓉,冷明祥.高校“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04(8):141-144.

[2]刘莎.基于信息化教学的高职思政“金课”打造途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459(13):64-65.

[3]汤智,袁世杰.金课:教學范式、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20,334(10):42-46.

[4]韦霞.基于MOOC资源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研究:以攀枝花学院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08(36):98-100.

[5]刘明,杨剑.师范类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困境与路径[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34(1):92-96.

[6]陈述,吕文芳,晋良海,等.地方省属高校“金课”建设的困境与探索[J].科技与创新,2O21,176(8):103-105.

[7]王奕,梁振,孟雪,等.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 (45):239-240.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金课课程内容院校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