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铁路行车事故货运应急处置能力的探索
2022-05-23李艳文
作者简介:李艳文(1968-),男,汉族,湖南省邵东人,大学本科,工程师,现任职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货运中心,长期从事铁路货物运输专业管理,主要从事军事运输、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和货运安全应急管理,擅长铁路行车交通事故货运应急处置,曾参与2005年沪昆线“12.13”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和2020年京广线“3.30”较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货运应急处置,负责2016年广铁集团与湖南省怀化市政府“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演练”货运处置方案的编制和筹备工作。
摘 要:通过分析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的特征和管理现状,剖析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货运处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从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完善应急平台管理、研发专用救援装备、加强应急培训演练和落实应急分析总结等方面探索提升铁路行车交通事故货运应急处置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货运处置;能力
我国铁路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地质结构多样、地理环境复杂,当前国内、国际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地震、洪灾、风灾、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治安和事故灾害都有可能对铁路行车造成负面影响。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重载铁路建设和运营普及,新技术、新装备不断运用,对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有效管控各类铁路行车事故,及时消除铁路行车事故的负面影响,为公众提供安全、舒适、优质、可靠的铁路运输是我们铁路从业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本人作为一名基层铁路运输从业人员,从提升应急处置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自救互救能力以及公众的危机应对意识等角度探索提升铁路行车交通事故货运应急处置能力的方法。
一、铁路行车事故的定义和特征
铁路行车事故是指因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和事故灾害,造成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或者铁路机车车辆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组织的事故。
铁路行车事故大都具有爆发突然、起因复杂、蔓延迅速、危害严重、影响广乏的特征,而且相互交织,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因此,应对铁路行车事故必须因事、因时、因势而异,不可千篇一律、墨守成规,而且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处理。
二、 货运系统在铁路行车事故应急中的职责
铁路货运系统在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主要职责是按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要求:一是负责事故货物的处置;二是负责事故机车车辆等事故设备清场转运;三是负责应急救援装备进出场的运输;四是协助事故现场人员救治和人员疏散工作。
三、我国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现状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 2003年发生的SARS事件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性危机事件,可以说2003年应对非典危机既是对我国政府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危机的大考,更是构建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和危机预防机制的契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的能力。”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发表以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特别关注的问题,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 “一案三制”管理体系自此逐步走向完善。铁路企业认真贯彻中央指示,应急管理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各行各业的前列,现已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铁路运输的产品是人和物的位移,铁路行车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具有不确定性,铁道沿线环境极为复杂,救援人员和设备进场道路等资料缺失,现场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等,铁路行车事故应急处置的具体操作和执行层面的问题仍然突出:
1. 既有资源难满足现场处置需求。一是应急物质储备不足。铁路运输的货物品类复杂,各种物质的应急处理方式各不相同(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再加上事件发生地点和时间不确定性,铁路企业没有能力在各个地点备齐备足所有危险货物的应急物资。二是应急装备储备不足。铁路行车事故常伴有列车脱轨、颠覆以及火灾、爆炸等事故,铁路虽配备有轨道救援吊等装备,但不能满足超限超重等大型货物救援起复需要,应对火灾、爆炸事故更是依赖地方社会救援力量。三是应急装备进出场难。铁路线路大多沿高山陡坡和江河铺设,附近现成公路少,大型救援装备进出场困难。四是社会公众危机意识淡泊,喜欢凑热闹,更加剧了对受害人员救治和周边人员疏散组织工作难度。
2.应急平台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铁路应急管理平臺在铁路应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铁路应急平台的关键技术“应急地理系统”还极不完善,数据不健全、动态更新不到位等等,制约铁路应急处置效率。
3. 事故机车已成为现场转运瓶颈。行车事故常伴有机车车辆破损,而铁路建筑限界和机车车辆轮廓限制了转运条件,特别是机车车辆冲击变形后清场转运难度更大。如2020年京广线“3.30”铁路行车交通事故造成事故机车3次倒装,影响处置效率、危及应急安全【注①】。
4. 人员素质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场。行车事故的特征,决定了应对行车事故必须因事、因时、因势而异,不可千篇一律、墨守成规,而且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处理。这就要求应急处置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在遵循一些规律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行所掌握的各种技术、技能和方式、方法权宜处置,既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协调能力,更需要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而现场同时具备以上五种素质和能力的人员实属凤毛麟角。
5. 应急救援评估总结机制未落实。我们虽已建立了应急救援的总结和评估程序,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在落实上的差距。一是总结时,我们讲成绩的多,总结经验教训的少,更别说自暴不足,制订整改措施了。二是奖罚不明,救援任务完成后,干好的没有奖励,干错了肯定会考核,不利于调动救援人员积极性。三是救援资料收集归档不及时,不能为救援培训和救援能力建设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四、提升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货运处置能力的建议和设想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主要应从“提高应对行车事故的领导能力、提高政府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应对行车事故的管理能力、提高基层单位和组织应对行车事故的自救互救能力以及提高公众的危机应对意识与自救能力”等四个方面发力。为此,我们应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统筹社会应急资源。
