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三数学复习方案
2022-05-23王磊
王磊
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近日“双减”政策一经提出就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这让我不禁反思在双减背景下,初三数学复习方案又该做出怎样的优化才能顺应时代地发展,于是在基于核心素养探究了优化初三数学复习方案的现状,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复习氛围“冷”、复习思维“乱”和复习方法“土”,并总结得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策略。
关键词:“双减”背景;核心素养;初三数学;复习方案
初中数学课程是基础义务教育阶段最基础重要的课程。而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下,教师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熟练掌握知识,家长为了提高学生成绩,给学生们布置很多的作业甚至在课外还要去校外培训。但是物极必反,有时候过量的作业培训并不能有很大的成效甚至是揠苗助长反而让学生不堪重负,为此我国教育局去年七月出台了“双减”政策,那么在该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三数学复习方案,还真是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一、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三数学复习方案的困难
(一)学生复习氛围“冷”:各行其是
绝大多数情况下,初三数学教师都会提前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复习时间备战中考,大概是体谅教师的良苦用心,学生们也一反常态,课内不再交头接耳,课外不再追逐打闹,就当我为他们渐入佳境而感到无比欣慰时,却猛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学生们似乎都在进行“封闭式”复习。他们不再热衷于激烈的讨论,取而代之的是冷静地沉思。可是复习的本质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的冥思苦想注定原地踏步,多个人的学习交流却能突飞猛进,既然如此,何不敞开情感的大门、点燃思想的火把,谁知道会擦出怎样绚丽的火花呢!
(二)学生复习思维“乱”:悉听尊便
不得不说初中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中考,可真是煞费苦心,不仅帮学生搜集了各种复习资料,还为学生划分了各种复习重点,只要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步骤展开复习即可“躺赢”,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习惯了“一切服从安排”的初中生一时间哪里能适应自己“当家作主”,而且他们意志力薄弱,在缺乏管束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全身心投入备考状态。
(三)学生复习方法“土”:随波逐流
可能是受到了教师“题海战术”的影响,“刷题”几乎成为了所有初三学生复习必备的重要环节,起初我还能发现个别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薄弱项目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如今映入眼帘的却只有清一色的“刷题大队”,似乎只要跟紧“大部队”的脚步,就能够“同甘苦”、“共进退”,殊不知每个学生对同一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盲目的“刷题”非但不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学习效果,反而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异于做“无用功”。
二、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三数学复习方案的策略
(一)“玩出名堂”:创设情景教学,引申趣味话题
众所周知,初三是衔接初中和高中的关键时期,彼时学生们不仅要继续学习新知识,还要开始复习旧知识,即“温故”和“知新”,这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无疑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我国最新发布的“双减”政策又在大力倡导“减负提质”,“题海战术”和“弯道超车”俨然成为“版本弃子”,那么问题来了,初三数学教师如何同时满足缓解学生审美疲劳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呢?据我观察,我校就有超过半数的初三数学教师,为了突出数学课程的重要性、营造中考氛围的紧张性,经常在课堂上表现得不苟言笑、面无表情,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少了学生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等现象的发生,却也由于缺少师生互动和内容创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无精打采、沉默寡言,任凭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仍在座位上鸦雀无声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由此可见,初三数学教师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适应新环境、落实新政策,制定新目标和设计新方法,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创设情景教学,引申趣味话题。
例如:初三数学教师在讲授新课《中心对称》前,可以事先在黑板上绘制“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然后分别邀请两名同学上台解答“该图形是否为对称图形?”、“该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等问题,帮助学生重温《轴对称》章节内容后,再开始切入正题,向学生介绍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并着重点强调二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圆形和正偶数多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化零为整”:应用思维导图,构建数学模型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在初中阶段,随着年级的提升,数学难度也发生了质变:从数字运算到因式分解,从平面图形到立体模型,从数据分析到数形结合,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了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环环相扣的特点,但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建立基础,每学期的课本章节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学生每开启一段“学期之旅”前,就必須进行一轮“前情回顾”。初三学生即将面临高考,相比于记忆公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对他们而言反而更加重要,然而“看花容易绣花难“,就像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二次函数“y=ax²+bx+c(ā、b、c是常数,且a≠0)”的基本表达形式,却难以在“根据二次函数图像和已知点坐标分别求出a、b、c的值”等问题上发挥得游刃有余,归究其原因无非就是知识掌握不牢固、解题思路不清晰,果然“一切的恐惧都来源于活力不足”!为此初三数学教师不妨指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将点状分布的知识碎片串联成条理清晰的知识网后,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帮助他们在复习阶段有条不紊地进行知识梳理,不知不觉地形成思维建模,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初三数学教师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章节内容时,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布置“2x²-8x-10=0”、“x²-4x+3=0”、4(x+3)²=25(x-1)²”等问题,然后随机抽取四名学生,要求他们分别使用“求根公式”、“韦达定理”、“因式分解”、“直接配平”四种方法求解,从而激发他们的潜在记忆、培养他们的发放思维,帮助他们形成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良好习惯,在日后的解题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构建数学模型、清晰解题步骤。
(三)“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细化课堂板块
在学习环境、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初中生之间的数学学习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布置同等难度和数量的数学作业,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就是小菜一碟,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而言,则是任重道远。由此可见,初三数学教师如若仍一意孤行,使用“一视同仁”的教学方法,那么逆袭蜕变于无稽之谈何异!其实为了构建和完善与时俱进的教育体系,我国早在二十年前就提出了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即要求各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动机、学生个性发展为主题进行因材施教,旨在培养真材实料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表示了分类别指导、分层次教学和分梯度提问的重要性。因此,初三数学教师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完成查缺补漏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各自擅长的数学技能开展分层教学的同时,细化课堂板块,将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例如,初三数学教师在复习《正比例函数》章节内容时,可以将与之较为相似的《一次函数》作为切入点,将二者的解析式和图像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明确“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概念,然后趁热打铁,衔接《反比例函数》章节内容,让反比例函数的“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的两条曲线”图像,与正比例函数“以原点为对称中心并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图像“同框出镜”,确保基础薄弱的同学能够清楚认识到二者的定义、图像和性质皆不同,基础牢固的同学在前者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应用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们想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三数学复习方案,就必须做好精打细算的准备,创设情景教学,引申趣味话题、应用思维导图,构建数学模型、开展分层教学,细化课堂板块,为他们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助他们在中考中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魏捷.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J].進展:教学与科研,2021(1):149-150.
[2]党小磊.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3):58-60.
[3]王敬敏.初中数学复习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21(9):270-270.
[4]谢伟良.试论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复习现状及优化建议[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1(10):57-58.