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模式在人体发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2-05-23邹莹洁张泓周予婧易细芹阎卉芳谭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7期
关键词:实验组发育人体

邹莹洁 张泓 周予婧 易细芹 阎卉芳 谭洁

[摘           要]  目的: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人体发育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9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对分课堂教学、常规传统教学。结果:课堂评价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学生发言意愿与质量、小组讨论氛围均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显示,91.11%的学生认可对分课堂模式,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激发、学习效率的提升、基础知识的理解、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较传统教学组有更明显的提高(P<0.05)。阶段性考核成绩显示,实验组学生考核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分课堂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人体发育学的成绩,提升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具有促进作用。

[关    键   词]  对分课堂;人体发育学;高校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7-0055-03

人体发育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新学科[1]。作为康复治疗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人体发育学是连接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的重要纽带。目前,国内开设本课程的高校仍非常有限,而课程本身涉及内容广泛,学生通常处于低年级,尚缺乏医学基础知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近年来,新的教学模式被不断引入高校医学教学课堂,但何种教学模式适宜人体发育学课程,且能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值得深入探究。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2],也称为PAD课堂,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部分。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校的一千多门课程中得到应用,教学效果显著[3]。我校从2007年开始创办康复治疗学专业,自2012年开设人体发育学课程,现尝试将对分课堂应用到人体发育学课程中,以探究其教学效果。

一、教学对象和方法

(一)教学对象

选取我校大一下学期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1班为实验组(n=45),进行对分课堂教学;2班为对照组(n=50),进行传统模式教学。两组学生在性别比例、年龄、上学期主干课程成绩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所用的教材、教学大纲、课时数均相同。

(二)教学方法

1.实验组教学方法

(1)课程前准备

依据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选取《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婴幼儿言语语言发育》三个章节作为教学实践内容。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5人,总共9组,各组设立组长1名。正式授课前,向学生介绍对分课堂及其评分方式,规范组长职责。

(2)课程实施

教材为第3版《人体发育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每周上课1次,连续2节,每节40分钟。采用“隔堂对分”的方法,具体如下:

讲授阶段:第一次课由教师进行课堂讲解,做引导性、框架式讲授,注重“精讲和留白”。用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进行举例。首先,教师播放婴幼儿从出生到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简短但有趣的视频,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粗大运动的发育过程,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向学生阐述婴幼儿粗大运动这一章节内部知识的逻辑及其在整个人体发育过程中的地位,同时引导学生反思其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发育规律以及病理状态下患儿可能的表现,让学生充分明白“为何学”。然后,进行具体内容的讲解,比如针对“粗大运动发育规律”这一节中的“反射发育”部分的内容,教师对原始反射进行精讲,对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应的意义、中枢、出现及存在的时间进行精讲,将对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应的检查方法及反应、异常情况及其意义进行适当留白,为学生提供教学视频、相关文献资料及其查找方法,由其課后自主完成。最后,布置本次课后的读书笔记并要求在下次课前上交,读书笔记包括该部分内容的思维导图、提炼课程的“亮考帮”、教师布置的一道作业题。其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应结合课程内容,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如坐位倾斜反应的建立对婴幼儿独坐有什么帮助。

内化吸收阶段:学生利用两次课程之间的一周间隔期,对上次课内容进行内化、吸收。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来完成读书笔记,以备下次课讨论。

讨论阶段:课堂的前20分钟,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接下来的15分钟,开展组间交流,形成共性问题,由教师向全班进行解答。最后5分钟,教师结合学生提交的读书笔记与本次讨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点拨与反思,并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总结。

2.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模式,由同一位教师进行教学。

(三)评价方法

结合课堂表现、问卷调查、阶段性考核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

基于前期的质性分析,设置课堂表现的评价表。由4位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察打分,总分100分。

2.问卷调查评价

本阶段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匿名填写,当场回收。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

3.阶段性考核

针对教学涉及的三个章节出一套试卷,学生进行闭卷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总分100分。

(四)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6.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判断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课堂表现评价比较

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察打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注意力集中情况、发言意愿、发言质量以及讨论氛围得分均较对照组高。(见表1)

(二)问卷调查评价比较

1.实验组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向实验组学生发放问卷,总共发放45份,回收45份,均为有效问卷。具体结果见表2。

2.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发放问卷95份,收回95份,均为有效问卷。具体结果见表3。

(三)阶段性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阶段性考核成绩(86.13±6.61)分,对照组成绩(80.07±7.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人体发育学针对的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研究各个阶段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变化规律[1]。本课程将为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后续的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技术学、言语治疗学、儿童疾病康复学等专业课程提供必备基础。然而,本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比如,正常发育规律,涉及大量儿童保健专科知识;婴幼儿情绪情感及社会功能发育,则与儿童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密切相关[4]。而人体发育学作为专业基础课,通常被安排作为低年级课程,比如,我校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学习此课程,共32个学时。此时学生前期仅学完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相关基础课程,已有的基础知识储备较单薄、基础理论尚未形成系统,为人体发育学的学习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探索出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人体发育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被应用到高校医学教学课堂,比如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慕课等都是针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均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其通常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师讲授的侧重相对较轻,且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出高要求,而国内学生处于言谈审慎、崇尚规避冲突的文化传统大背景下,因此,此类教学改革在解决我国传统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也可能显得力不从心。依据我国国情,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提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2],强调“先教后学”,既保留传统讲授式课堂的优点,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保证知识传递的系统与完整,又融合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5]。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自学以及讨论,多阶段地实现个性化的知识内化与吸收,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分课堂被多次报道,其在医学高等教育课堂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6-8]。在本次的教学实践中,91.11%的学生认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说明学生对对分课堂在人体发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接受度;且问卷分析发现对分课堂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经过本次的教学应用,提出以下反思:(1)教师需要在对分课堂中进行结构性讲授以及巧妙设计“精讲和留白”。只有把第一步的课堂讲授做好,才能吸引学生接下来的课后自学,并且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做好了课堂学习和课后内化吸收,才能在下一次课堂的讨论中有的放矢。由此提示,课堂的引导是后续教学的基础,同时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教学过程的成效,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结合前期的教学经验,本次课程实践采用每组5人的小组划分,一班有9个小组,同时设置了小组长进行组内调节和管理。但在讨论过程中有个别小组讨论积极性与有效性仍然有限,考虑与前期课堂教学与课后准备不充分有关。另外,还与学生自身性格、学习偏好、学习能力以及组内讨论氛围有关,因此,如何针对不同课程将讨论质量优化以及完善形成性评价,尤其针对大班教学,值得进一步实践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李林,武丽杰.人体发育学[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3]周田俊克,王皓珏,王一然,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医学领域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35(5):574-578.

[4]阎卉芳,刘霞,钟欢,等.中医院校人体发育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8):137-138.

[5]马陆艳,张学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讲授”的特点[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0):75-76.

[6]何晓丹.基于对分课堂的高职生理学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1):139-141.

[7]李旸,孙颖,杨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本科生血液病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2):239-241.

[8]柴继侠,贺文欣,周艳梅,等.对分课堂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系统等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10):1574-1577.

编辑 郑晓燕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

猜你喜欢

实验组发育人体
人体冷知识(一)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人体可笑堂
人体可笑堂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人体运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