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22-05-23韦素锦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6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朗读小学语文

韦素锦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关系着学生整体学习的成效。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朗读的重要作用,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朗读,助推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入。基于此,以下就将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朗读的作用和应用策略,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理解能力

在过去,许多教师传统理念根深蒂固,将重心放在了文化知识的传授上,在极大程度上忽视了朗读这一环节。另外,部分教师虽然会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但对朗读的认识不足,仅仅是单纯地进行文本朗读。久而久之,学生兴趣低下,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教学的高效开展。在此背景下,优化、完善朗读训练刻不容缓。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朗读能够辅助阅读教学。可以说,朗读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通过朗读活动的开展,学生完全融入文本之中,感受蕴藏于其中的思想、情感,体悟文本写作风格、表达风格。其次,朗读能够增强口语表达。朗读,实际上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发言”的机会,并且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进行范读,这也有效纠正了学生的发音、语调以及情感表达[1]。因此,朗读活动的开展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交流、阐述的自信,还可以切实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朗读能够提高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朗读是会上就是了解文本内容,高质量的朗读往往是一边揣摩、一边理解文本含义、主旨以及风格的。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朗读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丰富朗读形式,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不再被动接受,沦为知识的容器。换句话来说,就是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无需教师督促、约束,他们就会主动地参与进来,积极探索新知[2]。其实,朗读也是一样的道理。在以往,教师可以发现,部分学生不喜欢朗读,不愿意真正参与到朗读过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朗读提不起兴趣,所以有些敷衍、应付。这个时候,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如何落实这项工作呢?传统的朗读形式显然难以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对朗读形式进行创新、优化,选择学生喜欢或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立足于文本,展开角色扮演的朗读活动,以此感知文本内涵。这样,不管是演绎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都可以在逼真的场景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当然,除了角色表演以外,配乐朗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在教学《长相思》这一课的时候,可以明确的是,这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教师就可以选择相应的音频,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旋律朗读,更好地感知该词的情感基调。和传统单一的朗读训练相比,这样的朗读形式更加丰富、有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引导揣摩语句,领悟朗读情感

在朗读过程中,不仅要通顺、流利,还要带着情感进行朗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语句进行细细揣摩,感悟其意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其表达出来,保证朗读的有效性。并且,引导学生揣摩文本语言,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涵,促进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提升,这对学生未来语文学习大有裨益,值得被广大教师关注。例如:在教学《荷花》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朗读的情感、节奏,有情感且流利地完成朗读,教师先带领学生进行文本鉴赏、揣摩。文中写道:“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可以发现的是,这里作者将自己想象成了荷花,完全融入了荷花之中。在进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作者“人花合一”这一思想境界,清楚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十分美妙的,再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朗读,更好地体现出文本意境、作者思想情感。总的来说,在朗读过程中,要加强对文本的品析、鉴赏,在感知文本内涵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这样朗读效果会事半功倍,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朗读水平也会“更上一层楼”。

(三)精心设计问题,开发朗读潜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把握教学内容、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朗读要求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迅速进入朗读情境之中,感知文本内容,在朗读的同时积极思考,以此实现朗读潜能的开发,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的目的。另外,这样的方式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安排了一项任务,认真阅读文本,并按照文中的时间轴来补齐对应的民俗活动。首先,教师将时间表分发给班上的每位学生,让学生一边朗读课文,一边将时间表补充完整。当然,在此期间,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当完成这项任务后,教师抛出引导性的问题:“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具体写了哪些民俗活动?”在时间表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很快地回答出教师的问题,如:有的学生说道:“文本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段到第一段主要讲述的是过年前的准备,第八段到……”教师表示肯定、表扬后,鼓励其他学生补充、说说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认可学生,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喜悦感,激励他们继续朗读,积极思考,为阅读的深入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够辅助阅读教学、增强口语表达以及提高理解能力,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开展者,要发挥自身的“引路人”作用,将朗读落实到各个环节,将朗读的功效發挥出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推动学生口语表达、理解能力的发展,为学生今后语文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桑小红.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 科技资讯,2020,18(9):93,95.

[2]吕晓霞. 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71-71.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朗读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