一是铁总、铁路局、站段要以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政府相关部门报告本系统可能发生的行车事故以及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使政府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向地方政府备案本单位相关应急预案,让政府掌握铁路行车事故(特别是涉及危险化学品、超限超重货物等)发生时在人员救治、人员疏散等方面对政府的依赖,便于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时,统筹社会资源,发挥地方基层组织在开展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通过地方应急部门所掌握的地方企业在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以及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大型起重装备信息,建立路企应急合作机制,统筹社会资源,提升特种应急救援能力。三是综合统筹国家战略储备以及防洪、抗震救灾等物资资源储备,用活社会应急资源。
2. 完善应急平台信息,形成区域应急合力。
由于行车事故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很多信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而演变,而时间的紧追性,使得决策者掌握的信息有可能不全面,得到的信息不及时,而且在信息反馈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反而误导决策人员发出错误指令。因此,完善应急信息平台已显得极其重要。
(1) 搭建应急平台构架,提供直观技术支持。铁路应急管理涉及到大范围线路、车站、救援物质、救援装备、救援队伍等信息,这些信息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布特征,拓展铁路应急平台中“应急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把各种信息与地理位置和有关视图结合起来,并综合运用地理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及各种应急对象、CAD技术、遥感技术、GPS技术、物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等,通过计算机图形与数据库技术采集、存储、编辑、显示、分析和输出地理图形及属性数据,可实现以下功能,为应急指挥中心分析、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一是空间数据展示。如:救援力量分析,事发点铁路设施设备,事发点地理信息,事发点周边环境信息等。二是空间分析。如:影响范围及缓冲区域分析,救援路径分析,通视分析。三是时空分析。如:影响时间分析,事故推演分析,历史事故统计,损失评估分析等。
(2) 动态更新平台信息,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应急平台搭建后,只有完善平台信息和动态更新数据方可提供实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因此,我们要与区域内政府主管部门、合作企业建立日常沟通机制,动态更新系统各种救援资源地理数据就显得犹为重要。
3. 研发专用救援装备,梳通现场转运瓶颈。
一是研发新式台车。由于受建筑限界、车辆承载能力以及车辆动态分布等条件限制,铁路行车事故应急处置时机车车辆转运难度较大,铁路救援装备虽也有“代用台车”,但由于事故机车车辆变形的不确定影响其列装和使用效果。因此,突破既有技术标准,研发可调式机车救援台车显得极为重要。二是改进大型起重装备设计。建议大型起重设备在设计时,在设备走行方式可增加铁路运行方式,扩大大型装备进出场能力。
4.加强应急培训演练,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应急人才选拔。应急处置考验的是应急人员的知识储备、心理素质、随机应变、责任担当、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我们应有计划地选拔、培养和储备应急管理人员,提升应急队伍综合素质。要在日常工作中有目的地发掘既懂铁路行车业务又熟悉货物装载加固,而且心理素质好、沟通协调能力强、有担当技术人员纳入应急救援人才储备库。二是开展针对性应急培训。对应急储备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让他们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以及常用的救援方式、方法和装备等。 三是加强应急处置模块化建设,将应急处置过程细化为各种小场景,形成各种应急处置模块,通过培训让应急人员掌握各种模块,应急人员在现场处置时再根据具体起因、蔓延程度、危害程度、影响程度等特征,再因事、因时、因势而异地综合运用各种模块处置,提高现场处置能力。四是加强铁路沿线居民宣传动员,让居民知晓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升社会公众应对危机的意识;同时,联合地方基层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高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5. 落实应急分析总结,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1) 总结评估,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切实开展铁路行车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总结评估,有助应急管理部门完善应急管理信息,以便经验交流和预警教育,也有利于完善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一是及时的损失评估可以滿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二是损失评估结果可以提高民众警惕性和预防能力,防微杜渐,尽量避免事故再次发生;三是通过对预警系统、预案内容、应急决策和处理过程等全方位评价,在总结过程中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有针对性的改善提高,完善硬件和软件配置,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2)奖罚分明,调动应急积极性。通过总结评价,对参与应急的部门、人员进行综合评价。一是对有功部门和人员应进行奖励,对好的做法应该推广;二是对应急处置中消极推诿、不作为的部门和人员要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三是要引入容错机制,对不可抗力和非主观故意造成处置失误的,我们应免于考核或从轻考核。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我们通过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完善应急平台管理、研发专用救援装备、加强应急培训演练和落实应急分析总结等途径提升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货运处置能力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王富章,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 马林、周先平、白付维等,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方法及装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3】 涂又红,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救灾能力【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9.
【4】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S】,TB/T3123.1-8-2005.
【5】 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S】,GB/T3965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